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是宋代诗人宋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再来戴公宅,
客过孝王家。
绿竹笼中鹤,
红泥炉上茶。
石榴花里燕,
蜜蜂蜜里蜡。
白石留题句,
青山卧画瓦。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场景,诗人再次来到戴公的宅邸,作为客人拜访了孝王家。诗中描述了一系列景物,如竹笼中的鹤、炉上的红泥茶壶、石榴花中的燕子、蜜蜂采蜜的蜡烛等。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场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首句“再来戴公宅”,表明诗人曾经多次来到这个地方,说明他对这个地方有着特殊的情感。接下来的两句“客过孝王家”,揭示了诗人此次拜访的目的和地点。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绘具体的景物,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例如,“绿竹笼中鹤”描绘了一只鹤被放养在竹笼中,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而“红泥炉上茶”则表现了一种温馨的家居氛围,暗示了主人的热情好客。
最后两句“白石留题句,青山卧画瓦”则展示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留恋之情。白石上刻着题句,青山倒映在画瓦上,这些景物都成为了诗人心中永恒的记忆。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之情。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宋祁。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敝庐毕工。宋代。项安世。心折半生行道路,眼明今日见茆茨。梦魂犹在风波处,月黑江喧下缆时。
山矾映山红买置窗间甚思上饶閒适 其一。宋代。韩淲。春风亦到我窗轩,洁白殷红日正暄。桃李人间已无数,且看踯躅与山矾。
江右闱中次答吴大参中秋韵。明代。韩宗尧。隐几跏趺坐夜深,月华门外转花阴。三千毫末劳双眼,万里风光豁素襟。匣剑未须惊照耀,酒杯何必问登临。高邻赖有贤参在,怀我新诗是好音。
用薛郎所寄示诗三韵。宋代。晁公溯。子勿诮毛颍,渠言何使余。遥知禾白室,谁助杀青书。巴墨漆相似,蜀笺霜不如。殷勤遣分寄,吾汝与同车。
琴调相思引 题百福老人蓝笔画兰。清代。顾太清。同心芳草淡青钩。艳过春花冷过秋。翰林学士,画意本清幽。神品倩人题好句,生绡尚有暗香留。老人名字,千古足风流。
陌上桑。宋代。薛季宣。罗敷秦氏女,皓腕洁如霜。宝钏瑳明月,领巾疏以长。柔桑正沃若,采采官路旁。使君从南来,一见神已伤。五马会且止,调之逢国王。自名良家妇,狂夫汉中郎。闺门甚修整,芝兰远芬芳。奚为致此语,不是邯郸倡。去矣勿复顾,风来语流香。荡子踏归陌,驾言割人肠。
读汉书偶成寄李稚川。宋代。耶律铸。看尽人閒傀儡棚,不知笑杀老禅僧。风云依合无多日,禾黍高低没五陵。纸上功名休理会,梦中身世尽翻腾。从今
