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岁除作明朝六十岁矣。宋代。曾几。禅榻萧然丈室空,薰销火冷闭门中。光阴又似烛见跋,学问只如船逆风。一岁临分惊老大,五更相守笑儿童。休言四十明朝过,看取霜髯六十翁。
《壬戌岁除作明朝六十岁矣》是宋代曾几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壬戌岁除,我已经六十岁了。
禅榻冷落,丈室空空。
熏香销散,火炉冰冷,在闭门之中。
岁月如烛,燃烧着,看到跋涉的痕迹。
学问如同逆风中的船,进展艰难。
一年又一年,我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老去,
在凌晨时分,我与孩童一起嬉笑。
不要再提四十岁的明朝,
看看我那满脸霜髯,已经六十岁的老翁。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曾几已经到了六十岁的年纪,他感叹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虚渺。他的家庭冷落空寂,学问和成就也受到了阻碍和挫折。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与孩童一起欢笑,展现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壬戌岁除(农历年末的祭祀活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龄的感叹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禅榻冷落、丈室空空的描绘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寞,薰香销散、火炉冰冷则体现了他生活的冷清和荒凉。光阴如烛,学问如逆风中的船,表达了作者在年老之际对学识进展的困难和挫折感。
然而,诗词最后的两句“一岁临分惊老大,五更相守笑儿童”,表现了作者依然保持着年轻的心态,与孩童一起欢笑,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休言四十明朝过,看取霜髯六十翁”,则是作者自嘲地说,不要再提四十岁的明朝,看看他那满脸霜髯,已经六十岁的老翁。这表明作者接受了自己年龄的增长,以一种幽默的态度面对生活的变化。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年龄增长和人生阅历的思考,展现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一种豁达的心境。同时,通过对冷落孤寂和欢笑相伴的对比描写,呈现了岁月变迁中的人生百味。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曾几。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五月一日薄暮至三水倚樯欹枕。宋代。曾丰。皓月三江口,青苹四岸边。风头横立海,水面上浮天。阴气犹能杂,阳威不敢燃。夏行秋月令,造物相吾眠。
和转庵白莲。宋代。许及之。虚籁一声蝉,通宵月正悬。亭亭承露掌,历历涉波仙。夜色起香雾,晓光收玉烟。层冰不可致,清赋忆前年。
