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霓亭。宋代。梅尧臣。高出岭头树,俯窥城下溪。半山飞急雨,举手弄晴霓。旷望已无极,万缘都与齐。自嗟来独晚,征棹苦言西。
《彩霓亭》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梅尧臣。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景色,通过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诗中描述了作者站在高岭上,俯瞰城下的溪流。半山间突然下起了急雨,但作者举起手来,就能使雨停,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虹。这种景象给人一种旷远的感觉,仿佛眼界已经没有边界,万物缘起都变得平等。然而,作者也感叹自己来得太晚,已经错过了很多事物,征途上的艰辛也让他感到疲惫。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慨。作者通过山水的变化,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以及自己在时间流逝中的追赶和思考。诗中的彩虹象征着希望和美好,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不确定性。整首诗意蕴含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高出岭头树,
俯窥城下溪。
半山飞急雨,
举手弄晴霓。
旷望已无极,
万缘都与齐。
自嗟来独晚,
征棹苦言西。
希望这个分析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大阳与诸友话旧。金朝。李俊民。寻芳来入杏花村,见客人人有典刑。不用看碑问前事,坐中一话即图经。
闺人礼佛词 其七。明代。王彦泓。凤头弓样改蛮靴,巾覆云鬟一幅罗。只说道妆宜淡浅,看来风致较前多。
和越帅汪仲宗韵。宋代。袁甫。稽山窟宅尽神仙,多少棠阴属钜贤。万壑千岩长似旧,一翁二季美无前。风流自昔遗芳在,衣钵于今盛事传。行见直声追轨躅,岂徒庆礼侈宾筵。
寄次耕时被荐在燕中。清代。顾炎武。昨接尺素书,言近在吴兴。洗耳苕水滨,叩舷歌采菱。何图志不遂,策蹇还就徵。辛苦路三千,裹粮复赢幐。夜驱燕市月,晓踏卢沟冰。京雒多文人,一贯同淄渑。分题赋淫丽,角句争飞腾。关西有二士,立志粗可称。虽赴翘车招,犹知畏友朋。傥及雨露濡,相将上诸陵。定有南冠思,悲哉不可胜。转盻复秋风,当随张季鹰。归咏白华诗,膳羞与晨增。嗟我性难驯,穷老弥刚棱。孤迹似鸿冥,心尚防弋矰。或有金马客,问余可共登。为言顾彦先,惟办刀与绳。
狱中集古十六首 东岩同扉 其十二。明代。韩邦奇。昔献长扬赋,风云四海生。遭逢圣明主,礼乐秀群英。
和曾谹父庚伏书怀六首。宋代。王洋。申郎句法祖师意,取玉鉴山开混茫。疏帘清簟半云雨,卧听天籁生虚凉。
笋鞭。唐代。徐夤。筇竹岩边剔翠苔,锦江波冷洗琼瑰。累累节转苍龙骨,寸寸珠联巨蚌胎。须向广场驱驵骏,莫从闲处挞驽骀。宁同晋帝环营日,抛赚中途后骑来。
送黄权守归八桂三首。宋代。胡寅。雨岸溪纹蹙,风亭柳带萦。借留无上策,送别有兼程。望杳云间旆,班余野外荆。路从簪玉去,增我故山情。
钱塘江头寄兴。明代。张希载。寻真偶过大明庵,斗径纡回步不堪。傍竹幽禽啼欲暮,眠云老衲梦初酣。归心时逐江流急,逸兴春从树色贪。更欲振衣千仞去,笑将行止与琴弹。
寄平江总戎二绝 其一。明代。程敏政。出门终日犯尘喧,致主无才愧掖垣。忽遇北风淮上雁,不胜清思绕东园。