次韵杨次公惠径山龙井水(龙井水洗病眼有效。宋代。苏轼。漏尽鸡号厌夜行,年来小器溢瓶罂。弃官纵未归东海,罢郡犹堪作水衡。幻色将空眼先暗,胜游无碍脚殊轻。空烦远致龙渊水,宁复临池似伯英。
十三夜周师邀饮同侯将军赋。明代。于慎行。绮席清尊送晚霞,节临元夜艳春华。河桥欲满城头月,火树初开雪后花。万里风尘今对酒,百年时序此闻笳。相看可奈疏狂甚,烂醉行歌漏转赊。
得大名报后上疏乞休 其一。明代。王世贞。十年垂钓卷空纶,主圣能容草莽臣。蕙带不谙朱绂好,衡门翻怯紫泥新。传来似是天雄节,到了酬它地肺身。一掬松楸清泪满,可容挥洒向京尘。
二月。宋代。王炎。摆脱轩裳累,此身今自由。馀生能有几,外物已无求。婺水自堪隐,稽山姑少留。千岩并万壑,春暖一遨游。
杂歌谣辞。步虚词。唐代。皎然。予因览真诀,遂感西域君。玉笙下青冥,人间未曾闻。日华炼魂魄,皎皎无垢氛。谓我有仙骨,且令饵氤氲。俯仰愧灵颜,愿随鸾鹤群。俄然动风驭,缥眇归青云。
乌食菽为沙弥所缚余见而释之。明代。释函可。口腹有深阱,颠危实可怜。为贪半粒饱,遂惹百丝牵。人世殊多患,空门亦自缠。殷勤为解释,好去莫留连。
仙居 其十 永安溪漂流。清代。陈忠平。一溪自天半,不知万千纪。迂回缓其湍,鸣漱澹如砥。有客閒无憀,痴怜佳山水。拾梦古涧中,汎槎深春里。山花解逢迎,参差列红紫。云雀饶多情,绵蛮啭妙靡。开襟纳清风,掬烟濯跋履。悠哉复悠哉,神仙讵可比。
谒璿上人(并序)。唐代。王维。〔上人外人内天。不定不乱。舍法而渊泊。无心而云动。色空无碍。不物物也。默语无际。不言言也。故吾徒得神交焉。玄关大启。德海群泳。时雨既降。春物具美。序于诗者。人百其言。〕少年不足言。识道年已长。事往安可悔。余生幸能养。誓从断臂(一作荤)血。不复婴世网。浮名寄缨佩。空性无羁鞅。夙承(一作从)大导师。焚香此瞻仰。颓然居一室。覆载纷万象。高柳早莺啼。长廊春雨响。床下阮家屐。窗前筇竹杖。方将见身云。陋彼示天壤。一心再法要。愿以无生奖。
六月十四日济渎庙即事。元代。杨弘道。霖雨方能救旱田,廉纤不称立秋前。南风飒飒披苍竹,四海浮浮起白烟。云汉数章因尽废,神灵诸说定虚传。瓶罂一勺清源水,惭愧他家望有年。
王官二首。唐代。司空图。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总是此中皆有恨,更堪微雨半遮山。荷塘烟罩小斋虚,景物皆宜入画图。尽日无人只高卧,一双白鸟隔纱厨。
栖鹤轩。元代。张昱。鹤驭从天来,雪光照云阙。戛然九皋唳,散落三山侧。乃知羽人师,近作金门客。玉女见投壶,后羿从奔月。令威古仙子,竟使枉其辙。不言三清事,但叙千年别。至今栖鹤处,光怪常不灭。有时玉笙歌,云气犹下接。欲赋游仙词,作者不可得。斗酒谁为呼,吾将招李白。
捣练子 夕阳归鸟。五代。袁思古。归鸟急,自呼名。几树寒巢向晚争。鸟意不知人意恼,啾啾时送两三声。
惜花无奈看花迟,孤负春风第一枝。急景最怜将落候,芳心还忆未开时。
赏因多病难胜酒,吟到无题别是诗。分付东君好培护,与花先定隔年期。
于景瞻宅赏牡丹花时已过感而有作呈诸公属和 其一。明代。张宁。惜花无奈看花迟,孤负春风第一枝。急景最怜将落候,芳心还忆未开时。赏因多病难胜酒,吟到无题别是诗。分付东君好培护,与花先定隔年期。
断桥。宋代。董嗣杲。绣毂青骢骤晚风,柳丝翠袅石阑红。彩篙刺水停飞鷁,华表侵云截卧虹。杖屦谁归瀛屿去,笙歌自补玉壶空。重招张祜商新咏,不与当时藓合同。
