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笋。唐代。刘昭禹。千古海门石,移归吟叟居。窍腥蛟出后,形瘦浪冲馀。工语宁无玉,僧知忽有书。好期仙者叱,变化向庭隅。
[约公元九o九年前后在世]字休明,桂阳(今湖南桂阳)人(全唐诗云:一云婺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梁太祖开平中前后在世。少师林宽为诗,不惮风雪。仕楚,累为县令,后署天策府学士,终严州刺史。著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存15首传于世。刘昭禹勤奋好学,早夕吟索诗句,自谓:“句向夜深得,心从天外归。”他擅长五言诗,创作态度十分严谨,曾经评论做诗:“五言如四十贤人,著一屠沽不得”,“索句如获五匣,精求必得其宝。”他为人虚心,不忌贤才,一次见到外地人石文德的诗篇,深为叹服,便竭力向马希范推荐,使之亦成为天策府学士。...
刘昭禹。[约公元九o九年前后在世]字休明,桂阳(今湖南桂阳)人(全唐诗云:一云婺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梁太祖开平中前后在世。少师林宽为诗,不惮风雪。仕楚,累为县令,后署天策府学士,终严州刺史。著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存15首传于世。刘昭禹勤奋好学,早夕吟索诗句,自谓:“句向夜深得,心从天外归。”他擅长五言诗,创作态度十分严谨,曾经评论做诗:“五言如四十贤人,著一屠沽不得”,“索句如获五匣,精求必得其宝。”他为人虚心,不忌贤才,一次见到外地人石文德的诗篇,深为叹服,便竭力向马希范推荐,使之亦成为天策府学士。
唤春愁。宋代。贺铸。天与多情不自由。占风流。云闲草远絮悠悠。唤春愁。试作小妆窥镜,淡蛾羞。夕阳独倚水边楼。认归舟。
学士四荣为丘先生仲深赋 其三 奉天侍宴。明代。倪岳。九重春宴拥蓬山,恩露亲沾玉殿间。天近南郊方对越,地临北极重跻攀。三传载荷君王命,四品俱随学士班。为庆清时居禁密,早瞻喜色动天颜。
海波。清代。阎锡爵。怪天不合生水多,藏匿蛟龙挟风波。寻常聚族如鸡伏,造次凌空变妖魔。震雷掣电日月昏,倒海移山禽兽尊。得时雨鳖戏高岸,失地松楸泣断魂。凤毛五色差堪举,骥蹄千里何由奔。神尧当之亦儆予,肯使匪类长儿孙。吁嗟蠢动自取灭,诛尽杀完觉转拙。明珠珊瑚莫浪求,渊底卧熟泥蟠穴。密网钜钩乍浮沈,大小骨肉惊吐舌。一自搜索往来频,吞声涕泪几斗血。藏身百虑目长盱,无聊走险成下愚。扬鬐鼓鬣挥利爪,兴云作雾奋微躯。岂能敢与天为仇,不过苟延活斯须。崇有山,卑有泉,各得其所应帖然,置膏烈火空熬煎。
秋华亭以天上秋期近分韵得秋字。元代。顾瑛。开宴秋华亭子上,共看织女会牵牛。星槎有路连云渡,银汉无声带月流。取醉不辞良夜饮,追欢犹似少年游。分曹赌酒诗为令,狎坐猜花手作阄。最爱柳腰和影瘦,更听莺舌弄春柔。金茎露落仙人掌,锦瑟声传帝子愁。络纬岂知都是怨,芙蓉莫恨不禁秋。碧空珠斗微风动,重欲移樽为客留。
