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岁除作明朝六十岁矣

壬戌岁除作明朝六十岁矣朗读

《壬戌岁除作明朝六十岁矣》是宋代曾几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壬戌岁除,我已经六十岁了。
禅榻冷落,丈室空空。
熏香销散,火炉冰冷,在闭门之中。
岁月如烛,燃烧着,看到跋涉的痕迹。
学问如同逆风中的船,进展艰难。
一年又一年,我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老去,
在凌晨时分,我与孩童一起嬉笑。
不要再提四十岁的明朝,
看看我那满脸霜髯,已经六十岁的老翁。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曾几已经到了六十岁的年纪,他感叹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虚渺。他的家庭冷落空寂,学问和成就也受到了阻碍和挫折。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与孩童一起欢笑,展现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壬戌岁除(农历年末的祭祀活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龄的感叹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禅榻冷落、丈室空空的描绘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寞,薰香销散、火炉冰冷则体现了他生活的冷清和荒凉。光阴如烛,学问如逆风中的船,表达了作者在年老之际对学识进展的困难和挫折感。

然而,诗词最后的两句“一岁临分惊老大,五更相守笑儿童”,表现了作者依然保持着年轻的心态,与孩童一起欢笑,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休言四十明朝过,看取霜髯六十翁”,则是作者自嘲地说,不要再提四十岁的明朝,看看他那满脸霜髯,已经六十岁的老翁。这表明作者接受了自己年龄的增长,以一种幽默的态度面对生活的变化。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年龄增长和人生阅历的思考,展现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一种豁达的心境。同时,通过对冷落孤寂和欢笑相伴的对比描写,呈现了岁月变迁中的人生百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曾几朗读
()

猜你喜欢

皓月三江口,青苹四岸边。

风头横立海,水面上浮天。

()

虚籁一声蝉,通宵月正悬。亭亭承露掌,历历涉波仙。

夜色起香雾,晓光收玉烟。层冰不可致,清赋忆前年。

()
一朵寒香已自奇,高丫两朵更清姿。
树前树后花都绝,折了南枝折北枝。
()

天临下土,是生烝民。耕食凿饮,乃含其真。淳浇朴散,巧伪相因。

谁其还之,时惟圣人。圣人立政,爰重黍稷。设命官司,职是播植。

()
一庵小憩俗间劳,月牖风轩俯鸟巢。
我亦青衫倦游者,羡君先办盖头茅。
()
卷帆江皋日西斜,散步聊纵腰脚麻。
有鼋如箕谁所得,绳贯四足尚喘呀。
偶然相值不忍去,倚杖却立空咨嗟。
客囊虽云甚羞涩,数金何惜死可赊。
()
有虫名烛蛾,翱翔近灯光。
举手再三遮,彼意终不可。
驱去复飞来,防护更劳我。
汝无纵所见,自取燋肌祸。
()

朋好多风雅,园林复此游。天边数峰出,台下一河流。

浦树笼苍霭,霜花照素秋。骚人嗅芳意,莫讶为时忧。

()
老来觅句苦难成,细把风斤镂薄冰。
行到长廊人寂寂,隔窗一点读书灯。
()
一线天高不可升,穿云深处有梯登。
猿惊难上回山木,鸟骇迟飞落野藤。
行客携筇常起伏,山僧着屐每凌兢。
后阶先幸奇松护,独立能遮最上层。
()

汉水渺渺东南流,萧萧雨打杏花洲。
欲托双鱼寄书札,不知几日到荆州。
荆州故人日渐远,到时绿草满沙头。

()

炉烟袅袅上晴丝,伴阅长须送似诗。眼著昏花予已老,句锵哀玉子能奇。

随人趋步庸非俗,取意妆梳自入时。大手只宜台閤里,不应犹话鹿门期。

()

立言高往古,抱道郁当时。铅椠方终业,风灯忽遘悲。

名垂文苑传,行纪太丘碑。后嗣皆鸾鷟,吾知庆有诒。

()

刘伶石五斗,康成三百杯。
欹斜星弁侧,嵬峨玉山颓。
人语蜩螗沸,天形帟幕开。

()
之作
心情老懒。
对歌对舞,犹是当时眼。
巧笑靓妆,近我衰容华鬓。
()
拂云绝顶俯金囦,直上重山最上颠。
一佛向来临大地,万松今独近高天。
枯楠夭矫浑生意,断石盘陀几合年。
大士重来闻嘱付,毫光端欲扫烽烟。
()