秋感 其二。清代。王昌麟。客里逢秋梦不安,登山临水送归难。三年枉祝乌头变,万里长怜雁影单。红树园林乡国远,黄花风雨帝城寒。五噫吟罢空搔首,庑下何人识伯鸾。
次韵无言兄卜筑二首 其一。宋代。刘一止。求田问舍岂徒为,晚悟前言不我欺。地占玉杯初应卜,门临苕水宛分枝。乡关怪客归何早,圣主思贤降不迟。磊落胸中三万字,不应无意拯时危。
送李太守赴上洛。唐代。王维。商山包楚邓,积翠蔼沉沉。驿路飞泉洒,关门落照深。野花开古戍,行客响空林。板屋春多雨,山城昼欲阴。丹泉通虢略,白羽抵荆岑。若见西山爽,应知黄绮心。
鹧鸪天·辇路珠帘两行垂。宋代。姜夔。辇路珠帘两行垂。千枝银烛舞僛僛。东风历历红楼下,谁识三生杜牧之。欢正好,夜何其。明朝春过小桃枝。鼓声渐远游人散,惆怅归来有月知。
苏幕遮·碧云天。宋代。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1]追旅思,[2]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晓出洪泽霜晴风顺。宋代。杨万里。又从洪泽泝清淮,积雨连宵晓顿开。霜冻水涯如雪厚,波摇日影入船来。辛勤送客了未了,珍重顺风催复催。明早都梁各分手,顺风便借一帆回。
随家严赴诗社与钱牧斋杜于皇程穆倩汪湛若诸前辈赋淮阴钓台得寒字。清代。戴梓。尝笑淮阴拙,生涯守钓竿。有能匡社稷,无计退饥寒。存楚心难定,封齐祸已安。可怜台畔水,千古响哀湍。
次韵舒伯源雪晴偶书四首 其一。宋代。李若水。朝阳飞影战馀寒,楼上高人久屈蟠。想见倚栏三盏后,醉横诗眼与天宽。
己亥续怀人诗 其十四。清代。黄遵宪。平生著述老经师,绝妙文章幼妇词。今日皋皮谈改制,《黄书》以外录《明夷》。
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时为右补阙)。唐代。王维。天子幸新丰,旌旗渭水东。寒山天仗外,温谷幔城中。奠玉群仙座,焚香太乙宫。出游逢牧马,罢猎见非熊。上宰无为化,明时太古同。灵芝三秀紫,陈粟万箱红。王礼尊儒教,天兵小战功。谋犹归哲匠,词赋属文宗。司谏方无阙,陈诗且未工。长吟吉甫颂,朝夕仰清风。
五月望日市无鱼肉老庖撷园蔬杂以杞菊作羹气味甚珍戏成小诗适梁军判送酒头来并成三绝谢之 其三。宋代。李光。曲米新篘只隔墙,西风吹过酒头香。故知王母怜愁独,烦送瑶池九酝觞。
过清平喜晴。明代。祁顺。清平路崎岖,开凿资神斧。西来接滇蜀,南下通吴楚。峰峦渺云汉,林木蔽烟雾。怪石惊龙蛇,崩崖斗熊虎。我昨经过时,春寒值风雨。朱幨隔油幔,咫尺不可睹。旋装趁阳和,万景纷呈露。天空山献奇,春好花欲语。悠然骋遐瞩,倏尔成短句。阴晴固无定,所遇良有数。逢人重咨询,一笑青天暮。
石遗社长斋中宴集即事赋诗。清代。俞明震。石遗古君子,疏瘦如寒竹。闭门非此世,宁受时名牿。一饭每矜严,选客常不足。沧桑眼底人,屈指几名宿。不见亦不思,偶聚忘拘束。老味淡处真,春光閒可掬。窗外花始蕾,馀寒怯春服。若从新历推,已过樱桃熟。谑笑有今年,恢诡迷前躅。末座两少年,英姿并珠玉。定知哀乐深,不与世同俗。相对数甲子,人生如转烛。我病久无诗,逢君一击触。咄咄百忧间,醉饱但扪腹。短章聊报君,懒旷如逃塾。
赠茅远士。明代。王醇。层阁澹阳景,落花深晏眠。起乘沙溆舸,或荡寺门烟。续醉夜归后,遣愁春梦先。时摹玉板帖,买茧作冰笺。
予题郁孤泉管五湖翁姚濂为之和翁官满归里因。宋代。文天祥。巢龟君往好,涌翠我来迟。夜雨呼三韭,春风试一旗。飞花行客梦,芳草故人思。何日五湖上,同看浴海曦。
