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著作赴西京寿安。宋代。梅尧臣。去作西畿令,当趋大尹庭。闲寻前代迹,净扫古槐厅。未惯餐周粟,还应忆楚萍。但逢花木处,知我昔常经。
《送王著作赴西京寿安》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送别王著作前往西京寿安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去作西畿令,当趋大尹庭。
离开此地担任西畿地区的官职,将要前往大尹庭(指西京寿安)。
闲寻前代迹,净扫古槐厅。
闲暇时寻找前代名人的足迹,清扫古老的槐树庭院。
未惯餐周粟,还应忆楚萍。
尚未习惯吃周朝的粮食,仍然怀念楚国的美食。
但逢花木处,知我昔常经。
只要遇到花木之地,就会知道我曾经常常经过。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送别友人的场景,展现了友情和思念之情。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诗中的闲暇寻找前代迹象和清扫古槐厅的行为,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关注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诗人提到未习惯吃周朝的粮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去的回忆。最后,诗人提到只要遇到花木之地,就会想起过去的经历,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友情、思念和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不舍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牡丹开已数日方盛丽未艾也成二绝。宋代。钱时。未到牡丹春未好,花开恰莫怨春迟。金沙玉板相扶拥,正是东君极盛时。
浣溪沙。宋代。石孝友。迎客西来送客行。堆堆历历短长亭。_人残酒不能醒。烟染暮山浮紫翠,霜凋秋叶复丹青。凭谁图写入银屏。
偈颂六十五首。宋代。释普济。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截铁斩钉。水不借路,树倒藤枯。西天胡子没髭须,蹋杀杨歧三脚驴。
山居。宋代。张伯淳。兀兀山居觉日长,旧时松槚又成行。本无世虑何须遣,一缕晴窗柏子香。
壶中天(月夕登绘幅堂,与赘房各赋一解)。元代。张枢。雁横迥碧,渐烟收极浦,渔唱催晚。临水楼台乘醉倚,云引吟情闲远。露脚飞凉,山眉锁暝,玉宇冰奁满。平波不动,桂华底印清浅。应是琼斧修成,铅霜捣就,舞霓裳曲遍。窈窕西窗谁弄影,红冷芙蓉深苑。赋雪词工,留云歌断,偏惹文箫怨。人归鹤唳,翠帘十二空卷。
村居杂咏。明代。陈履。海岸潮生渔艇归,家家持得鳜鱼肥。村翁亦有临渊思,学把纶竿坐钓矶。
蛮王妻俗呼县君来黎州锦领乌氈自跨马而至。宋代。李石。一自昭君向北迁,花魂千载却南旋。歌声不动先含笑,粉面无施任自然。羞整云鬟多戴笠,欲呈锦袖漫开氈。夜来大渡河边过,青盖金羁稳上船。
题《李将军传》。唐代。崔道融。猿臂将军去似飞,弯弓百步虏无遗。汉文自与封侯得,何必伤嗟不遇时。
达摩渡芦图。宋代。刘克庄。长啸生风白浪起,高桅千尺如折棰。佛狸百万不敢渡,师跣双髐踏一苇。视鲁叟桴差简捷,比博望槎尤俶诡。岂小儿女狡狯然,亦大神通游戏尔。老胡西来纷文字,遍东西旦撒种子。塔藏共礼熊耳骨,壁观谁得少林髓。吾闻至人未尝死,岁晚翩翩携只履。学人其如初祖何,应身已度葱岭矣。
夜宿湓浦逢崔升。唐代。张祜。江流不动月西沈,南北行人万里心。况是相逢雁天夕,星河寥落水云深。
戏城中故人。宋代。王安石。城郭山林路半分,君家尘土我家云。莫吹尘土来污我,我自有云持寄君。
大悲寺与文安诸生小集。明代。卢龙云。野寺当幽处,登临思亦佳。暮云方绕室,秋水欲浮阶。扫榻呼僧语,凭轩动客怀。青衿劳问讯,玄论满萧斋。
圜丘乐章九首 其四 初献。明代。霍韬。明明皇皇,赫赫苍苍。式予肃将,非酒馨香。天祐皇祖,天德日强,继序思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