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咏。宋代。陆游。萧萧华发映乌巾,五十年前故史臣。正使老来无老伴,未妨闲处作闲人。按行池水知增耗,点检庭花见故新。更有庵中策勋事,投床鼻息聒比邻。
《闲咏》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心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萧萧华发映乌巾,
五十年前故史臣。
正使老来无老伴,
未妨闲处作闲人。
按行池水知增耗,
点检庭花见故新。
更有庵中策勋事,
投床鼻息聒比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主题,表达了作者晚年的闲适和寂寞。诗的开头描述了华发映着黑色头巾的景象,暗示了作者年老的状态。接着,诗人回忆起五十年前的往事,提到了故史臣,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作者晚年没有伴侣的状态,但他并不介意,反而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在闲暇之余,可以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不受束缚。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作者身边的环境变化。行池的水逐渐减少,庭院中的花却依然娇艳,这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最后两句提到了庵中的策勋事,以及投床时的鼻息声,暗示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寞。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接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生活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班婕妤怨歌。清代。纳兰性德。团团望舒月,皓皓冰蚕绢。欲却炎天暑,比月裁成扇。望舒圆易缺,金风换炎节。风凉秋气寒,匣扇复谁看。扇弃何足道,感妾伤怀抱。对月泪如丝,君恩异旧时。
杂体诗 其十七 谢临川。明代。薛蕙。徂节淹登临,开岁促游玩。阴崖雪犹积,阳溪冰始泮。进帆憩绝壁,抗策陟穷岸。抚化虽未盈,即事已可玩。幽谷风华媚,晴峰云彩粲。寻异迹转缅,览胜景迭换。洲分岛参错,岩聚岫回乱。丹梯架悬梁,石室构层馆。初经洞穴底,乍出翠微半。羽人谢世运,灵景变昏旦。汗漫无冥筌,疏属有尘绊。放怀聊自慰,含情为谁叹。
寄方壶道人。明代。詹同。海上神仙馆,天边处士星。卧云歌酒德,对雨著茶经。石洞龙嘘气,松巢鹤坠翎。都将金玉句,一一写空青。
从狩武冈和胡学士韵二首。明代。杨士奇。丹崖翠岭接岧峣,万骑交驰不惮遥。前队綵旄穿碧树,中军黄幄丽晴霄。云藏网罟参差出,草合冈原逦迤烧。农事已閒脩武事,共怀词赋从銮镳。
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宋代。刘克庄。丞相训子尤俭,夫人送女已非。盥面用瓦盆子,籍足以锦地来。