视田五首赠八弟无斁。宋代。晁补之。薄游废家务,待子营糗粮。庄奴不入租,报我田久荒。凌矜马到门,硉兀牛卧场。立苗苍耳根,此策殊未长。
咏钱塘。宋代。丘濬。 南屏高瞰府城西,画舸千艘共醉迷。四柱台边烟是幕,百花桥畔葑连堤。龙擅咽路迎舆隼,绮绣登山汙粉题。暮色沈沈郛郭闭,宝灯辉映梵天低。
明发龙川二首。宋代。杨万里。优入蛮溪受瘴烟,一生谁料到龙川。早书实历还山考,便是中书九闰年。
玉楼春。宋代。辛弃疾。故也。余谓世无是事而有是理,乐所谓无,犹之有也。戏作数语以明之有无一理谁差别。乐令区区浑未达。事言无处未尝无,试把所无凭理说。伯夷饥采西山蕨。何毕捣齑餐杵铁。仲尼去卫又之陈,此是北车入鼠穴。
蝶恋花。宋代。仲殊。开到杏花寒食近。人在花前,宿酒和春困。酒有尽时情不尽。日长只恁厌厌闷经岁别离闲与问。花上啼莺,解道深深恨。可惜断云无定准。不能为寄蓝桥信。
柳外碧连天,漾翠纹渐平,低蘸云影。应是雪初消,巴山路、蛾眉乍窥清镜。绿痕无际,几番漂荡江南恨。弄波素袜知甚处,空把落红流尽。
何时橘里莼乡,泛一舸翩翩,东风归兴。孤梦绕沧浪,苹花岸、漠漠雨昏烟暝。连筒接缕,故溪深掩柴门静。只愁双燕衔芳去,拂破蓝光千顷。
南浦(前题)。宋代。王沂孙。柳外碧连天,漾翠纹渐平,低蘸云影。应是雪初消,巴山路、蛾眉乍窥清镜。绿痕无际,几番漂荡江南恨。弄波素袜知甚处,空把落红流尽。何时橘里莼乡,泛一舸翩翩,东风归兴。孤梦绕沧浪,苹花岸、漠漠雨昏烟暝。连筒接缕,故溪深掩柴门静。只愁双燕衔芳去,拂破蓝光千顷。
题金龟山如画轩四首。宋代。潘朝英。春潮暮落海门山,百艇齐飞牡蛎滩。分得鱼暇归野市,满江鸥鹭夕阳间。
赠休斋沈老丈。宋代。葛绍体。酒边风月是诗情,平淡精神最老成。每爱晋人标韵别,发挥天趣更渊明。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一○○。宋代。释居简。九旬禁足,是何三昧。合火成群,东倒西擂。忽若箭锋相拄时,突出眼睛,揭却脑盖,虎岩向他道未在。
玉楼春。唐代。无名氏。腊前先报东君信。清似龙涎香得润。黄轻不肯整齐开,比着红梅仍旧韵。纤枝瘦绿天生嫩。可惜轻寒摧挫损。刘郎只解误桃花,怅恨今年春又尽。
癸卯闽乱,从弟监察御史敬凝迎仕别作。唐代。詹琲。一别几经春,栖迟晋水滨。鶺鴒长在念,鸿雁忽来宾。五斗嫌腰折,朋山刺眼新。善辞如复我,四海五湖身。
古断肠曲三十首 其五。宋代。周端臣。条风窗户柳阴阴,云碧春衫熨水沉。花里小栏人不到,流莺啼起去年心。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宋代。傅莹。结庐深山顶,遂怀安隐心。安隐如之何,道胜尘虑沈。青霞白云致,茂树修竹阴。悠然北山上,令人思重寻。
将东归留别杨宗礼十韵。宋代。宋祁。清白旧家声,论交得宁馨。摛华吐凤赋,闻礼堕鱣庭。潘夏叨连璧,荀陈更聚星。膠投思固漆,渭浊许过泾。合坐怀妍唱,分诗写素屏。情深方柏悦,性懒自榆暝。短羽偏惊月,羁游剧泛萍。北梁催税鞅,南郡阻繙经。晓色三竿日,离歌十里亭。期君促西上,相遇在神坰。
次韵李参政见遗生日。宋代。魏了翁。月暗书中色,霜彫镜里年。滔滔时易失,落落意难传。信己终违俗,随人谩辱先。输他南阁老,欹玉弄寒泉。
第一泄。明代。袁宏道。踏人肩而行,次第乃得过。射眼风丝飞,置足山毛破。局身缒草移,定踹盘泥坐。五水势高低,千峰身顿挫。路荒雨气腥,树老班皮裹。度岭羡猿轻,投崖愁虎饿。常恐决性命,归来始相贺。
