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山二首》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山野景象,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对自然的感慨。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山空樵斧响,
隔岭有人家。
日落潭照树,
川明风动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出山的场景。诗的开头是"山空樵斧响",意味着山中回荡着伐木斧头的声音。接着,诗人提到山的另一侧"隔岭有人家",说明在山的另一边有人家居住,山野与人烟相隔。接下来,诗人描写了夕阳的景象,"日落潭照树",夕阳的余辉映照在潭水和树木上,景色美丽。最后一句"川明风动花"表达了山谷中川流不息的河水,微风吹动着花朵,整个山谷显得明亮而生机勃勃。
赏析:
《出山二首》通过描绘山野景色,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声音、光影和自然元素的交织,形象地表现了山野的景色和动态。诗中的"山空樵斧响"、"日落潭照树"、"川明风动花"等形象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野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山野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山野景色,诗人抒发了对宁静与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诗中的景色、声音和动态元素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和和谐的画面。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山野生活的向往,也可以从中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总之,《出山二首》是一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山野景色的诗词,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陈与义。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过墙竹。明代。朱诚泳。箨龙初卸锦绷香,头角峥嵘过粉墙。翻讶吹箫秦弄玉,月明骑凤度潇湘。
别冯使君。唐代。贯休。瓦砾文章岂有媒,两三年只在金台。本师头白须归去,太守门清愿再来。皓皓玉霜孤雁远,萧萧松岛片帆开。从兹林下终无事,唯只焚香祝上台。
和集贤相公摄事出郊。宋代。夏竦。台衮承严祀,传呼出禁城。扢坛将错事,总驷暂观耕。盈止逾周颂,康哉叶舜赓。满篝登大穟,首种达初萌。行馌家为黍,要朋户捧罂。川长应万耦,树密尽三荆。有相神休茂,多欢国誉荣。馀粮充近甸,遗秉富陪京,碓罢春梁熟。机闲织素成。休牛鸣笛起,会绩远灯明。路有遗金在,村无吠犬惊。熙熙难遍纪,徒仰泰阶平。