参选有感。宋代。叶茵。元是江湖萧散客,谁将幽梦落南柯。十年不调幸然好,一著才差悟处多。肯使北山驰鹤信,且随西舍唱渔歌。野人自喜无弹缴,却恐金章羡绿蓑。
清明。宋代。张嵲。园幽春去远,山暗绿初成。雨过林姿润,风回池面平。十年空潦倒,万里近清明。泪尽新阡树,如今青叶生。
任公讲学白下及北还索句赠别。。陈三立。辟地贪逢隔世人,照星酒坐满酸辛。旧游莫问长埋骨,大患依然有此身。开物精魂余强聒,著书岁月托孤呻。六家要指藏禅窟,待卧西山访隐沦。
秋晚溪上。明代。许相卿。坐占清溪瘦石双,风流想像鹿门庞。高歌草泽时空晏,卑睨云台气已降。老去閒愁消短榼,醉来佳句堕寒江。归舆伊轧松堂晚,零乱残阳上半窗。
咏湖中雁诗。南北朝。沈约。白水满春塘,旅雁每回翔。唼流牵弱藻,敛翮带馀霜。群浮动轻浪,单泛逐孤光。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刷羽同摇漾,一举还故乡。
陈莹中画像赞 其一。南北朝。邹浩。凤阁鸾台何许,天涯地角周游。此老老而益壮,超然一段风流。
如梦令 其二。明代。夏言。楼外绿杨袅袅。楼上有人闲眺。细雨燕初飞,水满绿池蛙闹。报道。报道。又是一年春好。
春别应令诗四首 其二。南北朝。萧绎。试看机上交龙锦,还瞻庭里合欢枝。映日通风影珠幔,飘花拂叶度金池。不闻离人当重合,惟悲合罢会成离。
南风久不竞,天岂薄斯文?宦辙方云远,哀音遽忍闻。
秋空残叶露,夜月断鸿云。苦泪无从洒,题诗独吊君。
倪行简由伴读除江陵教授,谭玄之集贤掾除南雄经历。命既下,二公皆死于道,闻之有感。清代。刘鹗。南风久不竞,天岂薄斯文?宦辙方云远,哀音遽忍闻。秋空残叶露,夜月断鸿云。苦泪无从洒,题诗独吊君。
花落(一作沈佺期诗·题云梅花落)。唐代。宋之问。铁骑几时回,金闺怨早梅。雪寒花已落,风暖叶还开。夕逐新春管,香迎小岁杯。盛时何足贵,书里报轮台。
送周介之学士通判定州。宋代。文同。紫垣之东藩,群宇合四翼。天家积图只,编简何万亿。介之才艺选,此地典文墨。纵横四部内,骋骤千古力。久为光禄校,颇倦承明直。尝言石渠树,五见弄春色。前自启君相,得请均外职。翩然驾别乘,去矣大河北。河北扼虏要,定武承其咽。分道宿劲兵,望之为中权。朝廷倚注地,择用须材贤。黠猃讋所闻,射猎不敢边。兹焉势愈重,岂谓甲马然。将军庙堂老,御史蓬瀛仙。合谋运潜略,胜气压古燕。惟当陪缓带,壶觞铃阁前。
的祖纯阳,随时显异,密传师父仙宗。重阳悯化,遗教马扶风。斡运玄机顺应,真功就、三界圆融。垂光降,亡灵济度,都在碧霄中。诸公还悟解,顿抛俗海,体道皆同。聚玄珠丹宝,返老还童。定是超凡入圣,腾云外、光满山东。真无妄,汞成九转,直赴大罗宫。
满庭芳 丹阳升霞作黄?,醮罢忆师,遂作。金朝。王处一。的祖纯阳,随时显异,密传师父仙宗。重阳悯化,遗教马扶风。斡运玄机顺应,真功就、三界圆融。垂光降,亡灵济度,都在碧霄中。诸公还悟解,顿抛俗海,体道皆同。聚玄珠丹宝,返老还童。定是超凡入圣,腾云外、光满山东。真无妄,汞成九转,直赴大罗宫。
夏日。明代。王象晋。祝融司令继芳春,四望郊原乐事均。翠浪翻池荷盖绿,黄云布垄麦痕新。榴花焰焰红喷火,葵叶翩翩影应辰。偃仰茂林逃酷暑,呼朋酌酒莫辞频。
南屿田家 其一。明代。徐熥。绿水荫柴门,苍山绕茅屋。老树鸣春鸠,颓垣眠小犊。鹅鸭自成群,儿童戏相逐。游从里社归,税藉农桑出。荣辱非所知,饱煖愿已足。羲皇世代遐,此地传遗俗。