汤汤复沸沸,是谓玉膏源。黄帝食□□,登龙巳孤骞。

周游丹木上,道成笑不言。焉得餐黄华,使我清心魂。

()

对月怜今夕,看云忆往年。秋光连武姥,诗兴在禾川。

花底吹箫坐,松根枕石眠。如何继清好,高咏赏团圆。

()

红牙翠管写离愁,商妇琵琶湓浦秋。读罢乐章频怅怅,青衫不独湿江州。

()
力挽强弓数百斤,兵锋到处策奇勋。
可怜轻敌多深入,不似君王善料军。
()

乐哉今日游,结友尽英秀。
山灵欣客来,阁雨开云岫。
步屣出烟岚,声呼答岩窦。

()

好学无闻焉,佳兵吾衰矣。且乐荣启期,不羡鲁施氏。

()
世网谁所张,西弥天宇大。
万情本一机,矻矻同此在。
徐君经世心,心乃超世外。
趣静缘有动,无显奚用晦。
()
天道有昼夜,动息两不争。
喜昼而悲夜,无乃非人情。
嗟余婴此患,何以处死生。
衾裯既已温,管簟有余清。
()
墀涂昼对光尧蓂,细札芝泥袭绶馨。
三独旧台呼辐宠,十连新府梦刀灵。
云梯霁日明钩栈,雨阁苍苔蚀剑铭。
只恐廉襦歌未厌,萤煌归应六符星。
()

无求乃法眼,有念却成魔。无求复无念,即是阿弥陀。

真如共菩萨,总祇较无多。

()

汲井浣我衣,伐石固我墉。尘埃不被体,绝无人迹通。

洋洋西江水,我车不敢渡。夙驾岂不早,早行畏多露。

()

昔年曾共玉京游,邂逅雷阳信宿留。寇竹裁蕃遗爱在,菟裘归老宦情休。

青冥黄鹄谁能弋,水局山屏尽自由。七十周星初度合,从头重看碧湖秋。

()
春光可揽去如惊,乐事能追不得行。
楔事已觞王内史,披香只赋庚兰成。
敢嫌塞柳浑无意,尚喜山花自有名。
嵩少未归无著处,此身曾是亦诸生。
()

顷闻赵伯山,亦复哦其诗。
今者得会面,真能解人颐。
往时黄宜州,句法天下奇。

()

虚度光阴六十春,无端暮景倏催人。不堪白发飘萧态,依旧青衫落拓身。

漫赋招魂悲卫玠,恒思好客学陈遵。撇开烦恼惟寻乐,甘作人间一散民。

()

来时正犯长安雪,今见春风入塞初。
为问行人多少喜,燕山南畔得家书。

()
少时贪看琼林绕。
任马上、寒威峭。
昨暮六花飞逗晓。
拥衾慵起,鬓丝笼帽,顿觉年来老。
()

斗粟衡门且自安,老来筋力厌辛酸。
官游动是三年别,邂逅应容一笑欢。
荷浦珠联秋露溢,稻田龟坼暑风乾。

()

我家于豳,自我先公。伊我承绪,敢有不同。

今狄之人,将土我疆。民为我战,谁使死伤。

()

人生五马贵,不负壮心期。
竟作青门隐,空吟画戟诗。
家声江表重,心事岁寒知。

()

濑溪一水清如玉,两岸蒹葭映寒绿。白云深处后山亭,四畔乔松覆修竹。

迎风八面窗棂开,萧然一径生莓苔。房栊白日琴书静,诗酒长年嘉客来。

()
雕鞍成谩驻。
望断也不归,院深天暮。
倚遍旧日,曾共凭肩门户。
踏青何处所,想醉拍、春衫歌舞。
()
头痛涔涔齿动摇,医骄折简不能招。
亦知客疾无根柢,少健还能起负樵。
()

接云千丈层崖,古来此地风烟好。青山得意,十分浓秀,都将倾倒。可恨孤峰,几回空见,松筠枯槁。自都门送别,膏车秣马,谁更问,一作闻盘中道。我爱陂塘南畔,小川平、横冈回抱。野麋山鹿,平生心在,长林丰草。婢织奴耕,岁时供我,酒船花灶。把人间万事,从头放下,只山

()
连昌宫废昌河在,事去时移语浪传。
下有荒祠难问处,古槐枝秃竹参天。
()

钟传人定月华明,渐觉新寒夜气清。露重似宜添羽帔,树疏何处著秋声?

