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叶伸出使河北

送叶伸出使河北朗读

《送叶伸出使河北》是宋代张舜民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君今使河北,几日渡黄河。
脱身出台省,杖节犯风波。
东南耆旧中,如君能几何。
何人把袂留,顾我饯则那。
燕赵多佳人,善舞体婆娑。
不学白紵词,能唱瓠子歌。
歌罢令翁愁,井灶宅鼋鼍。
安得佐禹才,于旄饰五紽。
与君并驾驱,坐使民气和。
挥汗强援笔,矢辞愧不多。

诗意:
这首诗是张舜民送别叶伸出使河北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叶伸出使河北的祝福和对其使命的称赞,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和对他人才能的羡慕之情。诗人希望叶伸能够成功地渡过黄河,顺利地完成使命,同时也希望他能够保重身体,不受风波的困扰。他向叶伸表达了自己的惋惜之情,希望有人能够留下与他共度时光。诗人提到了燕赵地区的美丽风景和多才多艺的佳人,以及他们擅长的舞蹈和歌曲。然而,诗人并未学习他们的歌曲和词曲,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创作。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才华不足的愧疚之情,他希望能够像禹一样拥有才能,身披五彩缨络的旄旗,与叶伸一同驱驰,共同促进民众的和谐与安康。他坚持用汗水和笔力支撑自己的创作,虽然言辞不多,但愿意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努力。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叶伸的送别之情和自身的思考。诗人通过描述叶伸的使命和即将面临的困难,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关心之情。他同时表达了对叶伸才能的羡慕,希望能够有人陪伴自己共度时光。诗人以燕赵地区的美景和才艺之人作为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欣赏和自省。他意识到自己与他们的不同,但仍然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创作,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不足和对禹的向往,希望能够与叶伸一同驱驰,共同为民众的和谐和安康贡献自己的力量。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他对叶伸和自身的思考和祝福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才艺和人生追求的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君今使河北,几日渡黄河。
脱身出台省,杖节犯风波。
东南耆旧中,如君能几何。
何人把袂留,顾我饯则那。
燕赵多佳人,善舞体婆娑。
不学白紵词,能唱瓠子歌。
歌罢令翁愁,井灶宅鼋鼍。
安得佐禹才,于旄饰五紽。
与君并驾驱,坐使民气和。
挥汗强援笔,矢辞愧不多。

诗意:

这首诗是张舜民送别叶伸出使河北的作品。诗人表达了对叶伸使命的祝福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和对他人才能的羡慕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表达了对叶伸使命的关心和祝福,希望他能够顺利渡过黄河,成功完成使命,并表示对他所面临的困难的担忧。诗人希望有人能够陪伴自己共度时光,与叶伸一同留下美好的回忆。

诗中提到了燕赵地区的美丽风景和多才多艺的佳人,他们善于舞蹈和歌唱。诗人羡慕他们的才艺,但并不学习他们的词曲,而是坚持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创作。这表明了诗人对自身才能的自省和对个性的坚持。

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不足和对禹的向往。他希望能够像禹一样拥有才能,披上五彩缨络的旄旗,与叶伸一起驱驰,共同促进民众的和谐与安康。诗人用自己的汗水和笔力支撑着创作,虽然言辞不多,但愿意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努力。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他对叶伸和自身的思考和祝福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才艺和人生追求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舜民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张舜民朗读
()

猜你喜欢

酒热银瓶箭插壶,何妨赤脚大声呼。千年人日人谁在,不羡雕虫小丈夫。

()

长安三月春,难别复难亲。不识冶游伴,多逢憔悴人。

渐知欢澹薄,转觉老殷勤。去矣尽如此,此辞悲未陈。

()

公方持橐我休官,握手平生出肺肝。岂是尚书先著履,须知处士不弹冠。

文章进直金銮殿,槽枥空馀宝马鞍。忍看铭旌下螺浦,再携斗酒饯江干。

()

蟹肥新白露,螺瘦未秋分。蚬子飞乘雾,鱼花起似云。

久于渔事熟,未了海翁勤。结网无如尔,垂竿不在君。

()

度尽名山问楚湘,扁舟此夜泊浔阳。琵琶声断知何处,江水江烟自眇茫。

()
倚树静年成入定,巡檐对语似谈空。
是花是雪都休问,但觉清香满袖风。
()

节钺防边与弟俱,一门风化重舆图。孤忠报主今应少,双节从夫古亦无。

事母孝思恩罔极,痛姑涕泪眼将枯。芳名美誉垂青史,留与人间作范模。

()
殊庭诏禄佚忠勤,秘殿升班宠旧勋。
试向午桥诸第问,有谁别墅得奎文。
()

一卷琳琅百媚生,舞衫歌扇谱闲情。板桥旧记休重检,合让蓉湖占盛名。

()
吾仕竟三黜,吾气竟再鼓。
百年会有极,等作一捧土。
宁当友鱼虾,勿谓怒豺虎。
静中试遐观,一一皆自取。
()

把袂相看别恨长,片帆明发挂微霜。
乌头也向愁中白,马色都教病里黄。
峡暗楚云难入梦,江连巴字易回肠。

()