折梅二首。宋代。白玉蟾。一朵寒香已自奇,高丫两朵更清姿。树前树后花都绝,折了南枝折北枝。
和劝农篇。宋代。李纲。天临下土,是生烝民。耕食凿饮,乃含其真。淳浇朴散,巧伪相因。谁其还之,时惟圣人。圣人立政,爰重黍稷。设命官司,职是播植。春勤于耕,秋乃有穑。储其嬴馀,荒岁足食。瞻彼中原,祁邳平陆。春日载阳,和风肃穆。夫耕妇馌,俦类相逐。少壮竭力,逸此耆宿。岂无他图,惟兹永久。利其耒耜,十千维耦。带月荷锄,侵星耘亩。崇本抑末,孰敢游手。终年厌飧,报则不贵。千箱万仓,以副汝冀。为酒为醴,乐此分至。仰奉俯畜,夫复何愧。四体不勤,丈人所鄙。带经而耕,岂废冠履。我思古人,希风往轨。躬耕南阳,无使专美。
题项处士山堂二首。宋代。陈造。一庵小憩俗间劳,月牖风轩俯鸟巢。我亦青衫倦游者,羡君先办盖头茅。
晚步江浒有得鼋大如箕赎放之邻叟言此家前数。宋代。李流谦。卷帆江皋日西斜,散步聊纵腰脚麻。有鼋如箕谁所得,绳贯四足尚喘呀。偶然相值不忍去,倚杖却立空咨嗟。客囊虽云甚羞涩,数金何惜死可赊。破筐解缚置池上,初犹不动如磔蛙。舟人共观各呼舞,稍稍有力能爬沙。须臾一跃不复睹,去侣蛟鳄朋鱼虾。隣翁又传可愕事,宜志简牍懲凶邪。近尝得一付汤鼎,通夕烂煮劳薪葭。黎明发盎欲下箸,以水喷面摇其牙。此言听者惊自倒,小人不戒愚何加。我今赎放岂为德,逡巡得脱汝幸耶。不须叩门问长史,无用染指嗔子家。祝鼋好去勿浪出,水有网罟陆有罝。作诗快读不能寐,展转屡见灯生花。
烛蛾诫。宋代。释智圆。有虫名烛蛾,翱翔近灯光。举手再三遮,彼意终不可。驱去复飞来,防护更劳我。汝无纵所见,自取燋肌祸。
同邹汝邻张伊梁李元博饮申幼川北园登台醉赋。明代。谢榛。朋好多风雅,园林复此游。天边数峰出,台下一河流。浦树笼苍霭,霜花照素秋。骚人嗅芳意,莫讶为时忧。
春夜孤坐三首。宋代。杨万里。老来觅句苦难成,细把风斤镂薄冰。行到长廊人寂寂,隔窗一点读书灯。
百步云梯。明代。唐世靖。一线天高不可升,穿云深处有梯登。猿惊难上回山木,鸟骇迟飞落野藤。行客携筇常起伏,山僧着屐每凌兢。后阶先幸奇松护,独立能遮最上层。
行次汉水寄荆南漕唐司勋。宋代。郑獬。汉水渺渺东南流,萧萧雨打杏花洲。欲托双鱼寄书札,不知几日到荆州。荆州故人日渐远,到时绿草满沙头。争得报章来阙下,凤林北去不通流。
次前韵谢胡运属二首 其二。宋代。陈造。炉烟袅袅上晴丝,伴阅长须送似诗。眼著昏花予已老,句锵哀玉子能奇。随人趋步庸非俗,取意妆梳自入时。大手只宜台閤里,不应犹话鹿门期。
挽老苏先生。宋代。曾公亮。立言高往古,抱道郁当时。铅椠方终业,风灯忽遘悲。名垂文苑传,行纪太丘碑。后嗣皆鸾鷟,吾知庆有诒。
咏醉。宋代。杨亿。刘伶石五斗,康成三百杯。欹斜星弁侧,嵬峨玉山颓。人语蜩螗沸,天形帟幕开。应知是狂药,何不学颜回。
河传。宋代。黄庭坚。之作心情老懒。对歌对舞,犹是当时眼。巧笑靓妆,近我衰容华鬓。似扶著、卖卜算。思量好个当年见。催酒催更,只怕归期短。饮散灯稀,背销落花深院。好杀人、天不管。
过怀安军云顶寺。宋代。袁说友。拂云绝顶俯金囦,直上重山最上颠。一佛向来临大地,万松今独近高天。枯楠夭矫浑生意,断石盘陀几合年。大士重来闻嘱付,毫光端欲扫烽烟。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 其十一。明代。黄省曾。汤汤复沸沸,是谓玉膏源。黄帝食□□,登龙巳孤骞。周游丹木上,道成笑不言。焉得餐黄华,使我清心魂。
和子与王徵君中秋律诗一首。元代。刘崧。对月怜今夕,看云忆往年。秋光连武姥,诗兴在禾川。花底吹箫坐,松根枕石眠。如何继清好,高咏赏团圆。
