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宋代。辛弃疾。三三两两谁家女?听取鸣禽枝上语。提壶沽酒已多时,婆饼焦时须早去。醉中忘却来时路,借问行人家住处。只寻古庙那边行,更过溪南乌桕树。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浣溪沙(题星洲寺)。宋代。吴儆。十里青山溯碧流。夕阳沙晚片帆收。重重烟树出层楼。人去人来芳草渡,鸥飞鸥没白蘋洲。碧梧翠竹记曾游。
定南公署小憩。明代。朱应登。解鞍聊尔谢驰驱,千里王官奉使初。宿草尚怀曾驻跸,丰泥如却欲行车。山氓负耒春田散,邻寺鸣钟早饭馀。休舍片时还觅句,圣恩无地不宽舒。
癸亥春夜泊娄江哭徐子元晦四首 其一。明代。何允泓。泪泻娄江不断流,东仓今日是西州。忽疑清影蛟龙食,瞥见华堂鼠雀游。壮志未忘酬裤下,豪情常自卧床头。崟崎历落成何事,赢得乡人笑不休。
阻雪留丹阳苦寒。元代。方回。雪没无行路,风吹欲倒人。岂堪犹作客,忍负不赀身。似水惊衣被,如金议炭薪。从来无许冷,此际岂宜贫。
筠乡入夏野花方拆。宋代。薛季宣。墙匝丛丛绣舞裀,一般颜面各精神。筠乡不为东君去,野草閒花满路春。
都下和同舍客李元老承信赠诗之韵。宋代。杨万里。论交何必星霜久,白头得似倾盖友。长安市上李将军,挽弓旧不论石斗。只今有子似渠长,清夜读书雪边牖。云端烽烟半点无,怪来将军不好武。遗我骊珠三百颗,字字镌鑱未曾苟。得得且看钱塘潮,莫莫言攀渭城柳。朝家金印斗样大,情知不上书生肘。儒冠多误侬饱谙,毛锥焉用君知否。便应早请终军缨,径须系取单于首。居延蒲类水如天,吹作春风一杯酒。归来冠剑上凌烟,剩作功名落人口。如何收剑许光芒,也趁槐花黄里走。献璞虽真不救胫,绝弦何如只停手。人生匹似风中花,荣瘁升沉岂非偶。与君早赋归去来,名垂万古知何有。不如耳热歌鸣鸣,醉帽欹倾衣不细。诗流唱和秋虫鸣,僧房问荅狮子吼。尽令俗客不妨来,白眼相看勿分剖。
过太山。明代。程本立。赤日当中天,炎夏势方盛。孰知阴已生,动物气先应。挥汗登太山,抱膝坐危磴。虫吟与蝉咽,满耳入秋听。君子识几微,于焉发深儆。
拟青青河边草诗。南北朝。刘铄。凄凄含露台,肃肃迎风馆。思女御棂轩,哀心彻云汉。端抚悲弦泣,独对明灯叹。良人久徭役,耿介终昏旦。楚楚秋水歌,依依采菱弹。
题朱四智梦草轩。明代。杨士奇。骨肉皆钟爱,兄弟重连枝。生为同一气,殁为永别离。谁言永别离,夜夜梦见之。梦见何所为,和乐如故时。忽觉各分散,泣下横交颐。中堂理单篪,声悲不能谐。绵绵而弗忘,中自长相思。谢子笃天伦,梦感著声诗。因之名我轩,恒用著所怀。
合流河堤上亭子。宋代。梅尧臣。隔河桑榆晚,蔼蔼明远川。寒渔下滩时,翠鸟飞我前。山药植琐细,野性仍所便。令人思濠上,独咏庄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