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宋代。宋祁。回肠病骨两惊秋,已作衰翁未白头。天上有星宁免客,人间无地可埋忧。车翻落日何曾定,臂化鸣鴞岂易求。莫就离鸿寄归思,离鸿身世更悠悠。
《感秋》是宋代诗人宋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天的感触,让我回想起往事,心情沉重得像患了肠病,身体虚弱得像老人,虽然头发还没有全白。天上的星星也不愿意光顾我,人间也没有一处可以埋葬我的忧愁。太阳落下去的时候,车子翻倒了,一切都变得不确定;我的臂膀变成了鸣鴞的声音,这样的变化并不容易得到。不要寄托离鸿的归思,因为离鸿的身世更加悠远。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和内心的忧伤。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心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他感叹自己的衰老和病痛,同时也感叹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诗人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对离别和孤独的思考,以及对归宿和安慰的渴望。
赏析:
《感秋》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与秋天的氛围相融合,展现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艺术性。诗人通过对离别和孤独的思考,表达了对归宿和安慰的渴望,给人以深思和共鸣。整首诗词以秋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宋祁。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木兰花(晏观文画堂席上·般涉调)。宋代。张先。檀槽碎响金丝拨。露湿浔阳江上月。不知商妇为谁愁,一曲行人留晚发。画堂花入新声别。红蕊调高弹未彻。暗将深意语胶弦,长愿弦丝无断绝。
写怀一章示良夫。魏晋。王鉴。静坐沈□亦可怜,栖迟不出动经年。持杯每忆陶元亮,觅句深惭孟浩然。落日墙阴捐腐鼠,秋风木末下饥鸢。何时结屋晴湖上,绿树柴门系钓船。
延平郡斋分韵。宋代。陈宓。百年琢就流杯石,来泛清波未半时。幸有九贤俱毕集,却嫌当坐欠羲之。
答贺吏部伯闇书问见讯。明代。欧必元。自述高阳旧酒徒,劳君片刺问芦菰。忧时合上山公启,请乞虚传贺监湖。名字中原长借客,赋才江左让潜夫。雄心未尽追趋地,燕市还谈剑术无。
陈令举妙奴诗。宋代。秦观。西湖水滑多娇嫱,妙奴十二正芬芳。肌肤皙白发脚长,含语未发先有香。溪上夜燕侍簪裳,皎如华月堕沧浪。音声入云能断肠,不许北客辞酒浆。主人蔼蔼邦之良,少年射策谒未央。俊词伟气森开张,玉杓贯斗生怒芒。天欲文采老更昌,故使敛翮窥群翔。五十仅补尚书郎,浩歌骑牛倚倡佯。东风戏雨花草狂,二溪泱泱青黛光。妙奴勿倦侑羽觞,主人正欲游醉乡。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观善斋。宋代。杨万里。观棋不作秋,观刘不作石。要知丽泽功,秪个是消息。
栖碧轩为陈指挥赋。明代。刘炳。琐窗斜隔红尘道,芳草满帘晴不扫。阶前马踏落花泥,柳外莺啼春色好。罗袍犀带紫金鱼,壁上瑶琴床上书。云捲城头春雨过,一庭脩竹读阴符。
山居杂兴 其六。明代。徐熥。林深无数鸟争啼,独立花间自品题。毕竟流莺声第一,画楼东畔柳阴西。