题敬亭琵琶行填词后二首 其二。清代。敦敏。红牙翠管写离愁,商妇琵琶湓浦秋。读罢乐章频怅怅,青衫不独湿江州。
次韵明仲游将军岩。宋代。刘子翚。乐哉今日游,结友尽英秀。山灵欣客来,阁雨开云岫。步屣出烟岚,声呼答岩窦。轻生快险奇,一坠那复捄。崇林蓊地幽,长湍泻天漏。精庐记旧经,密径迷新簉。将军隐高寒,古井余荒甃。当年百战疲,虮虱生戎胄。心存巢许间,功岂韩彭后。慨然望中原,毒子方交斗。曷不生斯辰,天骄过难宥。妖氛六合昏,长夜何时昼。尊周感获麟,怀楚歌啼狖。世变莽难如,如瞽窥篆籀。置之勿重论,大白引醇酎。幽禽静一闻,寒芳晚三嗅。方虚接胜怀,日毂转何骤。山南山北奇,脚力倦寻究。良游易蹉跎,澹境难宿留。诗囊归倒悬,琼琚羡君富。
斋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三。明代。张元凯。好学无闻焉,佳兵吾衰矣。且乐荣启期,不羡鲁施氏。
题徐居士遁庵。宋代。陈造。世网谁所张,西弥天宇大。万情本一机,矻矻同此在。徐君经世心,心乃超世外。趣静缘有动,无显奚用晦。姑为辟俗去,示世无吾待。结庵定其迁,初不惮不一。容膝得胜处,外物了纤芥。有山自烟云,有水可灌溉。百丈峙翠屏,千寻拖碧带。床头三圣书,会意谢分挂。天山和要旨,肥遁元非内。此名扁此室,吾诗傥容配。
南归诗十八首。明代。李流芳。天道有昼夜,动息两不争。喜昼而悲夜,无乃非人情。嗟余婴此患,何以处死生。衾裯既已温,管簟有余清。人皆乐睡乡,胡我独惺惺。自从出门来,十卧九不宁。夜则摇其精,昼复劳其形。常恐大命至,奄忽道无成。公卿是何物,性命乃可轻。¤
程密学知益州。宋代。宋祁。墀涂昼对光尧蓂,细札芝泥袭绶馨。三独旧台呼辐宠,十连新府梦刀灵。云梯霁日明钩栈,雨阁苍苔蚀剑铭。只恐廉襦歌未厌,萤煌归应六符星。
诗偈 其五十四。唐代。庞蕴。无求乃法眼,有念却成魔。无求复无念,即是阿弥陀。真如共菩萨,总祇较无多。
闺恨。宋代。谢逸。汲井浣我衣,伐石固我墉。尘埃不被体,绝无人迹通。洋洋西江水,我车不敢渡。夙驾岂不早,早行畏多露。行止既有义,离合亦有时。众人岂无心,不如我所止。
寿太守易士美。明代。钟芳。昔年曾共玉京游,邂逅雷阳信宿留。寇竹裁蕃遗爱在,菟裘归老宦情休。青冥黄鹄谁能弋,水局山屏尽自由。七十周星初度合,从头重看碧湖秋。
暮春。宋代。晁说之。春光可揽去如惊,乐事能追不得行。楔事已觞王内史,披香只赋庚兰成。敢嫌塞柳浑无意,尚喜山花自有名。嵩少未归无著处,此身曾是亦诸生。
少冯约同赵伯山饮赠伯山。宋代。吴则礼。顷闻赵伯山,亦复哦其诗。今者得会面,真能解人颐。往时黄宜州,句法天下奇。平生老婆相,不救枯肠铠。或架屋下屋,辛苦仅得皮。君看赵伯山,独将圣僧骑。维舟都梁岸,捉手那复疑。欢然悦情话,似有宿昔期。吾友吕少冯,办此一笑嬉。莫论夜如何,明发当语谁。
六十自遣六首 其一。清代。周在镐。虚度光阴六十春,无端暮景倏催人。不堪白发飘萧态,依旧青衫落拓身。漫赋招魂悲卫玠,恒思好客学陈遵。撇开烦恼惟寻乐,甘作人间一散民。
回至涿州。宋代。郑獬。来时正犯长安雪,今见春风入塞初。为问行人多少喜,燕山南畔得家书。
青玉案。宋代。张榘。少时贪看琼林绕。任马上、寒威峭。昨暮六花飞逗晓。拥衾慵起,鬓丝笼帽,顿觉年来老。朱阑翠竹枝枝倒。把玉甃、棱层趁风扫。楼上一樽须放早。同云收尽,红轮初上,对面狼峰好。
次彦时兄苦旱韵。宋代。王之道。斗粟衡门且自安,老来筋力厌辛酸。官游动是三年别,邂逅应容一笑欢。荷浦珠联秋露溢,稻田龟坼暑风乾。昨朝溪足捎新雨,已觉羸躯怯夜寒。