次韵师厚雨中昼寝忆江南饼麴酒。宋代。黄庭坚。雨砌无车马,风帘洒静便。忽思江外酒,准拟醉时眠。隐几惟观化,开书屡绝编。遥知烟渚梦,遣骑唤渔船。
恩命追入,留别广陵故人。唐代。李冶。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仰愧弹冠上华发,多惭拂镜理衰容。驰心北阙随芳草,极目南山望旧峰。桂树不能留野客,沙鸥出浦谩相逢。
六观堂老人草书。宋代。苏轼。物生有象象乃滋,梦、幻无根成斯须。方其梦时了非无,泡、影一失俯仰殊。清露未晞电已徂,此灭灭尽乃真吾。云如死灰实不枯,逢场作戏三昧俱。化身为医忘其躯,草书非学聊自娱。落笔已唤周越奴,苍鼠奋髯饮松腴,剡藤玉版开雪肤。游龙天飞万人呼,莫作羞涩羊氏姝。
夷陵县欧阳永叔至喜堂。宋代。苏轼。夷陵虽小邑,自古控荆吴。形胜今无用,英雄久已无。谁知有文伯,远谪自王都。人去年年改,堂倾岁岁扶。追思犹咎吕,感叹亦怜朱。?时朱太守为公筑此堂。?旧种孤楠老,新霜一橘枯。清篇留峡洞,醉墨写邦图。?三游洞有诗,《夷陵图》后有留题处。?故老问行客,长官今白须。著书多念虑,许国减欢娱。寄语公知否,还须数倒壶。
次杨监簿新癖小西湖韵。宋代。姚勉。搜奇抉异三十载,此湖如玉韫而待。发源远自锦江来,汇流近与柴门对。山川融结自古有,造物扃藏深意在。瘦筇曾作日寻讨,一见便觉天广大。两山宛似南北峰,况有层塔相映带。芰荷十里萼绿华,雪月三千银色界。深藏最有君子意,自炫殊非小人态。西湖每遇苏雪堂,妙句尚忆秦淮海。此湖端为旧游发,{坭匕换九}重未信吾州隘。铁庵蜀珍坡仙派,下笔作诗风雨快。从今新瑞次古杭,敢贺此湖贡庆会。
乾鹊来巢。明代。符锡。手植庭前树,高枝信鹊巢。忘情自来去,何喜用嘐啁。岁乙通神处,雄■致力交。丁宁汝僮仆,方哺勿轻捎。
过七里泷谒严子陵先生祠二首 其二。明代。黎延祖。高风千载已如斯,初渡游人拜古祠。滩水滔滔云杳杳,夜沉谁识客星移。
祝英台近 其二 寄谢青、雪砰。清代。龚翔麟。一帘花,三尺枕。春梦几曾醒。轻逐柔绡,髣髴转蓬径。去寻水蝶岩蜂,重逢俊侣,正好约、园林烧笋。小槐顶。添声遮了新蝉,催回载诗艇。红镜穿纱,移遇半床影。柳蛮唤噙瓯香,金眉教洗,写不断、相思归兴。
鉴湖亭。唐代。李翔。古寺萧萧愁思浓,槛荷高下望秋风。一尘不到真幽处,万象都含清景中。但见溪光来远近,略无云气碍虚空。谁知刺史标名意,一片灵台事事通。
芳脸匀红,黛眉巧画宫妆浅。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眼。早是萦心可惯。向尊前、频频顾眄。几回想见,见了还休,争如不见。
烛影摇红,夜阑饮散春宵短。当时谁会唱阳关,离恨天涯远。争奈云收雨散。凭阑干、东风泪满。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深院。
烛影摇红·芳脸匀红。宋代。周邦彦。芳脸匀红,黛眉巧画宫妆浅。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眼。早是萦心可惯。向尊前、频频顾眄。几回想见,见了还休,争如不见。烛影摇红,夜阑饮散春宵短。当时谁会唱阳关,离恨天涯远。争奈云收雨散。凭阑干、东风泪满。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深院。
相见欢·深林几处啼鹃。清代。庄棫。深林几处啼鹃,梦如烟。直到梦难寻处倍缠绵。蝶自舞,莺自语,总凄然。明月空庭如水似华年。
