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二首。宋代。曾巩。为州讵非忝,即事亮何成。幸兹桑麻熟,复尔仓箱盈。闾里凶党戢,阶除嚚拺讼清。日携二三子,饱食中园行。念非形势迫,免有弹弋惊。幽闲固可乐,勿慕高远名。
《秋怀二首》是宋代文学家曾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为州岂非忝,即事亮何成。
幸此桑麻熟,复尔仓箱盈。
闾里凶党戢,阶除嚚拺讼清。
日携二三子,饱食中园行。
念非形势迫,免有弹弋惊。
幽闲固可乐,勿慕高远名。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的感怀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提到自己在州任职并非没有荣耀之处,但他思考任职的意义,即使事情做得再出色又有何意义呢?他庆幸桑麻成熟,仓箱充盈,意味着丰收的季节到来,他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在他的社区中,邪恶势力被遏制,阶级之间的纷争平息,社会安定。白天,他带着两三个朋友一起在中园散步,享受饱食的满足感。他思念并不是因为形势的迫切而感到惊慌不安,远离了战乱和动荡。他喜欢这种幽静的生活,不渴望追逐高远的名声。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生活的满足。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环境和情境,展示了一个安宁祥和的社区景象。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于平淡生活的珍视,与追逐权势和名誉的高远追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中的"州"指的是曾巩担任官职的地方,他并不否认这个职位的荣耀,但他思考了职位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物质生活和内心的宁静才是真正可贵的。整首诗给人一种宁静、安逸和满足的感觉,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于平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的心态。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曾巩。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中庭植梧竹一首。元代。杨弘道。中庭植梧竹,有意集鸾凰。孤鹤从东来,雪衣晒朝阳。主人惊且喜,拊掌呼获臧。俾投数粒粟,招鹤下阶傍。鹤虽不解语,其意或能详。我非鸾凤侣,竹梧何可当。亦非黄雀俦,数粒安可尝。戛然欲长鸣,恐遭弹射伤。左右梳修翎,翻身入云翔。
绝句九首 其九。明代。刘基。暖风吹帐日光迟,恰似清和四月时。黄鸟不知人懒起,未明啼上绿杨枝。
煌煌明月珠。元代。黄溍。煌煌明月珠,未害居浊水。君看黄河黄,岂解污清济。我方遗吾形,宠辱齐一指。悬知破琴戴,未若掺挝祢。
和陶郭主簿二首。宋代。苏轼。今日复何日,高槐布初阴。良辰非虚名,清和盈我襟。孺子卷书坐,诵诗如鼓琴。却去四十年,玉颜如汝今。闭户未尝出,出为邻里钦。家世事酌古,百史手自斟。当年二老人,喜我作此音。淮德入我梦,角羁未胜簪。孺子笑问我,君何念之深。
又将放榜。宋代。宋真宗。四海为家宝绪隆,旁求文雅振儒风。命乡随叶来多士,较艺抡材有泽宫。簪绂近臣当显任,丝纶深旨论丹衷。旰宵汲汲予存念,夙夜孜孜尔徇公。名实岂惟稀鉴内,贤能皆萃网罗中。儜观翘楚登时用,布政分忧协庶功。
诉衷情。宋代。丘处机。孤城寒角韵悠?。风送入斜阳。池塘菡萏无色,兰畹有馀香。秋日短,暮天长。月华昌。空空寂照,荡荡虚心,一片清凉。
