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三首

九日三首朗读

《九日三首》是苏辙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九日这个美好的节日,以及作者对自己年老的感慨和对衰老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九日真佳节,
年年长赋诗。
深惭鹤发老,
每与菊花期。

帽落无人拾,
酒狂聊自持。
丰年余社瓮,
天意念衰羸。

诗词的中文译文:

九日是一个美好的节日,
每年都要长篇赋诗。
深感惭愧,头发已经花白老去,
每到菊花盛开之时。

帽子掉落,无人捡拾,
喝酒来狂欢,只是自我安慰。
丰收年景下,还有一口社瓮酒,
天意思念着我渐渐衰老的身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九日这个节日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年老的感慨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九日被描绘为一个美好的节日,每年都会写长篇诗作来庆祝。这暗示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

然而,作者却深感惭愧,因为自己的头发已经花白,年老的痕迹无法掩盖。每当菊花盛开的时候,作者都会感叹自己与花朵的盛放期相呼应,彼此都在经历着时光的变迁。

诗中提到帽子掉落无人拾,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无人理解自己内心的情感。酒狂聊自持,意味着作者通过饮酒来寻求一种狂欢和自我安慰的方式。

最后两句,丰年余社瓮,天意念衰羸,展现了作者对于丰收的庆幸和对天意的思考。社瓮指的是存放丰收物品的大坛子,象征着物质的富裕。然而,天意却在思念着作者逐渐衰老的身躯,意味着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充满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的思考和感慨,通过九日这个节日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自身衰老的接受与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羽毛零落易摧伤,父子同幽瘴疠乡。归梦不成残夜雨,空阶滴滴到愁肠。

()

望山登春台,目尽趣难极。晚景下平阡,花际霞峰色。

()
国论多同异,身名有险夷。
一从离紫橐,再不上丹墀。
慷慨风云断,飘零岁月移。
却因閒得早,冷眼看人痴。
()
兄羁囚,弟露宿。
兄弟本连枝,谁令隔山谷。
兄受饥寒日困辱,弟欲救之力不足。
力不足,可奈何?愿作高飞鸿,衔之出网罗。
()
何草青青不渐黄,班姬悲扇语凄凉。
佳人笑别乘鸾女,相见毋嫌日尚长。
()

信是空门解脱禅,诗能称圣酒称仙。江山狎作烟霞主,文字长留结习缘。

松下摊经翻鸟迹,壁间题偈破苔钱。归心近逐曹溪水,何日同师坐画船。

()

又山亭、一番春老,归迟黄鹤何许。殷勤天上乘槎客,还记渚鸥沙鹭。憔悴处。奈青镜难藏,一一都呈露。空庭细步。念一笑三年,相思千里,他日看嵇吕。西门柳,烟雨千条万缕。人夸张绪风度。谁知耸壑昂霄意,春树漫摇柔翠。杯满注。愿回寿松乔,一曲清如水。壶中得趣。问日丽扶桑,风来阊阖,应许共遐翥。

()
吾君好正。
段干木之敬。
吾君好忠。
段干木之隆。
()

帘钩双控。时有熏风送。恼杀禽声宛转弄。惊破午窗残梦。

分明薄幸回家。醒来依旧天涯。且莫轻抛珊枕,再从梦里寻他。

()

昔闻张逸民,卜筑云龙山。
东望结遐想,喜得彭城官。
一语定襟契,宛如平生欢。

()
东林百草摇落,老圃数株白红。
楚客空悲岁晏,班姬错怨秋风。
()

千帆影里斜阳望,危阑醉中同倚。海气浮山,江声拥树,闪闪灯红萧寺。

高谈未已。任夜鹊惊枝,睡蛟吟水。笑指天东,一丸霜月荡潮尾。

()

魏郎应得庭圭法,未数松泉与雪堂。万杵熟胶香入剂,一螺点漆黑生光。

抡材合致图书府,留价争倾翰墨埸。我有诗囊须剩袭,草玄归去老山房。

()

铸错难成,空赢得、头颅如许。君不见、此中有鬼,英雄无主。

世事梦回关塞月,文章泪尽潇湘雨。叹茫茫、宇宙此身多,无归处。

()

醉色沉沉返照红,移尊犹自泥花丛。玉山倒处看相映,雪调飞来见转工。

驲使每怜花发后,美人原在月明中。不妨太史偏归晚,自有梅诗供采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