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宋代。陆游。穷销壮岁功名志,病过新秋赏咏时。自古世间如意少,天公宁肯为君私?
《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
穷销壮岁功名志,病过新秋赏咏时。
自古世间如意少,天公宁肯为君私?
诗意:
这首诗词是陆游在嘉定年间(嘉定巳巳)立秋时得到膈上疾病,近寒露时病情稍有好转的时候所作。诗人在病中回顾自己的一生,感慨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情。他曾经追求过功名富贵,但如今却身患重病,感到自己的壮年时光已经消逝,志向未能实现。然而,他在新秋时节仍然能够欣赏到美好的景色,并以此为题材进行赞美和吟咏。最后,他反思人生,认为世间如意之事少有,天公也不会偏袒个人私欲。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的病痛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功名富贵的追求和对命运的反思。他在病痛中依然能够欣赏到秋天的美景,这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认为世间如意之事并不多见,天公也不会偏袒个人私欲。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疑问,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题扬州杨成玉太守梅花。明代。程敏政。红紫缤纷落暮寒,贞姿偏耐雪漫漫。广陵太守能题品,不作琼花一例看。
凤凰台二首。宋代。黎廷瑞。泪落零阳酒一杯,赤藤遗墨亦堪哀。苍梧云去箫声冷,莫是当年也误来。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二十八。明代。释函可。巨鱼争洪波,细鳞集蹄涔。巨细虽各别,共此朝暮心。我生复何营,空林张素琴。
次韵杨宰捕蝗宿竞岩四首。宋代。陈造。归来闻道颇休闲,蝗事今随暑气残。我欲一樽供软脚,还能冲雨过苏端。
夏日对雨。唐代。裴度。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赠张次律司理三首 其一。宋代。赵蕃。长沙有贤掾,京兆出名门。笔力追前辈,阴功及后昆。龙门首加荐,枢府旧弥敦。看即飞腾去,宁当寻尺论。
江南曲三十首 其二十一。明代。黄省曾。竹长长有枝,帨长长有须。与君结连钱,缠绵当似之。
诸暨道中作。宋代。范仲淹。林下提壶招客醉,溪边杜宇劝人归。可怜白酒青山在,不醉不归多少非。
鹧鸪天。唐代。无名氏。遇酒当歌酒满斟。一觞一咏乐天真。三杯五盏陶情性,对月临风自赏心。环列处,总佳宾。歌声缭亮遏行云。春风满座知音者,一曲教君侧耳听。
柳梢青 西湖后游,和沈山子。清代。龚翔麟。十二桥边。红消燕夜,绿涨莺天。杨尾梳风,樱珠捎雨,日上歌船。依然钿翠生烟。认亭子、湖心扣舷。劝酒僧亡,镵诗壁坏,想杀婵娟。
次和林阳仲铨部见赠还琼山兼志畴昔 其二。明代。李之世。鹓行鸥席各为群,仕隐繇来不碍君。水镜独提天下士,文场雄扫万人军。半窥短阁吟赊月,一鉴澄池坐浣云。近喜词曹归领袖,綵毫敲玉数相闻。
