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作永昭陵挽词五首

续作永昭陵挽词五首朗读

《续作永昭陵挽词五首》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叨陪法从最多年,
惯听梨园奏管弦。
从此无因瞻黼,
坐惟应魂梦到钧天。

中文译文:
多年来我一直侍奉法从,
习惯听梨园演奏管弦。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机会瞻仰陵墓,
只能在梦中感受到至高无上的天堂。

诗意:
这首诗词是欧阳修对永昭陵的挽词,永昭陵是宋太宗赵光义的陵墓。诗人表达了自己多年来侍奉法从、听梨园演奏的经历,但他意识到自己再也无法亲自前往永昭陵瞻仰了。他只能在梦中感受到陵墓的庄严和至高无上的天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永昭陵的思念和无奈。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多年来侍奉法从、听梨园演奏的经历,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回忆。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再亲自前往永昭陵,只能在梦中感受到那座陵墓的庄严和神圣。这种无法实现的愿望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给人一种深深的思考和感伤之情。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展示了欧阳修独特的才华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朗读
()

猜你喜欢

年来跳入此冰壶,老眼迟迟月色孤。是个良能真样子,还为神化大规模。

孤根不为风霜改,素节宁能骨格殊。人道南枝有如此,北枝借问怎何如。

()
平生无女只生儿,三子登科一子随。
家在白云青嶂里,不求闲散待何时。
()

闻有三株树,惟应秘阆风。珊瑚不生叶,朱草又无丛。

未若凌云柏,常能终岁红。晨霞与落日,相照在岩中。

()

秀甲朱明外,何年辟草莱。悬萝千磴暝,飞瀑二楼开。

采药应迷屐,翻经尚有台。相期看日出,云气在蓬莱。

()

二月欲半风日清,林居幽事总关情。椒条旧剪愁先蠹,竹笋新栽想乱生。

承霤若为防夜雨,荷锄应及趁春晴。谁将稚子花前戏,几误閒车出户迎。

()

长天杳杳道冥冥,一士孤风达至精。云若有心应有著,鱼缘轻饵是轻生。

何人楚泽三年放,此地家滩七里清。应宿将臣皆列士,未将烟水博功名。

()

乘风呼小艇,倚棹过前塘。之子清标远,蒹葭秋水长。

人烟浮落日,诗思逼重阳。爱尔披帷处,青藜夜有光。

()
族昔多名婿,今观子更奇。
他年槐树谶,早岁柏舟诗。
割股延姑寿,抽簪活众饥。
事皆堪入史,何必墓傍碑。
()

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

偶发狂言惊满坐,三重粉面一时回。

()

二十年前处士家,淋漓宫锦醉黄花。即今童稚皆成长,留客焚香细煮茶。

()

许越行成志已诬,黄池争长计尤疏。夫差自是甘忘父,西子何曾解拳吴。

一曲空江迷步屟,千年冷月照姑苏。国仇难共家仇雪,遗恨堪怜伍大夫。

()
周郎贯江华,而复厌湖湘。
我亦非乐此,西归计茫茫。
颓年抱沈痼,生理岂得长。
後期真何时,存殁两莫忘。
()

几日浓阴,早柳堤作絮,菜圃堆金。传是前朝贵胄,旧阁园林。

池荒路古,客来过、几遍沉吟。荼蘼雨、毵毵细落,饧箫响断春深。

()
楚江茫茫新雨霁,残云蹙作鱼鳞细。
老翁短楫去若飞,我欲从之已天际。
从之不可况共语,醉眼知渠轻一世。
直钓去饵五十年,此意宁为得鱼计!
()
太平治业无像,野老家风至淳。
只管村歌社饮,那知舜德尧仁。
()

痴。梦里商量怕蝶知。心头事,细诉与花枝。

()

几因护客数登临,怅望神州久陆沉。今日登临身是客,经行应切此时心。

()
九月初九日,客游戏马台。
黄花弄朝露,古人花飞埃。
今人哀后人,后人复今哀。
世事那可及,泪落茱萸杯。
()

红板长桥雁柱横,两头路接白沙平。前呼后拥萧萧马,犹记将军警跸声。

()
驱车发颍川,回望失嵩少。
霜气塞层空,黯澹寒日晓。
原田际天平,百里见飞鸟。
累累道傍丘,石兽卧衰草。
()
花溪溪水出仟源,正对枢臣旧戟门。
聊把一麾随宦牒,只寻三径乐丘园。
传家远继东楼国,好客长开北海尊。
胸次魁奇无一物,百年厚德畀儿孙。
()

偏存名迹在人间,顺俗与时未安闲。

来谒大官兼问政,扁舟却入九疑山。

()
出案屯营卧治州,黄云三结塞垣秋。
敦诗未必真谋帅,有恨何妨老不侯。
百虑参差非壮境,一樽寥落但边愁。
此时自躍知无愧。
()
燕姬压酒春宵永,列炬摇光拂红影。
银鸭香烘云母屏,绮窗绣阁流芳馨。
脆管声含兰气娇,风钗拖颈乌云飘。
锦瑟无端促弦急,纤蛾敛翠翻成泣。
()

