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林信夫

赠林信夫朗读

《赠林信夫》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昔日的相师如今成为画师,
依然红颊映霜髭。
懒得去观察世间的青白眼,
却能写出无声的水墨诗。
胸怀广阔如九流之人物之镜,
笔端展现出岁寒三友的枝条。
在刺桐城中,众多豪贵人物云集,
何忧绝艺不被人所知。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林信夫,他曾经是一位相师(相面的专家),现在成为了一位画师。尽管岁月已经过去,但他的面庞仍然红润,胡须上也已经有了霜雪。他懒于去关注世俗的眼光,却能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出深沉无声的意境,如水墨画一般。他的胸怀宽广,像是能容纳九流人物的鉴赏镜子,他的笔端能够展现出岁寒三友(指梅、竹、松)的生机。在刺桐城(指豪华繁荣的地方),有许多富贵人物,他们应该能够欣赏并认可林信夫的绝艺,因此他不必担心自己的才华不被人所知。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将林信夫的形象和才华描绘得淋漓尽致。通过对他相师和画师身份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佩和赞美。林信夫不愿过多关注世俗眼光,专注于自己的艺术创作,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态度。他的作品以无声的水墨诗形式,传达出深远的意境,引人遐想。作者以林信夫为镜,表达了对九流人物的包容和宽广胸怀的赞叹,同时通过描绘岁寒三友的枝条,展示了林信夫的艺术才华。最后,作者以刺桐城里多豪贵的环境,暗示了林信夫的绝艺定会得到认可和赏识,表达了对他未来的成功的期许。

这首诗词通过对林信夫的赞美和寄托,表达了艺术家的境界和追求,以及对才华的肯定和期望。同时,通过对林信夫的形象和作品的描绘,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艺术的重视和对人才的推崇。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刘克庄朗读
()

猜你喜欢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

临池见科斗,美尔乐有馀。不忧网与钩,幸得免为鱼。

且愿充文字,登君尺素书。

()
山馆萧条寝复兴,经声遥出最高层。
客愁无伴依童子,禅学多难忆古僧。
阶下鸣蛩沿定石,竹间栖鸽避悬灯。
远游亦有幽居志,拟绝尘缘愧未能。
()
玄圃苍洲莽空阔,安得赤脚踏层冰。
秦城楼阁莺花里,南极老人自有星。
()
赵侯迈往隆准孙,未年五十尃三城。
千里秋毫无遁情,两眼洞照如秋鹰。
何须奋髯走百吏,棠阴画寂清如水。
年年州人吃贱米,侲子蹈歌冻黎喜。
()

石宫春云白,白云宜苍苔。拂云践石径,俗士谁能来。

石宫夏水寒,寒水宜高林。远风吹萝蔓,野客熙清阴。

()

人衰代谢。卞董风流今莫话。欲听琵琶。除却儿家更那家。

红楼曾记。有个惺惺娇欲死。图画亲描。说到魂消意也消。

()

旸谷西门锁洞宫,古苔斑驳桧蒙茸。百廊三殿惟眢井,万壑千岩有瘦筇。

()

爱风流二陆,曾共住、屋三间。算京洛缁尘,平原车骑、争似身闲。

一区未输场子,更友于、室迩足清欢。庭下新松楚楚,篱边细菊班班。

()
八解六通心地印,晃晃恢恢非远近。
六通八解者全彰,念彼劳生提后进。
()
红锦缠头舞醉身,笙歌声沸凤楼春。
百花丛里扶归去,谁道儿郎彻骨贫。
()
天寒牛在牢,岁暮粟入庾。
田父有余乐,炙背卧檐庑。
却愁催赋租,胥吏来旁午。
输官王事了,索饭儿叫怒。
()
城上危栏徙倚频,由来荆楚岁时新。
寒塘酒帜能留客,晴坞梅花解笑人。
客雁参差仍向渚,贪鱼拨剌不容缗。
凭高更尽三吹角,坐见霞霏仄半轮。
()
春信到梅梢,欲雪又还晴早。
趁得绣衣初度,作霜天清晓。
乡来事直有天知,行拜玉皇诏。
稳上神仙官府,听履声云杪。
()
黑翎红嘴花间鸟,映花一点珊瑚小。
当时如意击东风,万语千言啼未了。
雕玉笼开出绣楹,海棠庭院雨初晴。
美人按拍教鹦鹉,学得《霓裳》四五声。
()

兼旬病思负秋光,所谓伊人在一方。见说著书为世业,曾闻议礼有封章。

江潮送橹惊高枕,海月寻诗到小堂。载酒携琴须稍健,拟将心事溯羲皇。

()

