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康公挽词三首

韩康公挽词三首朗读

《韩康公挽词三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耆年时一二,新第阙西南。
年老的时光一去不复返,新官职安置在西南。
好客的心意终究在,忘怀的日子纵然长谈。
规模人共记,风味我犹谙。
人们都记得康公的风范,我对其风味也颇为熟悉。
谁是羊昙首,回车意不堪。
羊昙是位隐士,他的归途让人感到无尽的惆怅。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康公(指韩康公)的挽歌之情。康公年事已高,离开了朝廷,被安排在遥远的西南地区担任新的官职。虽然时光已老,但他的好客之心一直存在,即使在忘怀的日子里,依然能够畅谈。康公的风范被人们所铭记,作者也对其特有的风味感到十分熟悉。诗末提到了羊昙,他是一位隐士,也是诗人所向往的境界。然而,羊昙的离去让人们的心情无法承受。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康公的描写,展现了一个耆年风华尽显、好客待人的形象。康公不仅在朝廷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人格魅力赢得了人们的敬仰。诗人苏辙通过描写康公与羊昙的对比,表达了对离去的羊昙的惋惜之情。诗中以简洁的语言和流畅的韵律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离合的思考,给人以共鸣和启迪。

总之,苏辙的《韩康公挽词三首》通过对康公的描绘,展现了耆年风华和人格魅力,以及对离别的思考和惋惜之情,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的诗词作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眼中尘中政昏昏,华盖风高翠入云。一代风流超晋宋,百年礼乐寄河汾。

波宽好看鱼龙化,天远空怜雁鹜群。亦有平生观海意,出门万里独惭君。

()

送子登程去,光阴正暮冬。雪消官道暖,云护野山重。

公馆昼常静,河阳花更浓。莫嗟鸾凤翼,枳棘暂栖踪。

()

一带苍烟笼远树。望里斜阳,隔断天涯路。帘捲画楼双燕舞。

寒潮乍落春帆渡。

()

汉节亭亭晻霭间,邦人多看锦鵰。
初传使者驱千骑,俄见将军定百蛮。
云尽月光依组练,雪消春信满湖山。

()
廊庙补天手,夷夏想威名。
上前张胆明目,倾倒汉公卿。
二百年来章贡,前赵后萧相□,今古两豪英。
四海望霖雨,可但总祥刑。
()

小山千丈。粲玉蕖仙掌。鹤桧鸾篁森拱向。春逗万年枝上。

黄金矫矫蟠龙。青岩洒洒轻风。口喷汪洋天泽,须教大地年丰。

()

芦叶初长尚未齐,岂知哀怨使人凄。边声一起黄云合,胡曲重翻白雪迷。

颇似邻家新妇泣,又如幽室小儿啼。思归借汝围堪解,起舞何劳听晓鸡。

()

飞飞双蛱蝶,底事过邻家。邻家海棠树,春来已见花。

()

不受世间尘土涴,山之南北水之涯。识中庸里有素隐,怪小雅中无白华。

半点精神春滴淅,一寒风骨雪槎牙。淡妆人去罗浮远,肠断东风璧月斜。

()

泉脉不通海滨土,人家辘轳上鹹卤。
新粳本自玉为烂,荐熟便如猩血煮。
初尝已叹失香味,久食更忧戕肺腑。

()
万里清风,吹送锦帆,入南浦云。
看拂天旌旆,攀留不住,迷津舸舰,歌舞相迎。
二许家声,三洪地望,今代风流第一人。
蜚英早,合词林视草,书阁翻芸。
()

病质衰来百事慵,遗荣心欲企高踪。疲驽向老知无用,圣德矜愚谅有容。

筋力岂能誇矍铄,林泉终幸养孱庸。东篱秋晚黄花盛,陶令思归兴愈浓。

()

不从土偶折腰肢,长跽空中纳祃兹。何独叩头麻乍尔,长竿高挂马牛氂。

()

当年劈石自天成,秀削芙蓉夹岸明。云护风雷时作吼,中宵隐隐似龙鸣。

()

采石山头日颓色,采石山下江流雪。行客不过水无迹,难以断魂招太白。

我亦不留白玉堂,京华酒浅湘云长。新亭风雨夜来梦,千载相思各断肠。

()

君不见少陵翁,昔时亦厌在泥滓。
青鞋布袜翁自喜,上关流水入城来。
青苹之末风未已,驾言出游我无酒。

()
雨后花头顿觉肥,细看还是旧风姿。
坐余自有复芬馥,不许凡人取次知。
()
风月欲在眼,园林须傍家。
崚嶒飞翠巘,颭滟舞绡花。
门近山光入,堂深树影斜。
犹将小西景,更为石林夸。
()

紫茄白苋以为珍,守任清真转更贫。

不饮吴兴郡中水,古今能有几多人。

()

夜归晨入几时已?所贵于士能直己。彼既不惜吾此行,布袜青鞋须料理。

笋成密竹渐初夏,水润秃壁犹苍苔。竹堪扶老水堪饮,始悔轻出多嫌猜。

()
钱塘江上潮来去。
花落花开六桥路。
三竺三茅钟晓暮。
当年梦境,如今故国,不忍回头处。
()

画帘深,妆阁小。曲径明花草。风声约雨,暝色啼鸦暮天杳。染眉山对碧,匀脸霞相照。渐更衣对客,微坐自轻笑。
醉红明,金叶倒。恣看还新好。莹汪粉泪,滴烁波光射庭沼。犀心通密语,珠唱翻新调。佳期、定期、定约秋了。

()