水调歌头 徐州中秋。宋代。苏辙。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入武林再柬陆转运。明代。胡应麟。千骑东方皂盖从,云间才望旧人龙。金银佛寺游三竺,盐铁官衙寄万松。送客湖头青嶂远,怀人天际碧云重。桃花树树长堤上,忆醉精蓝静夜钟。
元沙院。宋代。曾巩。升山南下一峰高,上尽层轩未厌劳。际海烟云常惨淡,大寒松竹更萧骚。经台日永销香篆,谈席风生落麈毛。我亦有心从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
台城路 易州寄高寄泉。清代。蒋春霖。两年心上西窗雨,阑干背灯敲遍。月拥惊沙,星寒大野,马足关河同贱。羁愁数点。问春去秋来,几多鸿雁。忘却华颠,昔时颜色梦中见。青衫铅泪似洗,断笳明月里、凉夜吹怨。古石欹台,悲风咽筑,酒罢哀歌难遣。飞花乱捲。对万树垂杨,故人青眼。雾隐孤城,夕阳山外远。
清平乐 朱菋堂驾部画红梅一枝见寄。清代。张祥河。南枝春半。谁信寒犹浅。还向陇头寻梦见。夜雪江南未满。盈盈紫萼相思。一屏疏影香迟。疑是玉妃新嫁,东君亲为调脂。
湖西杂感诗。宋代。释智圆。闲庭庭畔植梧桐,上有新蝉噪晚风。咽咽清音正堪听,无端惊断彼儿童。
耿天骘惠梨次韵奉酬三首。宋代。王安石。开国桐乡已白头,国人谁复记前游。故情但有吴塘水,转入东江向我流。
榴花洞。唐代。魏万。江山巧秀入禅扃,四望仙源画未真。万疊好峰侵碧落,一条流水隔红尘。润边鹿迹知何代,洞口榴花镇似春。自恨声名尚牵锁,无因长对社中人。
桐城陈镜潭求题其弟琴甫事略。清代。郑孝胥。陈侯肆于文,为弟作佳传。浮生谢满壑,至行出瞑眩。鬼神使果有,夭寿各无恨。吾特忧其无,有之复何患。
宁考神御奉安原庙 其五。宋代。王遂。禁殿薰风传赐敕,宫门晓日缓催班。小臣未报君恩重,耿耿孤君入梦间。
怀上饶祝蕃远时为建康学正。元代。张翥。圣王端拱致时平,妙选群才属汗青。一代弥文县日月,万方同轨走雷霆。敢希太史抽金匮,更待中郎写石经。出处与君俱有道,不烦猿鹤谢山灵。
跂乌词。唐代。柳宗元。城上日出群乌飞,鸦鸦争赴朝阳枝。刷毛伸羽和且乐,尔独落魄今为何?无乃慕高近白日,三足妒尔令尔疾?无乃饥啼走路旁,贪鲜攫肉人所伤?翘肖独足下丛薄,口衔低枝始能越。还顾泥涂备蝼蚁,仰看栋梁防燕雀。左右六翮利如刀,踊身失势不得高。支离无趾犹自免,努力低飞逃后患。
石州慢 忆旧用高季迪韵。清代。陈维崧。醉拍雕阑,思忆从前,泪珠频洒。东阳倦沈,多愁多病,瘦躯堪把。水市津楼,奈他绣被浓香,旧时閒事偏萦惹。颠倒觅乌丝,检霜毫细写。妖冶。此夜虫虫,曾嘱监奴,葳蕤慢下。且趁湘簟银灯,邀人白打。摘尽铜签,小婢故恼人行,任他嘶断门前马。懊恼后堂前,又年光换也。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唐代。张说。徐陈尝并作,枚马亦同时。各负当朝誉,俱承明主私。夫君迈前侣,观国骋奇姿。山似鸣威凤,泉如出宝龟。才雄子云笔,学广仲舒帷。紫绶拂三寺,朱门临九逵。昔我含香日,联尔缙云司。朝携兰省步,夕退竹林期。中路一分手,数载来何迟。求友还相得,群英复在兹。留台少人务,方驾递寻追。涉玩怀同赏,沾芳忆共持。迎宾南涧饮,载妓东城嬉。春郊绿亩秀,秋涧白云滋。名画披人物,良书讨滞疑。兴来光不惜,欢往迹如遗。岁晏罢行乐,层城间所思。夜魂灯处厌,朝发镜前衰。忽枉崔駰什,兼流韦孟词。曲高弥寡和,主善代为师。齐戒观华玉,留连叹色丝。终惭起予者,何足与言诗。
