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春诗。南北朝。沈约。登高眺京洛。街巷何纷纷。回首望长安。城阙郁盘桓。日出照钿黛。风过动罗纨。齐童蹑朱履。赵女扬翠翰。春风摇杂树。葳蕤绿且丹。宝瑟玫瑰柱。金覊瑇瑁鞍。淹留宿下蔡。置酒过上兰。解眉还复敛。方知巧笑难。佳期空靡靡。含睇未成欢。嘉客不可见。因君寄长叹。
《登高望春诗》是南北朝时期沈约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登高望春诗
登高眺望京洛,
街巷繁忙不息。
回首望向长安,
城阙层层叠叠。
旭日照亮钿黛,
微风拂动罗纨。
齐童踏着朱红鞋,
赵女挥舞翠翰。
春风吹拂杂乱的树,
姿态优美的花丛繁茂而鲜艳。
宝瑟和玫瑰形成的柱子,
金边和瑇瑁装饰的鞍。
在下蔡停留一夜,
品尝酒,赏过上兰。
解开眉头,再次收敛,
才知道巧笑是多么难得。
美好的时光虚度而过,
带着期待的眼神未能如愿。
那位佳客无法相见,
因此我对你叹息不已。
诗词描绘了登高远望的景象,以及作者内心的情感。诗中首先描绘了眺望京洛(指长安和洛阳)的景色,街巷繁华热闹,城阙层层叠叠,展示了古都的繁荣景象。接着描述了旭日的光辉照亮着城市,微风吹动着美丽的丝绸,展现了春天的美好。诗中还提到了齐童踏着红鞋,赵女挥舞翠翰,表达了人们欢庆春天的喜悦之情。
然而,诗词的后半部分出现了转折,揭示了作者内心的郁闷和失落。诗人描述了春风吹拂乱糟糟的树木和花朵,暗示了美好时光的虚度。宝瑟和玫瑰形成的柱子、金边和瑇瑁装饰的鞍,象征着华丽的装饰,但也隐含着虚华之感。在下蔡停留之后,诗人品尝酒,赏过上兰,暗示了消磨时光的无聊与苦闷。解开眉头、收敛笑容,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领悟和对巧笑的珍视。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一位佳客的思念和无法相见的遗憾,以及因此而发出的长叹。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情冷暖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遗憾的感慨。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沈约。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赠柳生。清代。毛奇龄。流落人间柳敬亭,消除豪气鬓星星。江南多少前朝事,说与人间不忍听。
寿安杂诗十首·灵山寺流泉。宋代。司马光。去寺犹一里,隔林闻不声。安知客乘兴,山下远相迎。
唐宫行乐词 其二。元代。胡奎。华清赐浴晚凉回,水殿芙蓉彻夜开。碧盌调冰消酒渴,金盘又进荔枝来。
甘州子 其二。清代。毛奇龄。织金衫重懒提笔。双扼臂,卸来轻。平头吹蜡炙铜笙。叶底弄莺声。无好意,唤与顺郎听。
宿松门寺。唐代。温庭筠。白石青崖世界分,卷帘孤坐对氛氲。林间禅室春深雪,潭上龙堂夜半云。落月苍凉登阁在,晓钟摇荡隔江闻。西山旧是经行地,愿漱寒瓶逐领军。