睿赏叶通三,宸游契重九。兰将叶布席,菊用香浮酒。

落日下桑榆,秋风歇杨柳。幸齐东户庆,希荐南山寿。

()

细柳南来久驻师,海波谁识汉旌旗。穴中狐兔无三窟,阁上麒麟肯后时。

()

色染女真黄,露凝天水碧。花开日月长,朝暮阅两国。

()
风月山川共一家,谁来语下定龙蛇。
太白不曾登便殿,笔头昨夜自生花。
()

夜夜对花能几醉。一掬兰情,枉解湘皋佩。莫遣馀香销别袂。

去年今日犹初会。

()
晓出筰桥门,天低日未暾。
绿陂寒淡淡,白雾远昏昏。
古路乱车辙,行人惊雁群。
征涂不须厌,蓬转本无根。
()

楚汉英雄今寂寞,两城相倚旧封疆。

荒台落日酣红叶,古墓秋风老白杨。

()

华轩照白发,使节来清霄。行人勿畏避,丈夫戒矜骄。

衢路宽逾坦,尘沙净不飘。高怀乐清景,于以永今朝。

()

云昏月黑雨涔涔,不见来船识语音。深夜张灯仍唤酒,未明捩柁又分襟。

浮生聚散鸿留迹,过眼功名铁作心。南旺湖边分手处,怀君回首一高吟。

()
胶煤鸾麝号潘衡,老剂尤令举世惊。
点漆未能绳纯黑,令人字字挟霜明。
()

云洒清江江上船。一钱何得买江天。催短棹,去长川。鱼蟹来倾酒舍烟。

()
绿阴满门春已还,黄鹂门外犹绵蛮。
萧萧冷官无一事,高斋搔首兀痴顽。
睡魔袭我意萧散,直来眉睫扬神奸。
须臾爽气溷尘俗,双眸瞑眩那能{左间右见}。
()

一夜江蓠花,乱吐山房侧。唤取汨罗人,窗间弄秋色。

()

白占梨花怯晓风,千金谁买玉玲珑。陇梅窃得为兄唤,摇落江城铁笛中。

()

桐实离离楸带长,玉鞭骄马度垂杨。
黄茆野店人争看,篱上红眉粉额妆。

()

朔风凝沍。不放云来去。稚柳回春能几许。一夜满城飞絮。
羊羔酒面频倾。护寒香缓娇屏。唤取雪儿对舞,看他若个轻盈。

()

山林真学士,天地一诗翁。乘兴不可返,孤舟雪后风。

浩荡襟期别,艰难道术穷。何当真卜宅,共老水精宫。

()

我本倦游者,送君增苦颜。潮声螺女渡,归梦壶公山。

春色莺啼外,行程鸟道间。所嗟璚树远,何日更追攀。

()

衰蹇步难前,上山如上天。尘泥来自晚,猿鹤到何先。

万壑应孤磬,百花通一泉。苍苍此明月,下界正沈眠。

()

万里思归客,伤心对月华。愿凭今夜影,回照故园花。

()

前身姑射,向琼闺弄影,别具风雅。携得玲珑五色笔,胎息文家支派。

雨后修篁,风前丛筱,十指淋漓写。裴□尺素,墨香宛宛萦惹。

()

前山杳霭翠烟凝,几点疎星隔岸灯。
不是飞来千里月,如何照彻一壶冰。
天开图画无穷趣,人在林峦最上层。

()
暮寒凄冽。
春风探绕南枝发。
更无人处增清绝。
冷蕊孤香,竹外朦胧月。
()

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

马嘶循古道,帆灭如流电。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

()

寝食难忘置,心怀故友情。花枝封蜡寄,诗递出门迎。

忍听偏亲哭,相期嗣子成。乘除理终定,人事未容轻。

()

人间足安危,顷刻异候状。
唯应山中石,不爱客尘障。
搜奇贮元龙,飞云劳鲁望。

()

彩胜贻来自美人,名花宁独擅芳晨。雕阑绣幕千金夜,魏紫姚黄一树春。

隋苑豪华嗟已故,汉宫灯火喜重新。赋诗知有清平调,好向君王笛里陈。

()

夜闻目眚子,肺腑变仇雠。英英朱氏妇,烈气横斗牛。

百口同日死,一燎焚高楼。伯姬录尔卒,谁执唐春秋。

()

红葵翠艾动千门,惟有苍梧雾雨昏。《离骚》歌舞湘妃怨,宋玉如花合断魂。

()

偶逐星车犯虏尘,故乡常恐到无因。

五原西去阳关废,日漫平沙不见人。

()
四月樱桃始烂红,拜章驰驿岁常同。
留都旧事修邦贡,荐庙清朝广孝风。
翠笼摘从西后宛,彩奁进入大明宫。
近臣曾见天颜喜,清晓分颁到省中。
()
云窗雾阁春风透。
蝶绕蜂围花气漏。
恼人风味恰如梅,倚醉腰肢全是柳。
细传一曲情偏厚。
()

昔闻种玉就蓝田,未信藏花结碧阡。芳草不须环翠幄,夜深还送买花钱。

()
苏钦
喜鹊寒鸦噪晚田,山前茅舍起炊烟。
小桥败叶风频扫,斜月平芜犊自眠。
()

玉树参差见,银花子细看。

淖糜分腊序,圆炭度朝寒。

()
()
鄣日青圆自拥阶,绉风绿净可添杯。
被花恼处君知否,罗袜凌波笑不来。
()
院名谁遣称空寂,入得门来寂又空。
旧有田园官户占,别无衣钵老尼穷。
砌倾苔色侵堂上,厨废炊烟起草中。
或说古碑巢寇写,栖禽不下似伤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