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朗读

这首诗词是苏辙的《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是宋代文学作品之一。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海康杂蛮蜒,礼俗久未完。
我居近闾阎,愿先化衣冠。
衣冠一有耻,其下胡为颜。
东邻有一士,读书寄贤关。
归来奉亲友,啀步行必端。
慨然顾流俗,叹息未敢弹。
提提乌鸢中,见此孤翔鸾。
渐能衣裘褐,袒裼知恶寒。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对时代礼俗的忧虑和对自身的期望。他观察到社会礼俗的混杂和失序,认为这已经存在很久了。苏辙自己生活在近邻的闾阎之间,他愿意率先改变自己的仪表和品行,希望能够恢复衣冠礼仪的尊严。他感到羞愧,为什么在他的下属中却有人不顾这种仪表的重要性。在东邻有一位士人,专心读书,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贤能的门路上。苏辙归来后,对亲友恭敬有加,举止严谨。他忧虑地审视着社会的风气,内心叹息,却不敢公开发表意见。他提起乌鸢(指自己),在众多鸟类中孤独地飞翔,看到了这种状况,感到心中苦涩。渐渐地,他能够穿着粗糙的衣裘,裸体躬行,才能真正体会到寒冷的痛苦。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辙自身的经历和观察为基础,通过对社会礼仪和个人修养的思考,表达了他对时代风气的忧虑和对自身行为的期望。诗中以对比的方式,揭示了社会礼俗失衡的现状,即使是苏辙身边的下属也忽视了仪表的重要性,这让他深感忧虑。他将自己与乌鸢相提并论,意味着他在时代中孤独地飞翔,看到了社会的问题和自身的困境。最后,他以自己能够适应寒冷的衣着变化来表示对时代变迁的应对和自我调整。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苏辙对社会风气的担忧和对自身修养的追求,展现了他对时代的思考和自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
紫皇宫阙罗高清,花虯玉凤围墉城。
长生曲奏升天行,神仙缥缈喧相迎。
栖真何必抛尘纲,飙轮万里时来往。
张公结庐天台山,赤城霞起三千丈。
()
车骑崩腾送客来,奔河断岸首频回。
凿成户牖功无几,放出江湖眼一开。
景物为公争自致,登临约我共追陪。
自矜新作超然赋,更拟兰台诵快哉。
()
修水相望无百里,从来人物胜西昌。
弘斋自是朝阳凤,伯仲行看接翼翔。
()

五日都无一日阴。往来车马闹如林。葆真行到烛初上,丰乐游归夜已深。

人未散,月将沈。更期明夜到而今。归来尚向灯前说,犹恨追游不称心。

()
归来荒却旧田园,手自诛锄又一番。
江上清风终耐久,依然和月到柴门。
()

()

虚劳从事青州暖,任遣梁园白雪寒。一自主人莲社后,冷家庭馆胜袁安。

()

兄弟游吴国,庭闱恋楚关。已多新岁感,更饯白眉还。

归泛西江水,离筵北固山。乡园欲有赠,梅柳著先攀。

()

生须百斛买双鬟,水截龙章试虎斑。
老觉才粗浑不称,自携云月泻湲潺。

()

孟氏有三乐,其一无愧心。俯仰苟无愧,至乐不可任。

万化不得羁,超然众芳林。神仙甚非远,何必海上寻?

()

飞飞鸳鸯鸟,比翼湖之涯。生年不满百,燕婉当及时。

东邻有处女,春秋盛容姿。一朝辞父母,托身游侠儿。

()

平时浪说笔如杠,谁不玉堂云雾窗。
采石月明才夜讲,武昌鱼美又春江。
洲横鹦鹉天为限,灶列貔貅阵未降。

()

山上飞泉,漫流山下知何处。乱云无数。留得幽人住。
深闭柴门,听尽空檐雨。秋还暮。小窗低户。惟有寒蛩语。

()
发今如此不重青,醉后长歌折槛行。
老去一寒甘忍死,古来几士得全名。
稻畦蔬圃间中乐,药禁薇阶膜外荣。
所见略同君与我,不妨官小得人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