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朗读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是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听左师言,古时少年欢喜。
两位先生的儿子,经历屈辱百事。
美好的儿子何关他人,自责我这份心意。
独自阅读书籍时,频频与古人相遇。
将来与六位子弟会面,谁的眼光最敏锐?
道法是否传承,农田园地是否需要安置。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对子瞻和陶渊明的致赞之作。苏辙曾听到左师(指司马光)说过,古时的年轻人都非常喜爱学习。他通过对比自己的两个儿子的经历,反思了自己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方式。他表示,优秀的子女不应该受到外界的干扰和质疑,而应该自信地坚持自己的志向和信念。在独自阅读书籍的时候,他常常会被古人的智慧所感动,也会在心中与古人产生共鸣。最后,苏辙表达了自己对未来与六个子弟相聚的期待,想要看看谁会成为最有远见的人。他还思考了道家的传承和农田园地的管理问题。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辙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通过对子瞻和陶渊明的赞美和自我反思,展示了对教育和家庭的思考。诗中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子女成长的关怀和期望,同时也揭示了他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对古人智慧的敬仰。通过对古人的学习和借鉴,苏辙试图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并希望将这种智慧传承给后代。整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对家庭、教育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子女成长的殷切希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昧爽睡餍足,起扶藜杖行。
关山开晓色,草木度秋声。
市晚船初发,奴勤地已耕。
道边多野菜,小摘助晨烹。
()
乳窦寒犹滴,岩扉夜不扃。
奇书窥鸟迹,灵药得人形。
浩浩天风积,冥冥海气清。
傥逢王内史,更为乞黄庭。
()

月佩霞裾,雾襦云幄。白鹤一声,秋风老壑。

()

芝兰桃李环围著。拥和气、浮帘幕。寿斝交飞争满酌。一声珠B728,数敲牙板,应有梁尘落。
腰金虽重何曾觉。更看悬鱼上麟阁。不用祖洲寻灵药。平时阴德,几人今日,额手称安乐。

()

白人宜著紫衣裳,冠子梳头双眼长。

新睡起来思旧梦,见人忘却道胜常。

()

秋窗畔,烟痕一痕青。夜月冷欺蝴蝶梦,西风峭断海棠魂。

生怕近黄昏。

()

快阁西偏寺最幽,江风渚月净如秋。竹间久挂将军剑,柳外初回使者舟。

痛哭秦庭惊晏岁,独持汉节望南州。日斜戍鼓连山急,杳杳冥鸿慎所投。

()

时既暮兮节欲春,山林寂兮怀幽人。登奇峰兮望白云,

怅缅邈兮象欲纷。白云悠悠去不返,寒风飕飕吹日晚。

()

西城小雨宿尘消,春水溶溶拍画桥。
舍翠汀洲白苹发,披香宫殿紫云高。
彩舟日晚绮罗醉,油幕风晴丝管焦。

()
群峰当户晓岚晴,杨柳风和日听莺。
郭外春山明锦绣,门前弱水即蓬瀛。
期登野阁闲应甚,来惯幽禽近不惊。
独凭栏干意难写,绿桑疏处哺牛鸣。
()

古藓护疏枝,幽花发短篱。唯宜霜月照,莫遣雪风知。

数点玲珑玉,三生洒落姿。自从窗外见,风味至今思。

()

牧场芳草绿萋萋,养得骅骝十万蹄。只有明驼千里足,水销山径卧长嘶。

()

猛悟尘劳跳出笼。胸襟多少事,尽成空。逍遥物外效愚蒙。真脱洒,端的好家风,启户对松峰。红尘飞不到,白云中。道心不与利心同。开怀抱,高卧养疏慵。

()

自笑茅檐多野意,水边栽柳翠成堆。鹤因无恙老犹健,燕若有情贫亦来。

曲径斜穿花影入,小池低傍竹阴开。故人有意能相访,细啜茶瓯当酒杯。

()

山色偏于夜色佳,况饶秋意满庭阶。室虚生白月当午,香远益清风入怀。

饷列野蔬消茗椀,弈翻新谱落松钗。一宵尘梦祛应尽,好借安禅作散斋。

()

江枫不敌寸心丹,何待霜雄吏自寒。满眼空空无一佛,举头在在有三官。

毛端解运三千界,脚底常飞九万抟。凫茈馀根挑欲尽,莫忧鲁巷有颜箪。

()

地僻尘嚣远,公馀兴未清。过门无俗辙,闭户有书声。

宾从皆时彦,谋谟尽物情。菲才叨重寄,何以答升平。

()
挂冠湖上遂吾初,扪腹消摇适有余。
羹煮野蔬元足味,屋茨生草亦安居。
市垆分熟通赊酒,邻舍情深许借驴。
更喜新晴满窗日,签题重整一床书。
()

短梢尘不染,密叶影低垂。忽起推篷看,潇湘过雨时。

()

谁掷流苏满小园,无心花萼密相联。唐宫玉蝶团风软,后土琼花簇月圆。

妖态欲来裍上舞,异香宜在帐中悬。试看有物浑成处,如在东风太素天。

()
十二月初一,岁事将周毕。
腊月火烧山,旱雷轰霹雳。
瞌睡师僧惊觉来,三九依前二十七。
()

寒烟高树外,流水小桥西。绕屋田三亩,窥园茶一畦。

饷无童子黍,食有丈人鸡。为与东邻约,相将更杖藜。

()
九旬禁足。
困鱼止泺。
三月安居,钝鸟栖芦。
圆觉伽蓝俱扫迹,释迦弥勒是他奴。
()
离乱从头说。
爱吾民、金缯不爱,蔓藤累葛。
壮气尽消人脆好,冠盖阴山观雪。
亏杀我、一星星发。
()
帘外落花万点,枝头啼鸟一声。
唤转枕边春梦,倚兰终日凝情。
()
元老令终归葬日,有司重奏辍朝时。
骈罗卤簿三公礼,告赴同盟五月期。
何处更求廊庙器,是谁重作帝王师。
商山副使偏垂泪,未报当年国士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