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建安戏用林碧山韵)。宋代。刘将孙。正好花时,忽办得、匆匆来去。道一往无情,却又别颦愁妩。四海云鬟高样髻,长思红袖□分路。怪近来、不怨客毡寒,婵娟误。黄花约,终难据。曾未肯,清园住。只昼思夜梦,浅斟低诉。莲子擘开谁在薏,徐娘一笑来何暮。又争知、寂寞白头吟,寒机素。碧山建人,仕建安,词中云鬟红袖,皆建近景,莲薏徐何,皆建故有名妓,戏存其姓名,知者可一笑也。
《满江红(建安戏用林碧山韵)》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刘将孙。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满江红(建安戏用林碧山韵)
正好花时,忽办得、匆匆来去。
道一往无情,却又别颦愁妩。
四海云鬟高样髻,长思红袖□分路。
怪近来、不怨客毡寒,婵娟误。黄花约,终难据。
曾未肯,清园住。
只昼思夜梦,浅斟低诉。
莲子擘开谁在薏,徐娘一笑来何暮。
又争知、寂寞白头吟,寒机素。
诗词中的中文译文:
正是花开的时候,突然有事,匆忙地来去。
虽然说一去无情,但还是别有愁妩之意。
四海的美女们把头发盘成高髻,长久思念红袖分离的路。
奇怪近来,不怨客寒的毡席,美人误了婵娟的约定。黄花的约定,终究难以兑现。
曾经不愿意,住在清园里。
只白天思念,夜晚做梦,浅斟低诉。
莲子一瓣瓣地开放,谁在薏米旁边?徐娘一笑,来到何时的黄昏。
又争取得知道,寂寞的白发吟唱,冷机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爱情故事的情感细节。诗人以诗情画意的语言,表达了对红袖分离的思念之情。
诗词开篇描述了正值花开时节,作者忽然有急事而匆忙来去的情景。接着,他表达了自己一去无情的态度,但却又流露出别有忧愁的情感。四海的美女们将头发盘成高髻,长久思念着红袖离别的路途。作者感叹近来的变故,不怨恨客寒的毡席,却是美人误了婵娟的约定,黄花的约定最终难以实现。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曾经不愿意住在清园里的想法。他白天思念,夜晚做梦,浅斟低诉。在诗的最后几句中,莲子一瓣瓣地开放,诗人好奇地问谁在薏米旁边,徐娘一笑,来到何时的黄昏。诗人又争取得知道,寂寞的白发吟唱,冷机素。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细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红袖分离的思念之情。作者以花开的时节为背景,通过对美人云鬟、红袖分离等细节的描写,展示了爱情的苦闷和对失去的留恋之情。同时,诗中还渗透了对寂寞岁月和白发苍苍的悲凉感受。整首诗词以婉约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叹。
需要说明的是,诗中提及的"云鬟"、"红袖"、"徐娘"等名词,都是建安时期的知名妓女,而"碧山"则是刘将孙的官职和谥号,诗中的这些人物和事物都是以建安戏剧为背景,借用了那个时代的元素来构建诗词情境。对于熟悉建安时期戏剧和文学的人来说,这些名词会增添一些笑料和趣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婉约的语言,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思念和对光阴流转的感慨。它展示了诗人刘将孙对红袖分离的痛苦情感,同时借用建安戏剧的元素,为诗词增添了一些趣味和幽默。
刘将孙(1257—?)字尚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刘辰翁之子。尝为延平教官、临江书院山长。事迹见《新元史。刘辰翁传》。有《养吾斋集》四十卷,久佚。《四库总目提要》云:“将孙以文名于宋末,濡染家学,颇习父风,故当时有小须之目。”《彊村丛书》辑有《养吾斋诗馀》一卷。...