失解无聊用履仁韵写怀兼简蔡九逵。明代。文徵明。夜半休惊负壑舟,已应吾道属沧洲。梦中桂树青天月,江上芙蓉玉露秋。疲马尚怜衔橛在,冥鸿翻困稻粱谋。倦游更忆相如远,落日苍茫立渡头。
四时闺思 其四。宋代。章甫。肃气穷冬分外严,支寒瘦骨锁眉尖。遥怜塞上今宵雪,似此妆楼几倍添。
秋夜闻笛。唐代。岑参。天门街西闻捣帛,一夜愁杀湘南客。长安城中百万家,不知何人吹夜笛。
彭城公薨后赠杜二十七胜李十七潘二君…安平公门下。唐代。李商隐。梁山兖水约从公,两地参差一旦空。谢墅庾村相吊后,自今岐路各西东。
酬乐天得稹所寄纻丝布白轻庸制成衣服以诗报之。唐代。元稹。湓城万里隔巴庸,纻薄绨轻共一封。腰带定知今瘦小,衣衫难作远裁缝。唯愁书到炎凉变,忽见诗来意绪浓。春草绿茸云色白,想君骑马好仪容。
赐神童蔡伯禧。宋代。宋真宗。七闵山水多才俊,三岁奇童出盛时。家世应传清白训,婴儿自得老成资。初尝学步来朝谒,方及能言解诵诗。更励孜孜图进益,青云千里有前期。
次韵张伯雨蕉池积雪诗二首 其一。元代。刘汶。铜驼陌上得铜洗,曾见汉朝风露零。寒光未变劫灰黑,古色犹带宫苔青。金人堕泪漫怀古,玉女洗头真寓形。与君作池媚蕉雪,何以报之双玉瓶。
题江贯道百牛图。唐代。白珽。几年散放桃林后,余四百蹄犹可骑。揽镜挂书多自在,能骑惟有一凝之。
木兰花(即玉楼春)。五代。顾夐。月照玉楼春漏促,飒飒风摇庭砌竹。梦惊鸳被觉来时,何处管弦声断续¤惆怅少年游冶去,枕上两蛾攒细绿。晓莺帘外语花枝,背帐犹残红蜡烛。柳映玉楼春日晚,雨细风轻烟草软。画堂鹦鹉语雕笼,金粉小屏犹半掩¤香灭绣帏人寂寂,倚槛无言愁思远。恨郎何处纵疏狂,长使含啼眉不展。月皎露华窗影细,风送菊香黏绣袂。博山炉冷水沉微,惆怅金闺终日闭¤懒展罗衾垂玉箸,羞对菱花篸宝髻。良宵好事枉教休,无计那他狂耍婿。拂水双飞来去燕,曲槛小屏山六扇。春愁凝思结眉心,绿绮懒调红锦荐¤话别情多声欲战,玉箸痕留红粉面。镇长独立到黄昏,却怕良宵频梦见。
题元录事开元所居。唐代。刘长卿。幽居萝薜情,高卧纪纲行。鸟散秋鹰下,人闲春草生。冒风归野寺,收印出山城。今日新安郡,因君水更清。
三月二十三日心禅饷余新面白蜜作二首 其二。宋代。释德洪。老俨年来百不忺,最嫌苦淡不嫌甜。蜜中有味中边绝,莫笑山居世味添。
放言 其十五 雪旨。明代。谢元汴。雪旨邀冬住,寒花称谪人。抗怀将落月,委美在山榛。奇服自招妒,长眉不数螓。先春芳色死,江畔问灵均。
题来青馆。宋代。真德秀。客梦成时夜向阑,幽泉挟雨响潺潺。清魂便觉超尘世,何况真栖岩石间。
和靖州判官陈子从山水图十韵·溪上赋诗。宋代。魏了翁。莫作溪流看,天命无穷已。诗人若知得,千古可坐致。
送客。明代。符锡。东风夜来恶,吹破天南梦。有客晨扣门,促我河桥送。远上酒家楼,垂杨接飞栋。竹叶盏底浮,梅花笛中弄。壮士万里心,局促何堪诵。一笑与君别,冥思渺章赣。
