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洛中十首。宋代。蔡襄。修竹萧萧曲槛前,清泉虢虢小池边。琴中一弄履霜操,人静当庭月正圆。
《梦游洛中十首》是宋代文学家蔡襄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修竹萧萧曲槛前,
清泉虢虢小池边。
琴中一弄履霜操,
人静当庭月正圆。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梦游洛中的景象。诗人站在修竹丛旁的曲槛前,听着清泉在小池边流淌的声音。他弹奏着琴,演奏着《履霜操》这首曲子。此时,四周静谧无声,正值月圆之夜。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音乐的美妙,表达了诗人在洛中梦游时的愉悦和宁静心境。修竹萧萧、清泉虢虢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了自然的恬静和生机。而琴声的奏响更增添了一种优雅的氛围,将人们带入了安详的境界。诗人以自然景色和音乐为媒介,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将读者带入一个寂静而宁谧的梦境之中。
诗词中的"修竹"、"清泉"、"小池"、"琴"、"履霜操"、"人静"、"月正圆"等意象,都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诗人心境的美好和宁静。整首诗以清新、静谧的意境打动人心,展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怀。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以及对自然景色和音乐的描写,展示了蔡襄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对心灵美的追求。它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抒情的佳作,使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宁静与美好,引发人们对自然与艺术的思考和共鸣。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蔡襄。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九日登丛台。明代。卢龙云。何处登高选胜游,异时歌舞此中收。风尘日上龙山帽,月色初分庾亮楼。已有白衣能送酒,何须黄叶共悲秋。逢迎少暇成高会,只愧无能抗督邮。
雪斋。宋代。张耒。雪霁山堆黛,江晴日炫金。风烟调柳态,冰雪彻梅心。节物何妩媚,端居自滞淫。无眠听云雁,稍有北归音。
再宿白岩院。宋代。强至。寺在疏林积霭间,举头无处不苍山。老松怪石莫知岁,幽鸟孤云相与闲。衮衮红尘嗟宦路,时时飞梦绕禅关。上方大士观空坐,应笑喧卑数往还。
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 其二。宋代。黄庭坚。淤泥解作白莲藕,粪壤能开黄玉花。可惜国香天不管,随缘流落小民家。
送池州诸化士四首 其一。宋代。饶节。禅家妙用似孙吴,奇正相生非一途。若见施银甘行者,须教红焰起冰壶。
和邱提刑寄湖南贾度支。宋代。蔡襄。何处多离感,山邮霁野光。清吟贯骚雅,远意属荆湘。霜树呈秋色,风兰生晚香。使轺偏倚望,摛藻寄回肠。
偈颂一百六十首。宋代。释宗杲。衲僧相见莫疑猜,布袋结头今日开。露柱著衫南岳去,灯笼脱帽上天台。只有云门木上座,终年无去亦无来。有时独靠古屏畔,觑破门前下马台。
日长偶书。宋代。欧阳修。日长渐觉逍遥乐,何况终朝无事人。安得遂为无事者,人间万虑不关身。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宋代。真宗。猗欤皇祖,下民攸归。膺帝之命,龙翔太微。武车雷动,天地清夷。峨峨奉璋,万世无达。
蔡有邻碑。金朝。刘迎。我为山西行,叱驭过近县。传闻蔡有邻,石刻古今冠。风流书以来,妙绝隶之变。银钩鸾凤舞,铁画蛟龙缠。凭谁致墨本,故旧诧珍献。正恐赋分薄,一夕碎雷电。平生六一老,集古藏千卷。惜此方殊邻,公乎未之见。
