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行舍人阁学挽词三首。宋代。杨万里。循吏今为冠,高文妙草麻。龚黄低一著,班左共三家。风度春无价,身名玉绝瑕。可怜人士泪,滴损紫薇花。
这首诗词是杨万里的《陈安行舍人阁学挽词三首》,写于宋代。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循吏今为冠,
高文妙草麻。
龚黄低一著,
班左共三家。
风度春无价,
身名玉绝瑕。
可怜人士泪,
滴损紫薇花。
诗意:
这首诗词是杨万里为陈安行舍人阁学写的挽词。诗中表达了对陈安行舍人阁学的赞美和怀念之情。诗人以自己的身份为循吏,表示陈安行舍人阁学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如同高贵的文人,妙笔生花。诗中提到龚黄、班左,指的是古代的两种颜色,象征着陈安行舍人阁学的卓越地位。诗人认为陈安行舍人阁学的风度和才华是无价之宝,他的名声如同无瑕的玉石。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陈安行舍人阁学的怀念之情,他的离去如同紫薇花上滴下的泪水,使得紫薇花也因此而凋谢。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陈安行舍人阁学的赞美和怀念,展现了诗人对才华和品德卓越的人物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龚黄、班左等颜色的比喻,突出了陈安行舍人阁学的高贵地位。诗人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陈安行舍人阁学的深深怀念之情,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这位人物的敬重和思念。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陈安行舍人阁学的赞美和怀念之情,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披僊阁上酴醾二首。宋代。杨万里。仰架遥看时见些,登楼下瞰脱然佳。酴醾蝴蝶浑无辨,飞去方知不是花。
王乔观。明代。李昌祺。王子飞凫处,仙遥迹尚存。城荒生暮霭,殿古锁秋云。坏壁灯烟暗,閒阶草气薰。古今为县者,神异独称君。
乐说弟四十初度。明代。释今无。经文注就阁珊瑚,日日看山在画图。春树影分双眼碧,溪云气静万峰孤。衣披劫外花为褥,境印真机玉作符。三十有闻今四十,丛林尤爱得良模。
次韵和上荆公。宋代。郭祥正。沟水回环莲子多,小桥时有野禽过。移船更近东陂去,冉冉黄尘奈我何。
题慈隐庵。元代。袁士元。高僧以慈隐,远在石桥西。地接支郎寺,门临孝子溪。松风斜落径,竹影乱侵畦。不见中岩老,荒村独杖藜。
徐子过别因而留宿。明代。李梦阳。岂是陈蕃榻,能淹孺子栖。无言向春月,难寐及晨鸡。钩幔回春色,梳头过鸟啼。如何艳阳节,与尔惜分携。
送金都运。明代。张宁。读罢离歌怅夕晖,不胜遥念忽依依。同时谏诤几人在,当路交游强半稀。云满冀城双阙迥,雪晴淮水片帆归。前修未远徽音歇,羞逐清班侍紫闱。
余辛卯岁卧病郡 其二。宋代。刘克庄。如闻攻老拙,颇似斫虚空。众口嘲投阁,新眉妒入宫。一身槁梧上,百岁大槐中。莫叹形骸废,姑留两颊红。
初冬偶成。清代。秦涌。羁窗岁晚意牢骚,闲制新诗饮酒醪。恨煞西风无赖甚,漫催黄叶下亭皋。
九日南坡兄弟同集。宋代。虞俦。曳杖携壶意颇长,了无风雨破重阳。团栾饤座橙方绿,蓓蕾扶篱菊未黄。醉里茱萸须遍插,尊前鸿雁政成行。持杯快嚼夸强健,只恨双螯未著霜。
天竺中夜。宋代。释文珦。白露变气候,促织阶下鸣。切切鸣不已,倦客心自惊。中夜揽衣起,星疏松月明。念彼同怀人,迢迢隔山城。此身无羽翼,不得东南征。聊作相思吟,寄此千里情。
小舟航湖夜归书触目。宋代。陆游。云黑风号不见星,古丘丛木聚精灵。舟人已过微相语,两两三三鬼火青。