寿范郡伯以贞八十。明代。林俊。南北东西果自由,百年离合几春秋。赤城候雁传来信,紫陌朝鸡想旧游。难用转于才作祟,息缘真以寿相酬。桃花流水荒唐外,一棹清风范蠡舟。
度沧浪水。明代。邓云霄。皎洁无冬春,清流一镜新。风恬波浩浩,岸险石粼粼。鼓枻逢渔父,怀沙吊楚臣。长缨行欲濯,凉雨未沾尘。
秋深偶作。宋代。朱淑真。生杀循环本自然,可堪肃肃出乎天。休嗟物理易彫瘁,好看西成报有年。
渔家傲 其十七 和答蒲汀见寄。明代。夏言。风暖鸟鸣山馆霁。日高无事便宜睡。乌桕林头风细细。经霜醉。满庭红叶皆秋意。故人诗卷来天际。楼前十鹤栖双桧。难赏清词击玉碎。如梦寐。五云回首中天丽。
徐孺兴哀词。宋代。郭祥正。嗟乎孺兴之不幸兮,上有高堂白发之慈亲。孝不克以自信兮,魂将逝而复返。目冥冥而莫胜兮,顾天命之予短。业修修兮志与道配,寂不少振兮遽沉幽而终蹇。兰未芳兮先凋,月将升兮俄陨。孺人嚣嚣兮,追话言之弗足。梦悠悠兮,魂去来而数蹙。抚稚子兮秋夜长,暗明珰兮摧腕玉。魂何知兮,兴予之哀。体与道化兮,岁月徂而屡周。情缠绵兮,若俱往则已矣。词不足以尽寄兮,托馀思于江流。
送徐晋卿东归。宋代。胡宿。夜来龙具冷,有客厌长安。去国朝衣缁,还家楚叶丹。雪情欺酒薄,月思拂琴寒。只待东风起,林莺振美翰。
次韵呈南嘉。宋代。曹勋。塞北初辞虏,泉南滥总戎。请缨怀壮节,横槊愧家风。草木年华晚,关河鼓角雄。何当一笑粲,要赋马群空。
感雁来红。宋代。释永颐。落落云中雁,亭亭阶下草。草心将变红,雁声来已早。霜风日夜催,对此忘吾老。玲珑叶数层,次第颜色好。燕脂染尽时,倚栏如醉倒。年年秋雁来,每被吟情恼。
与余方池草池兄弟游三岩。明代。陆深。山下三岩逐二难,春风初试杏花寒。人情倦去方惊老,江面东来渐觉宽。一代交游论出处,百年身世杂悲欢。浮云本是山中事,欲为苍生起谢安。
与现、寿二长老游寿泉,因话去年林屋之游,。宋代。范成大。何年锡杖斫清甘,天遣深源寿此庵。金魇万枝浮倒影,为君题作菊花潭。
次宫保戒轩靳公诗韵寄寿少博守溪王公。明代。蒋冕。襟度渊然隘九州,济川功就等虚舟。名从晋国三槐著,身共睢阳五老游。绿野林峦千古意,平泉松竹四时秋。不知图像凌烟者,出处输公几百筹。
书意。宋代。陆游。物我年来已两忘,萧然湖曲一茆堂。身闲自与俗子远,睡美不知秋夜长。余禄正应齑瓮在,宿酲时卧酒垆傍。老人肘後长生药,检尽千金无此方。
客至木绵坐已为长韵成四韵。宋代。郑刚中。就温嫌令性同然,况是冬深凛冽天。莫讶尘生杨绾席,都缘坐少席文毡。感君四坐平分暖,为我长针细衲绵。从此门前有来客,不须称遽足留连。
千年调 游葛岭归有感。宋代。王义山。胜地独湖山,满堂贮风月。歌舞太平气象,雪回云遏。红鞋朱帽,隔岸唤船,芙蓉万叠。人稀到,这清绝。因思旧事,庄敞平泉宅。莫与他人树石,对儿孙说。难全晚节,不如一丘壑。住茅屋三间,任穷达。
佩兰操。明代。张宇初。兰之芳兮,其质漪漪。我将佩兮,孰觌我思。溯其远兮,霜雪靡澌。陟其迩兮,榛棘维滋。我植而晦兮,悲其潜斯。潜兮潜兮,无扬尔馨兮,无华尔姿。
题溪山钓雪图。元代。张天英。隆冬西北云,群物共衰槁。万雪閟阴崖,青松一何好。小竹不受风,低回向人扫。茅檐化穹庐,树压珊瑚倒。谁将渭水竿,移舟入瑶岛。此时沙漠天,齧旃命如草。复有辕下车,夜蹶蓝关道。哀哀节义躯,何如此溪老。溪老谓余言,贞心当自保。讵知三尺蓑,功成在华颢。
题王澹游岁寒三友图卷。元代。倪瓒。羲献才情似水清,暑窗葵扇与桃笙。中州父老黄华老,信是前贤畏后生。