琴曲歌辞。岐山操。唐代。韩愈。我家于豳,自我先公。伊我承绪,敢有不同。今狄之人,将土我疆。民为我战,谁使死伤。彼岐有岨,我往独处。人莫余追,无思我悲。
挽吴止水。宋代。王珪。人生五马贵,不负壮心期。竟作青门隐,空吟画戟诗。家声江表重,心事岁寒知。未恨风流绝,双珠似可儿。
题叶仕晦后山亭。明代。林枝。濑溪一水清如玉,两岸蒹葭映寒绿。白云深处后山亭,四畔乔松覆修竹。迎风八面窗棂开,萧然一径生莓苔。房栊白日琴书静,诗酒长年嘉客来。主人相对情何极,引麈谈玄罄平昔。似结山灵泉石盟,岂伊朝市云泥隔。天书昨夜徵岩扉,束装远赴招贤期。一官海邑香名遍,千里云山辙迹稀。三年涖政多嘉绩,云外飞凫快双翼。考最天官衣锦归,叙情乡旧论心日。时维秋暮天宇清,纷纷篱菊繁金英。落霞孤鹜空中见,水鸟风帆望处生。锦衣公子蟾宫客,襟怀似与秋波溢。抹月披风七步成,飞龙卧凤挥毫得。顾余性拙耽胜游,雄词莫继良可羞。兹辰共对尊前酒,良朋美景空淹留。主人不久归南海,山中猿鹤遥相待。后夜孤琴过草亭,萝月风泉重感慨。
驻马听。唐代。无名氏。雕鞍成谩驻。望断也不归,院深天暮。倚遍旧日,曾共凭肩门户。踏青何处所,想醉拍、春衫歌舞。征旆举。一步红尘,一步回顾。行行愁独语。想媚容、今宵怨郎不住。来为相思苦。又空将愁去。人生无定据。叹後会、不知何处。愁万缕。仗东风、和泪吹与。
接云千丈层崖,古来此地风烟好。青山得意,十分浓秀,都将倾倒。可恨孤峰,几回空见,松筠枯槁。自都门送别,膏车秣马,谁更问,一作闻盘中道。我爱陂塘南畔,小川平、横冈回抱。野麋山鹿,平生心在,长林丰草。婢织奴耕,岁时供我,酒船花灶。把人间万事,从头放下,只山
水龙吟 同德秀游盘谷。金朝。元好问。接云千丈层崖,古来此地风烟好。青山得意,十分浓秀,都将倾倒。可恨孤峰,几回空见,松筠枯槁。自都门送别,膏车秣马,谁更问,一作闻盘中道。我爱陂塘南畔,小川平、横冈回抱。野麋山鹿,平生心在,长林丰草。婢织奴耕,岁时供我,酒船花灶。把人间万事,从头放下,只山
十五日别福昌因有所感·。宋代。邵雍。连昌宫废昌河在,事去时移语浪传。下有荒祠难问处,古槐枝秃竹参天。
九月十五夜中庭闲步作。清代。邵瑸。钟传人定月华明,渐觉新寒夜气清。露重似宜添羽帔,树疏何处著秋声?一灯旧雨乡园梦,残夜西风独客情。身世不从詹尹卜,流行坎止足吾生。
偈颂一百零二首。魏晋。释慧远。曾到未到俱吃茶,不在沾唇眼便花。若是谢家船上客,肯来平地摝鱼虾。
题慈湖书院壁。明代。乌斯道。法坐千年有哲人,考钟伐鼓荐蘩蘋。腾腾车骑门前过,谁识慈湖二月春。
唐多令。清代。华长发。何事别离轻。情怀雨地分。吴头楚尾几曾经。料得故山猿鹤也,应笑我、未归人。越岭暮钟声。吴山接断云。数将来都是离情。记得临行私嘱捂,切莫要、过清明。
佛狸谶。清代。洪亮吉。江水饮莫饱,佛狸死江岛。去年岁在寅,今年岁在卯。崔伯深死亦早。
行路难。唐代。王烈。行客满长路,路长良足哀。白日持角弓,射人而取财。千金谁家子,纷纷死黄埃。见者不敢言,言者不得回。家人各望归,岂知长不来。
和傅大农与僚故别诗。南北朝。鲍照。绝节无缓响。伤鴈有哀音。非同年岁意。谁共别离心。伊昔谬通涂。冠屣预人林。浮江望南岳。登潮窥海阴。孰谓游居浅。慕美久相深。萋萋春草秀。嘤嘤喜候禽。长物尽明茂。尊盛独幽沉。之子安所适。我方栖旧岑。坠欢岂更接。明爱邈难寻。
杂诗七首 其四。两汉。曹植。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俛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秦权。宋代。释居简。自程文法较锱铢,汗竹韦编付烬馀。倒置重轻矜缜密,不知三十六年疏。
