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望亭三首。宋代。杨万里。此去苏州半日期,归心长是觉船迟。一村树暗知何处,两岸草青无了时。
《舟过望亭三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从苏州出发,心怀归乡之情,但船行缓慢,让他感到时间过得很慢。他看到一片村庄,树木葱茏,但却不知道是哪个村庄,两岸的草地也一直青翠,没有变化。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此去苏州半日期,
归心长是觉船迟。
一村树暗知何处,
两岸草青无了时。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对时间流逝的感叹。诗人离开苏州已经半天了,但他的归心却觉得船行得很慢。他看到一片村庄,树木茂密,但他不知道是哪个村庄,两岸的草地一直青翠,没有变化。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舟行缓慢、村庄和草地的静谧不变,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对时间的感叹。诗人在离开苏州的半天时间里,心中的归乡之情越发强烈,他渴望能够早日回到家乡。诗中的村庄和草地则象征着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它们静静地存在着,没有变化,仿佛在等待着诗人的归来。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睡起。明代。邱云霄。流莺叫晴鸠叫雨,山中不断山禽语。睡起开门复闭门,落花落尽春归去。
三十二初度次日书怀。清代。曾国藩。男儿三十殊非少,今我过之讵足欢!龌龊挚瓶嗟器小,酣歌鼓缶已春阑。眼中云物知何兆,镜里心情只独看。饱食甘眠无用处,多惭名字侣鹓鸾。
又寄方植之一首。清代。姚鼐。草青云碧接孱颜,一径深林记共攀。步屧只如前两岁,停舟仍在上三山。岩空松响舍风急,春尽花枝著雨殷。寄语闭门千帙畔,梦魂曾否到江关。
赠谭仲儆 其二。明代。佘翔。衡山历历秀芙蓉,紫盖云中未可从。见说藏书千古在,因君直欲跨飞龙。
赠张鸣善。明代。袁凯。白帝城中客,清秋碧海旁。乾坤方汹汹,身世独遑遑。万里空形影,全家堕虎狼。悲歌三百首,一一断人肠。
八犯玉交枝 寄园朱藤。清代。朱祖谋。尘糁荒阑,冻苏香缬,又簇淡阴双架。帘卷交枝红到眼,旧恨沧桑飘惹。年年春晚,为花料理琴尊,题襟还喜依乡社。叶底翠禽听惯,茶香情话。谁信步屧东风,绿云黯损,蝶蜂重到应诧。俊游换、谁家芳事,浣不尽、蛮薰凝榭。料花外、白题舞罢。牵萝人泣孀娥夜。况酒醒秦郎,玉笺泪湿愁难写。
清平乐(杜陵春游图)。宋代。周密。锦城春晓。苑陌芳菲早。可是杜陵人未老。日日酒迷花恼。归鞯困倚芳酲。醒来还有新吟。人与杏花俱醉,春风一路闻莺。
西江月。宋代。张孝祥。落日熔金万顷,晴岚洗剑双锋。紫枢元是黑头公。佳处因君愈重。分得湖光一曲,唤回庐岳千峰。清尊今夜偶然同。早晚商岩有梦。
谯令以眎堰绝色见示次其韵。宋代。李流谦。疲氓糠覈自能肥,一个何曾吏扣扉。凤指翠梧求友集,蝗无绿野蔽天飞。
题文玉徐君春游图照。清代。季念诒。君游廛市我邺园,寂处同心莫轾轩。残月晓风思柳岸,黄鹂白酒话桃源。昔年刁斗多调护,此日桑麻纵笑言。矍铄地仙任游戏,醇醪呼取赌芳樽。
番水含悲远接淮,安阳北望恨难排。眼中此老今何在,世上无人不动怀。
列郡甘棠空蔽芾,千金宝剑已沉埋。悬知同气思尤切,影落残荆月满阶。
周驸马德章作诗送别因追思其先兄德明方伯余读之怅然遂和以见意。明代。祁顺。番水含悲远接淮,安阳北望恨难排。眼中此老今何在,世上无人不动怀。列郡甘棠空蔽芾,千金宝剑已沉埋。悬知同气思尤切,影落残荆月满阶。
九曲溪歌。明代。何巩道。九曲兮水何之,肠断兮一如斯。石屹屹兮树离离,西风悲兮吹我衣,我将起古人于九京兮非其时。
闻衎石兄归郡城下榻学山兄乐寿堂赋呈四首末篇兼怀云寿兄武义 其一。清代。钱泰吉。积雪明南窗,独坐忆远道。大河冻行舟,何处赋春草。忽传一纸书,开缄豁怀抱。为言卸装初,乐事田园好。上堂拜世母,慈颜幸未老。家事咨长兄,连床度昏晓。朅来犀角儿,去日犹襁褓。咿唔共镫火,兄孙已聪了。流光十五年,忽忽同过鸟。暂辞京洛尘,且食江乡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