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步至洛滨。宋代。司马光。草软波清沙径微,手持筇竹著深衣。白鸥不信忘机久,见我犹穿岸柳飞。
《独步至洛滨》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独自步行至洛滨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草软波清沙径微,
手持筇竹著深衣。
白鸥不信忘机久,
见我犹穿岸柳飞。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围绕着自然景色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首先,诗中描绘了洛滨的景色,用“草软波清沙径微”来形容洛滨的小径,给人一种柔软、清澈的感觉。接着,作者手持竹杖,身着深衣,显示出他独自行走的形象。这种独自行走的状态,可能代表着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考。
诗的后两句“白鸥不信忘机久,见我犹穿岸柳飞”则表达了作者与自然的亲近和交流。白鸥是一种常见的海鸟,它们通常在海边或河岸边栖息。诗中的白鸥不相信作者已经很久没有忘记尘世的烦恼,当它们看到作者时,依然在岸边的柳树上飞翔。这种情景暗示了作者与自然之间的默契和共鸣,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思索和对自然的向往。它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给人以深思和共鸣的空间,是一首具有哲理意味的宋代诗词作品。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横吹曲辞。长安道。唐代。沈佺期。秦地平如掌,层城出云汉。楼阁九衢春,车马千门旦。绿柳开复合,红尘聚还散。日晚斗鸡回,经过狭斜看。
史画吟。宋代。邵雍。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诗史善记意,诗书善状情。状情与记意,二者皆能精。状情不状物,记意不记事。形容出造化,想像成天地。体用自此分,鬼神无敢异。诗者岂于此,史画而已矣。
春山漫兴。明代。王夫之。千心一病总消除,随处中原且卜居。馀草舜根堪药裹,安流禹治付苍书。枕函带梦花阴徙,钓竹过春筱尾舒。雾眼能留临曲沼,桃花虽谢长芙蕖。
怪夜来南极,祥光炯炯中天。恰先借新春,暂留残腊,为庆稀年。弟兄垂垂白发,愿年年辉映棣楼前。尊酒光摇□旭,炉熏细袅轻烟。诗书一脉继青毡。五世喜家传。忆京□横经,天台振铎,往事悠然。回头十年如梦,看园花灼灼几春妍。争似苍苍松柏,岁寒同保贞坚。
木兰花慢 寿贞素克 强村丛书用善本书室藏钞。元代。舒逊。怪夜来南极,祥光炯炯中天。恰先借新春,暂留残腊,为庆稀年。弟兄垂垂白发,愿年年辉映棣楼前。尊酒光摇□旭,炉熏细袅轻烟。诗书一脉继青毡。五世喜家传。忆京□横经,天台振铎,往事悠然。回头十年如梦,看园花灼灼几春妍。争似苍苍松柏,岁寒同保贞坚。
喜雨仍前韵。明代。谢迁。云肤触石起前山,甘雨崇朝遍两间。海宇顿消三伏暑,龙宫洞澈九重关。绿蓑青笠东西壤,短楫轻舟远近湾。野老相逢歌帝力,稿苗生意一时还。
闻雁。明代。谢迁。旅雁乘风翱,薄暮声嘹呖。寒云暝前途,营营双倦翼。问之何从来,远自沙塞北。尔性固随阳,尔心乃谋食。原田有稻粱,亦复多矰弋。空阔蓼花滩,胡不暂栖息。
送英州理掾朱舅。宋代。宋庠。远补参卿掾,来过乞墅甥。秋悲先雁引,晓涕伴参横。薏子期蠲疾,梅花幸寄声。片言无异俗,阴德在乡闳。
