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词·贵妃阁

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词·贵妃阁朗读

《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词·贵妃阁》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萱长宜男草,
榴开结了花。
欢声喧令节,
庆事属天家。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景象,以及庆祝这个节日的盛况。诗人通过描写萱草和开放的石榴花,表达了节日的喜庆和生机。诗人还强调了庆祝端午节的欢声笑语,以及这个节日属于天家(指皇室)的庆祝活动。

赏析:
1. 萱长宜男草:萱草是端午节的象征植物,此处用来代表节日的到来。宜男草则意味着节日的喜庆和繁荣。
2. 榴开结了花:榴花是夏季开放的花朵,也是端午节的象征之一。榴花的盛开象征着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3. 欢声喧令节:形容庆祝节日时人们的欢乐声音此起彼伏,喧闹热烈。
4. 庆事属天家:端午节作为国家重要的节日,是皇室家族庆祝的重要活动,也是表达了诗人对皇室的致敬和赞美。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景象,表达了节日的喜庆和庆祝活动的盛况。诗人运用花草的形象以及欢声笑语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整首诗词流畅自然,富有节日气氛,以及对皇室庆祝活动的赞美,给人以愉悦和喜悦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弓刀陌上起征尘,行到潇湘春已深。柳子文章亲到眼,魏公池馆故沾襟。

莫生去鲁迟迟想,且慰歌廉望望心。泷水浯溪江不隔,肯凭鲤尾寄佳音。

()

桃花浪打散花楼,南浦西山送客愁。为理伊州十二叠,缓歌声里看洪州。

()

明卿春出牧,慷慨又刘生。邸吏惊怀印,都人羡请缨。

云随铜柱尽,山过窦州平。我欲移家去,鸣弦听诵声。

()

满门贤粹鹗横秋,文藻如君行愈修。
道本虚灵天内有,学於平实地中求。
坚凝力量诚无息,收敛精神外不浮。

()

芙蓉湿晓露,秋别南浦中。鸳鸯卷新赠,遥恋东床空。

碧水不息浪,清溪易生风。参差坐成阻,飘飖去无穷。

()

上帘钩。下帘钩。夜半天街灯火收。有人曾倚楼。思悠悠。恨悠悠。只有西湖明月秋。知人如许悠。

()

煌煌礼部公,执戟隐金马。怜才若饥渴,片善必挥洒。

馀日酬诗歌,居然振大雅。世无扬子云,谁为好玄者。

()
仰天天无穷,俯地地无垠。
天地自无尽,谁为百年人?百年之中,人复能几。
汝不成人,忧我父母。
()

呦咽高低韵不同,断魂江月更冥朦。隔窗暗觅声来处,响落晴霄一线风。

()
剡为山水宅,中有隐沦居。
未续载逵赞,閒寻支遁书。
云深丹井远,城老古州余。
何事频来往,愧看人钓鱼。
()
浪迹踰三纪,知音只数公。
拙非今日用,愚与古人同。
宾客虽常满,箪瓢或屡空。
躬耕逢岁旱,拄杖立西风。
()

潮落潮生渐远行,不堪回首望松京。
海门千里来相送,只有青山最有情。

()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渐翠谷、群仙东下,佩环声急。闻道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
山木润。琅玕温。秋露下,琼珠滴。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恨此中、风月本吾家,今为客。

()

九鼎沸莫止,大厦倾莫支。
太阴初阳不得烛下土,六龙望望闽之陲。
六宫掩泣向北去,孤臣凭城尚南顾。

()
愁锁色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多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
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长人望眼中。
()

长相忆,对影自徘徊。安镜从无台不用,行船那见水分开。

不信问瑶钗。

()

宝林初地接蓬莱,于越何年异境开。孤屿烟云浮海出,诸天风雨挟山来。

城阴屈曲衔镫塔,树色清凉护讲台。莫问前朝朱相国,断垣遗碣锁苍苔。

()

我本山中人,当暑玩泉石。
高吟清风朝,长啸明月夕。
前年徙江城。舴艋劣容席。

()