中秋醉后。宋代。赵鼎。顾影不成舞,披襟欲御风。人怜经岁别,月与旧时同。鹤警露华白,鱼潜水鉴空。举杯还径醉,归梦广寒宫。
漫兴三首 其三。明代。张元祯。吾闻唐虞时,明目达四聪。如何后来世,自作瞆与矇。致令天下情,默默不得通。抚卷三叹息,飒飒来天风。
感成 其二。清代。了禅。未识乱离苦,先惊魂梦安。亲知存海内,孤立在江干。恋敢轻三宿,斋难饱一餐。饥寒余领惯,蒿目泪空弹。
夜坐杂言次韵 其四。明代。释宗泐。坐致不请友,翩然远来集。幻境非久留,白日西驰急。此宵曾几何,晨露下阶湿。红颜不可驻,瑶草无人拾。
次韵王待制游东坡留题十一绝。宋代。喻良能。笔下无非幼妇辞,胸中端拟效安期。我生只许拜遗像,不见先生无恙时。
雪晴步至舍傍。宋代。陆游。雪消还似雨,冰释旋成泥。视菜荒陂北,寻梅小坞西。墙阴新犊卧,庭际午鸡啼。幽兴殊无极,归来日已低。
梅窗为蔡君题。明代。王立道。为爱孤山友,閒窗手自栽。尘襟风外洗,野望雪中开。心赏芝兰共,年芳桃李催。不嫌居近市,清梦自徘徊。
送同年少宰汪閒斋考绩北上。明代。边贡。凤阙开晴霞,龙楼啼曙鸦。春风上春月,吹满上林花。上林花色明如绣,亚相考功新入奏。遥从花外驻公车,更向花间听禁漏。禁漏丁丁杂佩环,朱衣玉貌动宸颜。铨司藻鉴悬秋水,宪府威名重泰山。廊庙雍容需衮职,徵迎不用皇华敕。元知北斗近三台,早见东人歌九罭。都下旧游怀丙辰,回头二十九回春。看花借问当时侣,白发重逢今几人。
一剪梅(冬至)。宋代。程垓。斗转参横一夜霜。玉律声中,又报新阳。起来无绪赋行藏。只喜人间,一线添长。帘幕垂垂月半廊。节物心情,都付椒觞。年华渐晚鬓毛苍。身外功名,休苦思量。
梅子黄时雨 梅雨。清代。厉鹗。枯坐幽窗,赚轻梦破时,惊响荷扇。正浓绿墙头,金丸堪荐。想到一犁江上暝,愁将入吴云远。淙潺遍。吹笛夜船,灯影遥颤。深院。残寒犹恋。漫妨他燕乳,帘暗慵卷。奈扫壁看题,蜗偷银篆。依约红绡香润句,袜罗应伫沿阶藓。风微便。楼前镜波深浅。
列仙文。清虚真人。唐代。孟郊。欻驾空清虚,徘徊西华馆。琼轮暨晨抄,虎骑逐烟散。惠风振丹旌,明烛朗八焕。解襟墉房内,神铃鸣璀璨。栖景若林柯,九弦空中弹。遗我积世忧,释此千载叹。怡眄无极已,终夜复待旦。
题筠轩。元代。刘崧。修竹夏向深,层轩昼逾静。沈沈幽荫交,洒洒众绿净。微风枕簟入,落日琴尊并。揽枝发清啸,抚节延孤咏。怅望生夕霏,幽期在萝径。
鹊桥仙 其二 再为蔡夫人寿。清代。吴绮。玉箫引凤,金龙放鸽,甲子韶华初半。水晶帘下恰梳头,早展满、鹅溪素练。云因意起,花随手发,笑引绿华为伴。儿家琴曲本中郎,谁说道、夫人姓管。
月香亭主人送似牡丹座客作芍药品题 其一。宋代。徐鹿卿。素妆芍药万花王,叶未全舒满国香。醉眼梦腾浑不醒,虎贲却似蔡中郎。
古松。宋代。刘子翚。手植知何代,枞枞万盖齐。韵清琴易写,干直鸟难栖。惨淡连云坞,鬅鬙荫石溪。刳明虽小用,曾照路人迷。
西江月。宋代。何梦桂。犹记春风庭院,柳阴深锁帘帷。东君去后雨丝丝。空认紫骝嘶处。梦断箫台无据,十年往事休追。忽然拈起旧来书。依旧长亭双泪。
满江红(建安戏用林碧山韵)。宋代。刘将孙。正好花时,忽办得、匆匆来去。道一往无情,却又别颦愁妩。四海云鬟高样髻,长思红袖□分路。怪近来、不怨客毡寒,婵娟误。黄花约,终难据。曾未肯,清园住。只昼思夜梦,浅斟低诉。莲子擘开谁在薏,徐娘一笑来何暮。又争知、寂寞白头吟,寒机素。碧山建人,仕建安,词中云鬟红袖,皆建近景,莲薏徐何,皆建故有名妓,戏存其姓名,知者可一笑也。