一灯旧雨乡园梦,残夜西风独客情。身世不从詹尹卜,流行坎止足吾生。

()
曾到未到俱吃茶,不在沾唇眼便花。
若是谢家船上客,肯来平地摝鱼虾。
()

法坐千年有哲人,考钟伐鼓荐蘩蘋。腾腾车骑门前过,谁识慈湖二月春。

()

何事别离轻。情怀雨地分。吴头楚尾几曾经。料得故山猿鹤也,应笑我、未归人。

越岭暮钟声。吴山接断云。数将来都是离情。记得临行私嘱捂,切莫要、过清明。

()

江水饮莫饱,佛狸死江岛。去年岁在寅,今年岁在卯。

崔伯深死亦早。

()

行客满长路,路长良足哀。白日持角弓,射人而取财。

千金谁家子,纷纷死黄埃。见者不敢言,言者不得回。

()

绝节无缓响。
伤鴈有哀音。
非同年岁意。

()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俛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

自程文法较锱铢,汗竹韦编付烬馀。倒置重轻矜缜密,不知三十六年疏。

()
老去寡交游,孤吟倚石楼。
风生云渐散,虹见雨初收。
苍莽天将暮,凄清气似秋。
玄猿慰岑寂,长啸碧峰头。
()

寒云漠漠暮天低,社鼓声中日欲西。
隔岸垂杨遮酒店,风帘移影照寒溪。

()

仲子为山处,容人得屡过。峰峦平地起,水木到门多。

欲雨生云雾,经春长薜萝。流莺如惬意,百啭杂笙歌。

()

剡路除荆棘,王师罢鼓鼙。农归沧海畔,围解赤城西。

赦罪春阳发,收兵太白低。远峰来马首,横笛入猿啼。

()

寻常忘物我,浑不涉希夷。
梦落秋坛冷,从教斗柄移。

()

我家白板扉,覆檐乌桕树。
远山若画屏,颇适栖迟趣。
每忆七岁时,摊书未能句。

()
闲中一首醉时歌。
此乐信无过。
阳春自来寡和,谁与乐天和。
言不尽,意何多。
()

韩公是襄土,日赏城西岑。
结构意不浅,岩潭趣转深。
皇华一动咏,荆国几讴吟。

()

山中常见月,不及共游时。水上恐将缺,林端爱落迟。

乌惊宪府客,人咏鲍家诗。永夜南桥望,裴回若有期。

()

制芰以为衣,缉荷以为屋。
樵水秋夜寒,悲风入琴曲。
不怨山泽癯,有道式金玉。

()

花庭梨雪叠香痕,燕子归来亦断魂。懊恼一场春不管,月明空自立黄昏。

()

锦角幡旌喷沫烟,栴林龙象率陀仙。观成万象金光涌,礼遍千名梵响圆。

花树齐发催百鸟,香渠分供出诸天。萧郎夙慧多生事,眼见池开上品莲。

()

新泉气味良,古铁形状丑。那堪风雪夜,更值烟霞友。

曾过赪石下,又住清溪口。且共荐皋卢,何劳倾斗酒。

()

()
侵寻小雪初,不雨五旬余。
深井腥泥水,荒畦槁蛀蔬。
牛灾传聚落,蛇出骗阶除。
巫诧瘟神王,官虞火政疏。
()

京师苦寒岁,桂玉不易求。斗粟换束薪,掉臂不肯酬。

日粜五升米,未有旦夕忧。近山富黑瑿,百金不难谋。

()

珊珊仙佩夜何其,伫立空庭白露滋。乌鹊未酬机上锦,蜘蛛偏得箧中丝。

天孙归路犹含恨,神女他山别有期。久卸残妆掩鸾镜,懒将新月比蛾眉。

()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閟.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

出栏抽五六,当户罗三四。高标陵秋严,贞色夺春媚。

()

天街东西异,祗命遂成游。月明御沟晓,蝉吟堤树秋。

老僧情不薄,僻寺境还幽。寂寥二三子,归骑得相收。

()

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州半壁天。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

雨馀玉笋空中现,月出明珠掌上悬。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

()

