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不寐二首。宋代。杨万里。每到炎天只愿秋,如何秋到却成愁。官居也有寒蛩语,不似山间听得幽。
《秋夕不寐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每到炎天只愿秋,
如何秋到却成愁。
官居也有寒蛩语,
不似山间听得幽。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失望之情。诗人在炎热的夏天时,渴望秋天的到来,但当秋天真正来临时,他却感到忧愁。诗人在官场上任职,虽然也能听到寒蛩的鸣叫声,但与山间幽静的环境相比,它们的声音显得不那么幽深。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季节和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现实的反思。诗人渴望秋天的到来,可能是因为秋天象征着丰收和宁静,与炎热的夏天形成鲜明的对比。然而,当秋天真正到来时,诗人却感到愁苦,可能是因为他对现实的期望与实际情况不符。诗中提到的寒蛩鸣叫声,与山间的幽静相比,显得不那么深远。这可能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然环境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季节和环境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现实的反思。它展示了诗人对秋天的矛盾情感,以及对自然环境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送朱象玄之南司成二首 其一。明代。王世贞。汉宫晨散履声迟,江左文章太学师。御气迥分龙虎宅,仙台高忆凤皇池。春云列第乌衣满,夜雨诸生绛帐窥。同舍总惊匡鼎至,说诗犹自解人颐。
兰陵王(题笔架山)。宋代。葛长庚。三峰碧。缥渺烟光树色。高寒处,上有猿啼,鹤唳天风夜萧瑟。山形似笔格。人道江南第一。游紫观,月殿星坛,积翠楼前吹铁笛。客来访灵迹。闻王郭当年,曾此驻锡。二仙为谒浮丘伯。从骖鸾去后,云深难觅。丹炉灰冷杵声寂。依然旧泉石。泉石。最幽_。更禽静花闲,松茂竹密。清都绛阙无消息。共羽衣挥尘,感今怀昔。堪嗟人世,似梦里,驹过隙。
秋月。明代。释函是。光临江汉九垓宽,百尺峰头万木寒。到底龙潭清碧碧,排空雁字白团团。此心已许先秋素,睹影何劳后夜看。独倚长松发深省,一声横笛五更残。
燕山八景 其六 玉泉垂虹。明代。唐之淳。羁束戎马间,佳胜每虚历。及兹临玉泉,垂策任所适。仰瞻飞窦泻,玉流粲琼液。俯目视修梁,县虹饮春泽。从龙意徒在,为雨功未毕。思昔未乱初,游赏隘泉石。浮华等烟电,歌管化荆棘。临流叹迟莫,暝树起秋色。
闻道。清代。吴汤兴。闻道神龙片甲残,海天北望泪潸潸。书生杀敌浑无事,再与倭儿战一番。
感寓 其十一。宋代。王称。玄穹贮幽默,至理何寥寥。良窳潜一机,回薄如旋飙。嫱嫫孰妍媸,殇聃讵遄辽。张生既中废,单子亦外彫。所以塞北翁,颇识理乱条。云胡徇物者,汲汲徒内焦。咄哉感吾衷,长歌且行谣。
青青水中蒲二首。唐代。韩愈。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
赠鹤庵相士四言。宋代。胡炳文。我相尔鹤,风骨卓荦。九皋幽漠,九霄寥廓。尔性孤洁,尔音清彻。夜月梅花,松梢晓雪。鹤亦相予,谓予心古。寿当九十,伏生卫武。我闻而笑,鹤起而舞。须臾飞去,莫知尔所。