山居图。元代。刘永之。世传隐处祗空闻,草断行踪路不分。鬼谷树深衣湿翠,凤林芝暖石生云。寒泉叠响清琴调,白雪飞花逐剑文。已约八公携手去,青岑从此谢嚣氛。
承天元长老弃本寺寄净慈以诗戏之。宋代。强至。城里丛林一唾捐,收身微笑寄湖边。此生直欲看山老,不住真为出世贤。野屐懒穿双露脚,云裘嫌重右披肩。人间万事都无著,独与风骚有爱缘。
题赵鸥波高士图。宋代。钱仲鼎。在昔洛阳,雪深丈余。士也高卧,来令尹车。今年吴淞,雪复何如。积素一色,鸥鹭有无。之子江臯,修亭是居。有琴有书,有酒有鱼。赏静独眺,聊以自娱。挹兹清风,凜凜起予。此景此图,再卷再舒。
寄右省王谏议。唐代。罗隐。耳边要静不得静,心里欲闲终未闲。自是宿缘应有累,可能时事更相关。鱼惭张翰辞东府,鹤怨周颙负北山。看却金庭芝朮老,又驱车入七人班。
送师说兄弟西归。宋代。沈辽。逍遥卧山馆,久已谢劳生。春和不与较,安得驻君行。昔会殊可乐,今归岂忘情。所乐去如扫,有情纷若萦。引领望河桥,双舟鲜且轻。扬州看红药,雎边弄朱樱。频羡君此游,梦寐过吴城。谁知一感别,聊复乱吾清。
莫厌贫十二首 其五。明代。释函是。崇基临荒泽,松柏生其间。讵以霜露零,孤根移岁寒。晚穫收良田,幽香迟秋兰。时物良有然,吾将乐考槃。汉祚久已易,此世无彭韩。隆替还乘除,运去身名閒。原始要厥终,吾生岂漫漫。见闻如逝波,心知不可还。昏觉当为谁,悠悠须自观。
诃林怀古同诸公作。清代。陈恭尹。粤山自北来,西城势宽衍。阛阓百万家,中有梵王殿。雄风固所存,古色不自炫。遥遥三千载,春光递流转。曾是虞翻宅,昔为赵佗甸。九州不一姓,兴废如邮传。如何一塔地,独使卢能擅。须发彼所捐,宝之若旒弁。至今菩提树,根基互相禅。中心半枯朽,万叶犹葱茜。佛法始东来,经纶多纠缠。宗风振自兹,宇内为一变。继以首楞严,羽翼相后先。奇文阐妙义,笔授留遗砚。乃知最上乘,枢纽存斯院。镇以铁浮图,千佛皆身现。干霄七层起,锢地重台奠。锡以罗汉画,神彩流唐绢。听法有睡猿,拥彗向人面。访古驻干旄,开轩极流眄。行厨具尊酒,老衲供茶宴。集木啭黄鹂,拂池度双燕。朱萼槛外明,青峰楼上见。遥钟发暮景,刻漏催壶箭。车马一分镳,将归有馀恋。
阳台路 为阮亭题余氏女子绣高唐神女图。清代。邹祗谟。巫山梦,浦兰含彩照,朝云神女。谁把纤秾长短,写出迁延徐步。宋玉当时,玮态瑰姿,彩毫曾赋。梦来去。又瑶佩褰帷,杳不知处。但见吴绫一幅,绣无双、鸿惊凤举。綵缥吹烟,香透缯云丝雨。只描到使君,银钩小字,断肠千缕。大夫枕上依依,梦魂谁主。
菩萨蛮 八月十六夜月。清代。王芳舆。嫦娥岂是无情种。昨宵偶被云遮拥。今夜好晴天。蟾光端正圆。欣然重庆赏。人月同盈望。多少个中情。三更坐到明。
秋士凉帷惜并肩,美人邢尹复相怜。芙蓉水殿看邻舍,榆影萤灯照立眠。
仙井汲云閒洗药,溪香流袂晚侵烟。年来知己差堪足,写叶何心与客传。
还过章江徐巨源邀住榆溪草堂留题四首 其四。明代。黎遂球。秋士凉帷惜并肩,美人邢尹复相怜。芙蓉水殿看邻舍,榆影萤灯照立眠。仙井汲云閒洗药,溪香流袂晚侵烟。年来知己差堪足,写叶何心与客传。
柏石图诗。宋代。苏轼。柏生两石间,天命本如此。虽云生之艰,与石相终死。韩子俯仰人,但爱平地美。土膏扎烡壤,成坏几何耳。君看此槎牙,岂有可移理。苍龙转玉骨,黑虎抱金柅。书师亦可人,使我毛发起。当年落筚意,正欲饥韩子。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三十三 兰池。元代。陈樵。空翠亭前露草繁,自栽兰芷杂芳荪。猿窥涧底风枝动,莺踏花间水影翻。早就山林成独往,晚从桃李学无言。国香只合依泉石,种向人间恐碍门。
怀旧。唐代。杜甫。地下苏司业,情亲独有君。那因丧乱后,便有死生分。老罢知明镜,悲来望白云。自从失词伯,不复更论文。
和指挥兰花韵 其二。明代。陈谟。临风玉立自堂堂,肯为榕阴借晚凉。瑶柱葳蕤疑剪水,铢衣萧飒自凝霜。操琴好在虞韶后,纫佩还思楚泽傍。曲江祠下违心赏,千古空怀是国香。
易得仲宣,难得世间,有刘景升。叹男儿未到,鸣珂谒帝,此身那免,弹铗依人。橘自盈洲,莸难共器,一榻相看如越秦。元龙者,独门前有客,胸次无尘。
