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枕屏》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画枕屏
绳床竹簟曲屏风,
野水遥山雾雨蒙。
长有滩头钓鱼叟,
伴人闲卧寂寥中。
中文译文:
用绳和竹制成的床,上面铺着曲面的竹席,屏风上画着曲线图案,
远处的水面、山峰被雾和雨笼罩。
长年在滩头钓鱼的老人,
陪伴着一个人悠闲地躺卧在宁静中。
诗意:
这首诗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描绘相结合,表达了苏辙对自然与人文的赞美与思考。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床上铺着竹席,屏风上绘有曲线图案。远处的水面和山峰被雾和雨笼罩,营造出一种朦胧、神秘的氛围。诗人提到一个长年在滩头钓鱼的老人,这位老人伴随着一个人,一起在宁静中悠闲地躺卧。诗人通过描绘这个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对宁静时光的向往。
赏析:
《画枕屏》以简洁的句子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景象。绳床竹簟和曲屏风的描绘展现了宋代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山雾和雨的描绘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层神秘感和诗意。诗中的钓鱼叟是一个富有生活智慧和宁静心境的形象,他与诗人共同享受着安宁和宁静。整首诗以静谧、宁静为主调,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塑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场景,展现了苏辙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它不仅在形象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还传达了一种对宁静、自然和平静生活的思考和追求。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以及表达作者内心感受,将读者带入一个安静而美好的世界,引发人们对宁静、平和生活的思考和向往。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用文之韵赋岩桂 其一。宋代。张扩。叶底倒悬香作团,鹅黄新染色初乾。晚秋风露易摇落,合属幽人仔细看。
满江红(寄赵文仲、南仲领淮东帅宪)。宋代。吴潜。岳后湘灵,曾孕个、擎天人物。临古岘、纶巾羽扇,笑驱胡羯。护塞十年高叔子,出师一表侪诸葛。有孤忠、分付与佳儿,真衣钵。刘家骥,驰空阔。薛家凤,飞横绝。比君家兄弟,可能豪杰。草木声名如电扫,毡裘心胆闻风折。待安排、江汉一篇诗,归来说。
堤上行三首 其三。唐代。刘禹锡。春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日晚上楼招估客,轲峨大艑落帆来。
岁暮感怀三叠前韵六首 其五。清代。林朝崧。早被时流白眼横,绝交又到孔方兄。无才挟瑟长安第,有梦游仙太上京。卖卜祗应师季主,著书何必效虞卿?谩言耽酒须微禄,谁许官田种秫粳。
惠山诗次先淮海同东坡先生酬和韵三首 其二。明代。秦堈。空传南朝寺,不见南朝人。松桂日以老,青山日以新。清泉其白石,万古光磷磷。三千珠履客,转眼成灰尘。俯仰今昔事,浩歌问苍旻。搔首月东出,长此烟霞邻。