西楚霸王庙二绝。明代。陈淳。辙乱旗靡绕旧畿,烽烟起处羽书驰。思君一剑为平荡,盖世英魂知不知。
木兰花。宋代。张先。南园花正盛,复为此词以寄意般涉调去年春入芳菲国。青蕊如梅终忍摘。阑边徒欲说想思,绿蜡密缄朱粉饰。归来故苑重寻觅。花满旧枝心更惜。鸳鸯从小自相双,若不多情头不白。
七夕次吕佥宪韵。元代。刘崧。华月丽秋天,寒光莹若泉。星移银汉节,花合绮楼烟。鹊影浮珠贝,蛛丝罥藕莲。人间与天上,安得两团圆。
虞城送别。唐代。王翰。寒云漠漠树苍苍,瘦马频驱古坂长。版籍初归周德化,山川终属晋封疆。地连虢国风烟合,路入閒田草木荒。送客重嗟兴废事,清笳吹恨满离肠。
读李客山先生武平分水坳定界记。清代。顾成志。鄫人沤菅鲁人怒,筐筥争桑构吴楚。尚闻六里作鸿沟,彼粤此闽阚如虎。闽邑曰武平,连粤平远城。天子颇闻粤人横,负众侵疆狎县令。诏书特敕两铜章,判以沟涂毋力竞。武平许君气何豪,单轺来会分水坳。却闻隐隐鸣钲鼓,忽见青红旗乱舞。车中一笑此何为,回头从者色如土。野云黯黯日将落,脱辖呼人无一诺。独挥羽扇抗群咻,风驰云合围戈矛。桓桓许君神色定,亲把舆图作明证。健儿突入欲甘心,拉虎批熊只手胜。是时许君起大呼,幺么鼠子敢犯吾。挥刀折齿前令胡,吾能杀汝如腐雏。广福桥头故吾士,赫赫鬼神可欺乎?朝廷威行九州外,尔等跳踉行尽屠。万夫垂头齿打舌,旗卷枪抛各求穴。鞠躬谢罪辞咿嚘,彼何人哉平远侯。立石巍然峙坳头,我疆尔界标千秋。吾闻汾阳王,入卤惟单骑。昌黎书生耳,镇州强不避。为国焉能更爱身,浑身是胆发乎义。懦夫畏贼掩耳奔,不惜巾帼羞三军。天下英雄竟谁是,千载而下乃见今许君。许君老友曰李子,慨然奋笔识终始。发难能令壮士惊,折冲足雪鲰生耻。此事此辞炳日星,我欲大书千本与万本,张之凡百有位庭。
似曾诗。近现代。谭嗣同。柳花夙有何冤业?萍末相遭乃尔奇。直到化泥方是聚,祗今堕水尚成离。焉能忍此而终古,亦与之为无町畦。我佛天亲魔眷属,一时撒手劫僧祗。
杂曲歌辞·大酺乐(商调曲)。清代。佚名。泪滴珠难尽,容残玉易销。傥随明月去,莫道梦魂遥。
七夕。明代。卢楠。去年七夕登浮丘,今年七夕客燕州。仙槎独忆银河水,桂树谁看玉露秋。叶下井床惊别泪,虫吟花槛送深愁。平生自信庾开府,怀抱于今赋远游。
读书斋诗。南北朝。谢灵运。春事时已歇。池塘旷幽寻。残红被径隧。初绿杂浅深。偃仰倦芳褥。频步忧新阴。谋春不及竟。夏物遽见侵。
平章吕公挽词二首。元代。方回。燕颔逢荆鄂,于今四十秋。始闻降鬼国,遄见拔泸州。庙议颛私意,边围堕诡谋。弃襄不令守,铁锁靠江流。
赠丘先生。唐代。郑巢。云泉心不爽,垂日坐柴关。砚取檐前雨,图开异国山。原僧招过宿,沙鸟伴长闲。地与中峰近,残阳独不还。
李谟笛。唐代。张祜。平时东幸洛阳城,天乐宫中夜彻明。无奈李谟偷曲谱,酒楼吹笛是新声。
同舒伯源自双溪口度桥登高山望幽谷诸峰赋八绝 其七。元代。刘崧。绝顶太古石,秋风生紫苔。寻云山下客,终岁不曾来。
北门竹枝词十首 其六。清代。方仁渊。拳声朗朗打雷台,酒冷重温月满杯。预定佳肴约同伴,明朝须早出城来。
载酒小桃源主人重席留憩以诗见投用来韵却答。明代。张萱。世亦云君殊漫浪,妒煞西园伯格长。不种肥田却种园,数椽茅屋桃源上。何来载酒西园公,神里新诗亦俱往。问君何事赋将归,独掩柴扉对夕晖。塞耳不闻鼠穴斗,褰裳常避灵场威。我为酒民君醉士,风尘傲骨山林气。万世谁为杨子云,四海君真习凿齿。鸡黍寻盟莫厌烦,蓑来笠去相翩翻。为爱主人清梦处,一帘山色五千言。