过牂牁江。唐代。李京。归欤何日是真归,惭愧山林与愿违。垂老八千馀里谪,回头四十九年非。穷边野水黄云渡,梦里田家白板扉。珍重沙禽频见下,也应知我久忘机。
江水去无极,无地有青天。怒涛汹涌,卷浪成雪蔽长川。一望扬州苍莽,隐见烟竿双矗,何处卷珠帘。落日瓜洲渡,鸿鹭满风前。古战场,皆白草,更苍烟。清平犹有遗恨,久矣在江边。北固山前三杰,遥想当年意气,昵中原。上马促归去,风堕接?翩。
水调歌头·江水去无极。唐代。王质。江水去无极,无地有青天。怒涛汹涌,卷浪成雪蔽长川。一望扬州苍莽,隐见烟竿双矗,何处卷珠帘。落日瓜洲渡,鸿鹭满风前。古战场,皆白草,更苍烟。清平犹有遗恨,久矣在江边。北固山前三杰,遥想当年意气,昵中原。上马促归去,风堕接?翩。
方岩山有仙人田项宜父家其下于屋之西偏筑亭疏沼杂莳花木为娱奉寿母之地即以名之自著怀仙 其八。宋代。戴炳。紫锦囊缄五岳形,白书黑纸秘黄庭。何如琴几焚香坐,细读包牺一卷经。
四块玉 以上呜鹤余音卷之一。唐代。无名氏。光景如梭,劝早早回头寻活计。莫被利役名牵,酒色昏迷。是非人我,空惹闲气。铅枯汞竭,恁藏休悔,谩尔伤悲。便做从今,下手理会,宁早莫稽迟。呆痴。自落便宜。纵养家千口成何济。枉使身心劳碌,昼夜无眠,老却朱颜,教君憔悴。何须自苦,怎不回首,自家推算,无常有谁能
念奴娇 用前韵酬柘城王叔平。清代。陈维崧。丈人安坐,看三更帘外,明星初白。壮不如人今已老,臣是江东亭伯。万事都非,一年将尽,才命交相敌。悲歌何益,且须美酒浇臆。幸遇梁宋诸公,焚香梯几,曲室红炉炙。千载邹枚今尚在,暂缓颠毛成雪。衮衮祥鸾,栖栖穷鸟,来日翻飞急。长镵短柄,空山橡栗能拾。
海运。宋代。韩淲。春山非隐沦,乃作养生计。岂无轩裳心,盖欲了千岁。当其禀赋初,冲气甚微细。谁知忧患多,坐使百脉滞。海仙用奇语,安眠可元契。因之地炉煖,绵绵见根蒂。乾坤一交泰,日月去昏翳。万事俱若遗,一身且康济。
过谢䃮渰。宋代。岳珂。蒹葭曼衍浪萦回,波面虽平路不开。沟渎行舟休剡木,坳堂浮芥欲胶杯。人如凫雁俱游耳,江有鱼龙安在哉。但说渰名吾亦畏,辅渠有路莫重来。
山翁答无分之句。宋代。徐积。身边外物虽无语,事到中心自有分。莫道山翁头似雪,心如剑戟气如云。
留别毗陵诸公。唐代。李嘉祐。久作涔阳令,丹墀忽再还。凄凉辞泽国,离乱到乡山。北固滩声满,南徐草色闲。知心从此别,相忆鬓毛斑。
淮阳归兴四首。明代。何白。淮泗秋风动地来,月明如水雁声哀。南经伍员吹篪市,北眺曹公较弩台。归路渐香菰米饭,佳期已负菊花杯。愁闻烽火连东北,极目浮云黯未开。¤
竹庄卷。明代。王世贞。吾宗雅语世所闻,何可一日无此君。汝今卜居但种竹,凡卉不敢骄相群。箨龙个个迸春雨,尾凤枝枝干碧云。晨呼阿段汲溪润,洗出潇湘双泪文。慎莫学辟疆驱大令,又莫学张廌逃右军。扁舟但过医俗士,把臂相将醉夕曛。
无题(二首)。明代。李濂。为雨为云恨几重,楚台何处觅仙踪。开帘懊入双双燕,伏枕愁看六六峰。谩唱回风雕木叶,且将团扇画芙蓉。瞢腾甫作西楼梦,恼杀层城五夜钟。
元日有感呈正纪。宋代。郭印。情绪长随节物迁,老逢元日更恓然。春风未省摇心曲,腊雪空留点鬓边。加我四年终易学,长君一岁尚尘缘。何当同伏嵌岩下,添取炉中住世铅。
遣兴十首 其四。唐代。元稹。艳艳剪红英,团团削翠茎。托根在褊浅,因依泥滓生。中有合欢蕊,池枯难遽呈。凉宵露华重,低徊当月明。
和陶公感秋次前韵。明代。张天赋。白云扰扰起楼船,梧叶初惊落井边。莼菜谩劳思故国,梨花端合读遗编。风波浪里宜持柁,歌舞场中莫讲禅。治行秪今谁第一,循良拟是汉家天。
寄我公。明代。释函可。布帽疏棂雪积须,砚田半熟谩长吁。看君此意存三代,念我当年共一盂。壁倒不妨麋鹿入,道穷终怯马牛呼。残冬暂耐寒将尽,自有春风动破襦。
山茶。宋代。苏轼。萧萧南山松,黄叶陨劲风。谁怜儿女花,散火冰雪中。能传岁寒姿,古来惟丘翁。赵叟得其妙,一洗胶粉空。掌中调丹砂,染此鹤顶红。何须夸落墨,独赏江南工。
如梦令。宋代。胡铨。谁念新州人老。几度斜阳芳草。眼雨欲晴时,梅雨故来相恼。休恼。休恼。今岁蕊枝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