老去。宋代。释文珦。老去寡交游,孤吟倚石楼。风生云渐散,虹见雨初收。苍莽天将暮,凄清气似秋。玄猿慰岑寂,长啸碧峰头。
春日书所见。宋代。吴龙翰。寒云漠漠暮天低,社鼓声中日欲西。隔岸垂杨遮酒店,风帘移影照寒溪。
题吴铁峰家假山。明代。史鉴。仲子为山处,容人得屡过。峰峦平地起,水木到门多。欲雨生云雾,经春长薜萝。流莺如惬意,百啭杂笙歌。
和袁郎中破贼后军行过剡中山水谨上太尉(即李光弼)。唐代。刘长卿。剡路除荆棘,王师罢鼓鼙。农归沧海畔,围解赤城西。赦罪春阳发,收兵太白低。远峰来马首,横笛入猿啼。兰渚催新幄,桃源识故蹊。已闻开阁待,谁许卧东溪。
万历己酉秋初游白下潘景升俞羡长王太古柳陈。明代。胡梅。我家白板扉,覆檐乌桕树。远山若画屏,颇适栖迟趣。每忆七岁时,摊书未能句。偷线作钓丝,频遭邻媪怒。得鱼辄放去,倒向萍汀卧。梦一白髯翁,引行松下路。教我学吟诗,茫不知其故。携手登高坛,失足遂惊寤。此梦宛未散,长渐耽词赋。自谓口出云,人讥泥染絮。今秋二十余,远游桃叶渡。遍访众骚坛,旗鼓各争竖。结社留小巫,气索不敢赴。孤舟若病马,到家岁云暮。相对妇攒眉,瓦瓶沽白堕。醉吟长五言,书之挂蓬户。无佛处称尊,一笑颜微破。
诉衷情。宋代。张抡。闲中一首醉时歌。此乐信无过。阳春自来寡和,谁与乐天和。言不尽,意何多。且蹉跎。功名莫问,富贵休言,到底如何。
和于判官登万山亭因赠洪府都督韩公。唐代。孟浩然。韩公是襄土,日赏城西岑。结构意不浅,岩潭趣转深。皇华一动咏,荆国几讴吟。旧径兰勿剪,新堤柳欲阴。砌傍余怪石,沙上有闲禽。自牧豫章郡,空瞻枫树林。因声寄流水,善听在知音。耆旧眇不接,崔徐无处寻。物情多贵远,贤後岂无今。迟尔长江暮,澄清一洗心。
奉同颜使君真卿、袁侍御骆驼桥玩月。唐代。皎然。山中常见月,不及共游时。水上恐将缺,林端爱落迟。乌惊宪府客,人咏鲍家诗。永夜南桥望,裴回若有期。
用韵还学者诗卷。宋代。方岳。制芰以为衣,缉荷以为屋。樵水秋夜寒,悲风入琴曲。不怨山泽癯,有道式金玉。百年肘屈伸,万事手翻覆。拙哉富贵人,胡椒不论斛。何如遗编诗,自足寄幽独。贫者士之常,前言炳如烛。
古断肠曲三十首 其十六。宋代。周端臣。花庭梨雪叠香痕,燕子归来亦断魂。懊恼一场春不管,月明空自立黄昏。
千佛道场即事。明代。释今沼。锦角幡旌喷沫烟,栴林龙象率陀仙。观成万象金光涌,礼遍千名梵响圆。花树齐发催百鸟,香渠分供出诸天。萧郎夙慧多生事,眼见池开上品莲。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鼎。唐代。陆龟蒙。新泉气味良,古铁形状丑。那堪风雪夜,更值烟霞友。曾过赪石下,又住清溪口。且共荐皋卢,何劳倾斗酒。
久晴十月二十四日五日连雨程以忠来同饮。元代。方回。侵寻小雪初,不雨五旬余。深井腥泥水,荒畦槁蛀蔬。牛灾传聚落,蛇出骗阶除。巫诧瘟神王,官虞火政疏。浅流停碓硙,硗陇抗犁锄。闽粤挻兵祲,江淮断漕渠。讹言兴委巷,秽气集穷闾。市药邀珍价,僮衣类臭帤。衰年今尔许,恶况又何欤。脚汗眠慵洗,头风坐畏梳。扪多王猛虱,食谢孟尝鱼。半世空为吏,平生误信书。得閒真已幸,多惧复焉如。田不能仓廩,家才有室庐。稍令逢小稔,亦足慰贫居。骤湿生朝础,斜飘过晚墟。檐茅声乍滴,槛药色微舒。牟麦还堪望,蝗蝻想渐祛。良朋胥此会,忧抱与俱纾。斗酒适酤至,烹鸡漉韭菹。