罗浮山。明代。邓时雨。四百峰峦杳霭中,飞云高峙倚苍穹。下临溟渤寒涛迥,望入云霞曲径通。石洞霏烟迷窈窅,涧泉湿雨滴空濛。葛洪久是栖真处,灵气千秋寄海东。
十月梅花。宋代。赵必成。初冬未见一片雪,先见梅开傍花庵。可是东君留厚间,早传消息到江南。
九首天吴扶不起,生怜尺木怕龙倾。葛花疗醉穷千日,樱饱吟蚊闹五更。
岸帻有头讥子羽,迷楼无酒酹张衡。鰆鸮翡翠同条活,莫溷兰苕共咒鹰。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其六十二。明代。王夫之。九首天吴扶不起,生怜尺木怕龙倾。葛花疗醉穷千日,樱饱吟蚊闹五更。岸帻有头讥子羽,迷楼无酒酹张衡。鰆鸮翡翠同条活,莫溷兰苕共咒鹰。
水调歌头 吴江别潘次耕。清代。沈岸登。一树冷枫叶,六幅软帆船。五湖秋色无恙,空翠竟长天。竹坞篱边稚子,桂巷堂前老母,迟尔已经年。落日尚明灭,归燕也翩跹。閒居好,应写赋,砑吴笺。纷纷笳鼓,南北稳卧枕流泉。莼菜山厨几握,鲈鲙霜刀如缕,入馔定能鲜。似我无归计,分手但茫然。
太常引 寿庞咨议。元代。王恽。髯郎风度幕中莲。已师范,使君贤。骥足快腾骞。道好个、庞家士元。沧浪高兴,寒花晚节,秋色满淇园。一*愿遐年。要都酿、君家百泉。
还萧几道诗卷。宋代。王令。武夷山骨插青冥,秀气中蟠产俊英。高似君平于市隐,穷如东野以诗鸣。骅骝老骋青云足,绿绮纯含太古声。顾我自忧衰病久,为君双眼暂时明。
诗 其一。唐代。寒山。梵志死去来,魂识见阎老。读尽百王书,未免受捶拷。一称南无佛,皆以成佛道。
槐庭。明代。张宁。共说幽庭里,槐阴蔼绿云。郤林通桂影,谢砌逗兰芬。驷马高门启,三公旧业闻。堂中无所见,犹记老坡文。
西斋旧无竹·予归自毗陵,斋前忽有竹满庭·。宋代。杨万里。平生取友狐竹君,馆之山崦与卜邻。风衿月佩霜雪身,只谈风节不论文。我开西斋对清润,每嫌隔窗不相近。别来桃李一再花,我长在外君在家。归来西斋挂窗处,此君忽在窗前住。绕墙捡校无来路,此君来路从何许?向来先生初出去,遣猿看墙鹤看户。如何鹤睡眼未开,此君一夜过墙来?明朝稚子满庭砌,豹丈玉骨龙苗裔。春风吹堕锦衣裳,仰看青士冠剑长。先生岂惜窗前地,与君同醒复同醉。
处州苍岭。宋代。翁卷。步步蹑飞云,初疑梦里身。村鸡数声远,山舍几家邻。不雨溪长急,非春树亦新。自从开此岭,便有客行人。
登谈道亭。宋代。孔平仲。为厌红尘触目生,与君携手上幽亭。波光碎碧琉璃地,竹影疏青翡翠屏。云惹闲心归远岫,风吹诗思入沧溟。名机利械都忘去,才得人间醉一醒。
答章汉直。宋代。杨万里。诗人今代谢宣城,举手新年章子平。雨剩风残忽春暮,花催草唤又诗成。五湖烟水三冬卧,万里云霄一日程。老里睡多吟里少,旧来句熟近来生。
秋夜有感。宋代。苏泂。灯影三更夜,虫声四壁秋。雨阶疏滴滴,风幔飒悠悠。朋友新凋丧,湖山旧钓游。平生匡复志,老去未能休。
菊花。清代。陆广霖。群芳萎绝剩凄凉,独向东篱吐暗香。数朵黄英秋浥露,一枝紫艳晚凌霜。名成彭泽悬车后,色重龙山落帽傍。赖尔挺然生傲骨,不教肃杀肆锋铓。
挽大总戎陈翼所先生死殉辽难六首 其三。明代。邓云霄。将懦兵孱杀气缠,残辽城堡几家全。一丸已失重关险,寸木难支大厦颠。命殒疆场霏赤血,身骑箕尾上青天。好将孤愤呼阊阖,伫看旄头落电鞭。
还家。近现代。钱钟书。出郭青山解送迎,劫余弥怯近乡情。故人不见多新冢,长物原无只短檠。重觅钓游嗟世换,惯经离乱觉家轻。十年着处迷方了,又卧荒斋听柝声。
塞下曲 其二。明代。谢榛。青海城边秋草稀,黄沙碛里夜云飞。将军不寐听刁斗,月上辕门探马归。
