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主簿赴睦州清溪

送崔主簿赴睦州清溪朗读

《送崔主簿赴睦州清溪》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舟轻不畏险,逆上子陵滩。
这句描述了船只轻盈而不畏惧险阻,逆流而上到达子陵滩。

七里峡天翠,千里云木寒。
这句描绘了七里峡的山水景色,天空碧绿如玉,云雾笼罩着寒冷的树木。

古祠鸣野鸟,乱石激春湍。
这句表现了古老的祠堂中野鸟的鸣叫声,乱石之间的水流激荡出春天的气息。

正与高怀惬,宁歌行路难。
这句表达了诗人与崔主簿的情谊,他们在旅途中心情愉悦,宁愿唱歌也不怕路途的艰难。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山水之美和情感的深度。整首诗词以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给人以愉悦和舒适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青青蕙兰花,含英在中林。春风不披拂,胡能见幽心。

相去千里馀,会合大江南。促席谈自古,知我一何深。

()

吴会厌华靡,兴怀在林丘。好事延过客,绣衣得名流。

胜地谐雅集,清风企前修。天平遍登览,复作灵岩游。

()

亭馆西南胜,清含山水姿。偶因看诗处,却忆旧游时。

落日千峰隔,孤城百战危。相逢江海暮,回首意兼悲。

()

道人燕坐万缘空,栖凤亭深一径通。只有庭前柏树子,无言长日倚东风。

()

风露撩人尽力清,也应知我到禅扃。秋声满谷有生气,山意带烟成远形。

皎月欲升天失色,白云初出树留青。他年若访经行处,合有先生避暑亭。

()

夏云端的似奇峰,忽作颓墙四面红。

坐想微风过荷叶,梦成疏雨滴梧桐。

()

不快红尘涴,高峰独杖藜。怪来衫袖冷,空翠落袍绨。

()

晓光开绣幄,晴色上金除。初进春衣窄,犹应浣濯馀。

()
待船三五立江干,眼欲穿时夜渐阑。
若使长年期不至,江流便作汨罗看。
()

江头雪花一尺围,不妨屋角梅垂垂。
江头三日浪簸船,不妨老子被底眠。
权奇突兀众所嗔,大是个中英特人。

()

六经寓圣言,焕如日星光。人文幸斯睹,万古明纲常。

虽云厄秦火,犹赖汉表章。诸儒擅颛门,训诂加审详。

()

道病犹疑谑,那知毕竟非。命轻殉粉黛,形老惫甘肥。

事业凭唇立,家园信手挥。分身冲酒阵,一笑解愁围。

()

笑汝清狂客,持斋绣佛前。周颙元护法,何胤旧逃禅。

岭砌须弥石,池疏阿耨泉。翛然携手去,尘外息诸缘。

()

白发新来不满梳,玉萧金管总成疏。梧桐院落秋风早,一夜神清喜读书。

()

露立修筠鹤表同,戏拈纸带为占风。
谁言心动非旛动,我本无心似太空。

()

雀缘底事儿童戏,蛙为何人口舌争。待割金明一寻碧,恨无霜剪快如并。

()

一恸出云堂,秋高雁影凉。容颜渐朽谢,恩爱日销亡。

竹老湘君庙,花深油水阳。解君旧箧笥,拟买白莲庄。

()
琴里休夸石上泉,争如此处听潺湲。
爱于琴里无他意,落砌声声是自然。
()

平步青云感遇初,试看倾盖气何如。橘皮应笑陈人榜,隽永争谈辩士书。

梦鹿果能谁得鹿,知鱼未必子非鱼。青山马上多诗句,北斗以南名不虚。

()

大弦声迟小弦促,十岁娇儿弹啄木。啄木不啄新生枝,惟啄槎牙枯树腹。

花繁蔽日锁空园,树老参天杳深谷。不见啄木鸟,但闻啄木声。

()

烟迷鄂渚,露湿樊山,小春时候。琥珀才浮,滉漾酒船如绉。

月落声随雁柱涩。影怜人比黄花瘦。最堪愁,把衣香褪了,薄寒初逗。

()

昭哉上德,浚彼洪源。道光前训,庆流后昆。神猷绵邈,清庙斯存。

以享以祀,惟祖惟尊。

()

