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末大风一夕遂安置火炉有感二首

九月末大风一夕遂安置火炉有感二首朗读

《九月末大风一夕遂安置火炉有感二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九月末大风带来的变化,表达了人们对炎热夏季的期待和对温暖冬日的感激之情。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九月末大风一夕遂安置火炉有感二首

风声一夜下林端,
遽作霜天十月寒。
三伏炎蒸不可过,
北风粟烈亦何难。

人情何待常从缓,
天令难移古不刊。
幸有布裘毡履在,
雪深高卧更安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九月末大风的到来为背景,描述了风声一夜间带来的林间寒冷和霜天十月的寒意。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和人们对温暖的期待。

首先,诗中提到的“三伏炎蒸”暗示了夏季的炎热。夏季的高温使人们难以忍受,而期待着九月的凉爽降临。大风的到来标志着夏季的结束,迎来了十月寒冷的霜天。

其次,诗人以北风的粟烈来衬托秋天的寒冷。北风吹来时,粟米会破裂出来,这种描写暗示着北风的猛烈和寒冷。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人们情感变化的思考。诗中提到“人情何待常从缓”,意味着人们对温暖的期待和对冬天的慢慢适应。然而,“天令难移古不刊”,天气的变化是难以改变的,人们必须顺应自然的规律。

最后,诗人以“布裘毡履”来表示对冬季的准备。布裘和毡履是冬天保暖的衣物和鞋子,它们象征着对寒冷的应对和保护。诗人在雪深的时候高卧,更能体会到冬天的安宁和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季节变化的期待和对冬天温暖的感激之情。诗人通过对风、寒冷和人情的描绘,传达了对冬季的赞美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并通过对冬季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安逸的氛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朗读
()

猜你喜欢

柳烟柔,花影细。谁解个中滋味。乱愁绪,万千丝。春光能几时。

奈何君,惆怅我。有甚云为不可。惆怅我,奈何君。流年快似轮。

()

五月田家打麦劳。绿杨多处乱呜蜩。小船卖酒游人醉,一串活鱼贯柳条。

()

治平山寺何岧峣,湖光吐纳山动摇。烟中明灭宝带桥,金波万叠风骚骚。

年年八月十八夜,飞廉驱云落村舍。金盆出水耀光芒,琉璃迸破银瓶泻。

()

长短旗亭,淡黄杨柳。风鞭露

()

散花滩上,有烟杨多少。不系扁舟两年了。算山兄蜡屐,红友浮杯,莼香路、消领几回残照。

栅塘留滞客,梦也难寻,双点螺峰镜奁晓。无计约重游,桥赤帘青,拚日日、玉山同倒。

()

翠黛满云封,遥看北镇雄。壮观侔五岳,峻秩比三公。

葱郁兴王气,扶摇广莫风。勒铭维祖烈,瞻仰万年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