兵退由佛原出南富。元代。刘崧。晓发龙头江,江险绝危径。跻攀出深窈,曙色破孤迥。人归闻野哭,雪霁见崖胫。泯泯泥潦交,稍稍林壑静。出伤投遽远,返觉行逾近。稚子识柴扉,相呼入烟暝。
公子行。唐代。张祜。锦堂昼永绣帘垂,立却花骢待出时。红粉美人擎酒劝,青衣年少臂鹰随。轻将玉杖敲花片,旋把金鞭约柳枝。近地独游三五骑,等闲行傍曲江池。
呈同游诸公。宋代。张嵲。众岭莽回互,古刹藏乔林。平川一目尽,列岫千重深。昔人几经历,我辈复登临。山川谅不改,徒伤怀古心。
相和歌辞。采桑。唐代。刘希夷。杨柳送行人,青青西入秦。秦家采桑女,楼上不胜春。盈盈灞水曲,步步春芳绿。红脸耀明珠,绛唇含白玉。回首渭桥东,遥怜树色同。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携笼长叹息,逶迤恋春色。看花若有情,倚树疑无力。薄暮思悠悠,使君南陌头。相逢不相识,归去梦青楼。
郎宫湖亭。唐代。无名氏。郎官遗爱凿成湖,李白题诗在昔初。春水浪翻惊野鹭,夏荷盘侧戏游鱼。冬风结冻凝青汉,秋月分光落碧虚。我爱四时风景好,买山来此创幽居。
送文黼叔主簿之官松溪。宋代。杨万里。乃翁只解日争晖,不解尘中脱叔兮。杨簿故应过习簿,建溪好处说松溪。此行诗句何须觅,满路春光总是题。飞上金鸾稳安脚,竹林分付一莺啼。
和阳秀才惠诗七绝。宋代。杜范。事已垂成虑正长,民风安得反醇庞。交征上下方旁午,何以为谋淑此邦。
夜泊海珠寺。明代。欧大章。野寺钟声接五羊,扁舟晚泊近僧堂。天空海阔孤鸿夜,烟暝猿啼几树霜。渔火乍明山月坠,征旗低拂海云长。飘蓬岁晚犹为客,何事天涯望故乡。
忆江南十九首 其七。清代。奕绘。瓶花趣,相赏最宜茶。一曲新词研墨写,十分高兴向人夸。院本戒淫哇。
因禅人发明以颂示之。宋代。释子淳。水阔云深古路赊,五湖禅侣共同家。夜来喜得真消息,无影林中杇木花。
题富春柴桑二图 其二。明代。杨士奇。琐琐厌形役,飘飖赋归休。开轩面南山,黄花亦映秋。酒熟自可漉,白社吾何求。
松原山行七绝。宋代。赵蕃。乌噪猿号古树丛,乱青参倚更撑空。悠然到处皆诗本,须信山行不负公。
玩金鸂鶒和陆鲁望。唐代。张贲。翠羽红襟镂彩云,双飞常笑白鸥群。谁怜化作雕金质,从倩沉檀十里闻。
端明尚书汪圣锡挽词二首。宋代。周必大。性与天真合,心惟圣处求。有书皆默记,无事不冥搜。相业期黄发,祠官恃黑头。为霖几人望,谁料倏成休。
至安南次王编修韵。明代。林弼。安南远至极南荒,炎海无垠野望长。马援台前秋草碧,高骈城下暮烟黄。百年图籍归中国,三郡山河保故疆。万里天威如咫尺,西风回首白云乡。
黄河二首。唐代。杜甫。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过千金怀陆刚叔许顾道。宋代。韦骧。记得当年泛小舟,相将随计冒残秋。故人笑语无缘合,今日烟波独此由。老木战风春尚浅,断云笼日雨方收。自惟我辈襟期在,碌碌谁甘便白头。
我见苏州昆山金城中,金城柱上有二龙。老僧相传道是僧繇手,寻常入海共龙斗。
又闻蜀国玉局观有孙遇迹,盘屈身长八十尺。游人争看不敢近,头觑寒泉万丈碧。
谢徽上人见惠二龙障子以短歌酬之。唐代。齐己。我见苏州昆山金城中,金城柱上有二龙。老僧相传道是僧繇手,寻常入海共龙斗。又闻蜀国玉局观有孙遇迹,盘屈身长八十尺。游人争看不敢近,头觑寒泉万丈碧。近有五羊徽上人,闲工小笔得意新。画龙不誇头角及须鳞,只求筋骨与精神。徽上人,真艺者。惠我双龙不言价,等闲不敢将悬挂。恐是叶公好假龙,及见真龙却惊怕。
道傍柳。明代。袁宏道。浓叶藏晓鸦,青条挽游骑。天株大道傍,阅尽行人泪。风搅玉蛾翻,烟亸长眉醉。本无别离心,行人自憔悴。
早朝紫宸殿贺雪呈尤延之二首。宋代。杨万里。雪妃月姊宴群仙,珠阁银楼集玉鸾。老子来看收不彻,梅梢拾得水精盘。
西江月 其二。宋代。赵桓。塞雁嗈嗈南去,高飞难寄音书。只应宗社已丘墟。愿有真人为主。岭外云藏晓日,眼前路忆平芜。寒沙风紧泪盈裾。难望燕山归路。
梅花喜神谱·烂熳二十八枝。宋代。宋伯仁。汉帝欲成仙,王母从天下。结实动千年,三偷尤可诧。
答潘少承经赤花海上见怀。明代。欧大任。三载离居忆酒垆,秋深犹自滞燕都。谁堪侠气弹孤剑,独有归心寄五湖。笛里关山新白发,楼前星斗乱黄榆。君看甲子泥涂客,长啸烟中且钓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