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司空张公安道挽词三首。宋代。苏辙。西蜀识公初,南都从事余。一言知我可,久好复谁如。学术留元叹,家声付伯鱼。霜天近生日,闻挽重唏嘘。
《赠司空张公安道挽词三首》是苏辙在宋代所写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西蜀认识公安道挽初,南都从事余。
一句话就知道我可靠,长久的友好还有谁能及。
学术才能留下元叹,家族声望传给伯鱼。
寒霜天接近我的生日,听到挽文心中感慨无尽。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致赠司空张公安道挽词的三首之一。诗人回顾了自己与司空张公安的交往经历,并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友谊之情。诗中提到了张公安的学术才能和家族声望,表达了对他的赞赏。最后,诗人提到了自己即将过生日,感叹时光的流逝和对挽文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对司空张公安的敬佩和友情之意。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与张公安的相识和交往,表达了对他品德和才能的认可。使用了简练而含蓄的语言,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学术留元叹”和“家声付伯鱼”分别指张公安在学术上的造诣和家族的声望传承,显示了他在社会和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这也凸显了诗人对张公安的钦佩和敬重。
最后两句“霜天近生日,闻挽重唏嘘”描绘了诗人即将过生日的情景,而听到挽文时心中涌起的感慨和感叹。这种情感的流露增加了整首诗的情感厚度,并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的真挚情感。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苏辙对司空张公安的敬佩和友情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光阴流逝和岁月的感慨。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华胥引 其一 春夜同紫帆,用玉田韵。清代。易顺鼎。微波月地,水样流年,浸来都湿。觅影偏逢,凉魂步入花路白。啼鹃泪尽东风,感离红家国。今夜星前,恨天有个人立。拾片梨云,算不许玉香遗逸。瞒鹦浅坐,怎被暗愁知得。千古春怜才子,只沉香亭北。小小山楼,让侬来领空色。
南宋方炉诗兔床丈索赋。清代。钟大源。嗜古延陵翁,古器每珍蓄。汉鼎砂痕黄,商彝藓斑绿。有炉其形方,吉金制殊朴。流传宋中兴,屡寓尚方目。圆非卓一峰,平不欹四足。奇文云雷旋,奥篆蝌斗伏。深錾表款识,一一可扪读。画院开封苏,实董冶氏局。得非姜娘子,亦领铁官禄。曰供至德坛,想见禋祀肃。酾酒功德舞,伐鼓送迎曲。非同上清殿,焚醮百神渎。免登宣和图,合续梦华录。红羊劫不灰,藏弆等韫椟。显晦物有候,瓣香果谁属。峨峨梁溪公,坡祠圣潮矗。匏樽荐清醑,宝锭贮华烛。何以助德馨,此炉庶不辱。无怪先生甘,洁手置祠屋。矧乃属国裔,或衍太峨族。遗苗昔监铸,应亦长公欲。从兹瀛屿旁,岁祭艺沈藿。氤氲馣馤中,奎宿灵往复。更求药玉船,再拜奉醽醁。
上元日听太清宫步虚。唐代。张仲素。仙客开金箓,元辰会玉京。灵歌宾紫府,雅韵出层城。磬杂音徐彻,风飘响更清。纡馀空外尽,断续听中生。舞鹤纷将集,流云住未行。谁知九陌上,尘俗仰遗声。
