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中玉早梅二首。宋代。黄庭坚。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窗斜日两三枝。罗帷翠幕深调护,已被游蜂圣得知。
《次韵中玉早梅二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折得寒香不露机,
小窗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幕深调护,
已被游蜂圣得知。
诗意: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冬日里采摘梅花的景象。诗人折下了一枝寒香未曾显露的梅花,在阳光照耀下,这几枝梅花倾斜地长在小窗前。他们被华美的罗帷和翠绿的幕布所保护,已经被经过的蜜蜂所知晓。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冬日采摘梅花的情景。诗人通过"寒香不露机"的描写,展示了他对自然的敏感和细致观察的能力。他在小窗前看到了这几枝梅花,它们倾斜着生长,不仅仅是为了迎接阳光,还因为它们被罗帷和幕布所保护,给它们带来了温暖和舒适。这种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梅花的娇嫩和它们与环境的和谐。
诗中的"罗帷翠幕"一词,展示了富丽堂皇的场景,给人以华美之感。而"游蜂圣得知"的表达方式,则赋予了梅花一种神圣的属性。诗人通过这种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造之物相结合,使诗意更加深远。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美丽而宁静的画面,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斗子滩。唐代。权德舆。斗子滩头夜已深,月华偏照此时心。春江风水连天阔,归梦悠扬何处寻。
访竹坪给谏。清代。周于礼。得归曾未易,已事耐思寻。半亩余生计,十年空好音。敷原荒草色,阅世老松心。日暮回车去,霜枫醉远林。
赠沈少刚。明代。顾璘。东浦清清连太湖,太湖水光秋可娱。美人乘舟明月底,戏引骊龙出弄珠。黄公垆头沽酒醉,一曲吴趋天下无。请君早出济黔首,归来东浦随吾徒。
将至泽溪。宋代。李弥逊。护溪叠嶂隐长城,直下寒流泯泯情。背水人家认鸡犬,隔林佛屋听钟鲸。山根合处客帆过,日脚断边渔火明,投老一身无地着,欲凭双桨寄浮生。
陪周处士访西林上人。明代。顾协。偶陪周处士,采访白云居。借笔抄僧偈,焚香看佛书。林疏松露鹤,池冷藻藏鱼。悟得闲边趣,劳生总未如。
夜半谈经玉漏迟,生机妙在本无奇。世人莫恋花香好,花到香浓是谢时。
蜂酿蜜,茧抽丝。功成安得没人知。华鬉阅尽恒沙劫,雪北香南觅导师。
鹧鸪天 冬夜听夫子论道,不觉漏三商矣。盆中残梅香发,有悟赋此。清代。顾太清。夜半谈经玉漏迟,生机妙在本无奇。世人莫恋花香好,花到香浓是谢时。蜂酿蜜,茧抽丝。功成安得没人知。华鬉阅尽恒沙劫,雪北香南觅导师。
忆坤。明代。黄公辅。抚尔十三龄,掌珍爱独蒸。玲珑堪附钥,缱绻亦娱情。方下镜台玉,乃归婺次精。风尘奔逐处,暗忆泪空零。
买花。元代。方回。客中无玩好,日喜买花看。酒债千金易,春晴一刻难。担惊红杏过,案惜玉梅几。蜂蝶知何处,犹应怯晓寒。
夔巫道中 其一。清代。冯誉骢。千寻壁垒势峥嵘,险扼东川第一程。暮雨连天沉日色,秋涛卷地作雷声。灵旗飒爽巫娥庙,砧杵萧森白帝城。虎豹当关肆横嚼,谁将凋敝恤民生。
钱塘春感六首。元代。王逢。紫罽軿车从六龙,尽随仙曲度青空。苍山楼阙旃林里,赤羽旌麾野庙中。百姓未忘周大赉,成都元有汉遗风。流莺不管伤春恨,冲落桃花满树红。
国香慢 素兰。清代。厉鹗。路远三湘。记幽崖冷谷,采遍瑶房。仙人练颜如洗,尚带铅霜。窈袅东风摇翠,返魂处、佳珥成行。飘零遇张硕,已堕红尘,还舞霓裳。月中何限怨,念王孙草绿,孤负空香。冰丝初弄,清夜应诉悲凉。玉斲相思一点,算除是、连理唐昌。閒阶澹成梦,白凤梳翎,写影云窗。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邴原泣学。明代。礼赞。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