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金朝。元好问。拍塞车箱满载书。梁鸿元与世相疏。只缘携手成归计,不恨埋头屈壮图。苍玉研,古铜壶。坐看儿辈了耕锄。年年此日如川酒,千尺青松尽未
《鹧鸪天·拍塞车箱满载书》是元代作家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拍塞车箱满载书,
梁鸿元与世相疏。
只缘携手成归计,
不恨埋头屈壮图。
苍玉研,古铜壶。
坐看儿辈了耕锄。
年年此日如川酒,
千尺青松尽未枯。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元代的士人梁鸿元,他拍塞车箱装满了书籍,与世隔绝。他只因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追求理想,而不悔意地埋头苦读。他用苍玉研磨墨,用古铜壶沏茶,静坐观看后代子孙辛勤耕作。每年的这一天,就像美酒一样,千尺高的青松依然挺立,不曾凋零。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梁鸿元的孤独与坚持。他选择了与世隔绝,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追求理想中。他不畏艰辛,不计较得失,坚持自己的信念。诗中的苍玉研和古铜壶象征着他对文化和传统的执着追求。他静坐观看后代子孙的耕作,表达了对家族和传统的关注和期望。最后两句表达了岁月更迭,但他的理想和信念依然坚定不移,如同千尺高的青松一样,永不凋零。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理想和坚守信念的思考和赞美。它展现了元代士人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启示人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要坚持不懈,不畏艰辛。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元好问。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默曜堂访预监寺不遇。宋代。释子淳。昔年摩竭令,今日孰知恩。句外潜心体,言前密意论。松风清宇宙,桂月曜乾坤。出户虽无往,争如静掩门。
绍兴已未发临安偶成。宋代。李弥逊。君休更问小行年,浮水虚舟已信缘。拂袖家山须及早,着鞭春色已输先。吾庐竹暗闽山月,别墅花迷浙步船。欲学少陵闲事业,晴窗点检白云编。
歌。唐代。蜀酒阁道人。 尾闾不禁沧溟竭,九转神丹都谩说。惟有班龙顶上珠,能补玉堂关下穴。
送俞润夫子锡。明代。庄昶。敢忆尊翁片语知,别来生死本何期。岂闻云水閒停处,得见风花旧点诗。杯酒偶逢兼喜戚,父风真认岂须眉。别怀更有无穷在,不敢轻添白首悲。
登平阳试院后平台。清代。缪烜。春草饱雨青,春树摇风绿。院后一废台,暇登仗童仆。屋瓦合层层,市阛通曲曲。西穹姑射山,云有仙人躅。汾水出其阳,桑麻赖之沃。熙熙去来氓,负戴俭成俗。遐想此尧封,胸怀真不局。苦无贤圣目,高瞻难远瞩。
次韵何叔信雪夜。宋代。赵蕃。夏日苦炎热,秋风洒静便。一年还欲尽,万事不如前。触目长昏雾,忧心抵瘴烟。诗人呈养鬼,烈士怅飞鸢。本意多閒暇,何为亦纠缠。阴风听门壮,积雪见山巅。蜡屐遥思著,荷衣猛欲牵。当君开卷读,是我枕书眠。酬唱何寥落,乖违易岁年。亦为当有赋,枉赠忽同然。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唐代。韦应物。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润州水楼。唐代。杨凌。 归心不可留,雪桂一丛秋。叶雨空江月,萤飞白露洲。野蝉依独树,水郭带孤楼。遥望山川路,相思万里游。
题昌平刘建议祠。元代。许有壬。一卷春秋两鬓皤,丹诚贯日口悬河。策能匡世时不用,天实厌唐人奈何。自古大材多薄命,而今我辈亦登科。可怜熏腐俱尘土,得似高名永不磨。