刘将孙。刘将孙(1257—?)字尚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刘辰翁之子。尝为延平教官、临江书院山长。事迹见《新元史。刘辰翁传》。有《养吾斋集》四十卷,久佚。《四库总目提要》云:“将孙以文名于宋末,濡染家学,颇习父风,故当时有小须之目。”《彊村丛书》辑有《养吾斋诗馀》一卷。
送无可上人游越(一作送无可住越州)。唐代。姚合。清晨相访立门前,麻履方袍一少年。懒读经文求作佛,愿攻诗句觅升仙。芳春山影花连寺,独夜潮声月满船。今日送行偏惜别,共师文字有因缘。
阳城怀旧 其二。金朝。李俊民。道途行处恶,故旧别来稀。涧口分流水,林梢挂落晖。好山留客住,幽鸟背人飞。门外秋光老,征鞍尚不归。
希有鸟吟。宋代。何梦桂。穹壤纷众羽,固有仁不仁。鸮凤虽异性,同为阴阳根。惟彼希有鸟,於禽集大成。力可振海岳,翂翐似无能。鲲鹏侈变化,比予尔何曾。群鷇偃下风,举受翼卵恩。万里不足飞,千载始一鸣。远之不可疏,即之不可亲。地维缺不震,天柱拆不惊。安得以宠辱,而能累其身。世固有大物,天地间气生。卑卑局耳目,夫谁识其真。道大固难同,安能抗世情。何如任毁誉,徜然忘我人。不谐众人口,而谐万世心。
曾醉扬州十里楼。竹西歌吹至今愁。燕衔柳絮春心远,鱼入晴江水自流。
情渺渺,梦悠悠。重寻罗带认银钩。挂帆欲伴渔人去,只恐桃花误客舟。
思佳客(竹西从人去数年矣,今得归,偶以此烦全美达之)。宋代。吕渭老。曾醉扬州十里楼。竹西歌吹至今愁。燕衔柳絮春心远,鱼入晴江水自流。情渺渺,梦悠悠。重寻罗带认银钩。挂帆欲伴渔人去,只恐桃花误客舟。
喜闻太傅右丞相出师平寇。元代。吴景奎。诏书飞下紫微天,太傅仍兼将相权。入总夔龙陪帝舜,出为叔虎佐周宣。西北旌旗腾杀气,东南海岳静烽烟。功高带砺归朝日,圣主垂衣亿万年。
乾宁八景 其一 卫河秋涨。明代。张缙。长河积雨晓弥漫,却爱轻风引碧澜。会得邹人柯氏意,庄生幻语不须看,
岳后步月。宋代。林用中。转缺霜轮出海边,故人千里共婵娟。山阴此夜明如炼,月白风清人未眠。
晚至乡亭。唐代。郑德玄。长亭日已暮,驻马暂盘桓。山川杳不极,徒侣默相看。云夕荆台暗,风秋郢路寒。客心一如此,谁复采芳兰。
答周德夫见寄。宋代。黄庭坚。自我官东南,久无西北书。周郎纵横才,欬唾落明珠。寄声相劳苦,敦厚不忘初。穷山江莽苍,胸次赤宽舒。念君怀白璧,故作短褐趋。秋官方按剑,不与计吏俱。惊嗟相见晚,天子识严徐。想当搜逸民,耕钓起海隅。鹤翎需啄饮,龟尾且泥涂。功名好采来,五白成一呼。小人邱壑心,日月半谢除。何时真得归,猿鸟为先驱。投身婴世故,葛蔓恐难图。相思欲写寄,滴尽玉蟾蜍。
和圣美壁间题。宋代。范纯仁。胡慑天威自走藏,腐儒焉用合还乡。驽骀恋主心终在,鼯鼠营身技不长。晚岁胸襟成濩落,故山林壑谩青苍。进趋无术归无计,聊得君诗浣肺肠。
挽大年法师。明代。冰如源。影堂灯永夜,想像似安禅。授法两三子,深心十二年。矮松方挂月,新塔已生烟。气结更何语,徒为叹逝川。