出堂古书带新注,时时传向人间去。山中有水名燕泉,护绕山人注书处。

堂前洗砚动回塘,墨沈涓涓欲滥觞。积流到海变海色,河伯天吴惊大方。

()

太虚生气气生风,风又生声诗在中。

固是性情元具足,何当学问更加充。

()
客従南方来,信宿北方去。
手棹木兰舟,不顾长江雨。
江昏气阴黑,雨落无朝暮。
肃肃赴波涛,濛濛暗洲渚。
()

仙娥记曲世无双,下直归来日满窗。
随手托牙镂板在,低头不语暗寻腔。

()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
落日晴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
向来岁月半投闲,莫叹朝朝苜蓿盘。
身后芬芳聊自诳,眼前腥腐饱曾餐。
虫鸡一笑何须较,花鸟相疏恐被弹。
清议自为儒者设,未应羁束老黄冠。
()

昨发太行驿,今登天井关。关上一何异,宛若城郭环。

晋河缭其下,羊肠上回盘。松柏被厓谷,迅飙凄以寒。

()
昨夜东风怒不成。
晓来犹自扫残英。
半酸梅子连枝重,无力杨花到地轻。
情易感,涕先零。
()

九曲河流返汉槎,蓬莱原有野人家。堪伤地僻虚谈麈,总是山高障落霞。

花发旧林春自足,醉来清夜月遍赊。尚知造化犹怜拙,孤屿仍留篆鸟沙。

()

于维圣皇,受命自天。仁及庶类,恩周八

()
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
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
()

江村此夕意如何,道是桥平水不波。
仿佛空中倚楼阁,分明镜里现山河。
当筵自对贤人酒,得意闲吟孺子歌。

()
昨日来过我,今朝去哭君。
那堪谈笑际,便作死生分。
旷达陶征士,萧条郑广文。
犹怜埋骨处,西北有孤云。
()

宝贝山前去,琼瑶世界行。
蜡鞋穿瑟瑟,竹杖独铿铿。
冻色迫毛窍,寒光射眼睛。

()
普明禅寺隐岩坰,狂客重来酒未醒。
云气竟拖龙尾白,山容尽比拂头青。
松林深处谁家屋,村墅斜阳若个亭。
莫问笑谈归去晚,有诗留与赤松听。
()

圣主东忧涨海滨,思移副相倚陶钧。楼台独坐江山月,

舟楫先行泽国春。遥想万家开户外,近闻群盗窜诸邻。

()

衣綵独归去,一枝兰更香。马嘶芳草渡,门掩百花塘。

野色亭台晚,滩声枕簟凉。小斋松岛上,重叶覆书堂。

()
托根岂解媚中璫,采蕨只当慕首阳。
未必木天无秽史,岂其枌省尽清郎。
()

均和玉烛成冬夕,畴圣珍符纪瑞年。
八景凤舆临紫禁,九微龙檠照祥烟。
森沉藻卫仙游接,睟穆真仪圣诲宣。

()

拟寻禹柏过长沙,且泊愚溪问酒家。
岁旱可能飞石燕,秋高还看落天虾。
乾坤纳纳催霜鬓,歧路悠悠又菊花。

()

园亭堪避暑,栖息忽经旬。
雨挟秋风至,凉生夜气新。
絺衾犹恋枕,蟋蟀渐依人。

()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

春云覆千里,飞雨来微霄。良阴不待旦,宿昔非崇朝。

蘅皋英犹缓,蕙圃芳未遥。连卷仍故蘤,敷被丽新条。

()
逝水光阴不肯停,又从菰黍重寻盟。
平生不学采莲曲,只读离骚配酒兵。
()
仙境闲寻采药翁,笋舆乘兴得蒿蓬。
山锺夜度空江水,窗户凉生薜荔风。
断臂青猿啼玉笥,斜行白鸟入遥空。
舍面有竹堪书字,借笔题诗却未工。
()

采菱秋水旁,惊起双鸳鸯。
独自唱歌去,风吹荇带长。

()
同榜飞腾尽,君初拜小侯。
地寒推易去,天远借难留。
新垅家山畔,生祠岭海头。
历官如杜老,白首止参谋。
()

布衣扬清风,八座讵云尊?骑牛寻绮角,不入高戟门。

赪梧宅神鷟,蚁命自宜裈。六极天幕张,戴之同牢盆。

()