千花晴日满林皋,鹤发鸾笺照锦袍。紫气乍占函谷迥,白云遥望武夷高。

天瓢露染三春树,海屋霞明万岁桃。不道伟长诗兴浅,画筵留客几挥毫。

()
自叹颓然一老翁,十年奔走鬓飞蓬。
中原虎斗干戈满,四海人忧杼轴空。
葛亮平生恢复计,汾阳材略中兴功。
何当远望舂陵郭,佳气朝来正郁葱。
()
色相因缘离,须明真智慧。
古镜复重磨,照天更照地。
()

仙翁家天台,石梁作飞渡。俯看人间世,风烟万壑注。

快作瀛洲谈,流传金石赋。道书续秘牒,艺林重掌故。

()

金榜高悬白石宫,巍巍遥占地南东。祠分圣主坛壝外,礼合诸侯玉帛中。

源出名山流自独,润沾新雨泽皆同。小臣祼献惭无补,拟竭微诚祝岁丰。

()

霜天仙梵夜沉沉,一笑相辞古洞阴。收拾烟霞归竹簏,招邀明月出花林。

松间野鹤窥行迹,竹里清溪伴醉吟。君自还山我自去,白云出入本无心。

()

鸡唱催人起,又生前去愁。路明残月在,山露宿云收。

村店烟火动,渔家灯烛幽。趋名与趋利,行役几时休。

()

倦游司马苦长征,一到名山便有情。夜静神龙来送水,月明仙鹤惯吹笙。

下看箕颍嫌邻俗,高揖巢由笑买名。好借蒲团三尺地,长依初祖證无生。

()

扁舟如屋学张融,泊棹清言暂肯同。诗在我惟歌小国,赋成君不问司空。

挐音坛下今虚远,剑说庭中已自雄。一斗槽床宁少住,但能双目送飞鸿。

()

一犁烟雨霭江村,肮脏衡门暗断魂。览镜自怜空跌宕,谁知跨下有王孙。

()

团团白纨扇,奉君挥素手。馀凉入长夏,结交贵经久。

()

美人渺渺隔秋水,六年不见心茫茫。
麦昴黍低各自媚,鹤长镐短庸何伤。
荷钥未未素业在,读忆具来真味长。

()

组绂劳生两鬓星,归来笑杀草堂灵。秋风萝蔓迷樵径,春水桃花失钓汀。

澼絖久惭龟手药,养生新买种鱼经。等閒睡醒茅檐日,坐看山中草树青。

()
曾向庐山睡里闻,香风占断世间春。
窃花莫扑枝头蝶,惊觉南窗半梦人。
()
面孔何如,雪发霜须。
秋明月窟,春发冰壶。
妙尽还移步,功忘聊放锄。
拈来随处成宗要,向道斯人德不孤。
()

清早起,天色趁新晴。飞鬓斜拖双燕翠,画衣薄衬小鸦青。

素裹玉丁丁。

()

露冷沧江客欲回,囊空人共惜高才。家居东海经年别,舟问南徐几月开。

秋草独过伯禹墓,寒云愁上越王台。不知陆贾游归日,曾有群公诗卷来。

()

积雨兼旬喜乍晴,碧天如洗透秋清。杜陵托兴诗多感,宋玉增悲赋易成。

红树青山怀旧约,药炉经卷伴余生。故人消息飞鸿远,兀坐中宵对月明。

()

肖翘虽振羽,戚促尽疑冰。风助流还急,烟遮点渐凝。

不须轻列宿,才可拟孤灯。莫倚隋家事,曾烦下诏征。

()
清晨暑气已愁予,何况肠虫午及脯。
寻得松风小凉处,移床来坐又还无。
()

仁寿生辰节,君王进玉卮。寿棚兼寿表,留待北还时。

()

薇垣迁秩贰都台,荆楚风烟到处开。恩命一函从北下,福星千里又南来。

凤麟自古生明世,廊庙于今用大材。昨夜仰瞻霄汉上,文光垂彩耀三台。

()

攒空巨石太崔嵬,踊跃山巅亦壮哉。
谁把斧斤挥直下,斫开洞户许人来。

()

揭阳多士天下都,声名籍籍南海隅。
往往能骑龙马驹,唾手可捋於菟须。
大食刀听赤瓠壶,绿沈弓迸金仆姑。

()

借榻丛祠日已曛,办看频此谒灵君。
傥来梦事休重卜,向去诗材进几分。
明主不消人谏猎,故山空使空移文。

()
一出烟霞失所依,重来生死路相违。
猊床尚设笼蛛网,风度柴门叶乱飞。
()