君今重莅诗盟。载弄玉飞琼车后行。过鸱夷西子,曾游处所,水云应喜,重见娉婷。张禹堂深,马融帐暖,吟罢不妨丝竹声。松江上,约扁舟棹雪,同看梅春。
沁园春(铙镜游吴中)。宋代。陈人杰。易得仲宣,难得世间,有刘景升。叹男儿未到,鸣珂谒帝,此身那免,弹铗依人。橘自盈洲,莸难共器,一榻相看如越秦。元龙者,独门前有客,胸次无尘。 君今重莅诗盟。载弄玉飞琼车后行。过鸱夷西子,曾游处所,水云应喜,重见娉婷。张禹堂深,马融帐暖,吟罢不妨丝竹声。松江上,约扁舟棹雪,同看梅春。
怀金陵三首。宋代。张耒。此君堂后青苍玉,别后何曾寄一声。想见秦淮月堂下,西风吹浪拍堤平。
仕女戏婴图。明代。陈昌。妆罢红绵玉镜台,花前含笑戏婴孩。分明五采丹山凤,飞入春风掌上来。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宋代。李清照。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采芝庵明辨师求泉名以月光命之。宋代。葛胜仲。方池洌寒泉,湛湛缨可濯。其源出阳崖,其委则阴壑。斋盂给晨炊,茗椀共午酌。道人习水观,趺坐閒两屩。性水了真空,非以识心度。浮幢诸刹海,视身同不涸。为名月光泉,永配一宿觉。
时平后春日思归。唐代。刘长卿。一尉何曾及布衣,时平却忆卧柴扉。故园柳色催南客,春水桃花待北归。
醉落魄。宋代。沈端节。红娇翠弱。春寒睡起慵匀掠。些儿心事谁能学。深院无人,时有燕穿幕。漏声滴尽莲花萼。静看月转西阑角。世情一任浮云薄。花与东君,却解慰流落。
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不实于亶。犹之未远,是用大谏。
天之方难,无然宪宪。天之方蹶,无然泄泄。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
大雅·板。清代。佚名。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不实于亶。犹之未远,是用大谏。天之方难,无然宪宪。天之方蹶,无然泄泄。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我虽异事,及尔同僚。我即尔谋,听我嚣嚣。我言维服,勿以为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天之方虐,无然谑谑。老夫灌灌,小子蹻蹻。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天之方懠。无为夸毗。威仪卒迷,善人载尸。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携无曰益,牖民孔易。民之多辟,无自立辟。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无俾城坏,无独斯畏。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
过隙溪庄。清代。林占梅。周遭水竹护山庄,小小柴门短短墙。野色一鞭看不尽,晚风吹出豆花香。
次胡潜父先辈。宋代。刘黻。圣世如何肯弃贤,唐书笔削赖君传。山云相望三千里,岭雾同游恰一年。才刃固难居众后,智囊犹欠独几先。嗟吁寄迹寒梅下,白首青灯哭诉天。
游三洲岩。明代。张穆。海外仙山世不求,西来奇洞见三洲。多年积乳纷成像,五月阴风预作秋。字蚀藓崖参亥豕,松摧雷雹化龙虬。几人乱后添幽事,草没烟横恣鹿游。
别王菽俨。宋代。阳枋。值得个中无两重,笑棚傀儡虚牛弄。水云佳处看回来,少听痴人多说梦。
化上人持钵乞颂。宋代。释正觉。化事而今尽付君,归来还我验儿孙。诸尘正受盛於钵,一句含胡覆却盆。别处见人知雪岭,自家喫饭识云门。底心肯负檀那力,开发真机报施恩。
次韵酬林荔堂。明代。张煌言。日日天南望五云,家亡国破友朋分!廿年血泪枯崖岛,三度孤师哭宋文。力竭臣靡难复夏,声哀望帝痛思君。西台幸有同心侣,愧杀投繻终子军!
