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游八关寺

初夏游八关寺朗读

《初夏游八关寺》是一首由宋代诗人陈与义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闭门睡过春,
出门绿满城。
八关池上柳,
絮罢但藏莺。
世故剧千蝟,
今朝此闲行。
草木随时好,
客恨终难平。
寺有石壁胜,
诗无康乐声。
扶鞍不得上,
新月水中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夏时节游览八关寺的情景。诗人在春天闭门休息,出门后发现整个城市都被绿色所包围。他来到八关寺的池塘边,柳树的絮已经飘落,只有藏在其中的莺鸟依然欢快地歌唱。诗人感叹世事繁琐,而今天却有幸能够闲逛其中。草木随着时节的变化展现出美好的景色,但是客人的思念却难以平息。寺庙里有一块壁画十分出色,但却没有诗人的歌颂赞美。诗人想要扶鞍登上马匹,但却无法实现,只能望着水中的新月。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精致的语言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繁忙世事的厌倦和对闲适自由的向往。他注意到了细微的变化,如城市的绿意和柳絮的飘落,展现了他对自然和美的敏感。诗人的心境在诗中逐渐展现,他感叹世故之事的纷扰,但也珍惜着当下的宁静与自由。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但却受到现实的限制,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写出了初夏时节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展现了对自然、自由和美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使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纷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陈与义朗读
()

猜你喜欢

绮罗香风翡翠车,清明独傍芙蓉渠。上有云鬟洞仙女,

垂罗掩縠烟中语。风月频惊桃李时,沧波久别鸳鸿侣。

()
三洲滩口急,两水渡头来。
下过桓彝宅,上通严子台。
潺湲泻寒月,晃漾照春梅。
白鹭惊起处,鱼多见底回。
()

盈掌寒光半翳无,四郊尘静月明孤。至今兔捣缘何事,萧瑟秋声满玉壶。

()

少小相随雁接行,分飞云路两茫茫。十年君作乘骢客,一第吾惭司马郎。

白简冰霜心独赤,青衫尘土鬓先苍。今宵又是城西别,秉烛相看似梦乡。

()

红冰冷浸芙蓉被。玉壶满贮愁人泪。天外一声悲。离群寒雁归。

侍儿呼不应。辗转怜同病。几欲梦乡娃。通宵梦竟赊。

()

()
江山佳处留行客。
醉馀老眼迷空碧。
独倚最高楼。
乾坤日夜浮。
()

离离南山田,采采山下绿。兹晨凉风发,秋气已可掬。

美人平生亲,零落在空谷。颜色不可见,何由踵高躅。

()
汉竹初来号令班,不知疆域远长安。
阳升顿使群阴伏,旱极真成上瑞看。
比拟敢言风絮乱,丰登预想麦秋寒。
冰清玉润登临处,不用赋诗名喜欢。
()
江云不与山云接,土雨还因夜雨消。
独上天台肆遐瞩,故乡只隔一山遥。
()
晓天云静浓霜白,千峰万峰锁寒色。
骊龙失珠知不知,无限平人遭点额。
()
鸟声泣暮雨,蝶梦绕东风。
花落不堪问,春光半已空。
()
四海王夫子,精忠简冕旒。
诏纶飞涣渥,禁阁要名流。
江左思安石,朝端欠武侯。
命珪兼召节,蚤晚到南州。
()

高人厌尘纷,不肯栖平地。木末敞轩窗,托此超然意。

()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