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毛君州宅八咏其三方沼亭。宋代。苏辙。池上茅檐覆水低,早来秋雨尚虹霓。败荷折苇飞鸿下,正忆渔舟泊故溪。
《和毛君州宅八咏其三方沼亭》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池上茅檐覆水低,
早来秋雨尚虹霓。
败荷折苇飞鸿下,
正忆渔舟泊故溪。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毛君州宅中的方沼亭景致。茅檐倒映在水中,水面较低,早晨秋雨过后,依然可见美丽的彩虹。败落的荷花与折断的芦苇,飞鸿降落在水面上。诗人在这个场景中,回忆起曾经停泊在故溪的渔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方沼亭的景色,展现了自然的美妙和人与自然的交融。茅檐覆水低的描写,给人一种宁静和温馨的感觉,使人感受到宅院中的宁谧氛围。早晨的秋雨过后,诗人发现仍然有彩虹出现,这是一种令人愉悦的景象,彩虹的出现也象征着美好的希望。败荷折苇与飞鸿下落的描绘,展示了自然中的变幻和生命的流转,呈现出一种凄美之感。最后,诗人通过回忆渔舟泊故溪,勾起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离愁别绪。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过去的回忆,苏辙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和淡雅的意境,展现了苏辙才情独特的一面,同时也让读者在细腻的描写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与思考。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为延平吴守实斋题张师夔画西楼酌别图。元代。黄镇成。栎翁平生丘壑徒,笔力妙与元造俱。延陵公子远相访,为写酌别西楼图。近山嵯峨石磊磈,远水荡漾烟模糊。垂杨先霜叶尽脱,老树欲雪寒梢枯。飞楼缥缈出天外,下瞰万顷平流铺。若非浔阳浸月之江渚,即是洞庭落木之重湖。有美人兮涉远道,念王孙兮怨瑶草。思临水兮送将行,更登楼兮慰情抱。巍巍上国黄金台,迢迢一曲阳关杯。酒酣拔剑更起舞,志气上薄浮云开。人生何用伤离别,海岳神交尽豪杰。澒洞风尘不可留,千里依然共明月。还君此图歌我诗,安得与子同襟期。君不见平生鲍叔能知我,车笠鲜有相逢时。
冬闺夜怨。清代。宋徵舆。落尽飞云暮色寒,黄昏北斗照阑干。可怜一片如霜月,惟有深闺独自看。
摸鱼儿 其八。明代。王夫之。截流澌、飞虹侧挂,长空流月孤影。斜收返照蔚蓝天,蘋末一江风冷。更漏静。罢鸣桹、停桡沙觜星光耿。疏镫夜永。似说向人间,流光易谢,夜烛游须秉。歌舞罢,追赏良宜此景。木兰牵动绿荇。樵青唱阕斗参横,残月又斜西岭。君莫省。君不见、芦中人老成萍梗。载愁舴艋。向牛饮溪边,羊裘滩上,别把丝纶整。
中秋。明代。孙一元。中秋酒盏聊乘兴,南国兵戈未息机。作客惯看吴地月,忧时重泣楚臣衣。远江天入星河湿,高木吟回风露稀。一望沧洲终自好,百年只漫钓鱼矶。
咏雨花石三十六首录九 其三。宋代。单人耘。瓯中有莹石,惹我作遐想。撷掇海中宫,炼补青天上。
渺轩书怀。明代。曹学佺。园日涉成趣,经时胡不过。鹤迎防践稻,鱼戏欲翻荷。儿辈知余懒,僧寮占处多。连宵无月色,微雨湿烟萝。
题匡山石室 其一。元代。刘永之。群山争盘纡,众壑尽奔放。中峰最奇绝,直立数千丈。危搆倚石壁,面势极弘敞。心神坐超忽,云雨接惝恍。山色晚更佳,泉声静逾响。犹言最绝顶,临眺极所往。欲穷千里目,更试九节杖。