去岁十月六日由番江向安仁今岁十月回自广信。宋代。喻良能。去岁兹晨离楚东,今年飞盖上晴空。烟云晻霭江天暮,一笑都如梦寐中。
少年游。清代。蓉湖女子。斜风捲水,平芜吹侧,波面细于丝。杨柳烟中,蓼花影里,密树度云迟。藤床八尺龙须席,卧听晚蟾嘶。携却楸枰,沉吟应劫,抛局数残棋。
对酒。宋代。黄甲。齐瑟未工,楚玉奚辨。千仞蒙,一枝规晏。箕毕各肠,鹬蚌交患。枕边蝴蝶,隙中鹏璟。南阳结庐,西蜀焚栈。感兹醍醐,殉我皤弁。此乾此坤,此丘此涧。何虑何营,何真何赝。化凿为天,击唾成幻。
黄士奇沿檄送其双亲归闽以诗送之。宋代。李昴英。佳哉茂士颇圆机,频到萧斋对尘挥。官长见知因职业,人生最乐有庭闱。东山至宝身当惜,伯玉中年力去非。一事说来真可敬,来装罄矣货金归。
失列门故宅。元代。陈泰。北园之东隅,数株桃与李。上有黄落实,下有罗生绮。金窗绣户绿珠楼,万草千花矗晴绮。秀眉窈窕,扬袖中起。手弹箜篌,不见纤指。一弹寿主君,再弹寿帝子。愿君日醉千石醴,玉骨童颜鬓垂耳。杨花雪尽草连空,高楼月转啼鸦起。
题阙 其五十一。明代。王世贞。伯仁负高名,惟能日洪醉。深源负高名,老大不晓事。不用人若失,用之反成累。俯仰宇宙间,名虚复何冀。处仲与灵宝,犹能乱人世。
赠陈无逸秀才。宋代。梅尧臣。良犬不取鼠,其人苦尤之。近识固未辨,善相又能知。在鹿忘守八,挃足乃焉而。士有志功名,局缩秉书诗。憔悴未得展,磬折忽言卑。举酒一以赠,愿无羞尔为。
次周畏斋韵赠敖气完贰尹 其二。明代。祁顺。柱石由来异楚砧,栋梁应向豫章寻。片言悟主难为力,万里投荒不易心。雨露几时均沛泽,云山满地结层阴。怀贤叵奈通津隔,尊酒无由得共斟。
挹秀轩。唐代。王英。胜地风烟外,遥山紫翠分。花飘万壑雨,帘卷半溪云。鹤语林间听,樵歌谷口闻。不妨招郑老,对酒夜论文。
补亡诗六首 其六 由仪。魏晋。束皙。肃肃君子,由仪率性。明明后辟,仁以为政。鱼游清沼,鸟萃平林。濯鳞鼓翼,振振其音。宾写尔诚,主竭其心。时之和矣,何思何修。文化内辑,武功外悠。
瑞鹧鸪(彭德器出示胡邦衡新句次韵)。宋代。张元干。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尘。好是悲歌将进酒,不妨同赋惜余春。风光全似中原日,臭味要须我辈人。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取自由身。
竟日青山。明代。郭之奇。竟日青山费眼描,云心静以远为招。忧从桃棘时相过,思向榛苓未可要。恰向望中生旷漠,先从意外落喧嚣。此身疑却行僧似,丘壑随缘付一瓢。
雨夜书感。宋代。陆游。宦游四十年,归逐桑榆暖;皇恩念黎老,一官犹置散。春残桃李尽,风雨闭空馆,有怀无与陈,万事付酒碗。近代固多贤,吾意终不满。可怜杜拾遗,冒死明房琯。慷慨讵非奇,经纶恨才短。群胡穴中原,令人叹微管。