春晚鉴江书怀 其二。明代。区怀年。炊烟微掠凤山西,逆旅看山草阁低。清浣不禁迟暮色,刺桐花落杜鹃啼。
古意。元代。黄庚。庭前有高树,风挠无停枝。寒鸦噤不鸣,夜半环树飞。托身未得所,三匝情依依。高飞犯霜露,低飞独茅茨。乾坤岂不容,振羽将安之。徘徊恋明月,顾影徒伤悲。
雪夜庐山玩月。明代。李梦阳。庐山万古月,几度雪边明。影傍素林灭,层随寒浪生。蔽岩疑有缺,侵鹊暗须惊。转恐群星妒,冰壶独自行。
感事。宋代。陆游。青鬓当时映绿衣,尧功曾预记巍巍。玄都春老人何在?华表天高鹤未归。流辈凋疏情话少,年光迟暮壮心违。倚楼不用悲身世,倦鷁无风亦退飞。
山居二首。宋代。于石。结屋万山顶,柴扉昼懒开。捣茶惊鹤醒,抛果引猿来。笋短和泥掘,松高倚石栽。有时寻胜去,多趁暮钟回。
登双凤普福宫东楼赠吴道传时周境存隐君同席二首 其二。元代。王逢。楼殿岧峣上赤霞,水纹蟠凤卧灵槎。石棋盘静香烟直,帘下双头百合花。
寄昭应王中丞。唐代。张籍。借得街西宅,开门渭水头。长贫唯要健,渐老不禁愁。独凭藤书案,空悬竹酒钩。春风石瓮寺,作意共君游。
题钟山新寺后三日钦蒙圣制和章感遇之余谨再。明代。蒲庵禅师。宝刹新成护百灵,钟山泉石有光荣。金轮朝佛诸天喜,玉帛来王万国平。定起不知明月上,身闲只爱白云迎。龙飞幸际雍熙日,亲见黄河一度清。¤
同燕公泛洞庭。唐代。尹懋。风光淅淅草中飘,日彩荧荧水上摇。幸奏潇湘云壑意,山旁容与动仙桡。
王总戎携酒同登新城南楼即席赋。明代。胡应麟。突兀飞甍潞水头,栏干十二挂朱楼。云拖汉阙双龙度,月拥燕城万雉流。坐里胡床应尽兴,登来彩笔暂销愁。山川信美吾乡异,聊伴元戎作壮游。
早春酬张客见赠。明代。李梦阳。周王祈雪罢灯游,楚客思乡迥独愁。不雨风云常袅袅,入春江汉转悠悠。秾花锦石添霜鬓,横笛短箫悲綵舟。岐路断肠俱不减,予今搔首为西州。
南山田中行。唐代。李贺。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登粤王台。唐代。宋之问。江上粤王台,登高望几回。南溟天外合,北户日边开。地湿烟尝起,山晴雨半来。冬花采卢橘,夏果摘杨梅。迹类虞翻枉,人非贾谊才。归心不可见,白发重相催。
十三夜质甫诸君别去乘月行舟。明代。顾璘。霜月明如昼,沙溪见底清。客疑灯下坐,舟向镜中行。读易无昏字,看山辨远名。祇应归棹上,翻遣别怀生。
剡溪道上一首。宋代。刘一止。一水萦不断,千岩翠相扶。孤篷载雪归,我昔见画图。今年两经行,明晦自惨舒。旱夏山若焦,秋至潦溢途。是中无故人,王事当驰驱。景物寄心赏,随遇便有馀。不觉老季真,乞归尚狂疏。官家赐闲身,用底一曲湖。
夜起。明代。范景文。午睡常多夜懒眠,虚庭步月影翛然。酒酣恰值初醒候,香袅仍闻欲尽烟。相伴无人依竹下,共堪与语问花前。更移小榻池边坐,一气空明看水天。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唐代。卢纶。泥坂望青城,浮云与栈平。字形知国号,眉势识山名。编简尘封阁,戈鋋雪照营。男儿须聘用,莫信笔堪耕。