满庭芳(戊戍自寿)。宋代。程必。人道苍姬,燠多寒少,故教千岁绵绵。算来春夏,一气本无偏。底事今年玉历,秋未朔、风露泠然。君知否,山深地僻,自是早霜天。 如今,当此去,十分亲切,面问婵娟。何须看仙槎,海上重还。好在金英玉屑,□为我、满泛金船。仍传语,横江秀石,□永锁三川。
南堂纳凉。宋代。陆游。浴罢闲无事,悠然寄一床。水风凉醉颊,松月上虚廊。岸久乌纱侧,熏余细葛香。今宵一美睡,何止傲羲皇。
生查子。宋代。朱淑真。不载,今收入此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
檗谷 王侍郎图。明代。韩邦奇。王子自闽来,揪愀颜色枯。须臾陨双泪,语我檗谷图。旻天覆下土,林鸦亦哺雏。我独失其怙,怀抱泣呱呱。哀此北堂人,青春抚遗孤。中道复弃捐,旻天降虐肤。晨鸡入省视,茕茕鲜盘壶。今也稍丰裕,肥甘逮妻孥。敝庐多寒暑,簟裀无褐蒲。冠裳锡双诰,安得奉桑榆。旻天覆下土,不闻予号呼。桐棺薄如墨,土浅且坟垆。兹能读丧礼,空有龙虎区。朝露零春华,秋霜寒如铺。牲醴亦嘉旨,安得奉庖厨。旻天覆下土,胡戾独予诛。空山柏如金,其味苦如荼。茫茫风木恨,直与乾坤俱。闻之重感伤,为君歌且都。努力树名德,毋愧曾闵徒。
河船口占八首 其八。明代。林弼。河中风物无多子,鲤鲙蒲羹顿顿供。何似莼鲈乡味好,扁舟归去及秋风。
题百花林书堂。宋代。姚勉。书堂静占百花林,蜀锦香浮一迳阴。杨柳软风吹雨醒,海棠轻雾拥春深。盈樽有酒供清醉,满眼皆诗足胜吟。冰雪相看人更好,竹君梅友岁寒心。
题一家清雅集送植芸胡直内。元代。方回。累朝科第总名臣,四世能诗才二人。参透雄深兼雅健,锻成俊逸更清新。马班翁季羞前躅,王谢云仍踵后尘。颇恨昔叨桐濑守,未能绣梓励儒绅。
水调歌头。宋代。吴潜。皎月亦长有,今夜独娟娟。浮云万里收尽,人在水晶奁。矫首银河澄澈,搔首金风浩荡,毛发亦冷然。宇宙能空阔,磨蚁正回旋。倩渔翁,撑舴艋,柳阴边。垂纶下饵,须臾钓得两三鲜。唤客烹鱼酾酒,伴我高吟长啸,烂醉即佳眠。何用骖鸾去,已是地行仙。
况子行答吉甫参政。明代。王世贞。况子高眠药湖干,九日散发一日冠。眼前浮云富贵薄,笔底白雪交游寒。二千里外飞尺素,十八年前论寸丹。男儿意气当如此,区区得失那足齿。纵令骂坐灌将军,岂有酖人羊叔子。世上流言穷自定,吾徒傲骨生难已。君不能扬舲下建康,我不能张帆上豫章。长江浮沉恨书驿,落月梦醒愁空梁。豫章宗人贫孟尝,余生少贵输柴桑。大儿文举小德祖,野鹜可似家鸡长。君知犯斗双龙剑,元是吴工冶后霜。
过仙踪和光岳。明代。庄昶。潦倒烟云任不羁,乾坤随我放颠痴。每从问寺寻僧处,点出随花傍柳诗。拄杖每行真老仆,青山到处是相知。白头莽道无巴鼻,只有吾心孔孟师。
寒江渔者。明代。董纪。浮家一叶小如梭,前载儿孙后载婆。今日天寒难下网,芦花深处避风波。
春游篇二首 其一。明代。李梦阳。东气散广陌,北杓栒青陬。美人惜春阳,鸣鏕事遨游。遨游览万物,纡迟驻道周。京邑蔼九衢,合沓喧轮驺。黄鸟集于林,碧草生御沟。御沟多垂杨,芳树夹朱楼。卑崇冒休泽,郁哉帝王州。
送严郡知事石绣回乡。宋代。何梦桂。三年幕府鬓成霜,剩得行歌载道傍。瓜戍春浓官又满,莲池人好水尤香。燕然碣石去程远,江水云山看日长。倚遍修篁衣袖薄,长亭无路折垂杨。
病起。宋代。释智圆。秋尽积雨歇,幽忧病渐安。眼疼嫌字小,身瘦觉衣宽。倚杖防苔滑,开炉怯夜寒。浮生能几日,长作水沤观。
宴黄提刑致语口号。宋代。陈师道。当年天下无双誉,此日朝中第一人。坐使黄流随指顾,即看丹阁画精神。天威行复朝三接,和气今如物再春。肯驻行轩慰离索,听歌举白莫辞频。
