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微上人归省天台

送微上人归省天台朗读

《送微上人归省天台》是一首宋代梅尧臣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释子怀慈母,
吾儒未易轻。
不寻琪树去,
肯向石桥行。
海近云多润,
山高日少晴。
天恩新赐服,
书字欲传名。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释子(即佛教僧侣)思念慈母的情感,以及对其修行道路的祝福和鼓励。诗人认为儒家文化对佛教的理解并不容易,但他仍然欣然送别释子,表达出对其修行道路的支持和赞赏。诗中也描绘了自然景观,以强调释子离开的地方的美丽和特点。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释子的敬重和对其选择的理解。首句“释子怀慈母”,表明释子心系慈母,对家庭情感有所牵挂。接着,诗人说“吾儒未易轻”,意思是儒家的学者对佛教的理解与接受并不容易,但尽管如此,他依然支持释子的选择。

下两句“不寻琪树去,肯向石桥行”,通过对景物的描述,诗人表达了释子离开的地方的美丽和特点。琪树象征着高贵和珍贵,诗人暗示释子不追求世俗的物质财富,而是选择了艰苦的修行之路。石桥则象征着困难和挑战,诗人表示释子愿意勇敢地面对这些困难。

接下来的两句“海近云多润,山高日少晴”,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释子离开的地方的气候特点。海近云多润意味着环境湿润多雨,而山高日少晴则表示山地气候多云少晴。这种描绘既突出了原地的美丽,也暗示了离别的心情。

最后两句“天恩新赐服,书字欲传名”,表明释子得到了天恩的庇佑,获得了新的法衣,同时也表达了他传播佛法、传承佛教文化的愿望。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对释子的祝福为线索,描绘了释子的离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其的敬重和对其修行道路的支持,同时也通过景物的描绘,增添了离别的情感色彩,使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蕴深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梧叶飘翻,花阴转、露华明月。风正起、深闺乍冷,罗衣寒怯。

络纬啼寒催短梦,怨蛩声咽悲长别。叹可怜、回首又关情,新鶗鴃。

()

凤笙十三簧,音响应天时。自从轩辕调律后,谁将弦管置之虞舜祠。

神人以和,凤凰来仪,后来作者不复知。颇闻仙人王子晋,好作凤鸣花下吹。

()

四海失巢穴,两都困尘埃。感恩由未报,惆怅空一来。
裘破气不暖,马羸鸣且哀。主人情更重,空使剑锋摧。

()

外域分都护,中台命职方。欲传清庙略,先取剧曹郎。

已佩登坛印,犹怀伏奏香。百壶开祖饯,驷牡戒戎装。

()

儤直常经此,为园亦在兹。隐偏金马籍,地即缙云司。

苑树常分色,宫莺或借枝。秪应兰省客,来往洽襟期。

()
士穷犹可忍,拾穗亦可歌。
岁事还如此,畦间有穗麽。
()
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颜。
黄花时节碧云天。
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
不知征战几人还。
()

鲜怡寡乐负清明,帘外花如红泪倾。
又是残春将立夏,如何到处不啼莺。

()

朝踏长安尘,暮倾渭城酒。风流赵集贤,画马当折柳。

晚凉池上洗马归,圉人控鞍不受羁。此马自是玉龙种,想见明窗貌得时。

()
摇毫铸藻。
纵有微之应压倒。
万里鹏程。
南省今书淡墨名。
()

淡云笼月松溪路。长记分携处。梦魂连夜绕松溪。此夜相逢恰似、梦中时。海山陡觉风光好。莫惜金尊倒。柳花吹雪燕飞忙。生怕扁舟归去、断人肠。

()

南方秋节晚,九月始凄清。草木忽摇落,坐使客心惊。

橐籥无暂息,机缄殊不停。未能超物外,慷慨念平生。

()

居无宿粮出无马,久安义命伏草野;鼎沸乾坤未廓清,岂有短长争难舍。

霸陵道上故将军,醉尉呵止亭下宿;将军与尉昧平生,夜行何以辨真假。

()

何年梵刹开中宿,石磴跻攀紫翠重。槛外江光回绝壁,尊前云气薄长松。

放歌祇合招黄鹄,说法应知听毒龙。汗漫欲携藜杖去,况从仙侣蹑幽踪。

()
载忧多欢少。
所谓父母并亡独担火院遇修仙无者离家缘,蚁穿珠通道。
脑。
首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