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巢鸾凤

换巢鸾凤朗读
桐扣亭前。
记春花落尽,才返吟鞭。
鸭头凝练浦,鹅眼屑榆钱。
兰期空约月初弦。
待来不来,红桥小船。
蓬山近,又风引翠鬟不见。
飞燕,书乍展。
哽咽泪痕,犹自芳笺染。
玉镜妆台,青莲砚匣,定自沉吟千遍。
解道临行更开封,背人一缕香云剪。
知他别后,凤钗拢鬓深浅。

《换巢鸾凤·桐扣亭前》是清代朱彝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桐扣亭前。记春花落尽,才返吟鞭。
在桐扣亭前,我记得春花已经凋谢殆尽,才刚刚返回,开始吟咏我的马鞭。

鸭头凝练浦,鹅眼屑榆钱。兰期空约月初弦。
浦水上漂浮着鸭子,它们的头颈优雅俏丽;水中还有些许鹅的目光,像是金黄的榆树叶片。兰花的约定空空荡荡,只见到初弦的月亮。

待来不来,红桥小船。蓬山近,又风引翠鬟不见。
等待的人未必会来,红色的小船停在桥边。蓬山近在眼前,却被风吹散了青丝。

飞燕,书乍展。哽咽泪痕,犹自芳笺染。
飞燕飞过,展开书页。眼含泪痕,恍若墨迹染上了芳纸。

玉镜妆台,青莲砚匣,定自沉吟千遍。
玉镜和妆台,还有青莲盛放的砚匣,都在静静地沉思了千百次。

解道临行更开封,背人一缕香云剪。知他别后,凤钗拢鬓深浅。
告别之际,打开折叠的信纸。离开时,我背起一缕香云裁剪,让它飘向开封。在知道你离开之后,我重新梳理凤钗,拢起乌云般深浅的发鬓。

这首诗词以桐扣亭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叹和别离的伤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描写,如鸭头凝练浦、鹅眼屑榆钱、红桥小船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景物的细节。同时,通过对待人不来、风吹翠鬟不见等情节的描写,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最后几句以玉镜妆台、青莲砚匣等意象,凸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别离的思考和沉思。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幽远,展现了朱彝尊细腻的诗境和对爱情的痴迷。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朱彝尊朗读
()

猜你喜欢

曹瞒下江陵,江陵正危剧。周郎美少年,气吞江汉窄。

水战得上流,火攻非下策。卧龙东略雄,乌鹊南飞迫。

()

山中一枰棋,尘世底事无。若复计胜负,与彼亦何殊。

()
()

梅发柳依依,黄鹂历乱飞。当歌怜景色,对酒惜芳菲。

曲水浮花气,流风散舞衣。通宵留暮雨,上客莫言归。

()

水满金塘凫雁飞,吴姬双桨逆潮归。只愁杨柳丝难系,不畏芙蓉露湿衣。

()

广文郑子橐虽枵,司业苏君惠已饶。

未到多多堪塞屋,也须仅仅得缠腰。

()
昔过高阳时,尝登通德门。
敢违乡党敬,尚想典刑存。
乔木萦心曲,空花浥泪痕。
定应归净土,何必赋招魂。
()
斋沐披来卷,焚香道主臣。
误蒙玉堂老,垂顾草庐人。
帝所闻韶奏,朝廷掌制纶。
属请长孺告,肯逐子云贫。
()
南山有佳木,柯叶正敷荣。
原图岁晚功,大用宁小成。
()
昨夜探春消息
湖上绿波平
无奈绕堤芳草
还向旧痕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