陪宣城大夫崔公泛后池兼北楼宴二首 其一。唐代。许浑。陪汎芳池醉北楼,水花繁艳照膺舟。亭台阴合树初昼,弦管韵高山欲秋。皆贺虢岩终选傅,自伤燕谷未逢邹。昔时恩遇今能否,一尉沧洲已白头。
陈总督奇瑜 其二。清代。严遂成。车箱一溃蔓难图,从此骎骎薄闹都。何忍至尊忧社稷,试看新鬼没头颅。弓刀岂是归农器,粮糗先抽溢池租。失计他年还梦卜,南阳龙种入闽无。
寿周耐轩府尹。宋代。刘辰翁。去日江南梅未花,归来芳草涨天涯。驰驱斥堠八千里,梦寐青原十万家。白叟倚门清燕寝,黄童骑马学胡笳。八陵尽是燕京路,想为孤楸讯暮鸦。
骚词二章。宋代。释善珍。山昙昙兮起云,山浪浪兮流水。神何为兮山中,岂怀忠兮放弃。沃牛炙兮疗饥,挈壶兮荷锸随之,生不封侯兮死何庙食为。是耶非耶,余不得而知。女巫兮击鼓,坎坎兮祠之下。帝不下招兮遗怒,馘长蛟兮缚雄虎。野无烽兮海无澜,马不用兮都且闲,都且闲兮神乎何以为御。振策而风兮回轩为雨,风雨时兮多黍稌。风休雨止兮神何处所。桂橑兮兰楣,朝云出游兮莫云来归。
送侄宠。明代。王鏊。远别忧不忘,病别忧其那。病也在汝身,痛也仍在我。道途历崎岖,风涛恣轩簸。欲留谅不能,欲去夫岂可。起居饮食间,安得尽帖妥。出入戒垂堂,旦暮亲药裹。安心是良方,坡老语非左。我生本衰迟,我命亦轗轲。子行从此归,我去几时果。霜天笠泽帆,夜月枫桥火。故乡风土宜,见此病亦颇。到家平安书,早寄北来舸。
悼袁特丘中丞四首 其二。明代。释函是。易别成辜负,多时恨未收。匡山从昔峙,楚水至今流。我隐何曾隐,君休竟不休。此生堪几误,惭望武昌楼。
新宁饮张明府县斋。明代。欧大任。远游何处寄行踪,越绝天南几百峰。官暇弹琴逢单父,客来停骑似临邛。清香燕寝秋悬榻,明月严城夜听钟。为政风流谁可比,尊前山更照芙蓉。
霓裳中序第一。清代。冯煦。孤蟾下倦驿。落尽江梅春是客。城上夜乌正寂。渐星暗戍楼,烟沈荒碛。谁歌楚魄。罢玉尊、肠断今夕。空凝望、峡门秋练,一道界寒白。游历。柳边坊陌。有箔影、钗光似织。年年归计未得。曲榭悬镫,小槛横笛。断云迷故国。忍重问、传柑信息。君休叹、围炉儿女,尚守杜陵宅。
晚晴书事呈同舍。宋代。陆游。鱼复城边夕照红,物华偏解恼衰翁。巴莺有恨啼芳树,野水无情人故宫。许国渐疏悲壮志,读书多忘媿新功。因君共语增惆怅,京洛交游欲半空。
客星阁。元代。尹廷高。万古严滩万古清,秋风杜若老寒汀。一江斗宿沉天影,那个中间是客星。
游天宁寺集塔射山房 其二。清代。龚易图。宣南朋旧近相闻,祇剩荷华尚识君。诗里麒麟原有阁,台中麋鹿久为群。禅心坐到茶烟直,花气浓于艾纳薰。举扇不知尘集此,西山拄笏便论文。
题崇寿寺。南北朝。王寂。紫霞山寺久不来,往昔破碎今摧颓。一钵残僧饫藜藿,百身古佛眠莓苔。门楣金乌经雨泣,殿脊铁凤含风哀。安得使君鞭紫马,咄嗟檀施随缘来。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三。宋代。黄裳。静窥千卷喜才华,不恨诗情未到花。欲醉春风归去近,晓来新得数声鸦。
次韵盘隐别驾偕抱独作诗相劳苦 其二。宋代。释居简。径萦蛇腹不嫌纡,花蔓玲珑画不如。太子布金祇树老,一锄无地可藏愚。
一鸟。明代。郭之奇。一鸟枝閒语,孤云海上游。幸无多应接,亦可恣冥搜。物色容牵惹,风光孰止留。安能居郁郁,日与世悠悠。
