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君贶尚书会六同年。宋代。苏辙。有美佳宾贤主人,布衣曾共脱京尘。欢来未觉岁华晚,醉后能令秋气春。发誉早同初宦日,收功终藉老成身。他年此会应图画,传入谁家屏障新。
《次韵王君贶尚书会六同年》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有美佳宾贤主人,
布衣曾共脱京尘。
欢来未觉岁华晚,
醉后能令秋气春。
发誉早同初宦日,
收功终藉老成身。
他年此会应图画,
传入谁家屏障新。
诗意:
这首诗是苏辙在参加王君贶尚书六十岁寿宴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主人的赞美和对共同度过岁月的愉悦之情。主人贤德,宾客们美丽而优秀,曾经一起摆脱了尘世的繁忙。尽管时光荏苒,但在快乐的聚会中却感觉不到岁月的流逝,酒后更能让秋天的寒意宛如春天的温暖。
诗人提到自己早年就同主人一起开始了仕途,早早获得了赞誉,而现在则是以老成的姿态收获功名。诗人希望将来这次聚会的场景能够被画下来,传到别人家中成为一幅新的屏障画,永远留存下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主人和宾客们的美好形象和欢聚的场景。通过对岁月的感悟,诗人表达了对友情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人将主人和宾客们描绘为美好的形象,彰显了友情的珍贵和守望相助的情谊。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欢聚和醉后的描写,将秋天的寒意与春天的温暖相对照,展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和宾客们的欢愉心情。诗人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自己早年的辛勤努力和成就,以及对成熟智慧的向往。
最后,诗人希望这次聚会的场景能够被画下来,传世流传,成为一幅屏障画。这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向往,同时也传递了对永恒和留存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入的思考,展现了苏辙优雅的文学风格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水龙吟 述怀。清代。何振岱。商量结个茅庵,偏宜林壑清幽处。两边种竹,中间供养,白衣仙姥。日日龛前,心香一瓣,敲通斋鼓。仗慈云垂荫,有情眷属,都成了,莲天侣。人世愁风愁雨。尽豪华、浑无真趣。怎如这里,花凭泉溉,菜和云煮。梦也忘机,醒还礼佛,有欢无苦。便从今永矢,乘光扣寂,闻思如遇。
晓望。明代。于慎行。早凉开野曙,迥眺出岩扉。日旭风吹面,林香露湿衣。流莺深树语,掉雀野田飞。来往逢村叟,相将荷蓧归。
和戴解元雄飞瑞香二首。宋代。吴芾。碧玉扶疏自可观,花头缠锦更团圞。坐来已觉明人眼,况有幽香馥鼻端。
初夏田居偶言。明代。施渐。乞身去贱吏,荣慕非所关。此形谅偶寄,乘委须共还。田间理初务,务毕仍自闲。颓罂惜无酒,开尊聊怡颜。高禽迎新枝,轻云投前山。俯仰一如此,勿云时命慳。
冬日出郊二首。宋代。王之道。覆块青青麦欲齐,田家篱落枯冈西。岁饥冬暖聊相补,抉藕归来饷莱妻。
代怀祖上舅氏。宋代。李吕。天上玉麒麟,横秋爽气新。书痴心笃好,彩戏日长春。直去攀丹桂,须为近紫宸。外家多庆事,接武有名人。
祈雨伏虎菴。宋代。白玉蟾。梵相无言旱气奢,三农无饭欲蒸沙。狻头香穗成禾穗,麈尾天花化雨花。
次韵曹长通见寄二首 其一。明代。殷奎。故山隔我几重关,翘首愁怀遣正难。春日题诗来末伏,苏州明月过长安。交游满眼无如旧,盟好经年顿觉寒。每忆吾乡诸寿俊,至今文力尚桓桓。
除夕袁中郎县斋守岁。明代。曹子念。江左平畴白浪遥,赁舂空寓伯通桥。蓬门岁计羞藜糁,花县春情惜柳条。梳发镜中霜易輠,寄愁天上雪难消。流光不为浮生住,挑尽寒灯夜倍迢。
虞美人。宋代。萧允之。朱楼曾记回娇盼。满坐春风转。红潮生面酒微醺。一曲清歌留往、半窗云。大都咫尺无消息。望断青鸾翼。夜长香短烛花红。多少思量只在、雨声中。
为许玄伯题画二首 其二 绯桃。明代。陶宗仪。学会徐熙笔法奇,浓磨翠屑衬胭脂。武陵溪上神游熟,写得春风小折枝。
白雀返棹李王二子送余过虞山下作四绝句。明代。王宠。随山高下野人家,春夏林深不断花。可奈流莺千百啭,阴阴绿树映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