晚晴。宋代。郭印。朝来寒露重,旭日庆新晴。长空烟霭净,遥岑锦绣明。野竞农夫穫,路多游子行。岁事竟如何,且欲供粢盛。矧彼关外戌,仰哺十万兵。粮运傥不绝,因缘活此生。吾家有瘠田,努力事躬耕。宁辞畎亩劳,每作风雨惊。心期了租赋,敢望仓箱盈。耋龄无多日,妄意观太平。
笠泽渔父词(四首)。明代。文彭。无利无名一老翁,笔床茶灶任西东。陆鲁望,米南宫,除却先生便是侬。
和陈信民除夕。宋代。项安世。已知时节到门阑,犹有私情惜旧钱。千户神桃俄已换,一声鬼竹岂其难。痴人星发愁春镜,稚子花襦簇晓盘。岁岁年年只此是,且随流俗贺更端。
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八。清代。朱彝尊。走马岗长夕照中,塘连沙渚路西东。不知吴会谁分地,生遍茱萸一色红。
次韵谢敬之题南康县刘清老园。宋代。戴复古。刘子隐居地,真如李愿盘。万松春不老,多竹夏生寒。卜筑世情远,登临客虑宽。题诗疥君壁,聊以记游观。
秋怀。清代。陈维崧。一派明云荐爽,秋不住、碧空中响。如此江山徒莽苍。伯符耶?寄奴耶?嗟已往。十载羞厮养,孤负煞、长头大顙。思与骑奴游上党。趁秋晴,蹠莲花,西岳掌。
偶成。宋代。曹彦约。春入园林种种奇,化工施巧太精微。山禽说我脸中事,烟柳藏他物外机。即遣杏桃空际发,又令蜂蝶近前飞。如何有眼无人见,只解西郊看落晖。
次司马通伯侍御留别韵二首 其二。明代。程敏政。相违不觉又经年,日月真同蚁磨旋。养士定知湖学盛,忧时曾说贾生贤。一从宪节分江左,几遣书筒到日边。大雅寥寥今未作,黄钟应待恊宫县。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六十八。宋代。赵构。雍容子皙,已望堂室。幼则有造,成则祖述。文采日化,儒效力弼。永观厥成,德音秩秩。
元符祀感生帝五首。清代。佚名。二人交泰,七政顺行。四序资始,万物含生。皇朝创业,盛德致平。为民所福,洁此精诚。
书喜。宋代。陆游。乞得身归镜水滨,此生真作葛天民。眼明身健何妨老,饭白茶甘不觉贫。瓮酒又篘三斗熟,园花时报一枝新。挂冠更作黄冠计,多事常嫌贺季真。
上路光禄太平。清代。顾炎武。弱冠追三古,中年赋二京。一门更丧乱,七尺尚峥嵘。江海存微息,山陵鉴本诚。落萁裁十亩,覆草只三楹。变故兴奴隶,奸豪出里闳。弥天成夏网,画地类秦坑。狱卒逢田甲,刑官属宁成。文深从锻鍊,事急费经营。节侠多燕赵,交亲即弟兄。周旋如一日,忼慨见平生。疾苦频存问,阽危得拄撑。不侵贞士诺,逾笃故人情。木向猿声老,江随虎迹清。更承身世画,不觉涕沾缨。
一箩金·又题西园艺菊图。清代。杨葆光。分得陶家篱外地。君傲渊明,把酒斜阳里。道是春花羞绮丽。等閒不许秋憔悴。晚节问谁堪比拟。送酒人来,缟素飘衣袂。一霎落英风送起。棱棱饱饫秋滋味。
渡易水。宋代。周密。丈夫一死已许人,高歌忼慨西入秦。一旦直欲揕吕政,何异只手批逆鳞。舞阳色变衮龙绝,环柱模糊八创血。督亢地图秦已知,强燕反是速燕灭。壮志不就千古悲,易水萧萧云垂垂。尺八匕首何足恃,当时枉杀樊于期。
次韵梅山弟感时四首。宋代。陈著。吟情本是谢玄晖,邂逅年来世事非。到处望风千甲解,无人留日一戈挥。杜鹃入洛啼拌死,鸿雁辞南去有归。浩荡春光天万里,孤云叶叶向谁飞。
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元代。方回。九日已过一,嘉菊无人采。晴轩醉余芳,赖有我辈在。胸着酒斗许,意阔浩如海。谁能起九原,共与推千载。儿女较唇舌,我岂尔能凂。
一字至七字诗(赋得诗)。唐代。白居易。诗。绮美,瑰奇。明月夜,落花时。能助欢笑,亦伤别离。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