宿岳阳开元寺。五代。修睦。竟夕凭虚槛,何当兴叹频。往来人自老,今古月常新。风逆沈鱼唱,松疏露鹤身。无眠钟又动,几客在迷津。
冬日写怀。唐代。薛能。幕府尽平蛮,客留戎阃间。急流霜夹水,轻霭日连山。设醴徒惭楚,为郎未姓颜。斯文苦不胜,会拟老民闲。
浣溪沙·一曲鸾箫别彩云。宋代。吴文英。一曲鸾箫别彩云。燕钗尘涩镜华昏。灞桥舞色褪蓝裙。湖上醉迷西子梦,江头春断倩离魂。旋缄红泪寄行人。
岁莫官舍书怀二首。宋代。王炎。三径无资出宦游,归心日夜绕松楸。络头不尽奔腾志,侧翅聊为饮啄谋。捉麈纵谈无好客,卷书独坐有清愁。陶泓毛颍成何事,弹指人间岁月流。
拂拂深帏起暗尘。清歌缓响自回春。月知灯市云间堕,人对梅花雪后新。
杯掌露,舞衣云。酒慵微觉翠鬟倾。洞房不压阳台雨,乞与游人弄晚晴。
鹧鸪天(上元孙长父郎中坐上次仲益尚书赠玉奴韵)。宋代。赵彦端。拂拂深帏起暗尘。清歌缓响自回春。月知灯市云间堕,人对梅花雪后新。杯掌露,舞衣云。酒慵微觉翠鬟倾。洞房不压阳台雨,乞与游人弄晚晴。
游泰山灵岩寺。宋代。滕涉。山半旧招提,扪萝蹑石梯。佳名标四绝,胜境出三齐。殿古烟霞窟,庭深桧柏蹊。岳灵分地界,云险接天倪。香篆清风褭,松廊翠巘低。飞尘无路入,幽鸟隔岩啼。破梦泉声急,飘凉竹韵凄。微阳生顶上,残月落峰西。暂到犹尘慮,长居信觉迷。致君功业就,向此卜幽栖。
入彭城馆诗。南北朝。庾信。襄君前建国。项氏昔棱威。鶃飞伤楚战。鸡鸣悲汉围。年代殊氓俗。风云更盛衰。水流浮磬动。山喧双翟飞。夏余花欲尽。秋近燕将稀。槐庭垂绿穗。莲浦落红衣。徒知日云暮。不见舞雩归。
还龙舒旧隐。宋代。舒岳祥。今朝归小隐,隣里喜还悲。亡国谁修史,遗民自采诗。鼠营新穴壤,鹤理旧巢枝。见说寅年泰,冥心待运移。
晚望。宋代。夏竦。雨霁吴城晚,谿泉四散流。禽归半峰树,人在夕阳楼。国望分江海,星躔次斗牛。堪嗟兴废地,千载有间愁。
刘无言。宋代。岳珂。笔势之伟,笔意之诣,笔法之粹,是三者固足以名家而无愧矣。于虖,祐陵天纵八体,公蒙识拔,独在初岁,亦宜有此具美也。宝此幅纸,以见太平之游艺,惟秘阁是视。
晚兴二首次人韵 其一。宋代。张纲。病骨支离怯晚风,可堪游目送飞鸿。书淫老去还知倦,酒圣秋来却喜中。北伐会须空虎落,西边先欲靖蚕丛。卑飞莫起扶摇念,徒使庄生笑二虫。
兔罝。先秦。诗经。肃肃兔罝[1],椓[2]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肃肃兔罝[1],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肃肃兔罝[1],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八月二十八日与潘少白刘君曲草酌耕养堂时刘。宋代。舒岳祥。二子论秋夜,秋蛩是四隣。叶黄狐下陇,灯暗鼠欺人。借誉门多客,临危俗少亲。平生刘正仲,於此见情真。