夜行船。宋代。刘一止。十顷疏梅开半就。折芳条、嫩香沾袖。今度何郎,尊前疑怪,花共那人俱瘦。恻恻轻寒吹散酒。高城近、怕听更漏。可惜溪桥,月明风露,长是在人归后。
次亚愚韵。南北朝。王谌。万里春光眼界明,半处斜日醉魂醒。有时梦入庐山去,瀑布声中拄杖行。
杂诗二十二首 其十四。明代。曹于汴。黄金辞暮夜,关西畏四知。清节励严霜,芳名千古垂。家人共冰檗,欢诃今莫知。亦闻薛夫子,出都杖其儿。二家秉峻德,遐风念在兹。
途次宿州有感。明代。李寄。暮春日日著征衫,路过中州语渐谙。起伏山皆趋泗上,阴晴天已入江南。人前壮气今都尽,马后征尘最不堪。自笑游秦惟舌在,好吟梁父伴瞿昙。
过天山周敬之席上和人韵二首 其二。元代。耶律楚材。憩马居延酒半醺,寂寥寒馆变春温。未能鹏翼腾溟海,不得鸿音过雁门。千里云烟青冢暗,一天风雪黑山昏。天涯幸遇知音士,子细论文共一樽。
赠大司马中丞连江吴公四首 其一。明代。欧大任。上台星与法星齐,尺一亲劳圣主题。为赋建櫜江左右,朅来赐履粤东西。开尊词客犹漳滏,吹笛门生似武溪。可及千金称寿日,中朝还待锡玄圭。
拜垄忽生寒食心,应缘春入感啼禽。泪沾宿草根仍冻,马立荒沙迹已深。
野老辍耕风料峭,山房开昼日阴森。归鞍却望原头路,羃历轻烟物景沉。
依韵和孙浦二都官展墓由大明精舍而归 其二。宋代。梅尧臣。拜垄忽生寒食心,应缘春入感啼禽。泪沾宿草根仍冻,马立荒沙迹已深。野老辍耕风料峭,山房开昼日阴森。归鞍却望原头路,羃历轻烟物景沉。
咏奇石 其二。明代。王渐逵。鳌背擎来海上峰,一洗下界凡累空。几回河汉测清浅,遥识嵩高当正中。寒厓飒飒风雨至,灵窍汨汨苍溟通。会须携酒鸟飞去,石楼相对看玲珑。
江令石。唐代。齐己。思量江令意,爱石甚悠悠。贪向深宫去,死同亡国休。两株荒草里,千古暮江头。若似黄金贵,隋军也不留。
蒿叟居沪报得曾孙赋记一诗适庸庵同年至出示。。陈三立。海屋婆娑不记年,好春看满绿杨颠。方凭深念熊罴坐,遥带祥辉燕鹊传。四叶门楣天所大,一花世界道开先。含饴风味添佳话,为摘星辰暖酒筵。
寄同年宗兄桐江府判去言五首。元代。方回。好山多处说严陵,官事閒时定一登。野寺岂无僧十百,爱僧须是爱诗僧。
谒金门。宋代。曾拨。深院寂。一点春灯衔壁。空说销愁须酒力。病多禁未得。遥望西楼咫尺。争信今宵思忆。伴我枕头双泪湿。梧桐秋雨滴。
绝句。宋代。三朵花。戴花三朵镇长春,谁识玄中不二门。醉里自传神似活,终当不老看乾坤。
野园移植小松。宋代。强至。平生岁寒心,颇好岁寒色。一松如人长,惨淡穷山侧。樵儿日过之,有意斧斤得。予心异尔意,野圃为移植。醉听疏声眠,吟到细阴息。落落岩涧姿,相对永朝夕。如言千载后,其长可千尺。人生虽百年,相期眇无极。且结无情游,汝固予何易。岂待百年外,人松两殊迹。人为松下土,松化土上石。我生始逾壮,足以伴寒碧。
蒲石。明代。谢廷柱。异品曾书本草经,服之有法可长生。冰厓雪壑无人迹,香压筠筐手自擎。
落花八首 其一。明代。申时行。铜台金谷总堪伤,昔日繁华已就荒。香入燕泥添旧垒,影归鸾镜作残妆。帘栊飞絮随春老,庭院游丝共日长。闻说仙葩能不谢,谁从海外觅奇方。
