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报寄洛州诗

奉报寄洛州诗朗读

《奉报寄洛州诗》是南北朝时期庾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舟师会孟津。
甲子阵东邻。
雷辕惊战鼓。
剑室动金神。

幕府风云气。
军门关塞人。
长旍析鸟羽。
合甲抱犀鳞。

星芒一丈焰。
月晕七重轮。
黎阳水稍渌。
官渡柳应春。

无庸奉天睠。
驱传牧南秦。
繁词劳简牍。
杂俗弊风尘。

上洛逢都尉。
商山见逸民。
留滞终南下。
唯当一史臣。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庾信奉命前往洛州的旅途和在洛州的所见所闻。他首先描述了自己乘船会合在孟津的舟师,随后提到了与他们相邻的一支部队。接着,他描述了战鼓震动、战车奔驰的场景,表现出战争的紧张气氛。诗中还出现了幕府、军门和关塞等军事要地,强调了战争的重要性。

诗中描绘了战争壮阔的景象,以及战士们身上的威武装备,如长旗、羽箭、甲胄等。星光闪烁、月亮被云遮蔽的描写给人以战争的紧张感和动荡不安的氛围。诗中还提到了黎阳的水稍、官渡的柳树,表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破坏和不安。

最后,庾信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历史官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以逢都尉和商山逸民的身份为对比,强调了自己作为历史记录者的重要性和特殊地位。他留滞在终南山下,把自己定位为一位忠诚的史臣,将继续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赏析:
《奉报寄洛州诗》通过描绘战争景象和表达作者的使命感,展现了南北朝时期战乱动荡的社会氛围。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如雷辕惊战鼓、长旍析鸟羽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战争的紧张和激烈。同时,作者的身份转变也给诗词增添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诗中的景物描写简练而又富有力量感,通过星芒一丈焰、月晕七重轮等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恐怖。与此同时,庾信也表达了作为一个历史官员的自豪和责任感。他将自己视为一位史臣,将继续记录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动荡,又表达了作者的自豪和使命感。它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将读者带入南北朝时期的战争氛围中,同时凸显了历史记录者的重要性。这首诗词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是一首反映战争与历史的作品,还是庾信作为一位历史官员的自述和自我定位。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庾信朗读
()

猜你喜欢

小窗不复听吾伊,时有蛩声出吻悲。
曲宴无歌赓太液,中痟止酒饮华池。
谁将晓雪堆新鬓,自拨寒灰锻近诗。
未敢热瞒同社友,草鞋尚欲远寻师。
()

笙箫声断一杯残,翠袖云鬟共倚栏。要藉馀阴清晚醉,酸寒莫作子猷看。

()

初雨歇。照水绿腰裙带热。杨花不做人情雪。风流欲过前村蝶。羞成别。回头却恨春三月。

()

大江白露下,秋气横中流。翛然一笛响,远自江上舟。

洲前向晚霁凉雨,三弄分明作人语。思逐飞鸿海际来,声随白鸟云边去。

()

林下萧条隐角巾,黄花时节忆同人。陶潜解印宁辞倦,苏晋长齐岂是贫。

华发流年看独变,青山明月梦来频。近闻筹谷多仙赏,忘却沧洲野水滨。

()

小小青松未透栏,枝枝叶叶傲霜寒。

如今正好低头看,异日冲霄仰望难。

()
窗间明月镇长在,此宝如今更有无。
看取光辉生笔砚,可无文字继欧苏。
()

惜分频卜夜,此意我知公。
古事多疑信,今人足异同。
何年操棐几,三月坐春风。

()

自折梅花插鬓端,韭黄兰茁簇春盘。
泼醅酒软浑无力,作恶东风特地寒。

()

玉虹翠浪雪堂诗,底事山光晓独奇。
看取阴云都卷处,直须天下大明时。

()

荒园忽报枉高旌,旋设屏帷当小亭。重复江山天外远,回还松竹坐中青。

劝斟美酒罍频耻,看跋名书墨尚馨。莫笑区区身未退,待公鹏击我鸿冥。

()

()

东山寺里逢君语,问君何谓西来祖。鼻孔撩天唤不应,呼童汲水敲茶鼓。

()
黄旗一片边头回,两河百郡送款来。
至尊御殿受捷奏,六军张凯声如雷。
元戎剑履云台上,麾下偏裨皆将相。
腐儒笔力尚跌宕,燕山之铭高十丈。
()

万顷玻璃失钓矶,白云片片补蓑衣。鸟声断绝人踪灭,独向芦花月下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