性灵慵懒百无能,唯被朝参遣夙兴。圣主优容恩未答,

丹经疏阔病相陵。脾伤对客偏愁酒,眼暗看书每愧灯。

()

岁星南望亘长虹,大隐真人驾玉骢。瑶草传书来杲日,黄花开宴傲秋风。

夜寒人醉鸠为杖,江远天空剑是龙。绕膝芝兰斜北斗,舞衣群拥白头翁。

()

十载谈经得吾子,江都阎生满人耳。今年射策入长安,绾绶翩翩向蕲水。

蕲水封疆沈蔡南,白头父老候騑骖。江前襟带云梦泽,楼上风烟钴鉧潭。

()
较似年时劣不如,花头小小两疏疏。
但令半点微酸在,憔悴空山尽有余。
()
避地逃名花时臧,春风何事转桑枢。
退藏小阁收心静,闲下危阶放步徐。
身到衰时方学道,眼当昏处始观书。
一生日力悠悠度,总悔从前作计疏。
()

今朝卷帘坐,时见一花飞。
不惜芳菲尽,春风稍稍稀。

()

前年河内中秋月,玉帐初寒铁衣滑。羽书狎至不成眠,坐伴清光到明发。

是时季弟在幕中,病隔纱窗共谈说。出师未捷身已危,继被宸章召还阙。

()

乱山深处有谁来,诗砚荒寒一寸埃。
特未可知天下事,断无相负掌中杯。
人传梅隐近人幙,我但糟丘高筑台。

()
风吹不入,水洒不著。
捩转玄关,随缘自若。
任是碧眼胡儿,从头与汝一杓。
著不著,谁言过水不湿脚。
()
常羡荜门翁,所思惟岁稔。
遥知松月曙,尚在山窗寝。
兰气入幽帘,禽言傍孤枕。
晨兴步岩径,更酌寒泉饮。
()

寒色凝罗幕,同人清夜期。玉杯留醉处,银烛送归时。

独坐隔千里,空吟对雪诗。

()
郡亭传吏隐,间自使君心。
卷幕知来客,悬灯见宿禽。
茶烟逢石断,棋响入花深。
会逐南帆便,乘秋寄此吟。
()
家问不来秋夜长,白鸥眠处倚牙樯。
风摇湖水动山影,天压陇云低雁行。
菊老过时犹嚼蕊,鱼逃无水尚鸣榔。
洗兵马诏何时下,免遣农夫坐女墙。
()

百感惊来忧绪多,蓬门长拥翟公罗。颠毛日送秋风老,野唱时闻春梦婆。

何事锦鳞冲浪至,忽传佳句载云过。看君不浅挥毫兴,紫电英英遍大阿。

()

曲体中郎爱女情,刀圭施药到柴荆。窗前远岫吟秋爽,篱下閒花坐月明。

戛玉诗篇工斗捷,悬壶方术久传名。青年队里如君少,莲社多才暗自惊。

()

悠悠漾漾。做尽轻模样。昨夜潇潇窗外响。多在梅梢柳上。
画楼拂晓帘开。六花一片飞来。却被金炉香雾,腾腾扶上琼钗。

()

策马邯郸谒古祠,浮生入梦复谁知。男儿不到封侯日,总是黄粱未熟时。

()

丹扆忧勤德意通,使君元侍玉皇宫。亲传天上舜琴曲,散作人间庄籁风。

已喜清微消滞郁,亦知委曲到鳏穷。骚人休复雌雄问,千里而今乐事同。

()
春点疏梅雨后枝,翦灯心事峭寒时。
市桥携手步迟迟。
蜜炬来时人更好,玉笙吹彻夜何其,东风落靥不成归。
()
晦迹功曹不受徵,兴亡事已若丹青。
世间尽有文章各,谁信龙蛇尺蠖形。
()
清野都无寸草留,暴师塞下欲何求。
东风借便天亡敌,春水方生早去休。
()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堦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堦寂寂 一作:阶寂寂)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
凌晨特跨赤龙车,御气乘风下九衢。
金阙殿前朝玉帝,丹霞洞口谒麻姑。
朱弦未达钟期耳,青鸟空传汉殿书。
铁笛一声谁会得,独飞踪迹到仙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