送叶伸出使河北。宋代。张舜民。君今使河北,几日渡黄河。脱身出台省,杖节犯风波。东南耆旧中,如君能几何。何人把袂留,顾我饯则那。燕赵多佳人,善舞体婆娑。不学白紵词,能唱瓠子歌。歌罢令翁愁,井灶宅鼋鼍。安得佐禹才,于旄饰五紽。与君并驾驱,坐使民气和。挥汗强援笔,矢辞愧不多。
《送叶伸出使河北》是宋代张舜民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君今使河北,几日渡黄河。
脱身出台省,杖节犯风波。
东南耆旧中,如君能几何。
何人把袂留,顾我饯则那。
燕赵多佳人,善舞体婆娑。
不学白紵词,能唱瓠子歌。
歌罢令翁愁,井灶宅鼋鼍。
安得佐禹才,于旄饰五紽。
与君并驾驱,坐使民气和。
挥汗强援笔,矢辞愧不多。
诗意:
这首诗是张舜民送别叶伸出使河北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叶伸出使河北的祝福和对其使命的称赞,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和对他人才能的羡慕之情。诗人希望叶伸能够成功地渡过黄河,顺利地完成使命,同时也希望他能够保重身体,不受风波的困扰。他向叶伸表达了自己的惋惜之情,希望有人能够留下与他共度时光。诗人提到了燕赵地区的美丽风景和多才多艺的佳人,以及他们擅长的舞蹈和歌曲。然而,诗人并未学习他们的歌曲和词曲,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创作。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才华不足的愧疚之情,他希望能够像禹一样拥有才能,身披五彩缨络的旄旗,与叶伸一同驱驰,共同促进民众的和谐与安康。他坚持用汗水和笔力支撑自己的创作,虽然言辞不多,但愿意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努力。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叶伸的送别之情和自身的思考。诗人通过描述叶伸的使命和即将面临的困难,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关心之情。他同时表达了对叶伸才能的羡慕,希望能够有人陪伴自己共度时光。诗人以燕赵地区的美景和才艺之人作为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欣赏和自省。他意识到自己与他们的不同,但仍然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创作,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不足和对禹的向往,希望能够与叶伸一同驱驰,共同为民众的和谐和安康贡献自己的力量。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他对叶伸和自身的思考和祝福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才艺和人生追求的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君今使河北,几日渡黄河。
脱身出台省,杖节犯风波。
东南耆旧中,如君能几何。
何人把袂留,顾我饯则那。
燕赵多佳人,善舞体婆娑。
不学白紵词,能唱瓠子歌。
歌罢令翁愁,井灶宅鼋鼍。
安得佐禹才,于旄饰五紽。
与君并驾驱,坐使民气和。
挥汗强援笔,矢辞愧不多。
诗意:
这首诗是张舜民送别叶伸出使河北的作品。诗人表达了对叶伸使命的祝福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和对他人才能的羡慕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表达了对叶伸使命的关心和祝福,希望他能够顺利渡过黄河,成功完成使命,并表示对他所面临的困难的担忧。诗人希望有人能够陪伴自己共度时光,与叶伸一同留下美好的回忆。
诗中提到了燕赵地区的美丽风景和多才多艺的佳人,他们善于舞蹈和歌唱。诗人羡慕他们的才艺,但并不学习他们的词曲,而是坚持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创作。这表明了诗人对自身才能的自省和对个性的坚持。