秋怀十首 其四。宋代。朱松。月林疏愈明,露草净可拭。飞飞萤递照,轧轧虫自织。移灯检书读,千载如经夕。微言契夙心,妙解失陈迹。文章事雕琢,回视真儿剧。世无扬子云,此理谁见直。
访落。先秦。诗经。访予落止,率时昭考。於乎悠哉,朕未有艾。将予就之,继犹判涣。维予小子,未堪家多难。绍庭上下,陟降厥家。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
满庭芳。元代。侯善渊。海角天涯,寻朋访友,悄无一个知音。*争人我,财色利名侵。闻说邪淫妄语,拼身命、一向钻寻。真常教,余言直劝,返报怨还深。休休宁奈也,澄清默运,摄养真心。混元一*,升降定浮沉。迤逦收归宝鼎,纯阳就、点铁成金。通玄妙,群魔消散,方显鬼神钦。
醉后同张刚父清风楼联句。元代。赵孟頫。碧树未黄风露秋,晚云萧瑟乱山愁。千家疏雨催砧杵,两岸残阳入钓舟。画角吹残人罢市,清尊饮散客登楼。古今回首俱陈迹,唯有溪声日夜流。
丹华篇。元代。张昱。修茎冒丹华,碧叶相掩映。晨露发其枝,举世莫与并。微风波上来,绰约有馀韵。相看咫尺地,人远河汉近。绿房多苦心,伫立秋塘暝。
游浈阳峡。宋代。范镗。峡流触石石欲裂,峡舟溯水心寸拆。系缆心头夜向阑,惊浪沄沄写寒月。风餐水宿知几年,馀生可复瘴江边。愁绝不眠起披户,顾视海宇天茫然。
免归思母八首 其三。明代。张国维。昔年扶侍恋居诸,岭海燕吴色笑舒。游纪东征曾作赋,情牵北望久悬舆。颇嫌孝养资征檄,不信瞻依忍绝裾。母子余生将互倚,终焉岂独爱吾庐。
惆怅诗十二首 其八。唐代。王涣。青丝一绺堕云鬟,金剪刀鸣不忍看。持谢君王寄幽怨,可能从此住人间。
送郑雪屋归里。宋代。李昴英。征衣点落红,君去与春同。贫到归时见,吟多醉后工。不应冠尚鹖,自许气如虹。忽着看山眼,飞帆吸快风。
闻报书怀四首 其二。明代。曹于汴。郑重多贤辅圣君,不才自合老烟云。儿童课罢书堂寂,种竹栽花日又曛。
僧志月碧云轩改为景云轩因书二首。宋代。李覯。景云持律冠当年,遗迹虽沉古寺存。释子若能精进去,便应题作景云轩。
琴调相思引。清代。朱祖谋。吹梦东风懒似云。占人怀抱是歌颦。雁行低尽,零乱一筝尘。独自意行僵宝瑟,两边閒泪阁罗巾。小帘朱户,依旧去年人。
过王介同年墓。宋代。苏辙。平生使气坐生风,徐叩方知学有功。应奉读书无复忘,虞翻忤物自甘穷。埋根射策久弥奋,投老为邦悍莫攻。坟木未须惊已拱,少年我亦作衰翁。〈昔与中甫同登制科,仆年最少,今已老矣。〉主
次韵端夫闻江北水磨。南北朝。邹浩。万事根本初难明,声之所发由声声。不有智者抉其□,直如宝剑埋丰城。风生风济孰嘘吸,制作解成琴与筝。矧兹江汉泻荆楚,含桃初熟飞流莺。波涛暗逐岁月长,激激滩际春雷谹。白沙湖边更湍急,五磨因缘资养生。城中鞭驴喘欲死,亦或人劳僵自横。借令麦破面浮玉,青蝇遽集争营营。乃知此策最长利,朱墨岂复嗤南荣。天轮地轴骇昼夜,彷佛飓扇吹苍瀛。游江夫人俨然坐,蛟龙不动如石鲸。只应神物亦持护,我辈何妨双耳清。
步屧。宋代。陆游。名山有志未能酬,步屧东冈当出游。小阁卷帘惊鹭起,清池投饵看鱼浮。西风吹叶空多感,落日衔山尚小留。儿老戍边归未得,淮南新雁又经秋。
出京。金朝。元好问。从宦非所堪,长告欣得请。驱马出国门,白日触隆景。半生无根著,飘转如断梗。一昨随牒来,六月阻归省。城居苦湫隘,群动日蛙黾。惭愧山中人,团茅遂幽屏。尘泥久相涴,梦寐见清颍。矫首孤云飞,西南路何永。
田文。宋代。姜特立。田文养士天下无,撞钟列鼎倾金珠。入关几作秦囚拘,当时贵客如橛株。仓皇脱死托小夫,嗟哉所养非所需。