【南吕】金字经_湖上僧寺竹。元代。任昱。湖上僧寺竹雨侵窗润,松风吹面寒,云母屏开非世间。闲,不知名利难。凭阑看,夕阳山外山。重到湖上碧水寺边守,绿杨楼外楼,闲看青山云去留。鸥,飘飘随钓舟。今非旧,对花一醉休。秋宵宴坐秋夜凉如水,天河白似银,风露清清湿簟纹。论,半生名利奔。窥吟鬓,江清月近人。书所见胜概三吴地,美人一梦云,花落黄昏空闭门。因,青鸾宝鉴分。天涯近,思君不见着。
仲夏初度惟寅为余举觞话旧感怀赋谢此什。明代。胡应麟。年少相逢结客场,翩翩裘马赋河梁。风期肯逐朱颜尽,意气偏偕白发长。阁上麒麟云缥缈,宫前鳷鹊月微茫。桑弧莫话男儿事,纵目天山大树傍。
秋兴四首 其三。清代。安全。雨洗环庐十二山,遥瞻烟树有无间。夕阳深院禅惊梦,斜月长空雁度关。验气亦知摧碧草,闻声徒恨改朱颜。生涯冷澹唯搔首,漫道门多玉笥班。
从驾北郊诗。两汉。王褒。维皇敬明祀,望拜出河东。地灵开复道,营星发紫宫。衡街响清跸,侦候起相风。森沈羽林骑,肃穆虎贲弓。
同赵子雍过朱元益耜乐圃。宋代。程俱。秋风脱叶尽,弱质例可憎。乐圃森老木,深苍郁奔腾。中有白眉子,貌古心亦澄。岁寒俪松筠,岂直朱丝绳。篮舆一寻访,相携得良明。促膝对软语,沉忧释春冰。丛编出奇踪,璀璨献与凝。雕戈及篆鼎,往往见未曾。惭君倾佳酿,幽亭暮方登。但怪一林白,孤蟾自东升。斯须接诗战,掉鞅苦不胜。羡子醉经史,吾方着弓矰。白眼安取转,尊拳恐相仍。见子意已足,何须酒如渑。
辛未岁除冯无文客止园贻诗馈食余分杖头钱馈之用来韵对使赋答 其一。明代。张萱。雾里看花老病身,年来鱼鸟转相亲。欲蹑柴桑出门乞,授餐喜有食鱼人。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唐代。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乙未中秋。明代。李舜臣。一从系缆迈流光,再见高楼满月凉。总为婵媛偏此夕,不知留滞尚他乡。团团草露清难似,细细萝烟袅乍长。行色欲依河汉曲,待看瑶采度微茫。
送山品台设领诸衲上华首。明代。释函是。三老潮头暗,百花春后明。莫频回首处,遥慰故山情。离乱田庄旧,辛勤手足轻。吾门多乐事,不是畏时名。
秋日送程自邑汴游一首。明代。黄省曾。宋都浮玉殿,黄帝具茨山。羡尔寻游地,长歌蹑屩攀。雁来罗绮歇,龙去白云閒。感激梁园里,秋风动旅颜。
解机政得请题归舟。宋代。袁说友。浮沉宦海笑童颠,好上鸱夷老子船。今日君恩赐骸骨,半篙秋水送归田。
宿净慈寺。清代。曹应枢。返照入林扉,小憩前山寺。岩际生佛光,竹间闻猿唳。静卧松林风,悠然会琴意。残经白马来,漶灭数行字。优钵散幽芳,伽陵发清吹。夜色澹无影,四山惟月气。道心苦未深,时与白云生。虚光盈吾襟,了了此初地。明朝下山去,境过情无异。
苏州故吏。唐代。白居易。江南故吏别来久,今日池边识我无。不独使君头似雪,华亭鹤死白莲枯。
初秋夜坐有感示于鳞。明代。王世贞。不寐宵声发,孤吟秋色来。关城羽林骑,钟鼓柏梁台。世事文章远,乡心战伐催。长安李生在,犹可对衔杯。
长江歌送黎天与之任镇江。明代。张弼。长江万里岷峨来,奔流到海如奔雷。江边山际乃有镇江府,襟喉三吴百粤何雄哉。况迩南都根本地,掌司筦钥须英才。同年进士黎天与,豸冠白简居乌台。九重特命守此土,万姓渴望阳春回。天堑之流益浩荡,铁瓮之城益崔巍。山童巷妇需惠泽,使车商舶怀恩威。公馀啸咏领风月,金焦江海为樽罍。万岁楼头西北望,月光炯炯射三台。皇华使者尺一纸,会徵黄霸待蓬莱。嗟予荒谬百无用,却有健笔能品裁。是时为君书德政,磨平北固为穹碑。
为陈叔庄题画次韵 其二。明代。徐庸。金带横腰幆裹头,荣华迅速等川流。高人独占林泉乐,一片闲心物外游。
酬姜贫乐。宋代。释居简。我欲渊明伯仲间,为谁乾没静中闲。直将目送孤鸿度,横截湖飞短艇还。稍閒便同搜万象,更忙亦可看孤山。是閒真隐多馀地,玄豹何尝肯露斑。
关山梦里,归来还又、岁华催晚。马影鸡声,谙尽倦邮荒馆。绿笺密记多情事,一看一回肠断。待殷勤寄与,旧游莺燕,水流云散。