山中五绝句。石上苔。唐代。白居易。漠漠斑斑石上苔,幽芳静绿绝纤埃。路傍凡草荣遭遇,曾得七香车辗来。
渡青草湖。南北朝。阴铿。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宿端溪口。明代。区大相。烟霏生暝色,信宿伴渔樵。地静林无瘴,溪喧水是潮。落霞连雁足,残烧隔山腰。虽听江城笛,何言乡路遥。
诸葛庙。唐代。杜甫。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竹日斜虚寝,溪风满薄帷。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翊戴归先主,并吞更出师。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欻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
雨中放舟同诸子登青云阁。清代。陈恭尹。蓑衣箬笠好生涯,不厌频频上小艖。秋浦暗云连埤堄,远天残雨在蒹葭。青山对酒添新色,彩笔登楼尽作家。谁约一竿相伴老,鄙人亲起酹江花。
夜还驿舍。宋代。陆游。楼上冬冬初发更,断云收雨旋成晴。市桥新涨摇灯影,驿路残泥壮屐声。闤闠变迁非曩日,情怀牢落感余生。高秋病起犹能醉,剩买官醅乐太平。
清平乐·平原放马。宋代。张炎。辔摇衔铁。蹴踏平原雪。勇趁军声曾汗血。闲过升平时节。 茸茸春草天涯。涓涓野水晴沙。多少骅骝老去,至今犹困盐车。
过全州。明代。解缙。陶生岩畔草青青,唐介坟前江水声。两岸鹧鸪啼不尽,画船挝鼓过全城。
奉托俞宜黄访求危太朴集并属蒋萧二同年及长。明代。归有光。昔年宋学士,尝称太朴文。独力撑颓宇,清响薄高云。余少略见之,讽诵每欣欣。淡然玄酒味,曾不涉世氛。如欲复大雅,斯人真可群。苟非知音赏,宋公安肯云。嗟乎轻薄子,狂犬方狺狺。惜哉简帙亡,家簏少所蕴。徒为尝一脔,盈鼎未有分。四贤宦游地,博达多前闻。为我一咨访,庶以慰拳勤。
寄舅。唐代。崔涂。中朝轩冕内,久绝甯家亲。白社同孤立,青云独并伸。致君期折槛,举职在埋轮。须信尧庭草,犹能指佞人。
宫词十首 其九。宋代。卢秉。蓬莱风蹙水纹斑,月甃风廊四百间。云外跸声穿岭去,行宫簇马望骊山。
黄盆渡次友人韵。宋代。杨公远。到得黄盆九月天,呼童弛担驻征鞯。迢迢江水天连楚,漠漠淮乡稻满田。酒旆风翻疎柳外,渔家纲晒夕阳边。买将郭索倾杯处,对景诗成恰一篇。
疏梅寒雀图。元代。王恽。长记扁舟过武夷,仙家梅竹满清溪。山禽尽日怜幽致,争拣寒枝趁晚栖。
【越调】霜角。元代。张可久。新安八景花屏春晓初日沧凉,海霞摇曙光。几招好山如画,晴蔼蔼,郁苍苍。众芳,云景香,道人眠石床。唤起南华梦蝶,莺啼在,绿垂杨。练溪晚渡淡烟微隔,几点投林翮。千古澄江秀句,空感慨,有谁索?拍拍,水光白,小舟争过客。沽酒归来樵叟,相随到,许仙宅。南山秋色华盖亭亭,向阳松桂荣。背立夜坛朝斗,直下看,老人星。地灵,风物清,众峰环翠嬴。千古仙山道气,谁高似,许宣平。王陵夕照暮蝉声咽,几树白杨叶。细细看云岚旧隐,遗庙在,表忠烈。翌结,弓剑冗,苔花碑字灭。远水残阳西下,今人见,古时月。水西烟雨沙浅波平,孤舟长日横。淡墨潇湘八景,谁移向,富山城。净名,疏磐声,暮归何处僧?明日披云风顶,呼太白,赏新晴。渔梁送客浪花飞雪,船阁苍云缺。一片鸬鹚西照,樯燕语,柳丝结。话别,情硬咽,酒边歌未阕。他日寄书双鲤,顺流过,钓台月。黄山雪霁云开洞府,按罢琼妃舞。三十六峰图画,张素锦,列冰柱。几缕,翠烟聚,晓妆眉更妩。一个山头不白,人知是,炼丹处。紫阳书声楼观飞惊,好山环翠屏。谁向山中讲授,朱夫子,鲁先生。短檠,雪屋灯,琅琅终夜声。传得先儒道妙,百世下,以文鸣。