拟东坡谪居三适 其三 夜卧煖炕。元代。赵秉文。京师苦寒岁,桂玉不易求。斗粟换束薪,掉臂不肯酬。日粜五升米,未有旦夕忧。近山富黑瑿,百金不难谋。地炕规玲珑,火穴通深幽。长舒两脚睡,暖律初回邹。门前三尺雪,鼻息方齁齁。田家烧榾柮,湿烟泫泪流。浑家身上衣,炙背晓未休。谁能献此术,助汝当衾裯。
七夕闺怨。明代。邓云霄。珊珊仙佩夜何其,伫立空庭白露滋。乌鹊未酬机上锦,蜘蛛偏得箧中丝。天孙归路犹含恨,神女他山别有期。久卸残妆掩鸾镜,懒将新月比蛾眉。
新竹。唐代。韩愈。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閟.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出栏抽五六,当户罗三四。高标陵秋严,贞色夺春媚。稀生巧补林,并出疑争地。纵横乍依行,烂熳忽无次。风枝未飘吹,露粉先涵泪。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早赴街西行香赠卢李二中舍人(卢汀、李逢吉也)。唐代。韩愈。天街东西异,祗命遂成游。月明御沟晓,蝉吟堤树秋。老僧情不薄,僻寺境还幽。寂寥二三子,归骑得相收。
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州半壁天。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
雨馀玉笋空中现,月出明珠掌上悬。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
五指参天少时曾作琼台八景郡侯程公巳刻之梓今不复存惟记其首一章谩录于此。明代。丘浚。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州半壁天。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雨馀玉笋空中现,月出明珠掌上悬。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
望云遥祝为兴化徐别驾题。明代。胡应麟。千花晴日满林皋,鹤发鸾笺照锦袍。紫气乍占函谷迥,白云遥望武夷高。天瓢露染三春树,海屋霞明万岁桃。不道伟长诗兴浅,画筵留客几挥毫。
感怀。元代。朱希晦。自叹颓然一老翁,十年奔走鬓飞蓬。中原虎斗干戈满,四海人忧杼轴空。葛亮平生恢复计,汾阳材略中兴功。何当远望舂陵郭,佳气朝来正郁葱。
金刚随机无尽颂·离色离相分第二十。宋代。释印肃。色相因缘离,须明真智慧。古镜复重磨,照天更照地。
答齐次见先生。明代。张五典。仙翁家天台,石梁作飞渡。俯看人间世,风烟万壑注。快作瀛洲谈,流传金石赋。道书续秘牒,艺林重掌故。偶辍谷口耕,来踏江东路。相逢湖海上,论衡乞谈助。挥麈通往复,拈笔随例疏。我固方隅见,记忆少脱误。昆明飞石鲸,甘泉雕玉树。燕游罢曲江,陂陀凿杜固。山川初无改,今古亦旦暮。惭称悬河口,奉补《水经注》。
分献四渎礼成有作。明代。倪岳。金榜高悬白石宫,巍巍遥占地南东。祠分圣主坛壝外,礼合诸侯玉帛中。源出名山流自独,润沾新雨泽皆同。小臣祼献惭无补,拟竭微诚祝岁丰。
出西樵留别李太史。明代。李云龙。霜天仙梵夜沉沉,一笑相辞古洞阴。收拾烟霞归竹簏,招邀明月出花林。松间野鹤窥行迹,竹里清溪伴醉吟。君自还山我自去,白云出入本无心。
早行。宋代。王观。鸡唱催人起,又生前去愁。路明残月在,山露宿云收。 村店烟火动,渔家灯烛幽。趋名与趋利,行役几时休。