野航谁谓小,恰受野人身。载我欲何向,五湖烟水滨。

()
春光草草病中休,病眼逢春道是秋。
秪有青灯怜此老,伴人无睡照人愁。
()
高林缥缈强可见,茅屋半山烟雨昏。
谁家一幅鹅溪绢,古画犹存水墨痕。
()
烟草暝江湖,霜风缬郊垄。
黎明北门道,杂遝冠盖拥。
程侯倦左墄,引去何太勇。
沪江春信回,书殿星极捧。
()

几宵烟日锁栖台,欲寄侯门荐祢才。
满面尘埃人不识,谩随流水出山来。

()

我老又穷交旧绝,姓名面目畏知闻。餐痂是病竟不悟,裹饭相从独有君。

()
续得远公派,结庵千仞巅。
利名俱拚舍,寒暑任推迁。
供佛燃香篆,餐松燕石泉。
个中三昧处,克广自远边。
()

秋后钟山,苍翠色、可供餐食。登临处、怨桃旧曲,催梅新笛。江近苹风随汛落,峰高松露和云滴。欢头童、齿豁已成翁,犹为客。
老怀抱,非畴昔。欢意思,须寻觅。人间世、假饶百岁,苦无多日。已没风云豪志气,祗思烟水间踪迹。问何年、同老转溪滨,渔钩掷。

()

青青堤上隔征尘,折取新枝赠远人。亦解长条羁不住,要君知是故园春。

()
初秋积雨过,众绿光如濡。
莎鸡啼高树,蟋蟀鸣阶除。
时物已改故,芳年从此徂。
荣名非我愿,守分敢求余。
()
我爱此山头,及此三登历。
紫霞旧精舍,寥落空泉石。
朝市日喧隘,云林长悄寂。
犹存住寺僧,肯有归山客。
()

楚王多内宠,倾国选嫔妃。又爱从禽乐,驰骋每相随。

锦韝臂花隼,罗袂控金羁。遂习宫中女,皆如马上儿。

()
千金一饭恩犹报,南面称孤岂遽忘。
何待陈侯乃中起,不思萧相在咸阳。
()

筋力都非少壮时,不烦揽镜觉吾衰。
展禽出仕曾三已,表圣归休有四宜。
饱阅交情悲世道,差强人意赖君诗。

()

宝公何似赞公房,好句还追铁凤翔。
金明妙高惊地胜,木犀清远送天香。
明年蜡屐谁犹健,昨日登楼我尚强。

()

松深古观幽,长日断人游。
苔绿几层雨,山分一半秋。
病因凉后减,句向静中求。

()

转路便幽深,曾来不用寻。
寺依仙石脚,僧识老岩心。
是处鬼无墓,此山松自林。

()
昌国古要区,人物屹相望。
功名刻高崖,粟帛赐满箱。
()

古刹何年启,禅堂倚碧霄。烟深千树密,云断众峰遥。

客过闻山磬,僧来候石桥。何当尘世隔,丹壑路迢迢。

()
密座移红毯,酡颜照绿杯。
双娥留且住,五马任先回。
醉耳歌催醒,愁眉笑引开。
平生少年兴,临老暂重来。
()
蓬山侧畔屹蚝山,怀玉深藏万岳间。
也被酒徒勾引著,荐他尊俎解他颜。
()

欲识经冬气倍和,高穹回瞩念民瘥。尽搜秋夏乘龙起,并与寰区瑞雪多。

是处玉峰开璧府,几番云浪溢银河。来牟定过前年麦,销得衰翁醉又歌。

()

绛帐青毡事不平,郑虔何似马先生。广文新馆千门雪,羸得同官载酒行。

()

朝汉台成千载馀,苍苍松柏绕阶除。蛮夷长老知天命,陆贾南来一纸书。

()

阴祗协赞,厚载方贞。牲币具举,箫管备成。
其礼惟肃,其德惟明。神之听矣,式鉴虔诚。

()
杜燕已归尽,秋莺犹绕林。
久为梁国客,不起灞陵心。
徒步赴朋馆,远游无橐金。
]
()
五湖浮未去,一亩辟旋通。
爽垲方兹日,清嘉本旧风。
鱼盐安市隐,蟹稻祝年丰。
此地怜堪卜,相期觅数弓。
()
锦城一别鬓成丝,今日山阴送杰师。
乱絮飞花扑行路,正如东郭放船时。
()
穷谷寓形久,惭无问俗方。
文章古刺史,今昔窃馀光。
()
唤起春眠恨伯劳,一簪华发不禁搔。
缓寻亲绿偏疑竹,细数轻红错认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