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不足和对禹的向往。他希望能够像禹一样拥有才能,披上五彩缨络的旄旗,与叶伸一起驱驰,共同促进民众的和谐与安康。诗人用自己的汗水和笔力支撑着创作,虽然言辞不多,但愿意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努力。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他对叶伸和自身的思考和祝福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才艺和人生追求的思考。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张舜民。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人日社集 其四。明代。王邦畿。酒热银瓶箭插壶,何妨赤脚大声呼。千年人日人谁在,不羡雕虫小丈夫。
春思贻李方陵。唐代。卢纶。长安三月春,难别复难亲。不识冶游伴,多逢憔悴人。渐知欢澹薄,转觉老殷勤。去矣尽如此,此辞悲未陈。
挽刘美中尚书。宋代。王庭圭。公方持橐我休官,握手平生出肺肝。岂是尚书先著履,须知处士不弹冠。文章进直金銮殿,槽枥空馀宝马鞍。忍看铭旌下螺浦,再携斗酒饯江干。
结网。清代。屈大均。蟹肥新白露,螺瘦未秋分。蚬子飞乘雾,鱼花起似云。久于渔事熟,未了海翁勤。结网无如尔,垂竿不在君。
夜泊浔阳江驿。宋代。王称。度尽名山问楚湘,扁舟此夜泊浔阳。琵琶声断知何处,江水江烟自眇茫。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宋代。方蒙仲。倚树静年成入定,巡檐对语似谈空。是花是雪都休问,但觉清香满袖风。
题忠孝节义传为都阃王徽作。明代。朱诚泳。节钺防边与弟俱,一门风化重舆图。孤忠报主今应少,双节从夫古亦无。事母孝思恩罔极,痛姑涕泪眼将枯。芳名美誉垂青史,留与人间作范模。
寄范石湖五首。宋代。王阮。殊庭诏禄佚忠勤,秘殿升班宠旧勋。试向午桥诸第问,有谁别墅得奎文。
题蓉湖春色三首 其一。清代。唐锡晋。一卷琳琅百媚生,舞衫歌扇谱闲情。板桥旧记休重检,合让蓉湖占盛名。
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宋代。方岳。吾仕竟三黜,吾气竟再鼓。百年会有极,等作一捧土。宁当友鱼虾,勿谓怒豺虎。静中试遐观,一一皆自取。但恨齿发衰,无力供保伍。结茅得幽深,杉竹自成坞。食贫秋田少,酒不供少户。醒眼对佳山,日夕迭宾主。有谈及世故,使我舌屡吐。常恐天地间,愧仰而怍俯。所以猿鹤居,不嫌蓬藋拄。可惜秋风至,送君又南浦。
郢上将归留别沈伯含水部。明代。钱希言。把袂相看别恨长,片帆明发挂微霜。乌头也向愁中白,马色都教病里黄。峡暗楚云难入梦,江连巴字易回肠。故人独有严公在,重与挑灯话异乡。
和沈世卿推官见寄。宋代。陈师道。倦看世态久低徊,且置穷通近酒杯。未忍一身闲处著,暂容双眼醉时开。为呼阿武扶头起,拟与山翁倒载回。好在东篱旧时菊,无心准拟白衣来。
题画罗汉 其六。清代。戴梓。偶逢一石,就之欲眠。岩草拥后,松风落前。西方东土,山隈海边。有此乐国,可以永年。如水出泉,清不费钱。梧桐一叶,临秋翩翩。
迎候艮翁二首。宋代。刘克庄。恰则含香文德殿,俄而揽辔祝融峰。得非麟角惊凡目,或是蛾眉妒冶容。六丈一勾非恶意,两翁非对少欢悰。西山北郭多幽事,虽老犹堪撰杖从。
夜坐。明代。何维柏。虚亭面芳沼,好月散遥林。坐观群动息,时闻蟋蟀吟。气机无停晷,万化自升沉。晦冥迭昼夜,往来成古今。物理各自适,兹理会予心。虚明生夜景,清风洒吾襟。整衣起巡檐,迟迟步花阴。呼童泻青尊,对影自酌斟。爇香旋中庭,鸣我花间琴。缅怀千载下,希聆疏越音。高梧发孤籁,契予天机深。对此不能寐,待旦夙所歆。
项大著挽诗。宋代。薛嵎。耳为恩门屈,宁辞御史迁。力陈归老疏,自尽读书年。秘府神游地,浮荣梦觉前。世间真不死,未必属苍天。
送友人。明代。顾清。清凉国里列仙儒,坐拥溪山画不如。黄卷上堂朝日后,青衿分閤晚灯初。晴岚捲翠遥侵户,瀑水分光欲浸裾。便欲从君寻九曲,隐屏仙掌更萦纡。
阮郎归(海岱楼与客酌别作)。宋代。米芾。双双鸳鸯戏苹洲。几行烟柳柔。一声长笛咽清秋。碧云生暮愁。钩月挂,绮霞收。浦南人泛舟。娟娟何处烟明眸。相望徒倚楼。