倦看世态久低徊,且置穷通近酒杯。
未忍一身闲处著,暂容双眼醉时开。
为呼阿武扶头起,拟与山翁倒载回。

()

偶逢一石,就之欲眠。岩草拥后,松风落前。西方东土,山隈海边。

有此乐国,可以永年。如水出泉,清不费钱。梧桐一叶,临秋翩翩。

()

俄辞紫盖峰,行迈从迤逦。尚怀栖凤堂,清风洒兰砌。

()
恰则含香文德殿,俄而揽辔祝融峰。
得非麟角惊凡目,或是蛾眉妒冶容。
六丈一勾非恶意,两翁非对少欢悰。
西山北郭多幽事,虽老犹堪撰杖从。
()

虚亭面芳沼,好月散遥林。坐观群动息,时闻蟋蟀吟。

气机无停晷,万化自升沉。晦冥迭昼夜,往来成古今。

()

耳为恩门屈,宁辞御史迁。
力陈归老疏,自尽读书年。
秘府神游地,浮荣梦觉前。

()

清凉国里列仙儒,坐拥溪山画不如。黄卷上堂朝日后,青衿分閤晚灯初。

晴岚捲翠遥侵户,瀑水分光欲浸裾。便欲从君寻九曲,隐屏仙掌更萦纡。

()

双双鸳鸯戏苹洲。几行烟柳柔。一声长笛咽清秋。碧云生暮愁。
钩月挂,绮霞收。浦南人泛舟。娟娟何处烟明眸。相望徒倚楼。

()

深杜衡门谢往还,不将名字落人间。地偏仲蔚蓬蒿径,尘远渊明松菊关。

事有难言惟袖手,人无可语且看山。几年不到门前树,相对清溪尽日闲。

()

将略平生非所长,也提戎马入汀漳。数峰斜日旌旗远,一道春风鼓角扬。

莫倚贰师能出塞,极知充国善平羌。疮痍到处曾无补,翻忆钟山旧草堂。

()

偶移弱质傍庭皋,风露离离已便高。
翻笑园中栽树者,十年犹未出蓬蒿。

()
东里韶光早。
百舌枝头啼碎了。
溪梅开尽,池水绿波还皱。
种柳先生觉意阑,看花君子非年少。
()

()

缟纻论交两少年,相逢不觉共华颠。蓬沙紫塞怜分袂,风雨青灯忆对眠。

投老喜看居内相,抱疴忽报掩重泉。九龙山下梁溪路,目极丹旌思黯然。

()

斗室安居广,炉香乐性闲。
不欺幽独境,无愧两仪间。

()
富郑公之客李君讳常,登人也。
故太守李公讳师中,榜其闾曰遗直。
而其子大方,求诗于轼,为赋一首。
使君不浪出,羔雁亲扣门。
()

禹贡通远俗,所图在安人。后王失其本,职吏不敢陈。

亦有奸佞者,因兹欲求伸。动生千金费,日使万姓贫。

()
门掩雨余苔,时因看竹开。
客闲棋响罢,犬吠履声来。
云冷埋琴荐,花繁近酒杯。
高情与幽思,只是觅诗材。
()

乡井千馀里,江湖一病身。新年逢甲子,清夜守庚申。

冷落炉中火,溟濛榻上尘。永怀愁不寐,惟听漏声频。

()

依佛不违亲,高堂与寺邻。问安双树晓,求膳一僧贫。

持咒过龙庙,翻经化海人。还同惠休去,儒者亦沾巾。

()

勋业悠悠未可贪,直须随处酌醺酣。
君知仕路三无愠,我与人情七不堪。
闻借朱衣为别乘,想回青眼忆高谈。

()

政事文章王侍御,朱帘捲雨送将归。江东春色分银篆,马上清风吹绣衣。

泽国水香鱼藻动,砚池春暖墨花飞。至今吴楚经行处,夜夜奎光绕太微。

()

山蕉木柰野葡萄,佛指香圆人面桃。更有波罗甜似蜜,冰盘初荐尺馀高。

()
郊原春已半,沟洫水先通。
劝相宁文具,归耕亦兴浓。
一犁新雨后,小队乱山中。
粗识斯民意,何须教缿筒。
()

刘生索赋诗,欲赋无可赋。吾喜刘生来,悟言如祛雾。

聊于岁月间,回头试一顾。不行何用言,不行不为悟。

()

柱石中朝,还不减、汾阳劝考。人尽道、今年相府,南衙春早。肘后不知金印大,书中渐觉群众疑少。问南枝、消息几多春,调羹了。宝窦暖,香云*。睛云霁,西山晓。见一星声入江淮渺。愿神尖、长对寿眉青,

()

晚来山北景,图画亦应非。
村路飘黄叶,人家湿翠微。
樵当云外见,僧向水边归。

()

甚疏疏密密,整整斜斜,夕阳摇荡如许。移柳兼莺,筛花上蝶,春在绿濛濛处。

最不分明,画屏几点,潇湘烟树。一层层、做出天涯,多少青山重数。

()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