元符亲郊五首。宋代。仁宗。无为靡远,深厚广圻。祭神恭在,弁冕兗衣。粢盛岂美,明德声辉。以祥以佑,非眇声析。
仇山图。宋代。戴表元。仇山山下仇人,白头宦学走风尘。问渠家住山何处,云气漫漫不知路。诗人作事例多痴,逢山且画且题诗。不如邻翁不识与画,一生耕钓仇山下。
送孔燮知曲阜。明代。张泰。化起中都自昔闻,风流曲阜得贤频。宗家荐达非干䘵,圣世荣归不问津。琴酒来歌颜孟氏,衣冠迎贺鲁邹人。遥知赋入丰时祀,露冕年年沂泗春。
赠黄大行还京师。明代。何瑭。煌煌使节下神京,又见归旌傍晓行。山斗空悬今日意,将迎无复少年情。叮咛稷契烦调护,疏懒巢由赖治平。凤阁龙楼天咫尺,紫垣翘首暮云横。
题钱牧斋柳如是小像 其二。唐代。张鸿。南渡仓皇国事非,玉环悔未系罗衣。登仙独让孙公子,自作鸳鸯拂水飞。
相见坡。清代。张澍。上坡面在山,下坡山在面。相见令人愁,不知不相见。昔诵吴江施武诗,令我眴颠心滋疑。今年奉檄罗施国,陟坡正值芳春时。春雨霏霏泥滑滑,舆夫邪许肩易疲。一步一顾上高岭,遥遥树杪人团影。须臾不见循幽吭,呼声宛如在深井。斜挂瀑布岩垂帘,乱缀杂花野照煚。批颊侧翼桂之树,清猿舒啸河之麋。黄犊哀鸣鹧鸪叫,下舆四望风飔飔。葛藤钩衣足欲蹶,拍手嘻笑来僰儿。椎头锯耳语謷謷,似说前面石路高。我曾攀縆上仙掌,渺此九牛之一毛。袖携白云空眼界,碧鸡金马嗤王褒。下视行人相劳苦,肩疮蹄血多商贾。青箬裹得夔州盐,花苗臂插药煮弩。飒飒枫林吼虓虎,山王祠前烟一缕。
寄畅园二十咏 其十二 丹邱小隐。明代。秦耀。小隐人间世,神仙安可求。吾将炼大药,即次是丹邱。
寄题相台太尉韩公昼锦堂。宋代。宋祁。瑞节前驱昼锦身,堂成署榜示州民。迁莺贺燕翩翻集,大树甘棠次第春。漳岸夕波能沼溜,魏堂暾日弄梁尘。君看千古青编上,得意如公有几人。
安得奇材,颈系单于,首提子璋。便做些功业,胜穷措大,聚萤武子,吞凤君章。笑杀竖儒,错翻故纸,屈马何曾有艳香。榆塞外,恰枣红时候,想羽书忙。腰钱骑鹤维扬。分表事谁能预测量。叹防身一剑,壮图濩落,建侯万里,老境相将。读枕函书,宝家藏笏,免使他人笑弗堂。吾衰矣,虽尚存右臂,不解擎苍。
沁园春·安得奇材。宋代。刘克庄。安得奇材,颈系单于,首提子璋。便做些功业,胜穷措大,聚萤武子,吞凤君章。笑杀竖儒,错翻故纸,屈马何曾有艳香。榆塞外,恰枣红时候,想羽书忙。腰钱骑鹤维扬。分表事谁能预测量。叹防身一剑,壮图濩落,建侯万里,老境相将。读枕函书,宝家藏笏,免使他人笑弗堂。吾衰矣,虽尚存右臂,不解擎苍。
游道场山。宋代。沈清臣。松篁十里绿成谿,短短篮舆入翠微。回首青山已忧迹,陇头犹见白云飞。
竹斋题事。宋代。李埴。低斋结空野,小竹移孤林。斋闲竹净好,日媚幽人心。南方夏厌暑,独此留残阴。戛雨挫促梦,穿风搜凉襟。长茵展丽藓,乱歌奏欢禽。侍奴裹村服,语客抛尘簪。志高成利犇,思爽生诗淫。值圣喜盈卷,感古悲人琴。山迎稳履远,月勤澄杯深。荣名虽未染,幸亦非烟沉。