过致政屯田刘公隐庐。宋代。黄庭坚。儿时拜公床,眼碧眉紫烟。舍前架茅茨,炉香坐僧禅。女奴煮甖粟,石盆泻机泉。今来扫门巷,竹间翁蜕蝉。堂堂列五老,胜气失江山。石盆烂黄土,茅斋薪坏椽。女奴为民妻,又瘗蒿里园。当年笑语地,华屋转朱栏。课儿种松子,伞盖上参天。投策数去日,木行天再环。先生古人风,铁胆石肺肝。眼前不可意,壮日挂其冠。解衣庐君峰,洗耳瀑布源。雾豹藏文章,惊世时一斑。众人初易之,久远乃见难。忆昔子政在,为翁数解颜。五兵森武库,河汉落舌端。王阳已富贵,尘冠不肯弹。呻吟刊十史,凡例墨新乾。宰木忽拱把,相望风隧寒。百楹书万卷,少子似翁贤。
微之重夸州居其落句有西州罗刹之谑因嘲兹石聊以寄怀。唐代。白居易。君问西州城下事,醉中叠纸为君书。嵌空石面标罗刹,压捺潮头敌子胥。神鬼曾鞭犹不动,波涛虽打欲何如。谁知太守心相似,抵滞坚顽两有馀。
重赋吊文丞相祠。明代。王鏊。汉朝冠盖尽臣元,穷海累臣抱独冤。请剑便须游下地,结缨何处是中原。青泥不化苌弘血,白浪空归伍相魂。斜日悲风柴市里,行人千古掩啼痕。
初冬。宋代。范成大。节令坚冰始,民风古意淳。星行穷少皞,正岁述咸秦。俗礼嫌端拜,头风强裹巾。红泥炉畔酒,从此卜亲邻。
和胡秘书学中释奠。宋代。魏了翁。祠官环邃殿,晰燎响晨光。工有歌咸夏,人无问国庠。豆笾陈吉飨,磬管奏和锵。盛事留篇什,赓酬愧不扬。
白雪堂。宋代。袁说友。今代斯文只此翁,乾旋坤转独狐忠。千年此地江山里,一日东坡翰墨中。莫起莫泉空老泪,可怜赤壁几春风。潇潇暮雨双双竹,白雪堂前忍酹公。
送果州邵公济分韵得其字。宋代。朱翌。蓬莱清暑按行归,却向西南万里驰。郡继尊君家有法,学传乃祖世无师。曹刘墙短自今日,班马香浓如昔时。青士在旁知别语,夕阳回首更凄其。
苦雨 其二。明代。徐熥。竟日云阴合,千峰雨脚连。田禾烂欲死,平陆溃成川。竹径坐来恶,蕉房听可怜。因之废栉沐,白日枕书眠。
过陂子迳五十余里,乔木蔽天,遣闷七绝句。宋代。杨万里。为怜上轿啮人肩,下轿行来脚底穿。客子心心愁欲暮,碧云偏作半阴天。
寄题萧邦怀少芳园。宋代。杨万里。群莺乱飞春昼长,极目千里春草香。幽人自煮蟹眼汤,茶瓯影里见山光。欣然药囿聊步屧,戏随蜜蜂与蝴蝶。杨花糁迳白於雪,桃花夹迳红於襭。
月溪与幼遐、君贶同游(时二子还城)。唐代。韦应物。岸筱覆回溪,回溪曲如月。沉沉水容绿,寂寂流莺歇。浅石方凌乱,游禽时出没。半雨夕阳霏,缘源杂花发。明晨重来此,同心应已阙。
贵游。唐代。许浑。朝回佩马早凄凄,年少恩深卫霍齐。斧钺旧威龙塞北,池台新赐凤城西。门通碧树开金锁,楼对青山倚玉梯。南陌行人尽回首,笙歌一曲暮云低。
满江红 题画寿总宪龚芝麓 过虎邱申文定公祠。清代。吴伟业。相国祠堂,看古树、苍崖千尺。听断涧、辘轳声紧,阑干吹笛。士女嬉游灯火乱,君臣际会松杉直。任年年、急雨打荒碑,儿童识。今古恨,兴亡迹。白社饮,青门客。叹三公旧事,吾徒萧瑟。歌舞好随时世改,溪山到处还堪忆。尽浮生、风月倒金樽,千人石。
和岑子上郑广文诗。宋代。滕岑父。吾侪不解事,刚欲羊枣嗜。居然藜苋肠,厚味非天置。甘此腐儒餐,庶几不为崇。朅来钓濑滨,溪山相妩媚。况复有诗人,深悟作者秘。诸公竞推挽,其柰造物戏。青衫晚从事,着以供燕侍。文章可华国,谁云只小技。堂堂陈无敌,敢不三舍避。载酒践前盟,时当问奇字。
集英殿观先帝御容。宋代。刘攽。堕泪不能禁,彤庭北望深。寿觞疑在眼,宫漏独惊心。绘事应神助,天光想下临。秋毫分万一,玉色辨侵寻。未悟攀髯远,如闻弃屣音。当时万年木,风动亦萧森。
和赵周锡制干峡中韵四首。宋代。袁说友。绝景都忘峡路长,江风时送野花香。峰排玉帐腰凝雪,泉溜珠帘乳滴房。后日奇山犹续续,而今伟观已堂堂。雄篇曲尽形容妙,满袖珠玑到旅囊。
贺乔丞相。宋代。厉寺正。孔山民具瞻,位高心愈谦。待人冬日暖,持己晓霜严。善类藉培植,贤材无滞淹。更栽椿百本,岁岁绿阴添。
过金台天气顿热三首。宋代。杨万里。日晒船篷四面炊,几时却得出船时。江西未到何须恨,且到三衢也自奇。
直宿南宫三首。宋代。杨万里。秋热连宵睡不成,移床换枕到天明。今霄不热还无睡,却为宫檐泻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