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宵辞

秋宵辞朗读

《秋宵辞》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夜告别
空山寂无人,
出门只有明亮的月光。
悲哉,谁能与我论述,
面对这片孤寂的忧愁。
清晨的露水湿透了衣裳,
凉风吹得毛发竖起。
泪雨突然转晴,
忧愁的云彩悄然消散。
我仰望青松下的倒影,
这种情思就在绛阙中。

诗意和赏析:
《秋宵辞》描绘了秋夜中的寂静与忧愁。诗人置身于空山之中,周围寂无人烟,唯一的陪伴是明亮的月光。他感到悲哀,却没有人可以与他分享这份忧伤。清晨的露水和凉风使他的衣裳湿透,寒意袭来,激起他毛发的颤动。然而,突然间,泪雨转为晴朗,忧愁的云彩渐渐散去。诗人抬头看见自己的倒影在青松下,他的情思与这庄严的宫殿相呼应。

整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空山无人,明亮的月光照耀下,诗人的心境显得孤寂而悲凉。他的忧愁无法与他人分享,只能自己黯然神伤。然而,诗人并未沉浸在悲伤之中,而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他内心情感的起伏。从清晨的湿气和寒风,到突然转晴的泪雨,诗人的情绪也由忧愁逐渐转为明朗。最后,他仰望青松下的倒影,表达了对高远理想和宫廷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情感变化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并通过转折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诗词的意境清新而富有感染力,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白玉蟾朗读
()

猜你喜欢

松庭散朝日,棘户启秋风。
鹄鹭纷来下,旌旗俨未攻。
驰词看倚马,余力送征鸿。
逸足谁先到,孤标想暗空。
()
扁舟几度到南昌,东望家山道路长。
醉里不知身是客,故人多处亦吾乡。
()

长记去年时。雪满征衣。佳人携手画楼西。今日关山千里外,此恨谁知。
想见绿窗低。依旧空闺。惜春还是惜花飞。纵有游蜂偷得去,争似帘帷。

()

()
腰肢一缕纤长。
是垂杨。
泥泥风中衣袖、冷沈香。
花如颊。
()

狺狺吠犬惊人起,哑哑啼乌绕树重。堠卒频敲穷巷柝,山魈乱撞破楼钟。

风行老屋寒泉吼,月暗空林宿务浓。唤醒仆夫聊伴胆,天明神思尚憧憧。

()

秘阁蓬莱有石渠,大都绝异世间书。赤文绿字君能识,便是仙才换骨初。

()

扰扰一京尘,何门是了因。万重千叠嶂,一去不来人。

鸟道春残雪,萝龛昼定身。寥寥石窗外,天籁动衣巾。

()

云林女伴踏歌来,仙桂灵芝满目开。闻说此中誇胜事,月明双跨綵鸳回。

()

千手一手用,千眼一眼观。

用观无差殊,何必许多般。

()
卜室高垣桑柘边,空中来往尽飞仙。
似闻一举三千里,更待成功上九天。
()
承华寮寀集鸳鸾,不减应徐讌魏园。
中有钓璜清渭叟,向来授钺少陵坛。
锦心绣口搴花草,雪碗冰瓯泻肺肝。
身到梅山得梅魄,老夫更借一枝看。
()

()

偶然思玉仙,便到玉仙游。
兴尽未及郭,玉仙失回头。
成毁俱一念,今昔浪百忧。

()

春与春相接,风光自发陈。悲时成既往,适我尽皆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