孙坊道中。明代。吴与弼。桃李漫村麦陇肥,吟边春思转霏微。未了平生山水债,寸心遥向七闽飞。
蒙恩奉祠桐柏。宋代。陆游。少年曾缀紫宸班,晚落危途九折艰。罪大初闻收郡印,恩宽俄许领家山。羁鸿但自思烟渚,病骥宁容著帝闲。回首觚棱渺何处,从今常寄梦魂间。
与郑秀才叔侄会送杨秀才昆仲东归。唐代。许浑。书剑功迟白发新,异乡仍送故乡人。阮公留客竹林晚,田氏到家荆树春。雪尽塞鸿南翥少,风来胡马北嘶频。洞庭烟月如终老,谁是长杨谏猎臣。
寄德莹弟二首。宋代。王炎。洞庭秋水望中天,侧目飞鸿断复连。得句信知神入梦,浇愁不惯酒中仙。秋风白发欺来日,夜雨青灯忆往年。用拙不妨消息好,关山明月两茫然。
秦楼月。宋代。黎廷瑞。红苞拆。巡檐一笑风情别。风情别。广平空道,心肠如铁。灞桥更有狂吟客。短鞭破帽貂裘窄。貂裘窄。瘦驴卓耳,一鞍风雪。
秋月。明代。释今摄。一轮高挂五峰前,云散长空正可怜。自与金河同混派,不教玉殿重含烟。孤踪掩映澄潭底,疏影朦胧瘦竹边。寄语烟波垂钓叟,芦花堪系月明船。
鹧鸪天(和谢胡盘居贶橘为寿)。宋代。刘辰翁。自入孤山分外香。南枝不改旧时妆。为曾盘里承青眼,一见溪头道胜常。商山乐,又相羊。上方不复记传觞。橘中个个盘深窈,依倚东风局意长。
信州回车馆中作二首。宋代。王安石。太白山根秋夜静,乱泉深水绕床鸣。病来空馆闻风雨,恰似当年枕上声。
不平歌。元代。元无名氏。不遣魔军杀不平,不平人杀不平人。不平人杀不平者,杀尽不平方太平。
汉阴县驿有连理山茶旧尝远送上官扰及百姓极。宋代。曹彦约。逞艳呈祥祗自殓,何人攫取璨趋炎。只将勿剪看君子,爱物安民处己廉。
雪晴。宋代。朱淑真。饥禽高噪日三竿,积雪回风堕指寒。秀色暗添梅富裕,绿梢明报竹平安。冷侵翠袖诗肩耸,春入红炉酒量宽。帘外有山千万叠,醉眸浑作怒涛看。
水龙吟 塔影。清代。姚燮。曾来策蹇湖阴,鞭丝指点南屏路。无人踏到,月沉沉地,绿濛濛处。笋阁经残,石床茶熟,惯留云住。更松飙天半,横波皱碧,从烟际,寻铃语。莫问银绳玉柱。恁凄凉、几经鸽怖。萝垂藓剥,劫如泡电,伶俜千古。山雨湖云,楼台罨画,不遮高处。怡暝鸦一阵,带将落叶,驮微茫去。
赠从弟。魏晋。刘桢。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苹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
次韵杨尚书立春。宋代。魏了翁。行玉盘中惊杜老,扣窗声里唤祈宾。扶持大道须分等,正恐乡车未可巾。
槜李道中二首。宋代。周文璞。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送张公安道南都留台。宋代。苏辙。识公岁已深,従公非一日。仰公如重云,庇我贫贱迹。公归无留意,我处念平昔。少年喜文字,东行始观国。成都多游士,投谒密如栉。纷然众人中,顾我好颜色。猖狂感一遇,邂逅登仕籍。尔来十六年,鬓发就衰白。谋身日已谬,处世复何益。従来学俎豆,渐老信典册。自知百不堪,偶未三见黜。譬如沟中断,谁复强收拾。高怀绝尘土,旧好等金石。庠斋幸无事,樽俎奉清适。居然远忧患,况复取矜式。汪洋际海深,淡泊朱弦直。徇时非所安,归去亦何失。道存尚可卷,功成古难必。还寻赤松子,独就丹砂术。恨无二顷田,伴公老蓬筚。
云锦亭。宋代。释居简。花围竹护锦成林,檐压红云绕砌深。燕子来时寒未了,莫教帘幕带春阴。