众乐亭。宋代。东方某。重寻佳景冠南州,天与邦人作胜游。百尺台成偏得月,四时花放不知秋。当轩叠嶂高还下,傍槛长溪咽复流。只道史君能共乐,有谁能会史君忧。
虞美人(席上赠王提刑)。宋代。陈师道。城南观阁连云起。形像丹青里。使君笳鼓渡江来。尽带江南春色、放春回。青春欲住风催去。流水花无数。尊前触目一番新。只有玉楼明月、记游人。
送汪生下第还歙。明代。边贡。汴上春雩昔我从,江东秋试忽君逢。争期出榜先题姓,岂料承恩不在容。尘海浪踪归失马,雨楼乡思感鸣蛩。锦标夺取三年后,始信吾曾报士龙。
贺李观察祷河神降雨。唐代。耿湋。质明斋祭北风微,驺驭千群拥庙扉。玉帛才敷云淡淡,笙镛未撤雨霏霏。路边五稼添膏长,河上双旌带湿归。若出敬亭山下作,何人敢和谢玄晖。
岁寒堂三题 其二 君子树。宋代。范仲淹。二松何年植,清风未尝息。夭矫向庭户,双龙思霹雳。岂无桃李姿,贱彼非正色。岂无兰菊芳,贵此有清德。万木怨摇落,独如春山碧。乃知天地威,亦向岁寒惜。有声若江湖,有心若金璧。雅为君子材,对之每前席。或当应自然,化为补天石。
玉泉瀑。宋代。蔡必胜。珠箔飞空涧布流,卷舒曾不用银钩。悬崖洒洒清涵雪,越壑溶溶冷涩秋。势动羽鳞应若是,韵谐宫徵亦相侔。水晶不碍晴峰月,分付山灵夜莫收。
己未元日寄子。宋代。李曾伯。子在衡州我桂州,两州相望共承流。天回北斗又华旦,人立东风正黑头。新岁五更三节序,老夫六十二春秋。何时共对屠苏饮,应念孤云为倚楼。
南溪得雪真无价,走马来看及未消。独自披榛寻履迹,最先犯晓过朱桥。
谁怜屋破眠无处,坐觉村饥语不嚣。惟有暮鸦知客意,惊飞千片落寒条。
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宋代。苏轼。南溪得雪真无价,走马来看及未消。独自披榛寻履迹,最先犯晓过朱桥。谁怜屋破眠无处,坐觉村饥语不嚣。惟有暮鸦知客意,惊飞千片落寒条。
吟兴自述。唐代。齐己。前习都由未尽空,生知雅学妙难穷。一千首出悲哀外,五十年销雪月中。兴去不妨归静虑,情来何止发真风。曾无一字干声利,岂愧操心负至公。
宋铙歌鼓吹曲 其十一。宋代。谢翱。清源无诸邦,力弱臣秣陵。间道遣进表,九门望日旌。愿齿邹与郳,自达天子庭。四邻彫霸业,国除洗天兵。皇灵畅遐外,蜑俗迩声明。归其所隶州,乞身奉朝请。帝命得陪祀,汤沐在王城。从兹附庸毕,歌以颂河清。
颂古一百则。宋代。释正觉。廓然无圣,来机径挺。得非犯鼻而挥斤,失不回头而堕甑。寥寥冷坐少林,默默全提正令。秋清月转霜轮,河淡斗垂衣柄。绳绳衣钵付儿孙,从此人天成药病。
金鼎一溪云。金朝。王哲。对月成词句,临风写颂章。一枝银管瑞中祥。随山染清凉。玉洞门开深浅,宝树花分香篆,蓬莱仙岛是吾乡。宴罢后琼堂。
秋仲净慈寺夜游。南北朝。王锡。白云间踏尽,一径到竹林。草木逢秋澹,山峦入夜深。松风闻梵语,池月见禅心。幽绝南屏胜,高僧许共寻。
积霖叹。清代。汪学金。积雨决田坏官路,水深泥滑马不渡。湿衣及肤燎不得,主人号咷僮仆诉。行人争羡居者安,谁知居者尤艰难。一年耔本逐流水,赤脚老农瞠目看。来朝乾鹊噪檐树,行人欢喜摇鞭去。暮宿前村府帖来,淮南又报蝻如雨。
玄珠歌 其十六。唐代。张果。早须烹取太阳酥,吃著元神永不枯。若要形超化金骨,玄珠向里有醍醐。
泊练祈塘。明代。李昱。枕上春寒酒未醒,小舟还此泊芦汀。雨声欲趁夜船到,一夜东风吹塔铃。
自代内赠。唐代。李白。宝刀截流水,无有断绝时。妾意逐君行,缠绵亦如之。别来门前草,秋巷春转碧。扫尽更还生,萋萋满行迹。鸣凤始相得,雄惊雌各飞。游云落何山?一往不见归。估客发大楼,知君在秋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