漫兴用郭羲仲韵。明代。沈明远。近知消息苦难真,一日千回忆故人。极目风烟迷黑海,惊心花鸟惜青春。清谈王衍休挥麈,多事元规已污尘。重上高堂见君面,碧梧翠竹喜青新。
重到湄溪廷悦求诗爰题二绝 其一。明代。龚诩。胜境森森古木齐,孤禽曾借一枝栖。重来何处寻知己,不是湄溪即印溪。
又题啸云丛记两首 其二。清代。林则徐。矮屋三间枕怒涛,狂歌纵酒哪能豪。驰情原峤方壶外,甚欲从君踏六鳌。
沁州道中。明代。王鸿儒。十年江左宦情阑,此日并门复强颜。细柳依依标北道,生烟漠漠护前山。数声清管鸣蛙沸,一点黄尘探骑还。回首中原渺千里,白云飞处是乡关。
宫词 其二十七。唐代。花蕊夫人徐氏。早春杨柳引长条,倚岸沿堤一面高。称与画船牵锦缆,暖风搓出綵丝绦。
叔祖阁学生朝以丹砂铸酒杯为寿。宋代。张镃。真人玉练超尘质,尚假金盐煮坚石。要知草伏砂最难,护气延年本仙术。神炉秘炭呼祝融,日月出没奔朱龙。至今受化感灵药,异宝具体专奇功。铸杯献公酌沆瀣,雕盘枣实如瓜大。飞琼鼓簧双成笙,醉色渥丹天所爱。东风吹万才两旬,庭序更数三千春。丹砂为金金生沙,坐阅东海扬车尘。全才备德难具陈,紫枢黄阁旋洪钧。愿从宏芘托此身,举杯论文日相亲。
悯交。宋代。徐照。天道转末动,气序多差肴。山河破瓦色,产物无丰饶。土薄黍无力,胶粘难久牢。中间灵者人,亦复多轻浇。悯今不逮古,空思管鲍交。
如梦令。金朝。王哲。九七门开八脉。洞达永无相隔。浑似吐氤氲,运转周回素白。难测。难测。一点当中堪赫。
次樊长文孝廉游鼎湖韵。明代。释一机。浮生閒未得,随步陟湖峰。径曲疑无地,山深何许松。花开明远峤,溪响间疏钟。正好逢僧话,高春逼暮容。
橘。宋代。李洪。皇树擅芳传楚颂,厥包锡贡纪荆扬。逾淮易质从为枳,书尾重题未降霜。四老何须隐商岭,千奴谁为种龙阳。遥怜陆绩怀嘉实,归奉慈颜满袖香。
洞庭春色 蝉。清代。陈维崧。䆗窱北窗,峥泓西涧,企脚披襟。正修梧翳日,数声嘒嘒,幽篁戛水,一派愔愔。唤醒半床蕉鹿梦,更月榭凉天思不禁。流光驶,怕潜催落叶,暗换疏砧。终朝餐风吸露,算往事、惆怅难寻。记彻侯冠上,亲陪貂尾,佳人筝畔,曾砉鸾吟。讵料半枝栖不稳,枉诉尽凄凉此夜心。须蝉蜕,问茫茫尘世,谁爱清音。
风雨花尽。清代。郑孝胥。昨夜仙官下取将,海天风雨彻宵狂。名花身世真堪羡,烈烈轰轰做一场。
次韵李大著春日杂诗十首。宋代。喻良能。春晚饶芳景,官閒得细看。隔窗黄鸟并,开卷壁鱼乾。过雨苍苔湿,迎风翠竹寒。发华搔更短,斗酒自相宽。