送张少参考绩。明代。王云凤。岷山渭水惯同游,暂向东亭系客驺。万里孤鸿又南去,一樽相对灞陵秋。
春日离合诗二首 其一。南北朝。庾信。秦青初变曲,未有逐琴心。明年花树下,月月来相寻。
时宰生日诗三十绝 其二十七。宋代。周紫芝。胸中治国计谁良,只有休兵是秘方。肯为八荒开寿城,能仁须号大医王。
多丽 题翁秀君女史群芳再会图。清代。顾太清。众香国,问谁管领群芳。展冰绡、研朱滴粉,安排疏密停当。借传神、散花妙手,环肥燕瘦几评量。含露临风,拒霜擎雨,蕊宫仙子斗新妆。更看取、霓旌霞葆,掩映影苍茫。应不许、天风吹损,离合神光。算前身、司花是惯,自然结习难忘。拈霜毫、慢渲细染,花随腕底散天香。故向人间,流传神品,千年艳质好收藏。看不足、陆离交错,颠倒费端详。端详处、花花叶叶,皆是文章。
高宗明堂前朝献景灵宫十首 其十 望燎用《乾安》。。宋代。郊庙朝会歌辞。奕奕原祠,有严毖祀。礼仪孔宣,燔燎斯暨。帝心肃祗,天步旋止。熙事既成,永膺蕃祉。
浣溪沙(题湖楼壁)。宋代。高观国。一色烟云澹不消。两峰眉黛为谁娇。春寒犹占木兰桡。燕子似甘愁寂寞,海棠未肯醉妖娆。小园嫩约尚萧条。
忆昔。宋代。吴芾。忆昔从吾友,兹焉事笔耕。萤窗秋夜短,莲社晚风清。乱后成陈迹,重来怆故情。惟余云水客,依旧戏长鲸。
次德州简管粮张道济主事同年。明代。程敏政。一冬南去一春还,历尽征途水与山。却忆故人清话处,隔城相望夕阳间。
讥讽黄兰谷。元代。胡天游。雨花风絮两飘飖,兴味都非旧寂寥。白足懒穿云外履,翠眉低按月中箫。重拈晓镜添新发,旋试春衫减旧腰。金锁玉函千载恨,争如云雨自朝朝。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 其五。宋代。王之道。公馀槐柳转斜日,吏散鸟雀来空庭。康成书带可人意,坐见茸茸相对青。
书叹。宋代。陆游。夜深青灯耿窗扉,老翁稚子穷相依。齑盐不给脱粟饭,布褐仅有悬鹑方,偶然得肉思共饱,吾儿苦让不忍违。儿饥读书到鸡唱,意虽甚壮气力微;可怜落笔渐健快,其奈瘦面无光辉!布衣儒生例骨立,纨裤市儿皆瓠肥。勿言学古徒自困,吾曹舍此将安归?作诗自宽亦慰汝,吟罢抚几频歔欷。
谒明祖孝陵。清代。周龙藻。郁郁复苍苍,园陵气渺茫。城回江独涌,云散殿空凉。攒乱功初震,开基德倍昌。断蛇无剑化,铸鼎有弓藏。隧道悬钟鼓,明楼带阜冈。乌朝分早暮,芝产辨阴阳。象设规模壮,祠官礼数详。岂期休运厄,忽使寇氛攘。率土成猿鹤,弥天纵虎狼。燕京旋改玉,沧海遂栽桑。门欲罘罳坏,庭谁謦欬扬。中珰头总白。遗户业俱荒。亭破抛宫瓦,碑残压御墙。樵余松柏秃,烧后黍禾长。尚喜龙回驭,重闻骑捧香。烝尝修异世,肸蚃动今皇。登拜仪严肃,宣传语炜煌。共惊唐六典,犹重汉三章。故国游仍到,新亭感可忘。衣冠原庙尽,抔土何须惜,家居苦自亡。画难追贾、邓,史忍读宣、光。乍对铜驼泣,还凭石马伤,蒋山形胜在,落日半昏黄。
月下笛。宋代。张炎。孤游万竹山中,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之感。时寓甬东积翠山舍。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漫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谁语?张绪归何暮?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为啸石二兄得馆寄呈六绝 其二。清代。安魁。瓣香一点祝南丰,到处人情量亦同。莫管东风留与去,肯教金铎振南中。
种茉莉。明代。李之世。堪嫁江梅媵水仙,丛丛香雪斗芳妍。女郎编绾鬔松髻,却道真珠不值钱。
隆之生女赋赠二首 其一。明代。陈吾德。昨夜欢声满玉堂,争言宝婺下祥光。卢家祇谓添丁喜,未识传书是女郎。
送王山人游庐山。唐代。皎然。千里访灵奇,山资亦相随。叶舟过鹤市,花漏宿龙池。峰顶应闲散,人间足别离。白云将世事,吾见尔心知。
谒金门。清代。史承谦。离恨织。翻悔似曾相识。杨柳湾头无消息。惊鸿飞去急。望断绿窗无色。空忆新来眠食。愁对一栏花影侧。春归归也得。