题天竺南院赠闲元旻清四上人。唐代。白居易。杂芳涧草合,繁绿岩树新。山深景候晚,四月有馀春。竹寺过微雨,石径无纤尘。白衣一居士,方袍四道人。地是佛国土,人非俗交亲。城中山下别,相送亦殷勤。
感兴二首 其二。元代。本诚。清晨入廛郭,闾巷溢车马。驺哄喧市尘,茫洋万人海。父老里中旧,殷勤共迎迓。亦有诸弟昆,更互陪语坐。世故论万端,喧哇杂碎琐。大要在功利,馀一无所解。勉强相酬酢,意会无不可。但念道不同,语久若聋哑。不如返吾庐,世有谁知我。
骑吹曲辞九首 其八 司约。宋代。耶律铸。留犁可要教挠酒,径路何为更契金。事岂出人明算外,慕容虚美漫薰心。
秋日园居口号六十章 其八。明代。张萱。昼凉摊饭寻黄奶,牵衣迎笑呼郎罢。问谁能学八分书,甘分膝下先阿买。
雷之奋。明代。李梦阳。雷之奋,翕兮张。山之阳,发坤藏。辟哉昌,群龙载浮列缺光。列缺光,烜中土。惠甘雨,介稷黍。圣人垂衣民歌舞。民歌舞,袪祸菑。饥而食,饱斯嬉。厉鬼潜灭维福基。
宫体二首。宋代。王予可。红叶铺霜撼御阶,绣莲尘蹴衬罗鞋。袖沾莺翅调簧语,堕却衔翘入鬓钗。
雪。唐代。无可。松亚竹珊珊,心知万井欢。山明迷旧径,溪满涨新澜。客醉瑶台曙,兵防玉塞寒。红楼知有酒,谁肯学袁安。
送乡同舍黄君赏谒陈提学。宋代。戴表元。六馆赋声在,五陵游伴稀。如何趋仕版,犹自着儒衣。春晚莺羞语,城寒花慢飞,江湖陈仲举,相见肯空归。
种德堂为程克新作。宋代。王绅。于皇降明德,惟人共禀之。培养弗自戕,庶可全良彝。瞻彼黍与禾,芃芃秀东菑。苟非种艺力,根本从何施。美人达玄妙,立志亦己奇。谓欲树阴功,众技莫若医。轩岐幸有法,卢扁良可师。持此济吾术,存心恒在兹。骎骎岁月迈,浩浩阴阳移。愿言勿终怠,勉哉图务滋。
呈承旨忠斋留公以乐只君子遐不眉寿为韵成诗 其六。元代。陈孚。蓬莱在何许,缥缈烟涛浮。飞仙驾飙轮,径踞金鳌头。手携五色笔,游戏三千秋。回语枋榆鴳,识此逍遥不。
喜小儿学步。宋代。戴炳。对周尚有六十日,举足已能三五移。世路只今巇险甚,须教步步著平夷。
青县雨夜维舟。清代。斌良。一片空明影,樯灯照水光。蛩喧官渡寂,雨歇夜船凉。客子看衣线,家童裹糗粮。归期知己近,喜色上眉黄。
为南郡王侍皇太子释奠诗二首 其一。南北朝。沈约。陵季相沿,训随世殆。政缺雅乖,风漓化改。礼亡衽席,乐沉河海。三雍靡构,四教谁采。瞻震并峻,义属重丽。横书清道,晦彼生知。
叶山人自楚归携诗稿过访辄有此赠 其一。明代。李之世。七十壮游世亦稀,萧萧华发映征衣。一囊诗草看犹湿,昨日潇湘江上归。
依韵和令绰兄弟春日出郊。宋代。强至。春色才从野外知,柳阴花气暖霏霏。出林啼鸟逢人住,掠路游蜂傍马飞。薄宦尘埃空自哂,长吟风物阻相依。弟酬兄唱饶才思,珠玉同携满袖归。
平原。宋代。文天祥。平原太守颜真卿,长安天子不知名。一朝渔阳动鼙鼓,大河以北无坚城。公家兄弟奋戈起,一十七郡连夏盟。贼闻失色分兵还,不敢长驱入咸京。明皇父子将西狩,由是灵武起义兵。唐家再造李郭力,若论牵制公威灵。哀哉常山惨钩舌,心归朝廷气不慑。崎岖坎坷不得志,出入四朝老忠节。当年幸脱安禄山,白首竟陷李希烈。希烈安能遽杀公,宰相卢杞欺日月。乱臣贼子归何处,茫茫烟草中原土。公死于今六百年,忠精赫赫雷行天。
同庾肩吾四咏诗二首 其二 照流看落钗。南北朝。萧纲。相随照绿水,意欲重凉风。流摇妆影坏,钗落鬓花空。佳期在何许,徒伤心不同。
诸人颇有和余百梅诗者各赋一首。宋代。刘克庄。每抱怀中玉雪如,吴霜不觉点虬须。生三槐裔皆当贵,为六梅孙莫太臞。抹黛村眉惭丑怪,约黄宫额费妆涂。南园树老花零落,还许邹枚访旧无。
正月十八日枕上。宋代。赵鼎。空笼疏幔晓寒清,小醉醒然不作酲。攲枕谁能寻断梦,卧闻童子诵经声。
善哉行 其二。两汉。曹操。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我愿何时随?此叹亦难处。今我将何照于光曜?释衔不如雨。