赠天启友弟。宋代。张耒。桑弧蓬矢射四方,婴孩立志长可忘。莫学儿女漫弄芳,豪气当视交河郎。边城入望千里长,臂鞴时架角鹰苍。搏捷仍放韩卢狂,麕鹑日暮随登堂。往来绝艺精飞枪,余勇犹足吞顽羌。读书谁谓谷胜臧,盛时万钟远馈粮。水输长川陆登冈,垂弓在櫜弩在床。蔽捍入阵牌居旁,天马驯工披甲骧。受降浚筑修城隍,刀头不惜千金装。三十六将皆鹰扬,故境可容尺地亡。子颇自负当夙偿,况复武库踰书囊。惟我与子旧同乡,友生固自腾雁行。更欲扬鞭向骕骦,岂但传经如卜商。不见汉时张子房,身才六尺佐时王。功业能依日月光,素书一卷初逢黄。异时破贼玉书香,当使相继来西凉,时臣称贺持寿觞。鸿鹄一举横飞翔,光阴应须及未央。不侯可忍点鬓霜。少年天子坐建章,宠待穰苴不顾庄。严兵待时虽未忙,黠虏授首先有祥,王师会看傅城墙。郊迎父老携壶浆,去病当时凯乐张。
和刘禹锡主客冬初拜表怀上都故人。唐代。姚合。九陌喧喧骑吏催,百官拜表禁城开。林疏晓日明红叶,尘静寒霜覆绿苔。玉佩声微班始定,金函光动按初来。此时共想朝天客,谢食方从阁里回。
登太和顶谒玄帝宫 其二。明代。区大相。万峰蹲踏向天门,仪卫森严黑帝尊。士女焚香杂环佩,真官拜表领幢幡。心归净乐生身地,口诵降魔度世言。独以无为参圣道,更从无始问玄元。
寿诗。明代。张宁。五十七岁未衰节,三百六旬初度辰。半世平安逢盛旦,一年佳丽属芳春。旧游曾作青山主,此会应多白社宾。鸿雁有声群序近,芝兰无恙物华新。图书满屋辉前业,里巷逢人总后尘。惊看南天犹现极,喜闻东老未为贫。是谁为作冈陵颂,爱尔长于翰墨亲。满眼和风一樽酒,对君疑是葛天民。
游西湖。明代。黄公辅。载酒乘兴画舫游,湖心亭畔暂维舟。碧潭荡漾霞山峭,白日昭回岳寺幽。纵棹往还襟自豁,放歌断续景饶收。鸟声不觉啼残夕,转忆仲宣作赋楼。
田家屋上壶。宋代。梅尧臣。脩蔓屋头缀,大壶檐外垂。霜乾叶犹苦,风断根未移。收挂烟突近,开充酒具迟。贱生无所用,会有千金时。
挽程推官二首。明代。陈淳。生质钟来厚,风流近古人。奉官常翼翼,居里复恂恂。甥侄诲犹子,夫妻敬若宾。噫嘻公不死,嗣世有簪绅。
山中寄卢简求。唐代。赵嘏。竹西池上有花开,日日幽吟看又回。心忆郡中萧记室,何时暂别醉乡来。
踏雪寻梅。宋代。王镃。 探春绕遍玉阑干,香暗冰痕屐齿寒。怕有花头遭冻损,枝枝呵手掐来看。
拟李长吉上之回 其二。清代。顾书城。上之回,朱鹭奏。脱虎贲,掣鲸吼。尸禺血,夔鼙猩。伏波绩,燕然铭。铜柱天高高无路,石烂海枯乃许渡。
方方壶惠山舟行图。元代。吴全节。甘河当日逢仙□,七朵莲花变金色。洪厓得道隐山东,夜夜神光丹室白。
啄木鸟二首。宋代。魏野。爪利嘴还刚,残阳啄更忙。千林蠹如尽,一腹馁何妨。形小过槐陌,声高近草堂。岂同闲燕雀,唯解占雕梁。
朝中措(梅月圆)。宋代。韩淲。为兹春酒寿时翁。我辈一尊同。香动梅梢圆月,年年先得东风。冰溪清浅流环玉,莲幕漫从容。但愿人生长久,挥弦目送飞鸿。