次韵梅山弟感时。宋代。陈著。翳日腥云澒洞尘,是虽天做亦由人。难禁老泪如囚楚,忍托空言空过秦。风雪正培阳气脉,山林幸有岁寒身。功名已付无何有,要及余光耕富春。
玉烛花。唐代。刘兼。袅袅香英三四枝,亭亭红艳照阶墀。正当晚槛初开处,却似春闱就试时。少女不吹方熠爚,东君偏惜未离披。夜深斜倚朱栏外,拟把邻光借与谁。
夜宿镇城寺。宋代。王遂。风挟潮头上,雷将雨脚俱。天应念民物,地得限江湖。凿堰流平未,颓堤浪入无。不眠频问晓,白欲上人须。
广州元夜歌 其八。宋代。何绛。有情夜月上栏杆,穿入疏棂欲寐难。搔首起来窗外立,狂吟不觉又更残。
望南山别峰见树间烟出知有隐者。元代。方回。南山有别峰,石树相因依。兹晨偶流目,遥见青烟微。未知此林下,谁家掩荆扉。我亦欲一往,结茅纫槲衣。秋饭所种粟,春羹自生薇。今年四阅月,孤城闭贼围。当其薪粲绝,无翅何由飞。客谓郊关外,似觉事转非。岁俭剽夺急,村荒游徼稀。豺狼方磨牙,择人以自肥。市隐世态恶,岩栖心事违。四海岂不广,惆怅将焉归。
曰范村,梅开雪落,竹院深静,而石湖畏寒不出,故戏及之
疏疏雪片。散入溪南苑。春寒锁、旧家亭馆。有玉梅几树,背立怨东风,高花未吐,暗香已远。
公来领略,梅花能劝。花长好、愿公更健。便揉春为酒,翦雪作新诗,拚一日、绕花千转。
玉梅令。宋代。姜夔。曰范村,梅开雪落,竹院深静,而石湖畏寒不出,故戏及之疏疏雪片。散入溪南苑。春寒锁、旧家亭馆。有玉梅几树,背立怨东风,高花未吐,暗香已远。公来领略,梅花能劝。花长好、愿公更健。便揉春为酒,翦雪作新诗,拚一日、绕花千转。
次韵彭子长刘园见花。宋代。释德洪。我昔海山度寒食,虽有花看非故园。今年寒食花又见,已在故园疑梦魂。虚弦丧气念前痛,瘴面敢辞增唾痕。此生流落坐旷达,晚悔坦率加辛勤。觉城老子天乞我,人品秀拔高摩云。定应分身在绛阙,想见佩珰裙褶纁。君看翰墨吐秀句,绿杨春重含朝暾。袖中功名未暇探,且复行乐追幽欣。陋邦忽见洛阳面,为谁扶头清露翻。残春风日太醇酽,发妆初罢争迎门。丰肌忍调獭髓医,笑涡尚初红朝温。谪仙点笔风雨疾,少陵眼寒烟雾昏。公独寓之一戏耳,宁用解语方佐尊。夜深秉烛花不睡,饮到落月窥金盆。情钟耳热意一折,赋诗绕纸风雷奔。诗成我读辄起舞,自忘首秃衣绁袢。泠然驭风欲仙去,引手便觉天可扪。归来僵卧数屋角,万象困顿天不言。
朝天子。宋代。刘克庄。宿雨频飘洒。欢喜西畴耕者。终朝连夜。有珠玑鸣瓦。渐白水、青秧鸥鹭下。老学种花兼学稼。心两挂。这几树、海棠休也。
题妙寂僧无碍明碧轩。宋代。陈宓。何处便宜养性情,禅床更着玉纵横。应是高人幽隐地,开轩远月迥双明。
新种芭蕉。宋代。苏辙。芭蕉移种未多时,濯濯芳茎已数围。毕竟空心何所有,欹倾大叶不胜肥。萧骚莫雨鸣山乐,狼籍秋霜脱敝衣。堂上幽人观幻久,逢人指示此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