柬慎斋唐经历兼示戴伯贞春雨先生。明代。陈琏。圣主开昌运,贤才集盛时。朝廷尊贾董,廊庙重皋夔。儒术时兴举,魁星夜陆离。公由科第进,政学古人为。桂席流芳远,薇垣赞画奇。每嗟慕蔺久,复恨识荆迟。润物怀春雨,停云忆紫芝。斯文蒙眷恋,教化赖维持。绿水红莲幕,苍梧翠竹姿。贞清心自洁,慎独孰能欺。案牍灯前稿,梅花岭外诗。高风时共仰,翘首一相思。
再赓佳什已致牵羊之请又辱不鄙垂教盖不巫困。宋代。李流谦。鳞鳞新绿涨篙竿,飞雁声中岁已阑。梅蕊尚能供冷淡,酒杯那复问甜酸。徵招不入幽人梦,节物空惊壮士肝。趁取芳菲行乐去,丽词妍唱暖春寒。
梦游仙 其九。清代。易顺鼎。榕城好,冬景更留连。鹭影翘来无雪地,鸦痕画出欲风天。人立柳塘边。
云浪庵看桃花歌呈恩公。明代。吴兆。白石累累如雪浪,青山叠叠疑屏障。孤庵结处绝人寻,千树桃花深又深。吾师讲散僧徒暇,或行或坐桃花下。悠然花下悟真机,落花偏著定时衣。处处飘来天女散,纷纷衔出佛禽飞。如此春山谁独往,城中人有山中想。涧户疏钟出谷迟,石桥流水和云响。几曲云林望不通,惟将流水世人同。徐穿鸟语枝边路,传过经声花里风。步步留人春不尽,掩映岚光无远近。池上数株昨夜开,旧红几点逐沿洄。禅关自与仙源异,莫误渔人不再来。
念奴娇。清代。姚燮。风情依约,拂鹅笺,乞赠天涯愁句。水底山眉多好影,苦被乱荷遮住。六柱船红,双鬟人翠,傍叶调弦语。夕烟浮动,飒然吹起凉雨。又若招我琼樽,红炉之侧,旧日曾眠处。芳草西泠苏小宅,冷曳湖风寻去。荻响鸥醒,柳疏莺避,那信秋如许。梦回人远,隔楼摇过江橹。
送郑司直归上都。唐代。刘长卿。岁岁逢离别,蹉跎江海滨。宦游成楚老,乡思逐秦人。马首归何日,莺啼又一春。因君报情旧,闲慢欲垂纶。
伤王都官正卿。宋代。刘攽。巍然积德门,识此贵公孙。譬彼芝兰秀,行看鸿鹄轩。谁令武子死,无复孟尝言。寂寞穗帷暝,流尘空酒樽。
寄处默师。唐代。罗隐。甘露卷帘看雨脚,樟亭倚柱望潮头。十年顾我醉中过,两地与师方外游。久隔兵戈常寄梦,近无书信更堪忧。香炉烟霭虎溪月,终棹铁船寻惠休。
华幼圜以古隶见贻赋此报谢仍乞书国风。明代。王世贞。鸟翮山头王次仲,鸿都门下蔡中郎。似分晋季鹅池墨,流作梁清练水香。柿叶过霜红满地,芭蕉含雨碧堆床。二南须为纵横写,老去风人有面墙。
雪霁霜晴独寻山迳菊花犹盛感而赋诗。宋代。王禹偁。狼藉金钱撒野塘,几丛无力卧斜阳。争偷暖律输桃李,独亚寒枝负雪霜。谁惜晚芳同我折,自怜孤艳袭人香。幽怀远慕陶彭泽,且撷残英泛一觞。
挽雇学正。宋代。郑居中。可惜病相如,谁寻封禅书。双亲千里外,一叶九秋馀。风露翻归旐,麈埃锁故庐。虎丘山下路,会葬有乡车。
小歇石。明代。李士淳。铁桥过去便桃源,石上桃花不记年。寄语中原车马客,风尘暂此一停鞭。
春晴登楼。明代。陆深。新晴楼馆拂云开,万瓦含风接上台。短晷渐随阳漏长,长江元傍海开来。云山叠叠春千里,世事悠悠日几回。倚遍阑干思无限,黄金谁筑最高台。
拟古少年从军四首 其四。明代。黎遂球。据鞍斩单于,拔纛戏旋舞。馀勇无所施,搏得阴山虎。献馘入汉廷,金印照旗鼓。拜爵当上公,赏赉出珍宝。主上方好少,分功殊黜武。列侯半男宠,自愧同姣好。惟愿归南山,射猎能供母。
送费钟石庶子考绩入京。明代。林文俊。忆昔同登科,相好如弟昆。回首祗昨日,倏更廿寒温。中间几聚散,风雨最销魂。今我偶南来,而子复北辕。临岐重执手,恻恻夫何言。祖道值春晚,落花拥篱根。何以赠远行,采拟思芳荪。夫子玉堂英,词赋陋文园。今去定承宠,重上金马门。同时持橐入,借问今谁存。江水日东注,羲和忽西奔。愿子早登庸,捐躯答至尊。俊也下驽才,恐负海岳恩。别来各努力,馀事置勿论。