游嵩山诗十二首,并序 其十一。明代。邓云霄。倦游司马苦长征,一到名山便有情。夜静神龙来送水,月明仙鹤惯吹笙。下看箕颍嫌邻俗,高揖巢由笑买名。好借蒲团三尺地,长依初祖證无生。
李惟实枉过既去诒诗次韵作答。明代。欧大任。扁舟如屋学张融,泊棹清言暂肯同。诗在我惟歌小国,赋成君不问司空。挐音坛下今虚远,剑说庭中已自雄。一斗槽床宁少住,但能双目送飞鸿。
春意五绝 其四。宋代。欧阳澈。一犁烟雨霭江村,肮脏衡门暗断魂。览镜自怜空跌宕,谁知跨下有王孙。
留汪子明。宋代。徐瑞。美人渺渺隔秋水,六年不见心茫茫。麦昴黍低各自媚,鹤长镐短庸何伤。荷钥未未素业在,读忆具来真味长。是间盒仄不称意,待晴摧酒登重罔。
初归。明代。杨光溥。组绂劳生两鬓星,归来笑杀草堂灵。秋风萝蔓迷樵径,春水桃花失钓汀。澼絖久惭龟手药,养生新买种鱼经。等閒睡醒茅檐日,坐看山中草树青。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面孔何如,雪发霜须。秋明月窟,春发冰壶。妙尽还移步,功忘聊放锄。拈来随处成宗要,向道斯人德不孤。
双调望江南 其一 西山烧香曲。清代。尤侗。清早起,天色趁新晴。飞鬓斜拖双燕翠,画衣薄衬小鸦青。素裹玉丁丁。回镜照,时样称人情。多分拼教游子看,私先殃及侍儿评。公论是轻盈。
题沧洲卷送张子还越中。明代。杨巍。露冷沧江客欲回,囊空人共惜高才。家居东海经年别,舟问南徐几月开。秋草独过伯禹墓,寒云愁上越王台。不知陆贾游归日,曾有群公诗卷来。
久雨喜晴秋凉夜坐有怀。清代。梅宝璐。积雨兼旬喜乍晴,碧天如洗透秋清。杜陵托兴诗多感,宋玉增悲赋易成。红树青山怀旧约,药炉经卷伴余生。故人消息飞鸿远,兀坐中宵对月明。
萤诗。唐代。陆龟蒙。肖翘虽振羽,戚促尽疑冰。风助流还急,烟遮点渐凝。不须轻列宿,才可拟孤灯。莫倚隋家事,曾烦下诏征。
录汴梁宫人语十九首 其七。金朝。杨奂。仁寿生辰节,君王进玉卮。寿棚兼寿表,留待北还时。
贺戴松崖升都宪。明代。朱诚泳。薇垣迁秩贰都台,荆楚风烟到处开。恩命一函从北下,福星千里又南来。凤麟自古生明世,廊庙于今用大材。昨夜仰瞻霄汉上,文光垂彩耀三台。
罗汉洞。宋代。杜范。攒空巨石太崔嵬,踊跃山巅亦壮哉。谁把斧斤挥直下,斫开洞户许人来。
送举人。宋代。徐璋。揭阳多士天下都,声名籍籍南海隅。往往能骑龙马驹,唾手可捋於菟须。大食刀听赤瓠壶,绿沈弓迸金仆姑。太阿何止敌万夫,四海可归舆地图。一举旌旗到三吴,全军接上甘泉书。不比白面谢石奴,汉庭挺出万卷儒。至尊含笑御玉虚,此时贤杰气焰舒。更看相踵升亨衢,凤池鸡省争凫趋。
盖竹庙。宋代。刘克庄。借榻丛祠日已曛,办看频此谒灵君。傥来梦事休重卜,向去诗材进几分。明主不消人谏猎,故山空使空移文。寄书报与荆妻说,十袭荷衣莫要焚。
茶盆山先师灵塔。明代。鲁山泰公。一出烟霞失所依,重来生死路相违。猊床尚设笼蛛网,风度柴门叶乱飞。
上范质公先生。明代。申佳允。玉尺金绳哲匠能,岿然吾道炤渊凝。风高奋击江河楫,天霁孤悬日月灯。吏部文章垂斗极,老成风节峙冈陵。东山勉为苍生起,白社青鞋又岂应。
挽赵子真别驾。宋代。周密。赫奕诸王后,清贫一士同。楼成召长吉,山裂梦虚中。及子员郎泽,能诗伯氏风。琅玕嗟早折,魂不到安东。
殢人娇 后亭梅花开有感。清代。许德蘋。额粉新妆,腮霞乍散。犹深喜、占春来晚。琼楼玉馆,情深意远。池上影,梨云被风吹卷。长笛一声,阳关雪满。香浓处、几回肠断。天涯欲赠,为谁轻剪。怎枉费,连番凤笺湘管。
试笔。宋代。邵雍。心在人躯号太阳,能於事上发辉光。如何皎日照八表,得似灵台高一方。家用平康贫不害,身无疾病瘦何妨。高吟大笑洛城里,看尽人间手脚忙。
