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致仕王景纯寺丞

赠致仕王景纯寺丞朗读

这首诗词是苏辙在宋代所作,名为《赠致仕王景纯寺丞》。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灊山隐君七十四,
绀瞳绿发初谢事。
腹中灵液变丹砂,
江上幽居连福地。
彭城为我住三日,
明月满船同一醉。
丹书细字口传诀,
顾我沉迷真弃耳。
年来四十发苍苍,
始欲求方救憔悴。
它年若访灊山居,
慎勿逃人改名字。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给仙山隐士王景纯寺丞的赠诗。诗中描绘了王景纯的仙山隐居生活和与苏辙的交情。王景纯已经七十四岁,他的眼睛如蓝宝石般明亮,绿发初露衰老的迹象。他体内的精气化为丹砂,居住在江边的幽静之地,与福地相连。苏辙曾在彭城与他共度三天,一同在满月下饮酒作乐。王景纯将他的仙书和秘传口诀传授给苏辙,使他沉迷其中,真心抛弃了尘世的烦恼。多年来,苏辙四十岁的头发已经苍苍,开始渴望寻求仙山的修炼法门来挽回他的憔悴。他告诫王景纯,如果未来有一天他前来拜访仙山,务必小心,不要被追寻者发现并改变他的名字。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辙对王景纯的敬佩和对仙山隐士生活的向往。王景纯被描绘为一位隐居的仙人,拥有超凡的能力和知识,而苏辙则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指点和帮助,以摆脱尘世的压力和困扰。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意象,如王景纯眼睛的绀瞳代表着他的精神和智慧,绿发初谢则象征着老去和衰退。腹中灵液变丹砂表示王景纯修炼有成,具备了超凡的能力。江上幽居连福地暗示他的隐居之地与福地相连,享受着祥和的环境。

诗词中还表达了苏辙对仙山修炼之法的向往和对王景纯的感激之情。他将王景纯传授给他的仙书和口诀视为宝贵的礼物,沉迷其中,摒弃了尘世的迷恋。然而,岁月的流逝使得苏辙感到自己的衰老和憔悴,他希望能够寻求仙山的修炼法门,以改变自己的状况。

整首诗词以隐居仙山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王景纯的赞美和仰慕,表达了苏辙对仙人生活和超凡境界的向往。他希望能够得到王景纯的指点和帮助,从而寻求到改变自己困顿状态的方法。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仙山隐士的形象,同时融入了对友情和人生追求的思考。通过对仙山隐居生活的描述和对王景纯的赞美,诗词传递了对纯粹、高尚生活的向往,并表达了苏辙对修身养性、超越尘世的渴望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雨足川原还聚晴,天心断送此秋成。谷收颗颗皆坚好,想见新炊照盌明。

()

泠然,轻圆。谁弹,向屋山。何言,清风至阴德之天。悠飏馀响婵娟,方昼眠。

迥立八风前,八音相宣知孰贤。

()

大道本无幻,常情自有魔。人皆迷著此,师独悟如何。

为岳开窗阔,因虫长草多。说空空说得,空得到维摩。

()

三清传旨酒。
柏梁奉欢宴。
霜云动玉叶。

()

人世茫茫名利场,青年快意一观光。顾余白发归来晚,羞过渊明五柳庄。

()
楚天千里无云,露华洗出秋容净。
银蟾台榭,玉壶天地,参差桂影。
鸳瓦寒生,画檐光射,碧梧金井。
听韶华半夜,江梅三弄,风袅袅、良宵永。
()

胡子蜀中士,受公知更深。
不惮三巴路,欲成仁者心。
伊昔韩门士,籍湜蒙赏音。

()
荜门生计只初年,乔岳终难起一拳。
小槛清风黄卷里,扁舟碧水白鸥前。
同寻杖屡曾行处,肯谒松揪独泫然。
人事无穷今几变,空山落日自孤烟。
()
君家青田姿,见之毛骨寒。
方当秋露警,遽迫夏景残。
年来纵饮啄,意外失防闲。
谁欤不具眼,死之于汝安。
()

彤云水墨写难工,四野苍茫一望中。三麦正欣沾臈雪,千林先与战东风。

昏昏淡月惊枝鹊,漠漠飞沙失塞鸿。乘兴有时佳客过,莫教相对酒樽空。

()

危亭出空山,葛公仙祠古。松声起玄籁,竹林散飞雨。

观身嗟云浮,倾觞慕遐举。吾将复朝阳,人事遽如许。

()
何人作亭山半道,颇解发舒山掩藏。
几度携筇挽君去,月高人寂尚绳床。
()

仙姿灵箓远流芳,静入疏帘映草堂。玄圃瑶花应避影,广寒金粟不闻香。

罗浮道士星为弁,姑射真人玉作妆。醉后倚栏重待月,不禁清彻欲擎霜。

()

干戈天地醉乡宽,令节招寻得暂欢。已喜高秋苏肺气,还愁短发落南冠。

来宾白雁关河杳,无主黄花霜露寒。却忆先朝王相国,东篱采菊笑颜看。

()

卜室非求隐,扪心事正长。世人甘扰扰,吾道亦皇皇。

草色连关塞,风声聚太行。行藏多悔吝,翻对汝曹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