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越吟》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胡越同心日,
夫妻反目时。
人间无大小,
得失在须斯。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胡越夫妻情感变化的主题。诗人通过胡越夫妻的反目之时,表达了人世间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最重要的是能够顺应自然的道理和法则。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胡越夫妻的情感变化进行描写,表达了一种哲学思考。诗中的"胡越同心日"指的是夫妻情感和谐、志同道合的日子,而"夫妻反目时"则是指夫妻之间发生争吵、矛盾的时候。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告诫人们,无论是在家庭生活中还是在社会中,都会遇到各种大小的得失,但最重要的是要明白顺应自然法则的重要性。
诗词中的"人间无大小,得失在须斯"是诗人的总结和观点。"须斯"在此可以理解为顺应、遵循的意思。诗人认为,人生中的得与失并不是衡量事物重要性的标准,而是看一个人是否能够顺应自然的法则,理解事物的本质。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应当从更高的层面去思考和看待,不被琐碎的得失所困扰。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表达,传达了一种超越得失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诗人通过夫妻情感的变化,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以宽广的胸怀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顺应自然的规律,从而在人生的旅途中保持平衡和和谐。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庆邦衡生朝用去年韵。宋代。周必大。劲气危言五十春,今骑厩马踏天津。葵倾夏日心弥切,松度秋霜色转新。鼎鼐调和知有日,君臣庆会岂因人。周流四府须三纪,寿斝休辞痛饮醇。
梅花集句 其一四○。金朝。李龏。不知雨后更精神,与水相蒸暖盎春。独自捲帘楼上望,夕阳吟杀倚楼人。
旦起诵邵尧夫诗。宋代。陈著。二十年前尘路忙,如今都住寂寥乡。梅花时节溪山好,菜粥人家门户香。否往泰来天外事,早眠晏起枕中方。案头只有尧夫集,参得透时滋味长。
七月十五日久旱而雨同启衷给事送林宗清 其二。明代。顾清。左谏声华日月边,故人身到九重天。山中桂树今无恙,好赋淮南第二篇。
次芙蓉渡和颖叔修撰旧题。宋代。郭祥正。绰约芙蓉照碧湍,红绡衫薄不胜寒。吹香洗露情多少,只得元戎一饷看。
蜀禽啼血染冰蕤。趁花期。占芳菲。翠袖盈盈,凝笑弄晴晖。比尽世间谁似得,飞燕瘦,玉环肥。一番风雨未应稀。怨春迟。怕春归。恨不高张,红锦百重围。多载酒来连夜看,嫌化作,彩云飞。
江城子 效花间体咏海棠。金朝。元好问。蜀禽啼血染冰蕤。趁花期。占芳菲。翠袖盈盈,凝笑弄晴晖。比尽世间谁似得,飞燕瘦,玉环肥。一番风雨未应稀。怨春迟。怕春归。恨不高张,红锦百重围。多载酒来连夜看,嫌化作,彩云飞。
仰韩堂连守所作谢艮斋为之记取退之阳山县之。宋代。释宝昙。在昔桃李县,而今松桂林。是诚五马贵,足此万卷心。有人梦得鹿,旦日果可寻。斯文天地间,皎如月长临。东海鳄噀怒,衡山云涨深。精诚不可触,岂知鹤在阴。树影陈燕几,松声杂瑶琴。亦有牙鼓挝,不妨弦诵音。俯仰道德意,祓除文字淫。故家事业在,无使霜毛侵。
读礼感怀 其三。明代。徐熥。素车白马出燕关,风急云寒雪满山。当日已拚成死孝,此身何敢望生还。忍看堂上遗容在,无复花前舞袖斑。丹旐翩翩人不见,抚床空有泪潺湲。
古山篇赠余君。明代。徐渭。余君本今人,而有怀古思。三年卧白云,一醉抚流水。握管扫素笺,闭门谢时事。懒与今人交,自号古山子。
点绛唇。金朝。王哲。可惜娇儿,惺惺伶俐聪明作。灵台廓。圆明光烁。我许蓬莱约。断却麻绳,正好修丹药。如今却。买条铜索。缚住踏云脚。
渔父·波平如砥小舟轻。元代。吴*。波平如砥小舟轻。托得纶竿寄此身。忘世恋,乐平生。不识公侯有姓
虎溪桥。明代。欧大任。虎啸中原天地间,白云犹得一溪闲。溪前送客师应笑,何事柴桑亦出山。
至正壬辰之春余卧病始起遭时多故奔走山谷间。明代。胡翰。病起不饮酒,客来意何如。四座皆春风,燕燕深相於。富有富贵交,贱有贫贱趋。古意吾所爱,今人宁见迂。忘情衡门下,言笑色旉腴。忽淹嵇康驾,何烦翟公书。¤
斋中夜赋。宋代。陆游。高居终日掩斋扉,幽事常多俗事稀。露重丛篁时自泻,风高脱叶有先飞。秋衣渐制闻砧杵,社肉初分谢蕨薇。却笑老身闲不得,一灯明灭乱书围。
理宗明堂前朝享二首。宋代。真宗。假哉皇考,必世后仁。嘉靖我邦,兴物皆春。之纯之德,克配穹旻。馀庆渊如,佑我后人。
古兴。唐代。赵氏1。郁蒸夏将半,暑气扇飞阁。骤雨满空来,当轩卷罗幕。度云开夕霁,宇宙何清廓。明月流素光,轻风换炎铄。孤鸾伤对影,宝瑟悲别鹤。君子去不还,遥心欲何托。金菊延清霜,玉壶多美酒。良人犹不归,芳菲岂常有。不惜芳菲歇,但伤别离久。含情罢斟酌,凝怨对窗牖。霁雪舒长野,寒云半幽谷。严风振枯条,猿啼抱冰木。所嗟游宦子,少小荷天禄。前程未云至,凄怆对车仆。岁寒成咏歌,日暮栖林朴。不惮行险道,空悲年运促。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鱼鹰。宋代。欧阳修。日色弄晴川,时时锦鳞跃。轻飞若下韝,岂畏风滩恶。人归晚渚静,独傍渔舟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