又和春雨。宋代。杨万里。向来一旱鬓成丝,敢道新年雨脚垂。未必催诗真强管,端令学稼失愁思。只今且莫倾三峡,此後时须示一犁。未爱少陵红湿句,可人却是道知时。
西华道中。宋代。张耒。我行陈许郊,千里平若掌。居民杂荆榛,耕少地多旷。野兔乍跳奔,惊鸢或高扬。乔林多疾风,寒涧有余涨。棘篱蔽茅屋,鸡犬入村巷。主人扫土榻,秣马具朝饷。童儿汲土井,败饭堆瓦盎。忽悲为生陋,自足无他望。嗟予走薄宦,奔走年将壮。长抱羁旅愁,何时税归鞅。
赵云仲诸君见访小酌次韵。唐代。王圭。长杨旖旎绿阴晴,小阁芳菲接谢城。乐事良辰真具美,酒徒诗伴旧知名。春阴忽散林光变,晓露未晞花气清。有兴时来共幽赏,暂时风雨莫寒盟。
送僧惠思。宋代。梅尧臣。大车高马尘塞轨,弄石洗泉人不喜。慨然摆落还吴都,归心劲於弦上矢。强弩发复开,矢往不可回。常应笑燕子,时能海边来。
感皇恩(枕上)。宋代。李纲。西阁夜初寒,炉烟轻袅。竹枕绸衾素屏小。片时清梦,又被木鱼惊觉。半窗残月影,天将晓。幻境去来,胶胶扰扰。追想平生发孤笑。壮怀消散,尽付败荷衰草。个中还得趣,从他老。
次苏斋再来草元韵。宋代。章甫。清时有味是归来,几度风霜老大回。耐冷犹存三径菊,冲寒且看一庭梅。但将世态琴心淡,莫把人情剑气猜。好是故园森玉树,灵芝秀草又新栽。
自相国庄至夫人庄戏为一绝相国庄冯道故居夫人庄道妇家也。明代。纪坤。青史空留字数行,书生终是让侯王。刘光伯墓无寻处,相国夫人各有庄。
寄秦粹吕四丈职方渊。宋代。强至。丈人宦意静如山,五十朱衣鬓未斑。富庶讴歌归别驾,太平谈笑服诸蛮。熊罴一兆高门后,鸿雁连飞绝塞间。莫学冯唐终蹭蹬,功名犹好出秦关。
次姚宪佥原礼韵简明上人古镜六首 其二。明代。陶宗仪。接流晴灌菊,陟巘昼扪萝。地僻经行少,心閒兴趣多。瘦筇县树底,坏衲晒岩阿。清盥无馀事,因笺證道歌。
次韵巴陵罗簿送行二首。宋代。王炎。削去浮夸意味真,襟期殊不似今人。庆传于后珠成树,德润其身玉有筠。在昔雁行尝并进,只今鹤发独相亲。仕虽不达俱强健,剥复何须问大钧。
赠许秀才远。清代。孙元衡。傲骨崚嶒迥出尘,閒抛诗画与乡邻。韩康卖药梅生隐,道是寻常行路人。
望远。清代。边浴礼。时事忧晁贾,骚心怨景唐。检书过日暮,望远及秋凉。草野谁清讥,兵农泥古方。崇兰饱霜露,耿耿叹凋伤。
柳梢青 其一 七夕。宋代。刘镇。乾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秋香。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醺醺宿酒残妆。待付与、温柔醉乡。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
山中枉张宙员外书期访衡门。唐代。秦系。常恨相知晚,朝来枉数行。卧云惊圣代,拂石候仙郎。时果连枝熟,春醪满瓮香。贫家仍有趣,山色满湖光。
寄太和山何隐君二首 其二。明代。谢榛。太乙坛前客,桃花十度红。幽栖片石定,元气四时通。古树邻苍壑,閒云澹碧空。能谈非静者,真意几人同。
