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毛君游黄仙观

陪毛君游黄仙观朗读

《陪毛君游黄仙观》是苏辙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李叟仙居仍近市,
黄公道院亦依城。
定应昔日山林地,
未有今时鸡犬声。
白鹤翻飞终不返,
黄冠憔悴只躬耕。
试従车骑寻遗迹,
恐有居人解养生。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辙陪同毛君游览黄仙观的情景。诗人提到李叟(也指李白)的仙居仍然靠近城市,而黄公道院也建在城市附近。诗人认为这些地方应该是过去山林的所在地,但现在已经没有了山林的宁静,取而代之的是喧闹的市井声。白鹤虽然可以翻飞,但却无法再回到过去的宁静。而黄冠(指黄庭坚)虽然仍然辛勤耕作,但容颜已经憔悴。诗人试图从车骑中寻找过去的痕迹,但担心那些居住在城市中的人无法理解养生的真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李白和黄庭坚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和人生境遇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景象,表达了对于自然宁静与人文繁华之间的矛盾和失落感。李白和黄庭坚作为历史上的文人墨客,代表了诗人向往的高尚情趣和追求,而市井喧嚣和现实的压力则成为他们无法逃离的现实。白鹤和黄冠的形象象征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文精神的怀念和追求。诗人试图从车骑中寻找过去的痕迹,暗示了他对于传统文化和精神价值的寻求。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抒发了对于时代变迁和现实困境的思考和疑虑,体现了苏辙独特的思想感悟和艺术风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空琴谁为奏南风,坐看幽香走篆红。
定卜糟丘度余日,此生那复问蓍丛。

()

野竹差差碧树连,小桥流水拂轻烟。迟迟归步乘明月,童子候门应未眠。

()

欲作新诗挑两公,含毫不下思先穷。贪逢大敌能无惧,彊画脩眉每未工。

畏病忍狂妨痛饮,晚云朝雨滞晴空。正须好句留春住,可使风飘万点红。

()
颓垣断渐有平沙,老木荒榛八九家。
河势东南吹地坼,天形西北倚城斜。
倾壶语罢还登眺,岸帻诗成却叹嗟。
万事因循今白发,一年容易即黄花。
()

帝里迎春春最近,年少寻春春有分。
可怜无分看春人,忽听春来闲借问。
始知帘户即惊春,夹道妆楼相映新。

()
合数冰莲,注情金叶。
臂痕犹记嗔时迹。
小楼几个月黄昏,荷香柳影都知得。
问字灯深,学书窗黑。
()

夜来风雨。怅小园梅萼,飘坠无数。才见花开,又见花飞,转眼便成尘土。

但教落去人知惜,更何必、重幡深护。只愁它、没个知音,枉自魂销千古。

()

西江老渔父,举步隘九州。远寻炉峰踞庐阜,钓竿直拂番湖流。

脩纶巨饵知几许,长鲸一掣皆吞舟。楚人分膏更饱肉,鲂鱮琐屑休深愁。

()

巾车出邺宫。
校猎东桥津。
重罝施密网。
{罒/干}筚飘如云。
()

场上鸡豚争稻穗,渡头鱼鸭避菱科。老农到处东庄有,只少君家击壤歌。

()

因旧未尝改。
缘甘故先竭。
历稔久无禽。

()

梦语惺忪记未真。起来还倚退红茵。绿腰枉自翻新曲,蓝尾谁能惜好春。

金剪歇,玉炉薰。懒将纤手试寒温。人间无著相思处,剩检罗衣看泪痕。

()

竹君颇介特,高节凌秋霜。
朝来雨声寒,意色俱凄凉。
此岂子败盟,而不能相忘。

()
先生虽老正康强,紫绶金鱼两鬓霜。
椿干岂因更节健,松江自饮菊潭香。
方过一百官省岁,尚有八千年寿长。
徼福定从句漏令,丹砂问了却分赏。
()
菰甘因辍送,荔熟亦均分。
食指真欺我,脾神不似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