诉衷情(三月八日仲存席上见吴家歌舞)。宋代。毛滂。花阴柳影映帘栊。罗幕绣重重。行云自随语燕,回雪趁惊鸿。银字歇,玉杯空。蕙烟中。桃花髻暖,杏叶眉弯,一片春风。
元夕午门观灯应制 其十一。明代。金幼孜。戏乐呈来六队中,御前特敕赐黄封。侍臣既醉犹能赋,步出端门月正中。
冬日过练川黄东溪隐居。元代。良琦。岁晚来寻黄处士,小艇晓入东溪云。水生柳下鹅鸭喜,日出沙头鸥鹭分。枸杞子香浮茗碗,枇杷花气杂炉薰。却怜清会难频得,明日南江又忆君。
雨中杜鹃花。清代。顾衡文。分明一树珊瑚色,微雨斜阳洗愈鲜。种甫三年聊此地,开当四月奈何天。层绡剪就香都断,赧颊涂成火欲然。浪说神仙留幻影,洞天无泪迸啼鹃。
减字木兰花 临镜。清代。张学雅。晓寒侵箔。锦帐佳人初梦觉。情绪如痴。一种幽魂枉自持。菱花乍起。忽见嫦娥来月里。髻腻云香。鬓掠兰花时样妆。
野亭公杂咏六首 其二 野阁。明代。顾璘。小阁何亭亭,临郊俯清樾。虚栋驻山云,闲窗纳林月。浮烟坐来消,飞鸟望中灭。冲襟寂如水,那知有炎热。
村咱有呼予老朝奉者。元代。方回。真公真相自难诬,非相非公亦好谀。谁忽谓予老朝奉,心知不是赝称呼。
西楼月(即春晓曲)。宋代。张元干。瑶轩倚槛春风度。柳垂烟,花带露。半闲鸳被怯馀寒,燕子时来窥绣户。
和宋中道元夕二首。宋代。梅尧臣。春风来解吹残雪,灯烛迎阳万户燃。竟看繁星在平地,不妨明月满中天。赭袍已向端门御,仙曲初闻法部传。车马不闲通曙色,康庄时见拾珠钿。
和陶拟古九首 其一。宋代。苏轼。有客叩我门,系马门前柳。庭空鸟雀散,门闭客立久。主人枕书卧,梦我平生友。忽闻剥啄声,惊散一杯酒。倒裳起谢客,梦觉两愧负。坐谈杂今古,不答颜愈厚。问我何处来,我来无何有。
青龙渡头。宋代。陈允平。天阔雁飞飞,淞江鲈正肥。柳风欺客帽,松露湿僧衣。塔影随潮没,钟声隔岸策。不堪回首处,何日可东归。
喜雨诗。南北朝。魏收。霞晖染刻栋,础润上雕楹。神山千叶照,仙草百花荣。泻溜高齐响,添池曲岸平。滴下如珠落,波回类璧成。气调登万里,年和欣百灵。定知丹甑出,何须铜雀鸣。
南乡子 其三。五代。欧阳炯。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孔雀自怜金翠尾,临水,认得行人惊不起。
次韵答胡若思宾客 其一。明代。杨士奇。东璧蓬山顶,曾同侍玉皇。碧霄龙早逝,沧海鹤高翔。案有庄生论,门临孺子坊。游心邈千载,尘虑已都忘。
颐浩辩公寄莼菜瓜菹有别久不见渴心生尘之语因以为韵作绝句八首寄谢 其五。明代。顾清。龙宫带明湖,倒影疑可掇。何当酌清泠,一洗尘中渴。
松守喻侯讣至有感。明代。顾清。万事无言已盖棺,蜀江回首是青山。浮生毕竟谁寿夭,客路从知有往还。千古桐乡终祀邑,他年汉史或须班。令人转觉巢由贵,不与醯鸡杂瓮间。
采桑子·画船载酒西湖好。宋代。欧阳修。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游长安诸寺联句·崇义坊招福院·赠诸上人联。唐代。段成式。翻了西天偈,烧余梵宇香。撚眉愁俗客,支颊背残阳。--段成式洲号惟思沃,山名只记匡。辨中摧世智,定里破魔强。--张希复许睿禅心彻,汤休诗思长。朗吟疏磬断,久语贯珠妨。--段成式乘兴书芭叶,闲来入豆房。漫题存古壁,怪画匝长廊。--张希复
赠薛校书。唐代。李白。我有吴越曲,无人知此音。姑苏成蔓草,麋鹿空悲吟。未夸观涛作,空郁钓鳌心。举手谢东海,虚行归故林。
赠孔止武横州学正 其二。明代。金幼孜。承恩晓出五云端,为向横州作教官。圣主崇儒资教育,逢人休叹座毡寒。