横吹曲辞。入塞曲。唐代。沈彬。欲为皇王服远戎,万人金甲鼓鼙中。阵云暗塞三边黑,兵血愁天一片红。半夜翻营旗搅月,深秋防戍剑磨风。谤书未及明君爇,卧骨将军已殁功。苦战沙间卧箭痕,戍楼闲上望星文。生希国泽分偏将,死夺河源答圣君。鸢觑败兵眠白草,马惊边鬼哭阴云。功多地远无人纪,汉阁笙歌日又曛。
西江月。宋代。郭应祥。十桂胜如五柳,九秋赛过三春。蓬蓬金粟吐奇芬。自有天然风韵。休羡一枝高折,尽教十里遥闻。尊前若有似花人。乞与些儿插鬓。
和明叔九日。宋代。司马光。不奈衰须白,羞看朝鉴明。聊凭佳节酒,强作少年情。雨冷弊裘薄,风高醉帽倾。如何不行乐,况复值秋成。
送方子及谪滇南 其三。明代。佘翔。天涯宦迹笑蹉跎,骥服盐车堕泪多。一代风流淹省署,千山雨色度关河。滇池鲸甲随波动,闽海鸿书隔岁过。若祀碧鸡金马后,汉廷迟尔颂中和。
送吴得清寺丞复任。明代。王汝玉。之子出将家,能武兼能文。昂然骐骥姿,不与凡马群。我昔始相遇,芝兰喜同芬。匆匆情未尽,遽作东西分。愧我忝宗伯,幸际唐虞君。子行典马政,目极滁阳云。京华素秋节,邂逅展殷勤。羡子气清逸,凉空净尘氛。丹青凌顾陆,诗逼鲍参军。或时洒翰墨,纵横题练裙。飘然复别去,幽路沧江濆。爱而不可挽,烟树愁纷纷。赠子芳杜蘅,怀袖有馀薰。愿子保贞洁,皋鹤声终闻。
陪宁极回马上作。宋代。韩维。我有龙阳约,垂驾辄复停。念与高士期,不宜后其行。春风三月尾,涧谷花草明。寻花踏幽草,南出山脚青。婆娑一古树,是曰先生庭。馆我茅檐下,山瓢日夕倾。摘林饤朱实,掘竹羞紫萌。朝听谷禽响,夜对山月清。高论简以正,疏怀淡无营。徒知服深远,难用一善名。维也少顽钝,几为世网婴。一亲德义游,颇见外物轻。门墙倘枳有,他时来执经。
北山诵藏经三旬毕诗以调之。元代。张翥。金布庄严地,花飞梵呗时。舌端谈孔雀,顶上集刍尼。国寿祈天永,皇心体物慈。明当喜圆满,一月废吟诗。
勉学二首(1) 其二。清代。费墨娟。云舒云卷日悠悠,转瞬春归又入秋。有志功名当努力,韶华逝水去难留。
和祖择之学士袁州庆丰堂十咏 其八。清代。陈诜。道院今犹古,閒中事可书。鹭鸥驯不去,谁可得亲疏。
和王校勘中夏东园。宋代。晏殊。东园何所乐,所乐非尘事。野竹乱无行,幽花晚多思。间窥鱼尾赤,暗辨蜂腰细,树影密遮林,籐梢狂罥袂。潘蔬足登膳,陶秫径取醉。幸获我汝交,都忘今昔世。欢言捧瑶佩,愿以疏麻继。
达观僧绍本年九十能记东坡建中靖男题诗之事。宋代。赵蕃。老僧长生元佑年,庞眉皓首高颊观。纷然送迎过云烟,解记南归玉局仙。清都道士同蹁跹,诗成忽俾如蜕蝉。嗟哉用心故可怜,那知海内争流传。
古塞下。唐代。苏拯。百战已休兵,寒云愁未歇。血染长城沙,马踏征人骨。早得用蛾眉,免陷边戍卒。始知髦头星,不在弯弓没。
水龙吟(次邛州赵守韵)。宋代。京镗。推移随牒红尘里,试问几时肩息。家乡何在,烟迷波渺,云横山屹。分阃无功,临民有愧,袴今襦昔。想征帆万里,阳关三叠,肠空断、人谁忆。多谢殷勤绮席。苦留连、不容浮鹢。九霞光外,五云深畔,君宜鹄立。自笑衰迟,未能轩轾,漫劳原注:别本作“荣”字嘘吸。愿锋车趣召,吴天楚地,相逢他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