祝英台近 梦刘桥叟。宋代。单人耘。暗风吹,深巷雨。幽梦绕晴渚。一水清莹,照见须眉妩。年年杏蕾凝红,蒲芽抽绿,春长在、桥东老圃。裳沾絮,草篓芒履依然,篱边又相语。手把耘锄,教换苗间步。醒来更觉情酣,柳丝千缕,萦回处、烟帆两浦。
送别周宪使。宋代。程公许。春风浩荡龙泓口,逢逢船鼓惊雷吼。皇华使者拜捧徽书,万里习帆上南斗,岷发报上下十六城,后先持节知几人。公来非争赫赫名,止水何曾风浪生。腕里权衡一,庆笔,与天通处惟恐钦恤。熟知疾恶有刚肠,乃似霜空鹰隼击。挠之不浊澄不清,渠自好丑吾何心。蔽以一言仁者勇,嗜欲浅者天机深。畴昔声华塞穹壤,旰食遥知渴忠谠。纷纷鳅鳝困掇拾,纵壑之鳞多漏纲。公归便合横南术,或袖谏纸朝明光。好将外台督奸手,锄却廿年荆棘荒。功名时来宁我贷,不配之傅轩冕外。揽辔埋轮自一时,至今日月炳前载。才疏意广一腐儒,青冥倚公借吹嘘。病卧锦江八十日,出门搔首空踟蹰。西南望远长安日,寒隽陆沉几靠是。乞与开陈政事堂,更把夹囊细收拾。军兴料须色目繁,师老力屈民烦冤。养疽一朝思溃裂,庙谋得不忧本根。三年福星耀参蟛,爱士如渴民如命。只今归觐太微庭,勿忘棠郊日延颈。腐儒州县基浮沉,肮脏羞作附骥蝇。伫公入和南风琴,磨岩大书颂中兴。
凤凰台上忆吹箫 重阳前三日,月明如洗。清代。顾贞立。细雨斜风,寒砧落叶,年年做就重阳。偏今宵明月,满地凝霜。愁绝绿窗深掩,挑兰灺、伴过凄凉。无聊甚,瓶花影里,独自持觞。流光。迁移弹指,看几度梦中,沧海柴桑。纵乌丝千丈,难写微茫。莫去登高临水,料俱是、落木衰杨。添怊怅,骊歌唱罢,鸿雁难行。
朝中措(次韵昌甫见寄)。宋代。韩淲。谁翻新曲玉溪滨。何日得为邻。醉里行歌相答,步随泉石松云。如今又是梅时候,只有眼中人。魂断幽香孤影,花前闲整衣巾。
赠野老。唐代。陈陶。何年种芝白云里,人传先生老莱子。消磨世上名利心,澹若岩间一流水。
拟古宫词(七首)。明代。徐祯卿。君王无事日临戎,韎韐亲调白玉弓。千骑红袍齐扈跸,臂鹰遥出建章宫。
攀翻宰树暂徘徊。草草安排。昔人徒步陈鸡絮,愧公家、仆马觥罍。华表旧愁满目,黄粱残梦伤怀。
欲将庄列等欢哀。对卷慵开。凭高指点虚无路,问何年、辽鹤归来。宿酒得风渐解,小舆待月同回。
风入松。宋代。刘克庄。攀翻宰树暂徘徊。草草安排。昔人徒步陈鸡絮,愧公家、仆马觥罍。华表旧愁满目,黄粱残梦伤怀。欲将庄列等欢哀。对卷慵开。凭高指点虚无路,问何年、辽鹤归来。宿酒得风渐解,小舆待月同回。
宝州为庄上人赋。元代。凌云翰。大宝州中无不有,难分高下与洪纤。海名香水随心见,珠号摩尼信手拈。莫道山河如幻化,须知世界要庄严。上人燕坐悠然处,俗士如何不具瞻。
秋凉怀归三首。宋代。董嗣杲。清幽自足倚绳床,雨过浮云敛八荒。雄郭西风鸣夜籁,太虚凉夜泻秋光。槐花缀粉粘苔砌,桂子飘香入草堂。倦卧不知身是客,残灯欲灭泣寒螀。
和张肖甫司马题王阳德使君阳湖别墅十咏 其七 穿云峡。明代。王世贞。有时峡坼流云逗,有时云薄峰尖透。主人蹑屐伛偻归,剪得氤缊满双袖。
战城南。明代。黄谏。战城南,天日惨,积骨如丘塞烟晚。轻身长剑觅封侯,万里胡为不生返。我军已战胜,彼军遂倾覆。忍使天寒闻鬼哭,全生无功空碌碌。
立秋日。唐代。刘言史。商风动叶初,萧索一贫居。老性容茶少,羸肌与簟疏。旧醅难重漉,新菜未胜鉏.才薄无潘兴,便便画偃庐。
咏雪二首 其二。宋代。耶律铸。日淡隔云幕,地虚铺雪毡。捲帘看不见,如画旧山川。岂忆三杯酒,能回六月天。一声何处笛,吹裂野梅边。
答刘仲美。宋代。王令。莽莽晴川水,寥寥病客舟。来随风浩荡,去逐雨淹留。生计梁边燕,归心海上鸥。多惭故人句,欹卧一长讴。
九曲亭。清代。李念慈。九曲亭犹好,樊山纵马蹄。人经赤壁水,燕带雪堂泥。词赋名空擅,川原草自萋。潘生遗法在,春酿过桥西。
中隐堂二首。宋代。鲍同。当年早有菟裘意,岁晚尘埃尚困予。闻说龙江真可隐,欲将余日寄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