寄题天台杨道士素轩。元代。吴景奎。梨云漠漠护幽扃,宴坐冥观内景清。风露洗秋生灏白,雪霜惊晓眩空明。琼楼奏乐霓裳冷,缑岭吹笙鹤羽轻。窗户玲珑人寂寂,碧桃花下步虚声。
蝶恋花(赠别赵邦才席上作)。宋代。赵彦端。堂外溪桥杨柳畔。满树东风,更著流莺唤。时节清明寒暖半。秦筝欲妒歌珠贯。一寸离肠无可断。旧管新收,尽记双帷卷。赖得今年春较晚。送人犹有余红乱。
酬绍兴梁监酒。宋代。项安世。伯鸾长啸出东都,来卜龙邱二亩居。千岁仍昆作英语,五噫文采尚周馀。胸中万卷未得力,堂下一言谁识渠。我亦微官方冷甚,恨无燕玉可相嘘。
送张彦叔还陕二首 其一。金朝。杨奂。管宁犹避世,裨灶岂知天。安稳将何日,奔忙各暮年。且陪山简醉,未辨水衡钱。便了公家事,痴儿更可怜。
步步娇。唐代。无名氏。俺在炕上坐。唱个*哩*。因来睡一觉,如何。俺把阴阳颠倒过。俺笑俺笑你,空坐。
和正思赠别。宋代。程洵。同途欣得友,欲别惜分襟。去路无多远,离觞不厌深。游鳞寻旧壑,倦翼带归音。有底凄凉甚,风霜搅客心。
明月篇。宋代。蒲寿宬。海贾不爱死,适值骊龙眠。深渊顷刻命,平地千丈川。丈夫岂无志,固为儿女煎。彼美头上粲,它人口中涎。鲛人一滴泪,不肯随漪涟。眼见悬珠人,明月几缺圆。
宿石门。宋代。叶适。好溪泻百壑,南北倾万峰。山凡堆阜俗,映岸羞为容。石门忽秀出,老幹荫渟洪。舍舟从口入,便已离尘中。众芳拱窟宅,环冈献奇穠。藤萝异态度,尺寸疑施功。锦茵翠织成,照耀无春冬。水行千丈高,喷薄不可穷。更有洗头盆,云深雾常封。昔年谢康乐,筑居待其终。继作者丘裴,语言亦称雄。邈然百世后,未忝骚人风。栖栖三羽衣,日晏斋厨空。云子歇过桨,暂洗氛埃胸。自叹苦淹留,寂寞不易供。嗟我老无用,佞山久成翁。结庐会昌侧,势落鱼虾丛。种竹似束苇,栽松加断蓬。小儿饾盆盂,何时至周公。会当同此住,代输助之舂。
次韵彦达催诗。宋代。张纲。老去交亲浑谩与,兴来终日饮亡何。扣门颇厌催书债,隐几凭谁遣睡魔。肯怪物情相楚越,端由吾道自丘轲。衰慵更着诗烦恼,笔阵方开已倒戈。
同德寺阁集眺。唐代。韦应物。芳节欲云晏,游遨乐相从。高阁照丹霞,飗飗含远风。寂寥氛氲廓,超忽神虑空。旭日霁皇州,岧峣见两宫。嵩少多秀色,群山莫与崇。三川浩东注,瀍涧亦来同。阴阳降大和,宇宙得其中。舟车满川陆,四国靡不通。旧堵今既葺,庶氓亦已丰。周览思自奋,行当遇时邕。
送方云秀才下第。宋代。梅尧臣。从来钓者意,岂不在得鱼。饵寡鱼口多,曾非投竿疏。向登百金贵,首尾必吹墟。竭泽古所戒,但保腹中书。风雷变有诗,且复归孟猪。
雨後微阴光景益奇复得长句。宋代。陆游。结辙轩车已扫空,挥犀谈笑与谁同?日消浅醉闲吟里,春在轻阴薄霭中。百尺游丝喜风定,一双新燕说泥融。天工只费须臾力,开遍东阑半丈红。