周耐溪见访。宋代。刘辰翁。麦径萦纡缩寄蜗,传呼惊倒望前牙。能忘特进群公表,来访寻常百姓家。草市波喧腾骑竹,柴门路隘簇鞍花。屏窥不信雌同甲,为倍高明两鬓萧。
旅中谕怀。宋代。俞紫芝。白浪红尘二十春,就中奔走费光阴。有时俗事不称意,无限好山都上心。一面琴为方外友,数篇诗当橐中金。会须将尔同归去,家在碧溪烟树深。
万侍御赴判剑州过金陵有赠。明代。汤显祖。紫气通华岳,黄图辟草莱。地遥金柱接,天广玉门开。雪岭燕支逼,湟池曳落回。安攘余上策,驾御失雄猜。世数鸣沙积,风烟垒壁摧。奸阑嫌说剑,断道怯行枚。倍有金缯去,毫无善马来。市和虚内帑,买爵富中台。醉吏囊谁问,疲儒毂浪推。虏王迎后佛,胡妇戏前媒。席暖戈犹枕,盟寒堑欲灰。饮河清渭赤,食月白星灾。万里城危蹙,三公网数恢。借筹沉汉幄,折槛起云台。字挟披肝苦,章飞战血哀。叫阍心展转,卧阁语徘徊。鬼谒能炀日,神奸不畏雷。绣衣翻远影,封事委浮埃。墉隼掀难下,台乌落未回。敌人乘障舞,壮士隔河咍。朝露商君药,章江蜀汉材。燕矶朝耽语,牛渚夜星陪。色笑谁双枕,心知且一杯。烛开燕黯淡,车入剑摧颓。角韵寒吟彻,鸡声暗舞催。春王回斗柄,月将在河魁。冰雪阴将解,风云气似培。秦中初折柳,江外与题梅。去色连云栈,归心滟滪堆。参军髯自好,洒洒绝伦才。
中丞公以芍药花数本见寄。明代。戚继光。经时涉塞意难论,乍见春风入烧痕。不道平章亭子畔,数枝红药向人繁。
遣兴。清代。朱景英。踪迹飘萍寄一官,仅容吟啸少盘桓。人如许掾怀空切,书比荆州借更难。绝域异花开旋落,小园灵果摘将残。海东亦有珊瑚树,底处烟波下钓竿。
秋夜冲虚观听羽人奏乐。明代。李云龙。花宫云敛金轮高,羽人向月张云璈。寒潭水立群龙号,翩翩鸣鹤来九皋。瑶阶石裂山泉叫,修篁高咏长松啸。忽如玉斧削琅玕,又如黍珠撒金盘。响入遥天杂风雨,老猿掷枝山鬼舞。鲍靓长吟倚琼树,足下呢喃双舄语。
过黄墅沈氏阻风望洞庭甚近而不能至。明代。王鏊。茅堂宛在碧山腰,山下行人不受招。梁作虹蜺应可渡,水如衣带却成遥。清风入夜生蘋末,细雨扶春上柳条。不是休文能醉我,平生磊块仗谁浇。
和圣美翟家原道中之作。宋代。范纯仁。晓烟浮水白,晴日透霞红。屈曲岭头路,萧条旗脚风。主恩覃塞外,贤业满胸中。始信人声远,欢迎到处同。
学古体。金朝。侯册。桐风吹月乌啼井,蟾波湿露沉云影。素丝牵玉转泉华,美人睡觉燕支冷。银钩挂帘北窗晓,翠鬟临镜双鸾小。黄衫少年望不来,寂寂庭阶满春草。
鹧鸪天 其二 和天久雨。金朝。李俊民。丧乱来来少睡眠。□□□榻又留连。那堪又下潇潇雨,可奈无秋薄薄田。□□□,□残年。眼前戈戟尚森然。得他真个风云手,不信人间有漏天。
挽李秀岩二首。宋代。刘克庄。获麟以后更休论,化鹤而归亦浪言。过眼忽看遗老传,终身不及长公门。山房惜未从公择,书局闻曾拟道原。六合茫茫千载远,些成无路可招魂。
喜义卿得子端倅摄新守。宋代。胡寅。喜乐民宜甚,平反笑屡春。故庆熊梦协,还见凤毛新。桂籍他年继,桑弧旧俗因。岂无汤饼会,也合到穷宾。
无聊二首 其二。明代。王彦泓。把书移枕近床棱,叹息观涛病未能。怯暑心情犹喘月,背时风调独怀冰。无劳天女持花散,有愧高人选药称。肯过小楼言笑否,不嫌同上第三层。
圜中春雪。明代。徐渭。春雪浩茫茫,羁人坐欲僵。分明落桃李,只是少芬芳。一片凄圜栅,中宵醉洞房。何心分苦乐,人自异肝肠。
清平乐 寿彬齐四月二十八日。元代。陈栎。清和天气。三荚萱犹翠。恰喜先生初度至。近迓薰弦佳致。几年人物彬彬。文华质实惟均。寿宿临之在上,龙溪文脉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