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答宋推官廷臣见寄

用韵答宋推官廷臣见寄朗读

淮南为客已多年,长忆山中孟浩然。雁信远随千里月,鸾章忽报九重天。

论文愿借清风榻,载酒须同碧水船。莫道老虔官独冷,吹嘘正待向云边。

郑真

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郑真朗读
()

猜你喜欢

九十日饭钱且置,浆见水钱教谁还。
若只是眼生三角,衲僧便解乘豹变。
()

秋雷一动蛟龙走,王生夜半寻五斗。把酒向天天忽开,星辰错落乱吾手。

()

投门避地久周旋,辽左龙飞信有天。纪事会须成本末,崎岖又历十三年。

()

春来常早起,幽事颇相关。帖石防隤岸,开林出远山。

一丘藏曲折,缓步有跻攀。童仆来城市,瓶中得酒还。

()

胸中千亩不愿馀,颖也戏剧资轩渠。湖州九原不可作,百年合浦今还珠。

玄卿浓淡知权变,淋浪迅疾如驰电。为君击节赏此音,孝娥庙刻题黄绢。

()

上林春暮紫英开,组绣成帷荫玉阶。
艳逐晨光随时步武,香和轻翠透襟怀。
生成泽广时芳茂,鱼水情通乐韵谐。

()

诸弟山行归意忙,老夫雪卧病身僵。维风及雨岁云暮,不醉无归夜未央。

五盏更搀三盏么,四更偏觉五更长。也知柏酒明朝近,且为梅花尽此觞。

()

琪树西风露井傍,镜寒移影度银床。凤枝清切元疑昼,鹤梦凄凉不待霜。

点笔诗人题夜绿,知更宫女怨秋黄。莫教一叶轻摇落,珍重千门被耿光。

()

樽前别楚客,云水思萦回。秦野春将尽,商山花不开。

鸥惊帆乍起,虹见雨初来。自有归期在,蝉声处处催。

()

王子吹笙侣,精神如九秋。暂携碧山屐,遨啸帝王州。

江湖未识面,寄语旋鸣驺。夏云逼幽涧,春鸟啼芳洲。

()

才说春来,转眼又、送春归去。算几日、淡红香白,斗他眉抚。

祓禊洛滨游已散,湔裙洧水人何处?料卿卿、应向琐窗眠,吹香絮。

()

寒光一点映松萝,零落西风恨更多。莫向波间照秋影,满溪凉雨颤残荷。

()

棹月眠流处处通,绿蓑苇带混元风。

灵均说尽孤高事,全与逍遥意不同。

()

归路乡心折大刀,还从此地醉葡萄。云深野壑鱼龙寂,风急空林鹳鹤高。

僧阁双扉连土垒,人家十里馈山醪。纫兰忽漫思公子,落帽溪前自读《骚》。

()

未必天花及我身。占人怀抱是歌颦。红毹翠幕一逡巡。

翻劫枯禅参圣解,哀时閒泪赚词人。不关梦里楚台云。

()

閒云何止催春晚,遮断望京楼上眼。犀帘有隙漏香多,鲛帕无情盛泪满。

柔肠已逐鹍弦断,风外阑干凭不煖。归来十九醉如泥,禁得良宵更漏短。

()
小官叹簿领,夫子卧高斋。
五斗未能去,一丘真所怀。
绿苔长秋雨,黄叶堆空阶。
县古仍无柳,池清尚有蛙。
()

派落西荒外,洪涛卷地来。滩高飞怒雪,峡迫鼓潜雷。

野渡绳争溜,岩梁栈欲摧。东南雄保障,声震渤溟隈。

()
年年此日泼恶水,个事从悉达多起。
自云遍界独称尊,后代儿孙谁管你。
()

一力行安静,临民最有容。官清琴独古,事简印长封。

马瘦廉声出,鲈肥归兴浓。双凫早朝阙,长乐听疏钟。

()

春草荒坟墓,萋萋向虎丘。死犹嫌寂寞,生肯不风流。

皎镜山泉冷,轻裾海雾秋。还应伴西子,香径夜深游。

()