玉尺金绳哲匠能,岿然吾道炤渊凝。风高奋击江河楫,天霁孤悬日月灯。

吏部文章垂斗极,老成风节峙冈陵。东山勉为苍生起,白社青鞋又岂应。

()

赫奕诸王后,清贫一士同。楼成召长吉,山裂梦虚中。

及子员郎泽,能诗伯氏风。琅玕嗟早折,魂不到安东。

()

此身日日一箪贫,贫里留残自在身。独把筇枝行又立,东风花柳不嗔人。

()

额粉新妆,腮霞乍散。犹深喜、占春来晚。琼楼玉馆,情深意远。

池上影,梨云被风吹卷。

()
心在人躯号太阳,能於事上发辉光。
如何皎日照八表,得似灵台高一方。
家用平康贫不害,身无疾病瘦何妨。
高吟大笑洛城里,看尽人间手脚忙。
()

凉月满荒原,长空白露繁。偶来疏柳下,倚杖欲何言。

()

扶舆磅礴钟草木,粤有灵苗根踪䠞,下嵌崖窦嗽飞瀑。

泽沐沆瀣喣初旭,寸十二节色缜绿。厥石昌阳叶上矗,凌傲霜雪气芳郁。

()

昔人营寺日,野老在朝时。栋宇山林净,松杉土壤宜。

海尘留法雨,檀施寄禅枝。接地多先垄,春秋拟合祠。

()

千里周阹广上林,汉家词客几虞箴。麒麟未引朱门献,獬豸犹驰白简心。

下雉路偏臣职远,旅獒书在主恩深。贾生不是长沙日,莫向沅湘作楚吟。

()
政胡尘满野,问谁与、作坚城。
有老子行年,平头六十,无限声名。
向来试陈大略,便群儿、啁哳耳边鸣。
争识规模先定,破羌终属营平。
()
官共狐裘三十年,纷纷南北笑莺迁。
未施云外射鵰手,且作山中骑虎仙。
()
昔我过此时,荷花粲云锦;今我复来游,霜露已凄凛。
乡邻福苦薄,樍雨败垂稔,戢戢禾头耳,熟计难高枕。
所惧忧吾君,岁暮诏发廪。
勿言村醪薄,排闷聊共饮。
()

始见郎官拜洛阳,旋闻近侍发雕章。

绪言已勖期年政,绮字当生满路光。

()

当年同看杏园花,聚散升沉事可嗟。之子此来知有意,年家情分是通家。

()

为爱潇疏种,芭蕉束几攒。夜来秋思苦,窗外雨声寒。

绿蜡烟犹冷,芳心春未残。风前如有恨,聊伴寂寥看。

()

金銮并砚走龙蛇,无分同探阆苑花。
十一年来春梦冷,南游且吃玉川茶。

()

箧中经岁锁朝衣,自觉心闲少梦思。
失马叟言徒喻道,牧猪奴戏任争棋。
且持使节安黔首,莫爱恩波沃漏◇◇。

()

古庙三贤在,方塘一鉴开。水流螭吻出,源发鹫峰来。

树影波心见,茶香云外栽。竹炉有风味,醒却紫霞杯。

()

少年已遂遁山林,何况霜毛两鬓侵。习气尚存诗入梦,病根未去药关心。

猿知秋近啼先苦,鹤阅年多顶渐深。不忍顿疏风月在,粗能扶杖即登临。

()

使君爱竹如爱玉,日日故园看不足。一朝峨豸入中台,老柏啼乌恒在目。

京师寸土如寸金,地窄那堪栽半林。此君不见岁已久,几回梦落湘云深。

()
贲於丘园,束帛戈戈。
义既在前,利在其间。
舍尔灵龟,归我朵颐。
义既失之,利何能为。
()
右府登车竦听观,皎如玉韵叶和銮。
清薰已解南风愠,和气先舒易水寒。
行李喜陪金虎节,移文应閟竹皮冠。
原看归去为霖雨,天下苍生在谢安。
()
吾生癖而慵,烟霞成痼疾。
千山复万山,曾不厌深密。
广厦非所睎,分甘死蓬荜。
或问予如何,高明鬼瞰室。
()
夜雨江南梦,春风陌上情。
东皇如有意,移向玉阶生。
()
摊书志尚友,咄咄心如痴。
上言思尧舜,下言商龙夔。
搜奇日有富,得句中自怡。
家人问产业,即曰非所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