【越调】柳营曲 途中春暮。元代。汤舜民。岐路北,断桥西,滴溜溜酒帘茅舍低。柳暗疏篱,水浸平堤,仿佛旧山溪。车儿马儿奔驰,莺儿燕儿悲啼。帽沾飞絮寻,衣染落花泥。知,何处度寒食? 旅次 归路杳,去程遥,谁不恋故乡生处好。粝饭薄醪,野蔌山肴,随发度昏朝。隔篱度犬嗷嗷,投林倦鸟嘈嘈。烟霞云黯淡,风雨夜萧骚。纱窗外有芭蕉。 春思 鸦髻松,凤钗横,碧窗梦回春昼永。离绪蒙茸,倦眼朦胧,清泪滴香容。恨东君多雨多风,盼王孙无影无踪。柳添新样绿,花减旧时红。尽在不言中。 薛琼琼弹筝图 玉雪颜,翠云鬟,昭阳殿里醉了几番。金袖翩翩,银甲珊珊,记天宝年间。哄的兵散潼关,忽的尘暗长安。风云都变改,日月自循环。闲,写作画图看。 听筝 酒乍醒,月初明,谁家小楼调玉筝?指拨轻清,音律和平,一字字诉衷情。恰流莺花底叮咛,又孤鸿云外悲鸣。滴碎金砌雨,敲碎玉壶冰。听,尽是断肠声。
明妃。宋代。程鸣凤。汉宫粉黛应无数,明妃却向毡城路。自怜倾国不用金,翻被一生颜色误。世间那有真妍媸,明妃马上休伤悲。不信但看奇男子,多少尘埋未见知。
同子忠上西楼。宋代。郑侠。偶因送客上西楼,共爱佳城枕海陬。雁翅人家千巷陌,犬牙商舶数汀洲。风吹细雨兼秋净,云漏疏星带水流。独有单亲头早白,迢迢东望不胜愁。
【双调】殿前欢_畅幽哉,春。元代。贯云石。畅幽哉,春风无处不楼台。一时怀抱俱无奈,总对天开。就渊明归去来,怕鹤怨山禽怪,问甚功名在?酸斋是我,我是酸斋。 楚怀王,忠臣跳入汨罗江。《离骚》读罢空惆怅,日月同光。伤心来笑一场,笑你个三闾强,为甚不身心放?沧浪污你,你污沧浪。 觉来评,求名求利不多争。西风吹起山林兴,便了余生。白云边创草亭,便留下寻芳径,消日月存天性。功名戏我,我戏功名。 怕西风,晚来吹上广寒宫。玉台不放香奁梦,正要情浓。此时心造物同,听甚《霓裳》弄,酒后黄鹤送。山翁醉我,我醉山翁。 怕相逢,怕相逢歌罢酒樽空。醉归来纵有阳台梦,云雨元踪。楼心月扇底风,情缘重,恨不似钗头凤。东阳瘦损,羞对青铜。 怕秋来,怕秋来秋绪感秋怀。扫空阶落叶西风外,独立苍苔。看黄花谩自开,人安在?还不彻相思债。朝云暮雨,都变了梦里阳台。 隔帘听,几番风送卖花声。夜来微雨天阶净,小院闲庭。轻寒翠袖生,穿芳径,十二阑干凭。杏花疏影,杨柳新晴。 数归期,绿苔墙划损短金篦。裙刀儿刻得阑干碎,都为别离。西楼上雁过稀,无消息,空滴尽相思泪。山长水远,何日回归? 夜啼乌,柳枝和月翠扶疏。绣鞋香染莓苔路,搔首踟蹰。灯残瘦影孤,花落流度度,春去佳期误。离鸾有恨,过雁无书。 和阿里西瑛懒云窝 懒云窝,阳台谁与送巫娥?蟾光一任来穿破,遁迹由他。蔽一天星斗多,分半榻蒲团坐,尽万里鹏程挫。向烟霞笑傲,任世事蹉跎。
答陈校理寻花已落之作。明代。高启。君来春去不相期,空有新愁绕旧枝。总得花看能几日,最难留惜是芳时。
戚学士有家藏仲长统□隐□□□□宋齐彦赵子昂有诗次韵。元代。陈孚。老瞒盗汉鼎,不下安汉公。参军著昌言,何如草玄雄。一壑岂不美,奈此尘羁中。居然不成往,千古空悲风。东京名节士,伟哉五噫鸿。山间变姓名,讵肯随旌弓。
再挽王长公二十首 其十四。明代。胡应麟。双旌曾驻白公堤,夹岸桃花送马蹄。大笔今悬娄水上,高门元峙越台西。两高岩壑争奇句,三竺云岚护旧题。陈迹诸王何处问,乱山严濑夕阳低。
相思儿令。宋代。晏殊。春色渐芳菲也,迟日满烟波。正好艳阳时节,争奈落花何。醉来拟恣狂歌。断肠中、赢得愁多。不如归傍纱窗,有人重画双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