偏中至,大用无私何拟议。当锋那肯落今时,他来自有超伦志。

()
登城放目雪光中,万水千山一色同。
逗晓月华犹在地,未春柳絮巳随风。
忽传别驾赠佳句,道是频年当屡豊。
捻断冰须愁寡和,玉花飞绕正蒙蒙。
()

僮御忡忡怯风雨,得借茅庐即堪处。但令疏食无乏供,琴剑何妨淹逆旅。

()

引卧於宁海,将宜甫为凭。交霞友做雪朋,郎分明为证。定便除色欲,神玄牝清澄。升火降两相吞。内敢言游泳。

()

天地劳何甚,空山足息机;玄黄悲鼎沸,苍莽看帆飞。

误世芙蓉剑,撩人薜荔衣;迷途知未远,还复卧凫矶?

()

云安公主贵,出嫁五侯家。天母亲调粉,日兄怜赐花。

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借问妆成未,东方欲晓霞。

()

柳色千家与万家,闲身行止属年华。残花落日小斋闭,几个春舟在若耶。

()

招隐山中有此花,仙人曾住七香车。
可怜一架开如雪,冷落西门处士家。

()

行路易,行路易,
方寸中閒是天地。诗书能生万里翼,
一出门外风云起。彼水马儿如江河,

()

问风何意扫云开,本为虞琴唤汝来。桑麦青乾天不雨,更将何物阜民财。

()
楚枫丹外客颿稀,水拍长天雁字垂。
乐事喜逢千日酒,凭高正在九秋时。
吴歈调笑歌杨叶,蛮鼓{左金右坚}闳引柘枝。
使骑相逢且留饮,行看卓马辔如丝。
()
忽忽此何地,经时更自猜。
深疑醉里得,复似梦中来。
薄官真可益,浮生信可咍。
鹏蜩定有分,不若寸心灰。
()

圣皇应历数,正康帝道休。九州咸宾服,威德洞八幽。

三公奏诸公,不得久淹留。蕃位任至重,旧章咸率由。

()

丹邱开辟郭西天,太史高名北斗悬。晚沐赐钱今日事,公馀应见主恩偏。

()

皇帝瑞庆,长发其祥。纂系悠远,溯源灵长。德之克明,休烈有光。

配天作极,孝飨是将。

()

采药三年别,乘风万里游。可怜丛桂约,又过菊花秋。

大梦君先觉,多岐古所尤。鲁连空蹈海,何似驾苍虬。

()

汉家殿幄紫云连,万品仙葩匝赐筵。
露蕊半晞仙掌外,斗杓长在帝车前。
液池綷鸟栖连御,鉤盾祥麰遍弄田。

()

失路农为业,移家到汝坟。独愁常废卷,多病久离群。

鸟雀垂窗柳,虹霓出涧云。山中无外事,樵唱有时闻。

()

莫道君门远万千,千山仍与万山连。桑弧蓬箭宜如此,瘴雨蛮烟岂偶然。

理直不妨天下往,才高那受故人怜。孤根著地知何日,月白风清又一年。

()

亭下依微见远村,亭中离恨若为论。
数声歌罢扬帆去,民吏相看有沾痕。

()

晴岚暖翠中岩寺,十二年间得再游。
三笋龛深香不散,万松山拥雾人收。
鹫峰付嘱虽常住,雁荡经行岂易求。

()
吾庐多美荫,最茂楸与梧。
百鸟集其间,下上更鸣呼。
秋风忽动地,摇落日日疏。
何如涧底松,终岁无荣枯?
()

沟壑不忍视,一视泪如雨。凭谁请发棠,空饱仓中鼠。

()

金粉齐梁委逝波,初唐四杰祖阴何。就中时见江任体,只觉参军秀气多。

()

昔会燕台今白头,东归分袂倍离愁。年华易改谁长健,世路无穷客倦游。

春雪模糊荒岭树,夕阳惨淡古边楼。此情欲寄滹沱水,千折波声尚北流。

()
黄山远隔秦树,紫禁斜通渭城。
别路青青柳发,前溪漠漠花生。
和风澹荡归客,落日殷勤早莺。
灞上金樽未饮,宴歌已有馀声。
()
墟庙无人吊毁垣,故桥遗址至今存。
侵波野岸生新草,啮石老烫留旧痕。
金殿有基藏兔穴,玉舆无路半樵村。
甘棠古道轮蹄断,落日空山暮雨昏。
()
端严净妙,具慈悲相。
广大智慧,具慈悲心。
菩萨之心,如月在水。
水性无边,照亦不已。
()