冯阁老处见与严郎中酬和诗,因戏赠绝句。唐代。白居易。乍来天上宜清净,不用回头望故山。纵有旧游君莫忆,尘心起即堕人间。
题陈宣事烟波泛宅。宋代。杨时。忘怀缨绂寄浮居,来泛烟波拟钓徒。我欲他时清洛上,为君正橹作鯔鯔。
练时日。清代。佚名。练时日,侯有望。焫膋萧,延四方。九重开,灵之斿。垂惠恩,鸿祜休。灵之车,结玄云。驾飞龙,羽旄纷。灵之下,若风马。左仓龙,右白虎。灵之来,神哉沛。先以雨,般裔裔。灵之至,庆阴阴。相放
病中柬缙上人二首 其二。明代。王慎中。伏枕不知久,庭柯绿已苍。以兹时序感,顿觉圃农荒。养性资琴瑟,达生览列庄。今将未死骨,斋沐付医王。
劝公乐。宋代。李新。金印莫疗饥,珠玉难可肥。碧酒濡唇百事美,绿鬟扣眼一笑随。跳丸日月不受缚,朱颜易逐飞花落。情知一死同众人,何不趁取生前乐。
花恨月恼。更夏有凉风,冬轩雪皎。闲事不关心,算四时皆好。从来又说,春台登览,人意多同,常是惜、春过了。须痛饮,莫放欢情草草。年少。
尚忆瑶阶,得隽寻芳,骖驔东城,适见垂鞭,酕匋南陌,又逢低帽。莺花荡眼,功名满意,无限嬉游,荣华事、如梦杳。伤富贵浮云,曾萦怀抱。为春醉倒。愿花更好。春休老。开口笑。占醉乡、莫教人到。
洞仙歌(留春)。宋代。晁补之。花恨月恼。更夏有凉风,冬轩雪皎。闲事不关心,算四时皆好。从来又说,春台登览,人意多同,常是惜、春过了。须痛饮,莫放欢情草草。年少。尚忆瑶阶,得隽寻芳,骖驔东城,适见垂鞭,酕匋南陌,又逢低帽。莺花荡眼,功名满意,无限嬉游,荣华事、如梦杳。伤富贵浮云,曾萦怀抱。为春醉倒。愿花更好。春休老。开口笑。占醉乡、莫教人到。
题陆信卿书屋二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大鹏抟九万,尺鴳翔榆枋。远近各有适,逍遥固其常。伊人励高躅,卜筑邻山岗。四壁罗琬琰,五车插琳琅。冥搜极浩渺,幽探穷微芒。栖心丈室间,寄情八表傍。丹霞入我牖,白云为我裳。驭风学郑圃,弃瓢怀颍阳。岂同渭川钓,耻为吴市藏。一区足吟啸,万卷聊徜徉。乐哉帷中子,岁年良可忘。
石笋溪堂。元代。廖大圭。白沙青树带人家,门外溪声一派斜。欲买扁舟同野老,月明吹笛入蘋花。
满江红 顾庵复和八首见示赋此答之并贻既庭 其十六。清代。尤侗。何物文心,笔阵老、墨池飞涨。贾馀勇、吟成八咏,撚髭无恙。公子七哀传邺下,大夫九辨赓江上。惊从而和者曲弥高,三缣饷。倒词峡,真潢漾。短歌阕,长歌唱。只江郎才尽,渴求杯酿。我倦欲投斑竹管,公豪任夺青藜杖。问红笺、填得许多愁,难于状。
月夜怀董叔宏闻其入京未得振。宋代。戴复古。酒醒兴未已,诗成吟不休。一凉风满座,半夜月明楼。老骥思千里,飞鸿阅九州。故人何处在,谁作置书邮。
无诸策题问颜亡绝好轲没无传。宋代。刘子翚。孔林黄玉化飞埃,一派渊源有自来。具体好时心似谷,厉辞传处口如雷。闻声尽是缁帷客,见色无非古市槐。却讶文公迷圣户,不知灵钥有人开。
送河南皇甫少尹赴绛州。唐代。刘禹锡。祖帐临周道,前旌指晋城。午桥群吏散,亥字老人迎。诗酒同行乐,别离方见情。从此洛阳社,吟咏属书生。
舟行舣韶下石夜听。宋代。曾丰。江响合蛮吹,鸟声谐越吟。仍收南郭籁,并入大韶音。纚纚听于耳,徐徐写以琴。倘犹有作韵,着语付何阴。
和三乡诗。唐代。王祝。女儿山前岚气低,佳人留恨此中题。不知云雨归何处,空使王孙见即迷。
湖州舟中 其二。清代。薛时雨。菱湖称巨镇,乱后景凄清。华屋将军帐,荒村壮士营。稻香肥战马,潮涌遏奔鲸。困兽嵎犹负,天河望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