三日□陪杨明府饮次前韵。元代。方回。閴其禅老居西堂,岂有门人拈瓣香。葛巾洒酒笑元亮,石室紬书输子长。勿嫌临邛家四壁,犹堪樊川月一箱。寄书麒麒阁上客,我自蓑衣君金章。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雍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太史公自序。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雍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焉。汤武之隆,诗人歌之。《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风流三径远,此君淡薄,谁与伴清足。岁寒人自得,傍石锄云,闲里种苍玉。琅玕翠立,爱细雨、疏烟初沐。春昼长,秋声不断,洗红尘凡俗。
高独。虚心共许,淡节相期,几人闲棋局。堪爱处,月明琴院,雪晴书屋。心盟更许青松结,笑四时、梅矾兰菊。庭砌晓,东风旋添新绿。
三犯渡江云(旧平声,今入入声,为竹友谢少保寿)。宋代。陈允平。风流三径远,此君淡薄,谁与伴清足。岁寒人自得,傍石锄云,闲里种苍玉。琅玕翠立,爱细雨、疏烟初沐。春昼长,秋声不断,洗红尘凡俗。高独。虚心共许,淡节相期,几人闲棋局。堪爱处,月明琴院,雪晴书屋。心盟更许青松结,笑四时、梅矾兰菊。庭砌晓,东风旋添新绿。
塞下曲。唐代。王昌龄。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留题汾上旧居。唐代。薛能。乡园一别五年归,回首人间总祸机。尚胜邻翁常寂寞,敢嫌裘马未轻肥。尘颜不见应消落,庭树曾栽已合围。难说累牵还却去,可怜榆柳尚依依。
题东皋隐居,为范思贤赋。元代。张昱。海水桑田几变迁,桃花依旧郡城边。蔬园百亩充官税,药价一生供酒钱。诗句兴来题綵笔,道心悟后付朱弦。院曹谁信同僚后,谈笑交游十五年。
术有号莘野钓滨者求诗各与一绝。元代。艾性夫。撷青日日饭疲牛,识字耕夫已白头。束帛不来山鬼笑,有人马上觅封侯。
忆旧游 其一 题周实丹烈士遗集。魏晋。高燮。记年时握手,送抱推襟,情绪缠绵。各茹沧桑泪,但相看不语,洒向谁边。秋风黄叶满地,痛哭孝陵前。更醉里题诗,酒酣耳热,共擘吟笺。凄然。惨难别,索梦醒灯残,分散如烟。报道天声动,待长驱北指,扫荡腥膻。烽火兵戈骚屑,消息久停传。忽霹雳飞来,头颅乱世空弃捐。
亲家张舍人挽词 其一。宋代。许及之。忍看丹旐引灵輀,尚想祥华进止时。无复短檠亲教子,空馀满箧旧题诗。阴功会即佳城兆,显刻犹须幼妇碑。小殡西湖湖上寺,冷云秋露不胜悲。
换徐敦济郎中词二首。宋代。韩元吉。南渡推人物,彝常有世家。州麾三上最,使节五分华。通籍恩初渥,登车病已加。甘泉垂入侍,华屋漫兴嗟。
寄山中道友三首。宋代。周文璞。忆得寻山复出山,绿杨时候暮春间。至今只有游仙梦,长与松风自往还。
寄潘粹。宋代。汪莘。梦魂何事练溪滨,起自新春向晚春。红杏园林催百舌,绿杨洲渚荐重唇。一年好处是寒食,三月水边多丽人。遥想使想行乐处,牡丹如障草如茵。
眉妩 题唤梦词集图悼梦碧翁用碧山新月韵。宋代。江南雨。倩溪山传语,岸柳停云,新月弄幽暝。暂许埋忧地,维舟处、黄花开遍三径。世尘乍稳。怕倦魂、还殢遗恨。暗低唤,一角鬘天小,剪芳慰深冷。萦转襟期谁问。对凤池玉藻,如览冰镜。漫入华胥界,烟霞散、吟边空吊流景。夜寒路永。试举帆、心海潮正。更残梦零香,犹谨护、万灯影。
