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送取新归隐山阳兼简玉川同社

木兰花慢 送取新归隐山阳兼简玉川同社朗读

《木兰花慢 送取新归隐山阳兼简玉川同社》是元代作家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澹西园暮景,对别酒,惜临分。
在宁静的西园,夕阳下的景色温和宁静。与朋友共饮离别之酒,心中感慨离别之情。

爱*被中台,挂冠神武,谁得如君。
你曾在中台上展现过你的才华和英勇,谁能像你一样得到如此的赞誉。

纷纷道途鞍马,甚当时、王*也从军。
众多的人们纷纷踏上征途,骑着马匹,就像当年的王者们也曾从军一样。

处处惊乌夜月,年年落雁横汾。
到处都是惊飞的乌鸦和夜晚的明月,每年都有雁群横飞过汾水。

菟裘老计在耕耘。风□出尘氛。
老农穿着菟裘在田间辛勤耕耘。微风吹起,扬起尘埃。

记沁北丹东,松枯石润,菊秀兰薰。
记得沁北的丹东,松树枯萎,石头湿润,菊花秀美,兰花芬芳。

林泉竟轮先手,漫回头、惭愧玉山云。
林木和泉水竟然成了先行者,我不禁回头看,感到惭愧如云般的玉山。

寄谢鸡豚社客,草堂未要移文。
寄给鸡豚社的客人们致谢,我的草堂还不打算迁移。

这首诗词以木兰花慢为题,描绘了作者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农耕生活,表达了对岁月变迁和人生离别的思考。同时,诗中也展现了作者对英勇和才华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美的赞叹。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元好问朗读
()

猜你喜欢

小径冰封碍往还,春心遥寄有无间。开窗欲觅香来处,犹隔当门一段山。

()

东西分我情,魂梦安能定。野客云作心,高僧月为性。

浮云自高闲,明月常空净。衣敝得古风,居山无俗病。

()

人世一场大梦,我生魔了十年。明窗千古探遗编。不救饥寒一点。

更被维摩老子,不教此处容言。炉熏清炷坐安禅。物物头头显现。

()

江潭共为客,洲浦独迷津。思积芳庭树,心断白眉人。

同衾成楚越,别岛类胡秦。林岸随天转,云峰逐望新。

()
赵孟
()
烧痕吹尽荻芽生,江南二月春禽鸣。
閒倚柁楼看远水,依依杨柳故园情。
()
浅浅池塘。
深深庭院,复出短短垣墙。
年年为尔,若九真巡会、宝惜流芳。
向人自有,绵渺无言,深意深藏。
()

赤脚经冰本耐寒,四时偏不脱皮冠。更饶数尺缠头布,留得缠尸不盖棺。

()

间院宇。独自行来行去。花片无声帘外雨。峭寒生碧树。做弄清明时序。料理春酲情绪。忆得归时停棹处。画桥看落絮。

()
戍楼梦不到中州,杜牧新愁亦倦游。
留得荷锄双手在,山寒芋栗要人收。
()

四月北风寒欲生,雨昏沙岸断人行。亲朋满目不得接,樯杵孤灯徒尔明。

平川渺渺际江树,岐路悠悠深客情。津头吹笛者谁子,愁入关山时一声。

()

西风吹满空山雪,草木摧残众芳歇。方春三月二月时,锦片韶华逐飞叶。

岁寒心契百年期,凌云老干凝烟枝。萧条墙角半枯树,何事忽见琼瑶姿。

()

西戎未解严,置帅滥及蒙。自揣非长才,尚使制羌戎。

仰赖庙堂算,庶几或成功。此行春已晚,柳丝华正红。

()

绕屋葵花锦作围,画墙墙外柳依依。日长庭院游丝静,乳燕穿帘自在飞。

()

太丘官清百物无,青衫半作蕉叶枯。
尚念故人家四壁,郝原春雪随双鱼。
榴火雨余烘满院,宿酒攻人剧刀箭。

()

步上樵山第一楼,东来紫气望中收。烟拖榆柳千丝雨,日映芙蓉万点秋。

路入天台谁是阮,花当洞口尔为刘。月明仙犬云端吠,风景依稀似十洲。

()
霏霏春雨细如丝,正是春寒欺客时。
心向宦途元淡薄,梦寻乡国苦参差。
楼前新涨绿三尺,墙外尚余红几枝。
摆拨簿书呼酒榼,南湖西塔有幽期。
()

白石上嵌空,寒云西复东。瀑流悬住处,雏鹤失禅中。

岳壁松多古,坛基雪不通。未能亲近去,拥褐愧相同。

()
不是官身是客身,下车随意踏芳尘。
空蒙山色雨非雨,冷淡花梢春自春。
裘弊黑貂犹耐老,褐移紫凤未全贫。
青帘垂脚游丝外,到处东风似故人。
()

洛下风流忆昔贤,投簪当路正青年。贤劳旧著司徒绩,退隐新登太史编。

化去迹陈猿鹤怨,读残书在子孙传。千年嵩岳收灵气,洒泪徒劳吊九泉。

()