绿华居处渺云深。不受一尘侵。细看宜州新句,平生才是知音。

凌波一去,平山梦断,谁是关心。惟有青天碧海,知渠夜夜孤衾。

()

忆昨纷纷众喙鸣,怪君噤齘久无声。
得非家客留廷尉,或是闺人沮仲卿。
白璧微瑕终古在,黄金横带霎时荣。

()
寿酒不论杯,乐奏呈歌舞。
先□中元七日生,风露凉如许。
好待月婵娟,好与*娥语。
分付诸郎桂一枝,更觅月中兔。
()
瓠肥不必缘糠覈,倒床鼾睡掀四壁。
饭山诗好自应瘦,骑省赋成发先白。
公子翩翩钟鼎家,宜有骚人歌锦瑟。
数从癯儒弄文字,会令二竖喜投隙。
()

水碧风清,入槛细香红藕腻。谢娘敛翠,恨无涯,小屏斜。

堪憎荡子不还家,谩留罗带结。帐深枕腻炷沉烟,负当年。

()

为郡临瓯越,云泉兴未乖。欢谣乏襦裤,归思满荆柴。

偶遂丰年望,潜将乐土偕。流民争襁负,凶党绝椎埋。

()

甑倒悬知解死饥,故殊道路永为嗤。
我今恃有彭州牧,二柄宁当复误疑。

()

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

祇因贫病易相怜,清泪频挥白雪前。犬马残生偷旦夕,何须药饵更延年。

()
书卷丛中偏得垂,园花开后却慵看。
嵬胸莫受一尘染,壮岁须腾万里翰。
()
君王冥寞不可见,铜雀歌舞空裴回。
西陵啧啧悲宿鸟,空殿沉沉闭青苔。
青苔无人迹,红粉空相哀。
()

蝶去蝶来如有语。愁脉脉,无心听汝。血泪多如许。

乱飞红豆如红雨。

()

岛香思贾岛,江碧忆清江。囊橐谁相似,馋慵世少双。

鼍惊入窟月,烧到系船桩。谩有归乡梦,前头是楚邦。

()

昨从白下访良朋,儗识荆州憾未能。郑国名卿思惠济,焦山胜地许同登。

秣陵土厚文思壮,浙水源清气宇澄。更羡淞阳时税驾,主盟诗社兴飞腾。

()
涉世形容悴,违时嗜如偏。
偶犹身未死,岂为己无眠。
道丧文趋刻,谈高学类禅。
申生真毙犬,望帝竟啼鹃。
()
迟迟可殿后,寂寂可镇浮。
风人第一章,窈窕河之洲。
穆如三代英,惟此宜与俦。
不然则臞仙,玉箫下秦楼。
()
箭羽不沾春水,籀文时印平沙。
想见山阴书罢,举群驱向王家。
()
智须转色,净还发光。
活眼唯自照,喜眉为谁扬。
巍巍堂堂,炜炜煌煌,莫道侬家兮触事面墙。
()

书生不用世,什九隐儒官。
抱璞岂不佳,居贫良独难。
陈子剡中秀,盛年早弹冠。

()
忘家甘旅食,忧国属愁颜。
有客佩金印,何人守玉关。
风霜晚秋后,天地夕阳间。
痛洒伤时泪,别公归故山。
()

惜山不厌山行远。山中禽鸟频惊见。小雨似怜春。霏霏容易晴。
青裙田舍妇,馌饷前村去。溪水想平腰。唤船依断桥。

()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

  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矣。伤哉!”薄暮,复有人来,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哭。”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明日,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则其仆又死矣。呜呼伤哉!

()

闺中花如绣。
帘上露如珠。
欲知有所思。

()
苍洲无恙在,依旧匝溪湾。
阑护竹三迳,屋环梅数间。
幽池生划梦,危石绣苔斑。
遥想衔杯处,何曾醉玉山。
()

异乡青嶂外,故里白云边。北极悬双眼,中秋度四年。

灯前横一剑,江浒宿孤船。玉露漙漙忌,金波炯炯然。

()

烟势分层岫,寒稍泻绿泷。鸾毸拔地洗,龙羽扑天降。

雨押钗头重,飙回个字双。随根来北舍,递影入西窗。

()
芙蓉开过雨初晴。
曲池平。
画桥横。
耿耿银河,遥下蘸空明。
()
已载相如赋,还披杜老诗。
团团自长叶,佳实欠累累。
()
积庆源流远,娠贤社稷光。
斯文今北斗,举代一文昌。
象服山河寿,斑衣日月长。
生刍此时事,四海为悲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