李左辖菖蒲花。明代。袁华。扶舆磅礴钟草木,粤有灵苗根踪䠞,下嵌崖窦嗽飞瀑。泽沐沆瀣喣初旭,寸十二节色缜绿。厥石昌阳叶上矗,凌傲霜雪气芳郁。审能食之面如玉,嵩丘之人衣朱襮。翩然而来输国粟,挟以盘杅湛清淑。云根坚固岁不刊,花如车轮光皎然。素荣英英秀而妍,内秉贞白外婵媛。见之者昌寿绵延,飞行八极生羽翰。岂但明目能引年,世人不信空自捐。吁嗟相国仁且贤,再拜上供紫皇前,为霖为雨苏烦捐。
咏怀旧隐十五首 其十一。元代。吴当。昔人营寺日,野老在朝时。栋宇山林净,松杉土壤宜。海尘留法雨,檀施寄禅枝。接地多先垄,春秋拟合祠。
送王侍御唯吾谪判兴国州。明代。欧大任。千里周阹广上林,汉家词客几虞箴。麒麟未引朱门献,獬豸犹驰白简心。下雉路偏臣职远,旅獒书在主恩深。贾生不是长沙日,莫向沅湘作楚吟。
木兰花慢(寿)。宋代。黄机。政胡尘满野,问谁与、作坚城。有老子行年,平头六十,无限声名。向来试陈大略,便群儿、啁哳耳边鸣。争识规模先定,破羌终属营平。吾心惟有忠诚。羞媚妩,做逢迎。谓干戈锋镝,动关民命,此不宜轻。听渠自分勇怯,奈何他、天理若持衡。只把从前不杀,也应换得长生。
舟过南庄呼村老与饮示以诗。宋代。陆游。昔我过此时,荷花粲云锦;今我复来游,霜露已凄凛。乡邻福苦薄,樍雨败垂稔,戢戢禾头耳,熟计难高枕。所惧忧吾君,岁暮诏发廪。勿言村醪薄,排闷聊共饮。
饯唐永昌。唐代。刘宪。始见郎官拜洛阳,旋闻近侍发雕章。绪言已勖期年政,绮字当生满路光。
送颜楫楫同年水部澄之之子也 其一。明代。王鏊。当年同看杏园花,聚散升沉事可嗟。之子此来知有意,年家情分是通家。
芭蕉。清代。敦敏。为爱潇疏种,芭蕉束几攒。夜来秋思苦,窗外雨声寒。绿蜡烟犹冷,芳心春未残。风前如有恨,聊伴寂寥看。
已亥杂诗 93。清代。龚自珍。金銮并砚走龙蛇,无分同探阆苑花。十一年来春梦冷,南游且吃玉川茶。
又和曾秘丞见赠。宋代。王禹偁。箧中经岁锁朝衣,自觉心闲少梦思。失马叟言徒喻道,牧猪奴戏任争棋。且持使节安黔首,莫爱恩波沃漏◇◇。况是无功头已白,此身长恐负明时。
陈方伯邀观惠山泉。明代。杨守阯。古庙三贤在,方塘一鉴开。水流螭吻出,源发鹫峰来。树影波心见,茶香云外栽。竹炉有风味,醒却紫霞杯。
散怀。宋代。陆游。少年已遂遁山林,何况霜毛两鬓侵。习气尚存诗入梦,病根未去药关心。猿知秋近啼先苦,鹤阅年多顶渐深。不忍顿疏风月在,粗能扶杖即登临。
太常夏仲昭墨竹为庄宪使尚源题。明代。童轩。使君爱竹如爱玉,日日故园看不足。一朝峨豸入中台,老柏啼乌恒在目。京师寸土如寸金,地窄那堪栽半林。此君不见岁已久,几回梦落湘云深。容台仙吏才非俗,胸中剩贮筼筜谷。清兴时时扫袜材,砚池风雨吹寒绿。何年写此妙莫当,赠君不减双明珰。高标稍类螭头笔,直干犹含柱下霜。君今长宪滇云外,高节清风谁不爱。红紫羞看世态多,冰霜不改虚心在。闲来对此不胜清,耳边疑有蛟龙声。何当截作仙人杖,携上紫霄朝玉京。
义利吟。宋代。邵雍。贲於丘园,束帛戈戈。义既在前,利在其间。舍尔灵龟,归我朵颐。义既失之,利何能为。尚义必让,君子道长。尚利必争,小人道行。
持节和王枢密三首。宋代。曹勋。右府登车竦听观,皎如玉韵叶和銮。清薰已解南风愠,和气先舒易水寒。行李喜陪金虎节,移文应閟竹皮冠。原看归去为霖雨,天下苍生在谢安。
言志。宋代。释文珦。吾生癖而慵,烟霞成痼疾。千山复万山,曾不厌深密。广厦非所睎,分甘死蓬荜。或问予如何,高明鬼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