隐居。宋代。周密。深杜衡门谢往还,不将名字落人间。地偏仲蔚蓬蒿径,尘远渊明松菊关。事有难言惟袖手,人无可语且看山。几年不到门前树,相对清溪尽日闲。
丁丑二月征漳寇进兵长汀道中有感。明代。王守仁。将略平生非所长,也提戎马入汀漳。数峰斜日旌旗远,一道春风鼓角扬。莫倚贰师能出塞,极知充国善平羌。疮痍到处曾无补,翻忆钟山旧草堂。
叹庭树。明代。高启。偶移弱质傍庭皋,风露离离已便高。翻笑园中栽树者,十年犹未出蓬蒿。
鱼游春水(神泉春日赋)。宋代。吴泳。东里韶光早。百舌枝头啼碎了。溪梅开尽,池水绿波还皱。种柳先生觉意阑,看花君子非年少。心似淡云,梦随芳草。满地松花不扫。镇日春愁萦怀抱。谁能击筑长歌,吹笳清啸。寄声玉关行人道,未报君恩难便老。鸡塞雨寒,戍楼烟渺。
挽学士王达善。明代。王汝玉。缟纻论交两少年,相逢不觉共华颠。蓬沙紫塞怜分袂,风雨青灯忆对眠。投老喜看居内相,抱疴忽报掩重泉。九龙山下梁溪路,目极丹旌思黯然。
遗直坊(并叙)。宋代。苏轼。富郑公之客李君讳常,登人也。故太守李公讳师中,榜其闾曰遗直。而其子大方,求诗于轼,为赋一首。使君不浪出,羔雁亲扣门。先生但清坐,薤水已多言。当时邦人化,市无晨饮豚。岁月曾几何,客主皆九原。鲁经有余叹,楚些无归魂。我作遗直诗,过者式其藩。
茶山诗。唐代。袁高。 禹贡通远俗,所图在安人。后王失其本,职吏不敢陈。亦有奸佞者,因兹欲求伸。动生千金费,日使万姓贫。我来顾渚源,得与茶事亲。氓辍耕农耒,采采实苦辛。一夫旦当役,尽室皆同臻。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榛。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悲嗟遍空山,草木为不春。阴岭芽未吐,使者牒已频。心争造化功,走挺糜鹿均。选纳无昼夜,捣声昏继晨。众工何枯栌,俯视弥伤神。皇帝尚巡狩,东郊路多堙。周回绕天涯,所献愈艰勤。况减兵革困,重兹固疲民。未知供御馀,谁合分此珍。顾省忝邦守,又惭复因循。茫茫沧海间,丹愤何由申。
秀野轩诗。明代。田畊。门掩雨余苔,时因看竹开。客闲棋响罢,犬吠履声来。云冷埋琴荐,花繁近酒杯。高情与幽思,只是觅诗材。
夜坐。宋代。李正民。乡井千馀里,江湖一病身。新年逢甲子,清夜守庚申。冷落炉中火,溟濛榻上尘。永怀愁不寐,惟听漏声频。
送恒操上人归江外觐省。唐代。卢纶。依佛不违亲,高堂与寺邻。问安双树晓,求膳一僧贫。持咒过龙庙,翻经化海人。还同惠休去,儒者亦沾巾。
寄宿倅陆经子履。宋代。王令。勋业悠悠未可贪,直须随处酌醺酣。君知仕路三无愠,我与人情七不堪。闻借朱衣为别乘,想回青眼忆高谈。东风尚有西行约,甬水桥边定解骖。
过江东驿次王侍御韵。元代。萨都剌。政事文章王侍御,朱帘捲雨送将归。江东春色分银篆,马上清风吹绣衣。泽国水香鱼藻动,砚池春暖墨花飞。至今吴楚经行处,夜夜奎光绕太微。
龙州十首 其二。明代。林弼。山蕉木柰野葡萄,佛指香圆人面桃。更有波罗甜似蜜,冰盘初荐尺馀高。
劝农。宋代。虞俦。郊原春已半,沟洫水先通。劝相宁文具,归耕亦兴浓。一犁新雨后,小队乱山中。粗识斯民意,何须教缿筒。
赠别刘冲倩。明代。曹于汴。刘生索赋诗,欲赋无可赋。吾喜刘生来,悟言如祛雾。聊于岁月间,回头试一顾。不行何用言,不行不为悟。忽忽将百年,抑以将求副。岁月不副犹可图,百年不副真堪怖。眼前自有相副时,转盼休成千里路。
柱石中朝,还不减、汾阳劝考。人尽道、今年相府,南衙春早。肘后不知金印大,书中渐觉群众疑少。问南枝、消息几多春,调羹了。宝窦暖,香云*。睛云霁,西山晓。见一星声入江淮渺。愿神尖、长对寿眉青,
满江红 为大丞相史公寿。元代。王恽。柱石中朝,还不减、汾阳劝考。人尽道、今年相府,南衙春早。肘后不知金印大,书中渐觉群众疑少。问南枝、消息几多春,调羹了。宝窦暖,香云*。睛云霁,西山晓。见一星声入江淮渺。愿神尖、长对寿眉青,
北山晚望。宋代。林逋。晚来山北景,图画亦应非。村路飘黄叶,人家湿翠微。樵当云外见,僧向水边归。一曲谁横笛,蒹薜白鸟飞。
望湘人 帘影。清代。关锳。甚疏疏密密,整整斜斜,夕阳摇荡如许。移柳兼莺,筛花上蝶,春在绿濛濛处。最不分明,画屏几点,潇湘烟树。一层层、做出天涯,多少青山重数。绝忆疏灯院宇。隔空濛一片,是烟非雨。正病起梳头,风飐香鬟如雾。龟纹重叠,驼钩斜转,今夜月明寒否。却误得、燕子归来,又绕回廊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