沁园春。魏晋。张野。前日庐山,今日庐山,岂偶然哉。喜青衫旧梦,轻车熟路,白云清兴,翠壁丹崖。石镜光寒,香炉烟暖,晴雪飞空玉峡开。天公意,欲先生健笔,洗尽尘埃。三年握手金台。任意气、相期隘九垓。恨征帆缥缈,秋风南浦,书灯冷落,夜雨西斋。莲社香中,琵琶亭上,我念京尘无好怀。君须记,怕雁回时节,早寄诗来。
重过小桃源。明代。张萱。秋色今已晏,幽人何处寻。篱疏多虎迹,椹熟变鸮音。数月始相过,孤尊聊共斟。楼头同指点,绕槛白云岑。
嵩山十二首 其三 二室道。宋代。欧阳修。二室对岧峣,群峰耸崷直。云随高下起,路转参差碧。春晚桂丛深,日下山烟白。芝英已可茹,悠然想泉石。
次韵张郎过大明湖诗。元代。张昱。湖上荷花五月凉,水心亭馆昼收香。狂来借手传鹦鹉,俊发教人唱凤凰。零落翠盘风雨后,凄凉歌扇水云傍。凋残雁下休惆怅,看取咸阳与洛阳。
咏汉武帝。唐代。王无竞。汉家中叶盛,六世有雄才。厩马三十万,国容何壮哉!东历琅琊郡,北上单于台。好仙复宠战,莫救茂陵隈。
题辉侄梅。明代。杨士奇。鱼浦龙洲五百年,几家文献故依然。岁寒人共梅花好,始是吾宗清白传。
秋兴五首 其四。元代。郝经。永夜漫漫苦饭牛,北溟谁下钓鳌钩。拘云琢句鬼神泣,倚剑长歌天地愁。日暖桃源秦世外,月明兰国楚江头。但能握节终吾事,绝食犹轻汉五侯。
题王云樵出猎图 其二。清代。姚承恩。谁写丰神上素绡,书生意气直千霄。霜飞大漠苍鹰健,日落平原骏马骄。文思定能惊玉署,壮游常自戴金貂。归来刺饮黄獐血,聊作消寒酒一瓢。
昭台怨二首。明代。魏学礼。 别馆芙蓉暗,闲房翡翠寒。漏催千夜尽,宫锁一春残。芳岁惊流水,容华泣楚兰。谁怜愁坐意,新月在楼端。
书姜夔昔游诗后。宋代。潘柽。我行半天下,未能到潇湘。君诗如画图,历历记所尝。起我远游兴,其如须毛霜。何以舒此怀,转轸移清商。
和答黎季成送行。宋代。赵蕃。自坐还山计,如同去鲁情。水风元不断,山月每同明。试问诗能和,何如酒共倾。吾家近京驿,侧耳听车声。
送肉户玑公使之燕京。清代。黄遵宪。《海外大荒经》,既称带方东。是有君子国,挂剑知儒风。唐宋时遣使,车书万里同。缁流唱金经,武士横雕弓。内国既多事,外使不复通。迩者海禁开,乘时多英雄。捧盘从载书,隔海飞艨艟。益知唇齿交,道谊在和衷。子今持使节,累叶家声隆。博学等黄备,抱德追菅公。冠垂华蘤枝,手撚梅花红。同行二三子,亦如贵珠鬃。子能弥阙失,竹帛铭汝功。今日送子去,东西倏转蓬。扶桑遥回顾,旭影多朦胧。仰瞻阙庭高,我心亦忡忡。
又和丐祠未报。宋代。释宝昙。黄金羁勒閟天闲,何似春山苜蓿间。白接罗边馀甕蚁,乌皮几外即尘阛。龙蛇大泽公真是,虎豹重门孰可攀。示不忘君还有道,卧听人语趁朝班。
纪颂。宋代。陈天麟。宅家图任久虚怀,镇抚三年辍弼谐。鵷鹭倾心望归洛,貔貅贾勇待平淮。已擎天柱旋坤轴,会正杓衡拱泰阶。多少中兴勋业事,未知谁□颂磨崖。
次韵宗武寓楼对雪。。陈三立。冰淤久壅放溪舠,飞雪衔眉把屈骚。聚想海鸥寒共没,窥余梁鼠眩仍逃。天光破碎巢痕映,堞影凄迷角吹高。煮茗围花静楼壁,上衣小火坐人豪。
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渐消尽、醺醺残酒。危阁迥、凉生襟袖。追旧事、一晌凭阑久。如何媚容艳态,抵死孤欢偶。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清瘦。