钓台题壁。。郁达夫。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潇湘神。唐代。黄公绍。踏青青。踏青青。西泠桥畔草连汀。扑得龙船儿一对,画阑倚遍看游人。
春日过金冲垣涤烦坞。明代。雪溪映。踏沙春路迟,柳倒却如眉。因入竹间室,闲吟壁上诗。护花常换土,割水暂通池。延赏欲终日,涤烦茗苦时。
题黎缜之蓼水园二首 其二。明代。欧必元。未遂郊居乐,先寻水国游。世情非白眼,吾道更沧洲。避滑纡回径,寻源屡借舟。忘机真笑汝,坐数往来鸥。
十诗谢寥计使。宋代。陈造。欲留苦滞淫,欲去复仿佛。卧漳仍登龙,两心正交相。粲粲金玉人,纳纳锦绣肠。安得云随龙,意和即公傍。
遇灵阳子谈道赠以诗。宋代。文天祥。昔我爱泉石,长揖离公卿。结屋青山下,咫尺蓬与瀛。至人不可见,世尘忽相缨。业风吹浩劫,蜗角争浮名。偶逢大吕翁,如有宿世盟。相从语寥廓,俯仰万念轻。天地不知老,日月交其精。人一阴阳性,本来自长生。指点虚无间,引我归员明。一针透顶门,道骨由天成。我如一逆旅,久欲蹑屩行。闻师此妙廖,蘧庐复何情。
癸水亭落成,示坐客长老之记曰︰癸水绕东城。宋代。范成大。天将福地巩严城,形胜山川表里明。旧说桂林无瘴气,今知漓水辟刀兵。云深铜柱边声乐,月冷珠池海面平。愿挽江流接河汉,为君直北洗材枪。
王母歌 其五。明代。王立道。昨夜重游汗漫归,依然戴胜发如丝。三千年一校仙籍,回指彭聃是小儿。
送帅初游浙西。宋代。舒岳祥。吴下吾游地,因君思又飘。水花香外雨,沙鸟梦边潮。载洒浮官舫,吟诗上驿桥。三高祠下过,为赋楚辞招。
昔人有画醉僧醉道士醉学究者皆见于传记及歌。宋代。陆游。残雪覆枯颅,手扶短榔栗。送酒无苏州,一醉未易得。青旗猎猎秋风吹,长瓶一吸亦足奇。但办道傍常醉倒,不须解作藏真草。
题端正树。唐代。贞元文士。昔日偏沾雨露荣,德皇西幸赐嘉名。马嵬此去无多地,合向杨妃冢上生。
有悟。明代。吴与弼。困穷拂乱力难胜,天意分明增不能。思到此心收敛处,聪明睿知自然生。
九月雪时在苑西楼,与四家兄、傅逊之、高正甫诸公同赋 其二。明代。区大相。凝云来夕苑,秋霰下秋空。绛树瑶为蕊,黄花玉作丛。入林随叶散,拂砌映霜融。南国音书晚,无劳滞朔鸿。
戏遣老懹。宋代。陆游。清羸正怯倚阑干,纱帽还惊半指宽。日漏云端才欲暖,风催梅信又成寒。寻僧竹院逢茶熟,引鹤溪桥及雪残。只道捐书差似达,庖丁数纸尚须看。
章孝夫雁麓山庄。明代。朱谏。阴阴竹树绕山根,石径云深荡北村。无数落花浮水面,尽随鸥鸟到柴门。钩帘静对千峰月,种药新开五亩园。长日南窗事高卧,漫将风景说桃源。
汉家旄节付雄才,百越南溟统外台。身在绛纱传六艺,腰悬青绶亚三台。
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闻道楚氛犹未灭,终须旌旆扫云雷。
南海马大夫远示著述兼酬拙诗辄著微诚再有长句时蔡戎未弭故见于篇末。唐代。刘禹锡。汉家旄节付雄才,百越南溟统外台。身在绛纱传六艺,腰悬青绶亚三台。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闻道楚氛犹未灭,终须旌旆扫云雷。
青玉案二首 其二。清代。李慈铭。花朝寒食偏相遇,只难遣、人离绪。燕子宵长谁与度。剩脂钿合,断金裙带,题遍伤心句。听残玉笛无归路,却恐屏山易春暮。月上重门香一缕。梨花栏角,绿弦风细,帘影深深处。
心远亭探梅得霜字。明代。黎民表。京兆池亭万树芳,半临秋水半含霜。风林暗折玲珑玉,雪径遥闻断续香。萼绿解知神女色,额黄曾识汉宫妆。江南地隔瑶台远,欲寄璚枝思渺茫。
浣溪沙。宋代。陈亮。小雨翻花落画檐。栏堂香注酒重添。花枝能语出朱帘。缓步金莲移小小,持杯玉笋露纤纤。此时谁不醉厌厌。
独向沧浪亭外路,六曲阑干,曲曲垂杨树。展尽鹅黄千万缕,月中并作濛濛雾。
一片流云无觅处,云里疏星,不共云流去。闭置小窗真自误,人间夜色还如许。
蝶恋花·独向沧浪亭外路。近现代。王国维。独向沧浪亭外路,六曲阑干,曲曲垂杨树。展尽鹅黄千万缕,月中并作濛濛雾。一片流云无觅处,云里疏星,不共云流去。闭置小窗真自误,人间夜色还如许。
和剂方补骨脂丸方诗。清代。佚名。三年时节向边隅,人信方知药力殊。夺得春光来在手,青娥休笑白髭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