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上逢歌者。唐代。张祜。垂老秋歌出塞庭,遏云相付旧秦青。少年翻掷新声尽,却向人前侧耳听。
张祜(hù)(约785年—849年?), 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张祜。张祜(hù)(约785年—849年?), 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河上秋兴十首 其三。明代。李梦阳。日上秋林静,江清旅思微。黄叶雨后积,白酒客来稀。今古三川地,乾坤一布衣。独行吟望苦,沙鸟背人飞。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李贺小传。唐代。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欻下榻叩头,言:“阿弥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囿、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晓起 其一。宋代。许及之。晚羃花房露霭霏,晓绷初脱笋芽肥。海棠已退来禽舍,滴滴胭脂正满枝。
得琴砚古雅堂。宋代。陈郁。端溪湮塞焦桐已,罗旅文房尚奢侈侈。古风雅志莫养成,从此词章堕雕靡。仙岩名士独不然,家有琴砚皆世传。熨焦蛇断互左右,俾受弹弄供磨研。耳根笔泽千载意,字□挽回淳朴味。乃知旧物是答蹄,薰染皇坟归蚕纸。百篇因之奏帝傍,帝贲文美承恩光。归来筑堂标古雅,家学始末示不忘。迩来相传贵不玉,或侈金屏夸绣缛。心游目视溺豪结,继发一言流近俗。嗟余僻好惟古文,敬此堂名如敬君。何时登堂相抚玩,古雅之意与君分。
园中归戏作。宋代。陆游。醉里来寻涧上花,已飘残雪散余霞。麴生也解欺人老,风伯无端妒物华。不恨童心伴蜂蝶,但愁病眼厌风沙。归来隐几东窗下,一卷黄庭送日斜。
次韵高秀才重九二首。宋代。项安世。茱萸未插鬓先黄,兄弟西陵更岳阳。鸿雁来时俱是泪,菊花知汝为谁香。台因抱病难重上,诗为摧租已断章。新样小槽官酿熟,输君直把九秋償。
乾明节祝圣寿。宋代。四锡。河朔虽云近帝乡,时逢庆诞祝君王。身心常在三清路,晓夕先装一炷香。圣寿如山随地久,恩光似日与天长。微臣所贵无他物,唯献新譸十九章。
陈志玄挽词。明代。葛一龙。相失知何地,风吹满面尘。自骑冀北马,不见淮南春。脱家百口累,从死一官贫。积雪高新冢,啼乌感夕邻。鸿泥留迹处,鸡絮涉江人。泉壤无朝日,厌厌得醉民。
同胡藩参蔡宪使集永嘉江心寺 其一。明代。温纯。绀宇空悬面面低,观风聊此一攀跻。閒横双眼扶桑尽,细话三生弱水迷。独立潮头天上下,平临塔影月东西。经行处处堪垂泪,敢道波澄静鼓鼙。
同玄昶上人观山榴。唐代。李咸用。病随支遁偶行行,正见榴花独满庭。瘦竹成林人不看,却应著得强青青。
寄西峰道士七首 其五。元代。刘永之。夜礼珠衡佩玉锵,庆云低绕郁金章。空中鹤语神君至,睡鸭频添百和香。
酬孟十二新居见寄。唐代。陆长源。大道本夷旷,高情亦冲虚。因随白云意,偶逐青萝居。青萝纷蒙密,四序无惨舒。馀清濯子襟,散彩还吾庐。去岁登美第,策名在公车。将必继管萧,岂惟蹑应徐。首夏尚清和,残芳遍丘墟。褰帏荫窗柳,汲井滋园蔬。达者贵知心,古人不愿馀。爱君蒋生径,且著茂陵书。
分得言字送卢廷佐大参赴湖广。明代。程敏政。阊阖门前喜拜恩,玉河桥畔送离尊。旧时宾客多星散,此际衣冠独凤鶱。钟阜云开瞻日表,楚江霜落见潮翻。东南民物应何似,大省宁无赞一言。
菩萨蛮(木犀十咏带月)。宋代。侯置。绿帷剪剪黄金碎。西风庭院清如水。月姊更多情。与人无际明。浓阴遮玉砌。桂影冰壶里。灭烛且徜徉。夜深应更香。
暂归桂隐杂书四首。宋代。张镃。作双鸂鶒住方池,乐此荷钱近钓矶。应笑主翁尘袂黑,故从清泚浣红衣。
庆曾石壁佥宪八十寿 其一。明代。罗钦顺。浴沂刚值暮春天,又辟华堂展寿筵。一道笙歌麟趾并,两阶冠屦豸袍先。心清自得延年术,官久曾无负郭田。乡里秖今须表正,愿公长作地行仙。
感时。宋代。林伯元。旧谷新丝价未平,田苗一半属官青。白头老子面如鬼,倚杖开门见彗星。
西江月 廿一史弹词第十段说元朝开场下场词二首 其二。明代。杨慎。山色消磨今古,水声流尽年光。翻云覆雨数兴亡。回首一般模样。清景好天良夜,赏心春暖花香。百年身世细思量。不及尊前席上。
巴峡。明代。王廷相。巴峡何年凿,千流会入夔。禹功终古赖,天险蜀人私。山断黄鱼浦,江沈白马碑。英雄常失据,休说寄安危。
题王尧章伫香亭。宋代。乐雷发。故园荷屋傍濂溪,苦爱莲花入梦思。今日题诗还自笑,江湖尘土鬓成丝。
宿大慈山悟真观。宋代。刘学箕。终南道士学弹琴,门外松萝锁翠阴。涉海八龙朝出洞,隔山群鹿夜归林。琪花过雨溪风澹,玉树笼烟壁月沈。三十六坛钟鼓寂,云璈声接步虚音。
悼吴氏。明代。黄敏。春楼珠箔捲东风,几度偷弹泪粉红。艳质岂期黄壤隔,香魂应逐綵云空。解将遗事留身后,尽忘前言在耳中。杏蕊梅花俱一梦,悠悠深恨锁幽宫。
脚婆子。宋代。虞俦。着瓦霜威重,侵窗月色昏。相依纸帐梦,犹胜火炉蹲。伸脚三更稳,回头一笑温。温柔非老事,付与少年论。
一生多病为人忙,百事违心徒自伤。世乱有山容易住,道衰无侣不成藏。
白门僧去溪云断,雁翅书来海日长。为报江州莫久滞,北风吹雪入茅堂。
山中病起人境初涉而茅屋待结远人未归怅然兴怀书寄阿字。明代。释函是。一生多病为人忙,百事违心徒自伤。世乱有山容易住,道衰无侣不成藏。白门僧去溪云断,雁翅书来海日长。为报江州莫久滞,北风吹雪入茅堂。
次周尚书八首。宋代。许月卿。温州今似古青州,温饱能轻百户侯。沃力泉源那择地,岁寒砥柱屹中流。要知蝉□三公府,便是黄扉四状头。万事世间唐土尔,办将勋业到伊周。
读东湖集二首。宋代。赵蕃。赖尔破孤闷,读之惟恐残。行间虽旧熟,句外得新看。已后平生学,悬知欲到难。堂堂宁复有,凛凛故疑寒。
题东江刘长元勤有斋。宋代。杨万里。蠹简三更寂,寒灯半点悭。不知门外雪,已失日中山。白壁非愁禹,黄金只铸颜。时来漫拈出,掇取桂枝还。
赣州道上见上坟者。宋代。黄载。翠树青烟笑语稠,家家领客醉松楸。老翁哭子气欲绝,行到前村更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