算到头、谁与伸剖。向道我别来,为伊牵系,度岁经年,偷眼觑、也不忍觑花柳。可惜恁、好景良宵,未曾略展双眉暂开口。问甚时与你,深怜痛惜还依旧。
倾杯乐·皓月初圆。宋代。柳永。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渐消尽、醺醺残酒。危阁迥、凉生襟袖。追旧事、一晌凭阑久。如何媚容艳态,抵死孤欢偶。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清瘦。算到头、谁与伸剖。向道我别来,为伊牵系,度岁经年,偷眼觑、也不忍觑花柳。可惜恁、好景良宵,未曾略展双眉暂开口。问甚时与你,深怜痛惜还依旧。
上房后院双桂。清代。朱煌。丹桂双双手自培,深根茂叶趁春栽。十年应作百年计,好咏菁莪乐育材。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陈涉世家。两汉。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nìng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qí。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jì,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荥阳。令陈人武臣、张耳、陈馀徇赵地,令汝阴人邓宗徇九江郡。当此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葛婴至东城,立襄强为楚王。婴后闻陈王已立,因杀襄强,还报。至陈,陈王诛杀葛婴。陈王令魏人周市北徇魏地。吴广围荥阳。李由为三川守,守荥阳,吴叔弗能下。陈王征国之豪杰与计,以上蔡人房君蔡赐为上柱国。 周文,陈之贤人也,尝为项燕军视日,事春申君,自言习兵,陈王与之将军印,西击秦。行收兵至关,车千乘,卒数十万,至戏,军焉。秦令少府章邯免郦山徒﹑人奴产子生,悉发以击楚大军,尽败之。周文败,走出关,止次曹阳二三月。章邯追败之,复走次渑池十余日。章邯击,大破之。周文自刭,军遂不战。 武臣到邯郸,自立为赵王,陈馀为大将军,张耳、召骚为左右丞相。陈王怒,捕系武臣等家室,欲诛之。柱国曰:“秦未亡而诛赵王将相家属,此生一秦也。不如因而立之。”陈王乃遣使者贺赵,而徙系武臣等家属宫中,而封耳子张敖为成都君,趣赵兵,亟入关。赵王将相相与谋曰:“王王赵,非楚意也。楚已诛秦,必加兵於赵。计莫如毋西兵,使使北徇燕地以自广也。赵南据大河,北有燕、代,楚虽胜秦,不敢制赵。若楚不胜秦,必重赵。赵乘秦之弊,可以得志于天下。”赵王以为然,因不西兵,而遣故上谷卒史韩广将兵北徇燕地。 燕故贵人豪杰谓韩广曰:“楚已立王,赵又已立王。燕虽小,亦万乘之国也,原将军立为燕王。”韩广曰:“广母在赵,不可。”燕人曰:“赵方西忧秦,南忧楚,其力不能禁我。且以楚之彊,不敢害赵王将相之家,赵独安敢害将军之家!”韩广以为然,乃自立为燕王。居数月,赵奉燕王母及家属归之燕。 当此之时,诸将之徇地者,不可胜数。周市北徇地至狄,狄人田儋杀狄令,自立为齐王,以齐反击周市。市军散,还至魏地,欲立魏后故宁陵君咎为魏王。时咎在陈王所,不得之魏。魏地已定,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周市不肯。使者五反,陈王乃立宁陵君咎为魏王,遣之国。