拂彼白石,弹吾素琴。

幽涧愀兮流泉深,善手明徽高张清。

()
清晓潮初过,西风猎弊裘。
肯为贫士地,偏觉老人愁。
蟋蟀声弥急,梧桐色渐愁。
残星余几点,吾独倚吾楼。
()

莫惜年华此夕凋,漫漫将旦即春朝。缇帷指刻更残律,析木循环复建杓。

玉盏椒花投晓荐,银檠蜡炬隔年消。祗应幽谷知时早,已欲飞迁翠木乔。

()

宵占两两使星东,川后迎恩启閟宫。海上天灯悬宝月,帷中神语飒冷风。

云团芝盖香烟直,春入衢尊酒味同。况是词臣工致祝,鲸波永息岁恒丰。

()

秣陵一别十三年,许掾能开玳瑁筵。何限江山经六代,未应宾客让群贤。

春声前起金罍侧,真气东来玉杖前。遥望昆崙山下路,同谁田者是元先。

()

东坡仙去三百载,海上犹存丹凤巢。醉里自将衫袖下,拂开尘壁看烟梢。

()
幽居不厌小,小院有深庭。
一曲秋风地,低檐夕照明。
脱条株有态,止水莹含清。
中有支离客,吟腰瘦沉卿。
()

白雪堆秾李,红蓝染靓桃。晨妆须蚤看,莫待日华高。

()

翠帷藤簟竹方床,孤枕慵便五夜凉。梦里不知身作客,忽疑钟响是家乡。

()
平生心赏有高踪,更喜夤缘造化中。
语次欲传须柳子,诗宗不愧是江翁。
无言可究称醇德,有眼能看拜不风。
共睹谢庭兰玉秀。
()

遥夜空山独自求,无端身世有微忧。十年未尽多生习,五斗能消一月愁。

黄叶尚繁霜渐促,苍鹰才纵势全收。笳吹此际平乘上,指点燕云说九州。

()

幸值圣明临御日,更逢文轨混同时。升薰天地神功颂,润色光天统业辞。

()
金关五云里,玉座太微间。
凌虚新就燕间,宣唤侍臣班。
丹扆坐移前席,禁漏声传高阁,喜气满龙颜。
天语眷畴昔,政路稳跻攀。
()

屋角天黑鸡未嚎,行人催起如追逃。撼窗裂瓦风怒号,开门乱雪飞银涛。

布衾藉草卧方牢,但听耳边声哜嘈。笑谓行人毋乃劳,何为不待东方高。

()

大庾岭头梅挂月,居庸关外草连天。马牛风古不相及,障雾饕风一梦然。

()

日映宫墙柳色寒,笙歌遥指碧云端。

珠铅滴尽无心语,强把花枝冷笑看。

()
绿满园林红已稀,湿烟和柳共霏微。
谁家油壁春寒里,独辗天街晓雨归。
()

古殿金容锁闲寥,断碑多是记前朝。桃源已觉茫无路,蓬鬓谁能老不凋。

元鹤几年巢石窦,翠华何日度仙桥。鼎湖龙去仙踪远,留与山僧避俗嚣。

()

云送关西雨,风传渭北秋。孤灯然客梦,寒杵捣乡愁。

滩上思严子,山中忆许由。苍生今有望,飞诏下林丘。

()

殽函恃险竟何如,虎视乾坤归六虚。空向人间焚典籍,宫中尚有不韦书。

()

白眼看人,谁作俑、嗣宗为虐。从此后、争相模仿,传来衣钵。

许史府中饶结驷,翟公门外堪罗雀。把乘车、戴笠旧时盟,成高阁。

()
青颦粲素靥。
海国仙人偏耐热。
餐尽香风露屑。
便万里凌空,肯凭莲叶。
()
西野芳菲路,春风正可寻。
山城依曲渚,古渡入修林。
长日多飞絮,游人爱绿阴。
晚来歌吹起,惟觉画堂深。
()
杨柳依依半掩扉,新晴疏影弄斜晖。
好花觅句忍轻负,幽鸟劝沽良重违。
閒爱青苔缘砌上,静看蝴蝶扑窗飞。
雨多不觉芜菁过,又喜盘中笋蕨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