奉寄浮丘郑助教兼柬董记室。明代。王恭。西胶博士金门客,白马青袍夹城陌。天池种藻上林花,身受皇恩不顾家。春风几见桥门柳,禄米唯应足沽酒。囊无一物寄妻孥,箧有空书示僚友。忆昨骊驹未别乡,新宁山水竞风光。县人争揖芭蕉馆,墨客都寻柿叶房。六平山下秋同屐,半占峰南夜联席。别后相思何处寻,凤台碧草连天色。王门记室最情亲,官暇相过德有邻。飞札定应思漫士,因风也或寄樵人。
同诸公秋日游昆明池思古。唐代。储光羲。仆人理车骑,西出金光逵。苍苍白帝郊,我将游灵池。太阴连晦朔,雨与天根违。凄风披田原,横污益山陂。农畯尽颠沛,顾望稼穑悲。皇灵恻群甿,神政张天维。坤纪戮屏翳,元纲扶逶迤。回塘清沧流,大曜悬金晖。秋色浮浑沌,清光随涟漪。豫章尽莓苔,柳杞成枯枝。骤闻汉天子,征彼西南夷。伐棘开洪渊,秉旄训我师。震云灵鼍鼓,照水蛟龙旂。锐士千万人,猛气如熊罴。刑罚一以正,干戈自有仪。坐作河汉倾,进退楼船飞。羽发鸿雁落,桧动芙蓉披。峨峨三云宫,肃肃振旅归。恶德忽小丑,器用穷地赀。上兵贵伐谋,此道不能为。吁哉蒸人苦,始曰征伐非。穆穆轩辕朝,耀德守方陲。君臣日安闲,远近无怨思。石鲸既蹭蹬,女牛亦流离。猵獭游渚隅,葭芦生漘湄。坎埳四十里,填游今已微。江伯方翱翔,天吴亟往来。桑榆惨无色,伫立暮霏霏。老幼樵木还,宾从回鞿羁。帝梦鲜鱼索,明月当报时。
秋日登甘露寺晚眺。元代。成廷圭。醉里摩挲望眼开,江天寥落暗风埃。犹闻西府兵麾满,不见中原驿马来。今日贾生须痛哭,当时祖逖是英才。翩然一笑下山去,试看高僧话劫灰。
篆畦春日有怀正仲。宋代。舒岳祥。别来成隔岁,即是久相疏。咏物追唐律,名亭学史书。荑柔春霰后,花韵午晴初。閒日有閒谭,人生无逸居。
题王谢燕游图为杨少监作 王茂弘。宋代。俞德邻。牺牛石马出宝图,百年江左一夷吾。西风不受元规污,八銮指日还旧都。天时人事重呜呼,翠幢金节聊燕娱。堂堂玉立森戟须,犹似拱揖称兰阇。公乎公乎真丈夫。
寿沪帅杨尚书。宋代。李刘。尚书清禀秋天杳,吉梦元占玉燕飞。南定三军须北定,西归九罭合东归。寿星出丙光丹极,华盖丞辰近紫薇。要减汾阳声乐半,直须扬濯入黄扉。
王介甫。元代。宋无。投老归耕白下田,青苗犹未罢民钱。半山春色多桃李,无奈花飞怨杜鹃。
山居二首 其一。元代。行端。山木交柯莎满庭,马蹄且不污岩扃。篝灯对雪坐吟偈,拥裓绕泉行课经。睡少每知茶有验,病多常怪药无灵。金园一岁一牢落,谁似孤松长自青。
己未园居即事四首 其四。清代。陈式金。剥筑声声何太频,客来酬应厌连晨。一椽栖息藉容膝,十亩园亭尽供宾。兴到意随方洒脱,偶游日涉自全真。门边久植琅玕玉,请看无需问主人。
菩萨蛮·五云深处蓬山杳。宋代。李之仪。五云深处蓬山杳。寒轻雾重银蟾小。枕上挹余香。春风归路长。 雁来书不到。人静重门悄。一阵落花风。云山千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