病中呈裕之。元代。杜仁杰。十载犹能复笑谈,归来重觅读书龛。耒阳白酒君应具,勾漏丹砂我自惭。民讼几时消自苦,山城虽小得穷探。也知清俭难持久,好趁秋风酒菊潭。
谢杨侍读惠端溪紫石砚。宋代。文同。学文二十年,语气殊未成。所以文房中,四谱无一精。岂不愿收贮,恐窃好事名。自愧中槁然,敢假外物荣。前日下秘阁,谒公来西城。公常顾遇厚,待以为墨卿。延之吐佳论,出口无杂声。语次座上物,砚有紫石英。云在岭使得,渠常美其评。因取手自封,见授嘱所擎。仓皇捧以拜,其喜怀抱盈。归来示家人,众目欢且惊。言并我所有,瓦砾而瑶琼。贵价市珍煤,风前试寒泓。磨知密理润,点觉浮光清。洗濯鉴面莹,弹扣牙音铿。遂剪十袭巾,加以重箧盛。客来有欲观,稍欲不敢呈。愿传之子孙,更重金满籯。作诗叙嘉贶,惭比毫毛轻。
由临川北道抵馀干山行五首 其四。清代。方朝。出郭落月辉,涉涧山日昼。客行路纡回,我影忽左右。悬猿啸风枝,飞鸟来烟窦。回瞻寒潭口,潇洒石泉溜。东皋苗尚青,溪南稻多秀。神胆何施为,物情自为候。
后醉中放歌五章 其四。明代。胡应麟。君不见太白翁,鲸吞鳌吸三千钟。君不见少陵叟,蝉腹龟肠三百首。狂歌痛饮差快意,典尽春衣漫回首。身后河山千载名,生前宇宙一壶酒。人生有钱付酒家,十日五日倾流霞。今辰何辰夕何夕,试问耒阳与采石。
南歌子(早春感怀)。宋代。王灼。 命啸无人啸,含娇何处娇。江南烟水太迢迢。璧月琼枝空想、夜和朝。目断肠随断,魂销骨更销。琐窗风雨不相饶。犹似西湖一枕、听寒潮。
【中吕】仙客。元代。张可久。春思鱼尾钗,风头鞋,花边美人安在哉?烟冷宝炉香,尘昏玉镜台。燕子归来,月淡朱帘外。括山道中云冉冉,草纤纤,谁家隐居山半掩?水烟寒,溪路险。半幅青帘,五里桃花店。
咏史(二十一首)。明代。刘基。吾爱闵仲叔,幽居翳茅茨。应辟思济世,利禄岂其私。进当致尧舜,退则老蒿藜。焉能犬马豢,以为天下嗤。
赠邻居齐六司仓。唐代。钱起。沉冥众所遗,咫尺绝佳期。始觉衡门下,翛然太古时。鸡声共邻巷,烛影隔茅茨。坐惜牛羊径,芳荪白露滋。
新婚别。唐代。杜甫。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同吴居安入开善四首·出山。宋代。刘子翚。日日冬气昏,霜风不镰面。回舆始见山,数点寒中现。我行得胜友,笑语生华绚。如何剑峰南,咫尺不常见。
寄韩丈兄弟。宋代。项安世。兄弟真连壁,文章自一家。祠庭聊燕息,使节最光华。后会春应好,相思日又斜。遥知此堂上,把酒插梅花。
挽沈南疑。清代。陆奎勋。曼卿不乐主芙蓉,少霞不解铭新宫。王书下徵莲㘰子,云旗双护白耳龙。我侪与天争不得,烛花迸落情泪红。思君复读茜村诗,夷光郑旦无冶容。集裘照眼万翠鸟,酿花可口千壶蜂。人妒此才天不妒,前身果否白鹤童。天姥峰尖续残梦,绿鹦一笑烟濛濛。蛾眉未信能伐性,风骚何必例坐穷。单豹养内虎食外,张毅养外病攻中。男儿堕地命在天,生死贵贱贫富同。死者自宁生者哭,半杯松叶饮不空。有文有子堪送老,浅语抹杀欧阳翁。悲哉文冢化朽壤,悲哉骥子号酸风。
周公瑕书来索余赠言为赋二首 其一。明代。胡应麟。作赋元惊坐,临池更擅场。真行王大令,篆隶蔡中郎。巨榜高天揭,穷碑绝域藏。太湖花满目,斟酌欠书航。
南乡子(和韵,己未八月十日郊行)。宋代。吴潜。野思浩难收,坐看渔舟度远洲。芦苇已凋荷已败,风飕。桂子飘香八月头。归计这回酬,犹及家山一半秋。虽则家山元是客,浮休。有底欢娱有底愁。
舟过杨柳青。明代。宋讷。杨柳青枯异昔年,人家犹有住河边。缚芦厚覆低低屋,把竹轻撑小小船。半列霜禾喧鸟雀,轻烧烟树立鸱鸢。眼前莫究兴亡事,万里舆图自一天。
苦雨。明代。马氏。终日雨翻盆,愁人欲断魂。岭云生屋角,野水没篱根。杨柳深藏径,梨花静掩门。声声偏入耳,寂寞自朝昏。
岁晏斋居次黎君醇韵 其一。明代。傅敏功。暮色偏无赖,羁栖旅思深。积薪虚岁月,多病欲山林。冉冉凄瑶草,悠悠掩素琴。所怜松柏意,不受雪霜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