题便面赠叶子中先生归慈溪 其一。明代。郑真。重重乔木与云参,黄鸟啼春画日酣。归取山中图画看,人生祇合住江南。
总领户部杨公挽诗。宋代。曹彦约。华显世儒业,循良今吏师。未应州县薄,能简庙堂知。沃辔歌周雅,含香问汉仪。经纶殊未展,曛景迫崦嵫。
德寿宫庆寿口号十篇。宋代。杨万里。甘露祥风天上来,今回恩数赛前回。都将四海欢声里,酿作慈皇万寿杯。
鹧鸪天 过常州瞿秋白祠。明代。汪洋。野浪空桥鸥远鸣。未曾叶落已秋声。吴街自古悲歌地,风雨欺襟一味腥。无处觅,少年膺。偶逢不忍说伶仃。天暝抱膝惟呼酒,扶醉登楼看落灯。
留春词 其三。明代。陈子壮。楼下春郊白马嘶,楼上佳人玉箸啼。自是王孙归未得,肯将芳草怨萋萋。
富水曾教授夜饮有作。宋代。赵文。心斋听讲趁诸生,何意相逢曲豆城。急雨狂风十年梦,青灯白酒故人情。形骸改化悲叹异,岁月销磨感慨平。却恐斗牛惊紫气,寒炉今夜聚文星。
閒居感怀十七首 其六。明代。方孝孺。无专本无尤,无作自无愧。心超万化表,迹混人群内。卑卑流俗语,懒问亦懒对。有时或出门,独抚霜中桧。
别黄俊昭。元代。李存。归矣黄夫子,清愁叶叶风。深知疑我独,无补与人同。天地年年老,江河日日东。相思有新语,并寄鲤鱼中。
感梦口占二绝 其一。宋代。倪昱。谁谓仙家隔一方,神游原不闭毫芒。归来谩话长年事,老不饶人白鬓苍。
题真娘墓。宋代。徐照。骨成泉下土,何物是游魂。一代颜容尽,千年名姓存。善缘依佛地,巧咏任人言。几听钱塘曲,风松静似喧。
疏慵。宋代。葛立方。闲处着疏慵,鲜鲜幽桂丛。读书聊灶北,避世且墙东。市骏卑苏代,求徵谢子公。丹心阻阊阖,欲付小心风。
卧病月余呈子由二首。宋代。张耒。风叶鸣窗已复朝,唤回归梦故山遥。酒壶暗淡浮尘集,药鼎青荧败叶烧。闭户独依寒蟋蟀,移床近就雨芭蕉。雪深更请安心术,长日如年未易消。
送甘可大。宋代。张栻。子陵溪水千年绿,犹忆登临日暮时。子去定能寻胜概,书来当复慰相思。简编有味宁论晚,得失从渠莫自疑。也学迂疎教似舅,不应空赋渭阳诗。
从军行。魏晋。陆机。苦哉远征人。飘飘穷四遐。南陟五岭巅。北戍长城阿。深谷邈无底。崇山郁嵯峨。奋臂攀乔木。振迹涉流沙。隆暑固已惨。凉风严且苛。夏条集鲜澡。寒冰结冲波。胡马如云屯。越旗亦星罗。飞锋无绝影。鸣镝自相和。朝食不免胄。夕息常负戈。苦哉远征人。抚心悲如何。
书护国上方。宋代。朱松。久知喧寂两空华,分别应缘一念邪。为问脱靴吟芍药,何如煮茗对梅花。
泗泾晓发。明代。顾清。梦醒沧江月上初,依稀听得唱吴歈。推篷欲认停舟处,已过前村十里馀。
早春燕城怀古。元代。刘崧。不见当年百万家,萧条井邑暗风沙。苑墙雨坏空拦马,宫树烟昏自集鸦。部族向来誇猛鸷,野人无复记繁华。谁知俭德今王盛,更化同风极四涯。
予连日奔走吏事蚤出暮还君然兄数赐临问乃不。宋代。强至。朝出鸡声新,暮归马蹄苶。思君不得往,一饭或三辍。自从伐木兴,友道寝欲灭。夫子眷独勤,聊解予心结。
立秋雨院中有作。唐代。杜甫。山云行绝塞,大火复西流。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穷途愧知己,暮齿借前筹。已费清晨谒,那成长者谋。解衣开北户,高枕对南楼。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礼宽心有适,节爽病微瘳。主将归调鼎,吾还访旧丘。
吊鹤集诗句。宋代。汪宗臣。有鹤在林,翙翙其鸣。风所漂摇,求其友生。不狩不猎,麾之以肱。宛其死矣,宁莫之懲。英英白云,毋金玉尔音。如可赎兮,实劳我心。
阮郎归。宋代。陈康伯。间来溪上有云飞。溪光接翠微。江南三月落花时。春波去棹迟。寻竹路,破林扉。苍台旧钓矶。欲归回首未成归。黄尘满素衣。
蓟中作。唐代。高适。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