满罗衫是酒,香痕凝处,唾碧啼红相半。只恐梅花,瘦倚夜寒谁暖?不成便没相逢日,重整钗鸾筝雁。但何郎,纵有春风词笔,病怀浑懒。
陌上花·有怀。元代。张翥。关山梦里,归来还又、岁华催晚。马影鸡声,谙尽倦邮荒馆。绿笺密记多情事,一看一回肠断。待殷勤寄与,旧游莺燕,水流云散。满罗衫是酒,香痕凝处,唾碧啼红相半。只恐梅花,瘦倚夜寒谁暖?不成便没相逢日,重整钗鸾筝雁。但何郎,纵有春风词笔,病怀浑懒。
送许处士。唐代。张籍。高情自与俗人疏,独向蓝溪选僻居。会到白云长取醉,不能窗下读闲书。
李丞相生朝。宋代。张元干。柱史生周室,仙源谱系崇。储星昭昴宿,降岳表神嵩。间气凭家世,宗臣挺祖风。梦求终作楫,猎卜果非熊。感遇云龙会,恩深雨露丰。折冲渊圣日,辉赫靖康功。社稷欹倾际,乾坤震荡中。力扶神器正,坚守帝都雄。割地争三镇,回天定两宫。壮图期敉难,大节耻和戎。去国孤舟远,忧时百雉空。建炎欣翊戴,鸿庆袭光融。相印机衡重,兵权号令通。安危繄礼貌,进退肯雷同。巨屏频循抚,真祠示眷蒙。欢声逢谷旦,善颂达苍穹。弼亮需元老,平章合上公。五行推有本,六甲混无穷。再造邦基固,中兴大运隆。保民跻寿域,千载简宸衷。
颂古二十首。宋代。释了一。 须知天地共同根,万物从来元一体。未审南泉庭下花,几人看了梦相似。
送黄推官。宋代。胡宿。秀极武夷峰,清才气所融。香名传日下,胜范迪时中。大对承三道,清篇滞半通。新吟池草绿,故事幕莲红。参画文无害,沈英位未充。谈高起废疾,檄壮愈头风。圭璧严书殿,房心敞帝宫。行颁上方笔,客特荐扬雄。
移斑竹。宋代。释居简。刍尧挠岁寒,巍节笑多艰。露湿添新绿,苔封减旧斑。龙雏分竺寺,帝子泣湘山。无限苍梧思,清风便往还。
春游。清代。方应纶。策杖寻春路转赊,青山缺处见人家。茅亭尽日柔风暖,开遍红栏木笔花。
寄题张伯子兑园。明代。王世贞。春至三河阴,百卉皆悦怿。主人何为者,席花读周易。毋为閟其口,相与成丽泽。
春兴戏题赠李侯。唐代。岑参。黄雀始欲衔花来,君家种桃花未开。长安二月眼看尽,寄报春风早为催。
京城寄题陈世恭卧云图。明代。李昱。好山多处翠成群,中有幽人卧白云。只隔红尘一千里,几回清夜独思君。
夜中有感(二首)。明代。高启。少壮无欢似老时,身穷宁坐苦吟诗。卧思三十年来事,一半间关在乱离。
答端明王尚书见寄兼简景仁文裕二侍郎二首。宋代。欧阳修。多病新还太守章,归来白首兴何长。琴书自是千金产,日月闲销百刻香。尚有俸钱酤美酒,自栽花圃趁新阳。醉翁生计今如此,一笑何时共一觞。
秋日藕华枉过山居,次元韵四首 其二。清代。丘逢甲。天冠山下野人居,除却渔樵少往来。今日谪仙劳过访,看山还费赋诗才。
梅花 其五。明代。释今严。野怀何所寄,馀梦到寒梅。云散高楼晓,孤筇踏雪来。远看空极目,相对但持杯。坐久日将暝,长天一鹤回。
武陵春·辛酉仲春游坎上。宋代。刘处玄。辛酉仲春游坎上,终日坐春园。异景奇葩在目前。村下胜筠轩。世梦知空且放下,自在似真仙。美酝开尊会众贤。乐道谢高天。
义门晓行。明代。李先芳。曙色起林鸦,青天明晓霞。蒹葭晞白露,墟里带清沙。老骥长途怯,新鸿一字斜。不知时序晚,野菊有黄花。
和向监庙红梅。宋代。王洋。已屡春风一醉来,不知妆镜为谁开。虑妃只解如飘雪,也费陈王八斗才。
次韵谢李安上惠茶。宋代。秦观。故人早岁佩飞霞,故遣长须致茗芽。寒橐遽收诸品玉,午瓯初试一团花。著书懒复追鸿渐,辨水时能效易牙。从此道山春困少,黄书剩校两三家。
过邓城县作。唐代。吴融。不用登临足感伤,古来今往尽茫茫。未知尧桀谁臧否,可便彭殇有短长。楚垒万重多故事,汉波千叠更残阳。到头一切皆身外,只觉关身是醉乡。
送明甫赴铜铅场六言七首。宋代。刘克庄。文度何须膝上,阿奴姑可目前。载驰载驱王事,一喜一惧父年。
送贾文学以郡荐赴礼部试毕归吴。明代。高启。匹马都门候晓开,吴公新荐贾生来。郡中方待传经业,阙下先称射策才。寒食杏花江店雨,春衣柳絮驿程埃。惭予东掖叨陪讲,难把长干送别杯。
