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十一蚕薄

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十一蚕薄朗读

《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十一蚕薄》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河上纬萧人,女归又织苇。
相与为蚕曲,还殊作筠篚。
入用此何多,往售获能几。
愿丰天下衣,不叹贫服卉。

诗意:
这首诗词以蚕丝的生产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蚕丝工作的赞美和对蚕丝价值的思考。诗中描绘了在河边纬线的织布者,纺织女子归来又开始编织苇席。他们一起忙于蚕丝的生产,用不同的方式来制作竹篓。蚕丝的用途广泛,但是卖出去的蚕丝能有多少呢?作者希望这些蚕丝能够为全天下的人提供充足的衣物,同时也不嫌贫穷而轻视普通的植物纤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蚕丝的生产过程和价值,展现了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物质生活的渴望。诗中的纬线织布者和纺织女子代表了辛勤劳动的人们,他们为了生活而不懈努力。诗中提到的筠篚(竹篓)和苇席,是蚕丝生产中常见的工具,同时也象征着朴素的生活和劳动的美德。

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蚕丝的价值和用途,表达了对丰富物质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蚕丝能够满足天下人的需求,不再有人因贫穷而缺少衣物。这种表达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公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关注,同时也体现了对劳动者的尊重和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蚕丝生产的描绘,抒发了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物质生活的向往,同时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公平和温暖生活的关注。诗词简洁而意味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启发。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曾闻海外有仙山,无那蓬莱是此间。断岭排衙分远近,平冈列障抱湾环。

几人蜡就堪游屐,何处云深可扣关。岛屿纵横三十六,扶筇指点且开颜。

()

恂恂公子,美色无比。诞姿既丰,世胄有纪。平南之孙,奋威之子。

()
斗帐高眠,寒窗静、潇潇雨意。
南楼近、更移三鼓,漏传一水。
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
也不管、滴破故乡心,愁人耳。
()

旋屈金钩劈翠筠,手中盘作钓鱼轮。忘情不效孤醒客,

有意闲窥百丈鳞。雨似轻埃时一起,云如高盖强相亲。

()

冂寺论文气独雄,真才端拟亮天工。金渊刻烛春翻蝶,苕水传觞秋转蓬。

展氏道昭三黜后,刘桢今在九人中。武夷高并神仙宅,谢屐张槎好过从。

()

独鹤孤云两难说,明朝又作东西别。

知君少壮无几年,莫爱闲吟老松月。

()

板子矶边江水深,青枫摇落气萧森。霜华暗染劳人鬓,帆影孤悬独客心。

风定寺明煨芋火,月斜港断捣衣砧。浮生片刻清凉境,试向中流鼓素琴。

()
琴书澹泊古羲轩,花木幽閒汉绮园。
碧落青嵩无用买,湖光一曲道真浑。
()

东坡异时谈醉乡,怒骂嬉笑成文章。其中广莫几万里,脱略礼法侔鸿荒。

初无爱憎与喜怒,岂有寒暑与炎凉。后世乃与醉乡隔,糟粕始变鹅儿黄。

()
霜叶凋残,岩风凛寒。
彼之禅老,忽下崇峦。
衲有云兮曾卷未卷,琴无弦兮解弹不弹。
迢迢既行,宜听斯语。
()
舞燕歌莺子所无,不无灯照短檠书。
酒来形影相酬酢,诗就烟霞共卷舒。
八极渺茫供傲睨,一襟空洞极恢疏。
世间底是英雄物,未许曹瞒笑本初。
()

弄珠亭上客,来想弄珠人。
野草迷晴岸,垂杨暗晚津。
天涯羁旅地,村落寂寥春。

()

紫气东迎太一峰,翠华飞御猎回中。玄女授符开上策,河宗献宝告成功。

()

天台一万八千丈,谢屐梯云未能上。阴崖雪积万年藤,飞作仙人九节杖。

仙人王烈朝玉京,葛翁又向璿台行。紫芝灵药不轻泄,君昨宦游过赤城。

()

屋后青山门外溪,疏疏芦苇压渔矶。地缘清绝人堪爱,长是三春雁不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