阻风无酒倍消魂,况是残秋岸柳髡。
赖有阿咸情话好,一帆冷雨过娄门。

()

痴号多于顾恺之,更无馀事可从知。酒坊吏到常先见,

鹤料符来每探支。凉后每谋清月社,晚来专赴白莲期。

()
从来苏李得名双,只恐全齐笑陋邦。
诗似悬河供不办,故欺张籍陇头泷。
()

黑头时与王孙别,春草又青天一涯。贫甚冯驩犹有铗,归来丁令已无家。

葑田湖窄残舟少,墓道山荒剩屋斜。还忆菌巢书数卷,雪麋应护手栽花。

()
显焕明霞,万丈祥云高布,望仙官衣带,曳曳临香砌。
玉兽齐焚,满高穹、盘龙势。
大帝起。
玉女金童遍侍。
()

一年春色此登临,入望遥山紫翠深。二水帆樯风猎猎,半空楼阁昼阴阴。

何当开凿留形胜,不尽烟花自古今。直北风云最高处,极天关塞筑黄金。

()

把取菱花百炼镜,换他竹叶十旬杯。嚬眉厌老终难去,

蘸甲须欢便到来。妍丑太分迷忌讳,松乔俱傲绝嫌猜。

()

主鬯依难弟,遗文起后人。一生唯好客,到死不言贫。

门巷浑如昨,池台倏已新。青山空满地,痛绝未埋身。

()

东阁观梅放,西池梦草芳。绝胜驴背上,风雪灞桥傍。

()
茜袂黄眉出满城,贤侯游豫顺民情。
鼓声足验村田乐,月色遥占辇路晴。
定有儒臣映藜仗,又闻京尹折莲棚。
祠官一瓣无它祝,但愿旄头尽扫清。
()

累世名称阀阅高,搢绅维复似英豪。宏才咸许致千里,小试先观梦四刀。

方正宁容迁岳麓,清明端可鉴丝毫。文章政事传家美,须信池中有凤毛。

()
赴节金钗促。
爱弦间、冷冷细语,非琴非筑。
别鹤离莺云千里,风雨孤猿夜哭。
只雌蝶、雄蜂同宿。
()

懒散黄龙别洞宾,飘潇鹤氅一纶巾。出山不为逢年计,适国疑随避世人。

天上夔龙饶衮职,海滨箕颍属閒身。脚头风月非无伴,鹿豕深山旧结邻。

()

城南有情月,知我悽其,临别更送清辉。吟边白发已愁尽,京尘依旧缁衣。

烟霄旷回眺,看仙山楼阁,海戍旌旗。长安梦短,过津亭、酒醒偏迟。

()
楼西落照炫新晴,檐雨犹余点滴声。
信手取书开数叶,秋凉初喜夜灯明。
()
雕弓绣帽。
戏马秦淮道。
风入马蹄轻,曾踏遍、淮堤芳草。
飞英点点,春事已阑珊,风雨横,别离多,断送英雄老。
()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
夜来急雨淙飞檐,脱惊红日辉潭川。
梨花有情朝露重,柳带无力春风颠。
傍帘新燕低拂凉,入槛戏蝶相聊翩。
今晨天气亦佳尔,一春未见兹晴暄。
()
经客有余音,他年终故林。
高楼本危睇,凉月更伤心。
此意竟难折,伊人成古今。
流尘其可欲,非复懒鸣琴。
()

  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

  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忽呼石篑:“《阙编》何人作者?今耶?古耶?”石篑曰:“此余乡先辈徐天池先生书也。先生名渭,字文长,嘉、隆间人,前五六年方卒。今卷轴题额上有田水月者,即其人也。”余始悟前后所疑,皆即文长一人。又当诗道荒秽之时,获此奇秘,如魇得醒。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余自是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先生。有来看余者,即出诗与之读。一时名公巨匠,浸浸知向慕云。

()
仲冬候始寒,丙夜天正黑。
雨来挟风助,吼击不遗力。
声如拔高山,势若伐强国。
初忧老柏折,遂恐石笋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