题衍圣公画兰。明代。程敏政。国香那藉彩毫工,千载猗兰曲未终。金石交情期岁晚,棘丛未实漫春风。
幸逢清世。四海皆兄弟。人未老,身无系。闲情湖水阔,高兴吴山邃。酣歌后,黑甜一枕南窗睡。华诞今朝是。绮席排良会。□□□,□□□。霞觞斟寿酒,彩服铿金佩。从今去,长生永享千秋岁。
千秋岁 寿词。元代。沈禧。幸逢清世。四海皆兄弟。人未老,身无系。闲情湖水阔,高兴吴山邃。酣歌后,黑甜一枕南窗睡。华诞今朝是。绮席排良会。□□□,□□□。霞觞斟寿酒,彩服铿金佩。从今去,长生永享千秋岁。
南浦亭遇朱孔阳自桃花岭还。明代。欧大任。稍栖牛屋欲何依,客似前洲伐荻归。岭外魂惊书后梦,河梁泪洒别时衣。渡江讵意逢袁叔,入洛犹能共陆机。朱丘故人如寄忆,春来无数朔鸿飞。
杂体诗三十首 其十一 潘黄门岳述哀。南北朝。江淹。青春速天机,素秋驰白日。美人归重泉,凄怆无终毕。殡宫已肃清,松柏转萧瑟。俯仰未能弭,寻念非但一。抚衿悼寂寞,恍然若有失。明月入绮窗,仿佛想蕙质。销忧非萱草,永怀寄梦寐。梦寐复冥冥,何由觌尔形。我惭北海术,尔无帝女灵。驾言出远山,徘徊泣松铭。雨绝无还云,华落岂留英。日月方代序,寝兴何时平。
奉和咏日午。唐代。褚亮。曦车日亭午,浮箭未移晖。日光无落照,树影正中围。草萎看稍靡,叶燥望疑稀。昼寝惭经笥,暂解入朝衣。
对雨 其六。清代。李长霞。回首西村舍,遥怀少子居。三秋曾远别,两载喜随予。晚景谁相慰,多愁望尔书。思归归不得,惆怅复何如。
奉和鲁望白鸥诗。唐代。皮日休。雪羽褵褷半惹泥,海云深处旧巢迷。池无飞浪争教舞,洲少轻沙若遣栖。烟外失群惭雁鹜,波中得志羡凫鹥.主人恩重真难遇,莫为心孤忆旧溪。
明堂侍祠十绝。宋代。王庭。千官移杖拱端门,一日鸡竿万里春。汤网本疏民自格,要知家法在深仁。
长短星歌。宋代。黄庭坚。正月虎,七泽阴风无避处。少年射杀白额归,二十一岁赐旗鼓。二月兔,翰墨功名归四杜。中山毛遂定从还,十九上客谁复数。三月龙,定力降来一钵中。升腾便欲致云雨,十六开士观云风。四月蛇,九蛇相辅成晋家。屈原离骚二十五,不及之推死怨嗟。五月马,十五国风多咏写。汉将西极天马来,二十五城不当价。六月羊,十岁小儿牧道傍。他年叱石金华路,二十年前身姓黄。七月猴,恒山八命列封侯。当年传国二十二,想是衣冠骑土牛。八月鸡,二妙灵台向晓啼。五更风雨十八九,残月昏昏信可期。九月狗,三窟深坑四荒走。暮归得兔十六七,黄卢朱雀皆在後。十月猪,白头一笑献士夫。杀身愿为鲁津伯,申封兰王十四都。十一月鼠,列十二辰配龙虎。二十二年看仙飞,一朝化作蝙蝠去。十二月牛,百户椎肥醉九州。角端围寸二十五,良弓之材牛带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