晚出新亭。南北朝。阴铿。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吕氏山堂喜雨。宋代。刘过。凉满蒲萄磊落枝,倦游来此亦忘归。沟渠水活龙蛇动,树木月明乌鹊飞。欣减黄粱新米价,愁生白苎旧征衣。风流却扇轩圞坐,一夜谈兵玉尘挥。
宿宅与王专魏野洎用晦上人因成联句。宋代。王闢。夜浅月未生,春寒雪犹在。吴僧携古琴,来与山人会。诗心有是非,禅话无慷慨。高鸿自冥冥,弋者复何害。
雨中晚步。清代。陆应宿。芳塘引步晚来天,柳色深沈暮色连。微雨小桥人独立,鹭莺飞破一溪烟。
天池石壁为铁雅赋。元代。张雨。尝读枕中记,华山閟中吴。神泉发其颠,青壁缭其隅。春风四山来,群绿互纷扶。羽觞曲折行,浮花与之俱。采珠搴薜荔,洗玉弄芙蕖。聱叟颇好名,石洼作鱼湖。鸿乙志草堂,挑烟遂成图。而此涤烦矶,阅世如摴蒲。发兴云林子,盥手与我摹。居然缩地法,挈入壶公壶。
同日登青山偶作。宋代。吴芾。公余不惮陟崔嵬,三到谢公池上来。下视众山俱培塿,俯窥尘世尽氛埃。松生清籁醒人耳,花褪残红堕酒杯。喜与诸君同胜赏,莫辞一醉少徘徊。
中书侍郎挽词二首。宋代。秦观。崛起商岩後,清忠士论归。法知商鞅弊,议折董宏非。迁谪生华发,骞腾上紫微。又骑箕尾去,朝野涕空挥。
霜天晓角(咏梅)。宋代。赵长卿。香来不歇。谁把南枝折。的砾疏花初破,都因是、夜来雪。清绝。十分绝。孤标难细说。独立野塘清浅,谁作伴、空夜月。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六过杨无敌庙。宋代。苏辙。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删嗟独畏人言。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池州陈使君见示游齐山诗因寄。宋代。徐铉。往岁曾游弄水亭,齐峰浓翠暮轩横。哀猿出槛心虽喜,伤鸟闻弦势易惊。病后簪缨殊寡兴,老来泉石倍关情。今朝池口风波静,遥贺山前有颂声。
渡卫。明代。皇甫汸。问水知臻卫,扬帆此渡河。清秋常细雨,落日更沧波。言采芙蓉佩,情忘鸥鸟过。江干有舟楫,归兴独如何。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两汉。司马迁。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原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报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语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辨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臣故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泣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晋鄙嚄唶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岂畏死哉?”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公子过谢侯生。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公子遂行。 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负栏矢为公子先引。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