周市卒为相。 将军田臧等相与谋曰:“周章军已破矣,秦兵旦暮至,我围荥阳城弗能下,秦军至,必大败。不如少遗兵,足以守荥阳,悉精兵迎秦军。今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败。”因相与矫王令以诛吴叔,献其首于陈王。陈王使使赐田臧楚令尹印,使为上将。田臧乃使诸将李归等守荥阳城,自以精兵西迎秦军于敖仓。与战,田臧死,军破。章邯进兵击李归等荥阳下,破之,李归等死。 阳城人邓说将兵居郯,章邯别将击破之,邓说军散走陈。铚人伍徐将兵居许,章邯击破之,伍徐军皆散走陈。陈王诛邓说。 陈王初立时,陵人秦嘉﹑铚人董譄﹑符离人朱鸡石﹑取虑人郑布﹑徐人丁疾等皆特起,将兵围东海守庆于郯。陈王闻,乃使武平君畔为将军,监郯下军。秦嘉不受命,嘉自立为大司马,恶属武平君。告军吏曰:“武平君年少,不知兵事,勿听!”因矫以王命杀武平君畔。 章邯已破伍徐,击陈,柱国房君死。章邯又进兵击陈西张贺军。陈王出监战,军破,张贺死。 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以降秦。陈胜葬砀,谥曰隐王。 陈王故涓人将军吕臣为仓头军,起新阳,攻陈下之,杀庄贾,复以陈为楚。 初,陈王至陈,令铚人宋留将兵定南阳,入武关。留已徇南阳,闻陈王死,南阳复为秦。宋留不能入武关,乃东至新蔡,遇秦军,宋留以军降秦。秦传留至咸阳,车裂留以徇。 秦嘉等闻陈王军破出走,乃立景驹为楚王,引兵之方与,欲击秦军定陶下。使公孙庆使齐王,欲与并力俱进。齐王曰:“闻陈王战败,不知其死生,楚安得不请而立王!”公孙庆曰:“齐不请楚而立王,楚何故请齐而立王!且楚首事,当令于天下。”田儋诛杀公孙庆。 秦左右校复攻陈,下之。吕将军走,收兵复聚。鄱盗当阳君黥布之兵相收,复击秦左右校,破之青波,复以陈为楚。会项梁立怀王孙心为楚王。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陈王信用之。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高祖时为陈涉置守頉三十家砀,至今血食。 褚先生曰:地形险阻,所以为固也;兵革刑法,所以为治也。犹未足恃也。夫先王以仁义为本,而以固塞文法为枝叶,岂不然哉!吾闻贾生之称曰: “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横,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以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飘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不铦于钩戟长铩也;适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肴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索隐述赞】天下匈匈,海内乏主,掎鹿争捷,瞻乌爰处。陈胜首事,厥号张楚。鬼怪是凭,鸿鹄自许。葛婴东下,周文西拒。始亲朱房,又任胡武。伙颐见杀,腹心不与。庄贾何人,反噬城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