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侍中宋宣献公挽词五首

司徒侍中宋宣献公挽词五首朗读

诗词:《司徒侍中宋宣献公挽词五首》
作者:蔡襄
朝代:宋代

诗词中文译文:
申命增华衮,
遗忠劝紫宸。
世风存令子,
暮哭有慈亲。
复辟前言在,
论兵密疏陈。
如何年不永,
无路问苍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蔡襄为挽歌宋宣献公(司徒侍中)而作的五首诗。宣献公是宋代的一位重要官员,蔡襄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他的哀思和赞美。

诗的开头两句写道:“申命增华衮,遗忠劝紫宸。”这里的“申命”指的是封聘,表示宣献公被封为司徒侍中,增加了他的威望。蔡襄称赞他是忠臣,劝谏着紫宸(即皇帝)。

接下来的两句是:“世风存令子,暮哭有慈亲。”蔡襄表达了对宣献公的称赞,说他在世间保持着令行禁止的风范,晚年有亲人哭他的离去,显示了他深受人们的敬爱和怀念。

接下来的两句是:“复辟前言在,论兵密疏陈。”蔡襄表示宣献公在复辟(即重掌朝政)之前就已经提出了相关建议和主张,他对军事问题有着深入的研究和见解。

最后两句是:“如何年不永,无路问苍旻。”蔡襄表达了对宣献公逝去的惋惜和疑问,他在诗中询问为何宣献公不能长久地存在世间,无法再向苍天和地下的神明询问原因。

整首诗词通过对宣献公的赞美和思念,展示了他的高尚品德、忠诚奉公的精神以及他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蔡襄以凄凉的语言表达了对宣献公的哀思和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感叹,展现了宋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对忠臣的崇敬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蔡襄朗读
()

猜你喜欢

醉里狂歌君不嗔,知予嗜酒见天真。
还家径卧寒窗底,要暖编麻更爇薪。
()
送春待晓。
春是五更先去了。
我醉方知。
春正怜伊怕别伊。
()

望见乡山一抹青,霎时风雨暗前汀。天公也似人哀怨,每到斜阳一泪零。

()
风御凭空揽玉尘,急飘斜舞碎霙匀。
九重阙里都无夜,五出花前自作春。
賸借薄寒添雁夕,强留馀晦恼鸾晨。
须知柳絮纷纷态,迷杀章台便面人。
()

清晨醉别曲江守,直下浈阳望峡口。
须臾舟子亦动容,两岸高插数百峰。
日气在峡吐不得,苍岚紫霭霏濛濛。

()

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衣冠繁会文昌府,旌戟森罗部曲侯。

美酒名讴陈广座,凝笳咽鼓送华辀。秦川王粲何为者,憔悴嚣尘坐白头。

()
玉露侵阶点翠苔,金波穿牖共徘徊。
潜身坐倚梧桐树,待学吹箫等凤来。
()

嘉辰属元已,迟晷流芳年。邈思东堂会,遐想华林篇。

忽披曲水图,幅素渺绵连。茂林蔚翠岭,华薄被芳田。

()

不随桃李共争春,犹作疏花向花人。
耸壑未妨吾独步,要看晚节玉璘珣。

()
秋月高悬空碧外,仙郎静玩禁闱间。
岁中唯有今宵好,海内无如此地闲。
皓色分明双阙榜,清光深到九门关。
遥闻独醉还惆怅,不见金波照玉山。
()
珊瑚枕上玉箫横,一曲霓裳万里行。
漫道九重宫殿远,岁曾掩得外边声。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