早春杨柳引长条,倚岸沿堤一面高。称与画船牵锦缆,暖风搓出綵丝绦。

()

南山有鸣凤,其音和且清。
鸣於有道国,出则天下平。
杜默东土秀,能吟凤凰声。

()

鹁鸠呼妇天欲雨,杏子退花莺未雏。庭前已觉绿半毯,酒面忽有红双凫。

芳物恋客不忍去,主人好贤谁复如。会应百岁享此乐,何妨画作重屏图。

()

数声回雁。几番疏雨,东风回暖。甚今年、立得春来晚。过人日、方相见。
缕金幡胜教先办。著工夫裁剪。到那时睹当,须教滴惜,称得梅妆面。

()

罗浮飞瀑落九天,尺素倒流三峡泉。怪底晴窗起风雨,洞庭野色潇湘烟。

平生江山入吾手,况有对坐南昌仙。不须作此无声画,妙画自以无声传。

()

去郭逾千步,淳风自一乡。
日斜鱼市集,岁久水祠荒。
草色遥连浦,花枝半出墙。

()

休言谈笑却边烽,秦将功多自不封。一片平阳歌舞月,可曾双匣照芙蓉。

()

山寺宜静夜,禅房开竹扉。支公方晤语,孤月复清晖。

一磬响丹壑,千灯明翠微。平生厌浮世,兹夕更忘归。

()

石榴繁翠渐盈枝,正是新和首夏时。宫女日长无一事,双英较胜卜心期。

()

宫中应节垂金缕,天上迎祥捧玉卮。更奏开元羽衣曲,年年长愿侍瑶池。

()

()

苍苍落月井梧西,睡觉幽人自卷帷。
只有林莺知梦断,晓庭人静语移时。

()
已露明年造化机,便将六十四年推。
后天八八无穷数,一声初阳自此基。
()

涔涔病骨怯朝天,谷口归来取性眠。峭壁削成开画障,

急溪飞下咽繁弦。不能尘土争闲事,且放形神学散仙。

()

老丑移形转可吁,凋零已到骨之余。
似因漱石磨成磷,幸免投梭折得疏。
根笋尚如儿龀短,医师欲实火田虚。

()
堪叹风花雪月,世间爱恋偏酬。
追欢赏玩几时休。
不悟阴公等候。
独我摇头不管,内将玄妙寻搜。
()

十日不相见,相思契转深。端忧多雪霰,怅望好园林。

钟阜浓于染,茅山翠欲沈。垂缯看凛烈,磐石积顽阴。

()

去日既已矣,来日复如何。百年寓天宇,曾无瞬息过。

少壮不为乐,老大空情多。东风入都国,万物感阳和。

()

我耨日以毕,我苗日以稠。顾望浮云阴,巾车且经丘。

青山在原野,白水满瓯窭。浮生已粗足,外物吾何求。

()

几年风浪汨迷津,一息烟霞遂隐沦。结屋正宜居子午,投巾聊复记庚申。

儿孙又继平生志,姑妇能甘抵死贫。邂逅相逢应笑我,苍头华发走红尘。

()

不嗟白发曾游此,不叹征帆无了期。

尽日凭阑谁会我,只悲不见韩垂诗。

()

燕赵多佳人,珠华衒天街。郑鲁有游女,折杨弄青梅。

春风趁姿媚,谐笑争徘徊。幽闺有贫丑,修洁不自媒。

()

蚤闻秋社已思归,更为新雏栉羽衣。故垒明年管无恙,东风帘幕待君飞。

()

闻钟苦夜长,形影自凄凉。忏悔除前障,呻吟检古方。

坐非同面壁,卧岂倦津梁。气运有时尽,千花塔里藏。

()
竹里高亭灯烛光,月移花影上西厢。
蔗浆金碗冰盘冻,始信人间五月凉。
()
持钱粜官粟,日夕拥公门。
官价虽不高,官仓常若贫。
兼并闭囷廪,一粒不肯分。
伺待官粟空,腾价邀吾民。
()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
倒植盘梅已反常,无端更接杏花芳。
东君可是能时样,姑射山人也艳妆。
()
一雨一风花欲零,在官在私蛙乱鸣。
留春秋系金鸦脚,日日日斜楼上情。
()

大人相好一百种,几劫修来得到今。不独普贤能演说,淘沙个个得精金。

()

亭亭千万里,三五复秋中。此夕光应绝,常时思不同。

九霄微有露,四海静无风。惆怅逡巡别,谁能看碧空。

()

世治其术重,世乱其术轻。太平然后用,用然后太平。

()

骥足骎骎吴越关,屏星复与紫书还。已知从事元无事,城上愁看海上山。

()
落日秋风岭上村。
全稀过雁少行人。
正是悲伤愁绝处,更黄昏。
漠漠野烟生碧树、漫漫衰草际黄云。
()

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