艇斋。宋代。秦观。平生乐渔钓,放浪江湖间。兀兀寄幽艇,不忧浪如山。闻君城郭居,左右群书环。有斋亦名艇,何时许追攀。钓古不钓今,所得孔与颜。不然如尔祖,跨鹤出云寰。
《艇斋》是宋代秦观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平生乐渔钓,放浪江湖间。
兀兀寄幽艇,不忧浪如山。
闻君城郭居,左右群书环。
有斋亦名艇,何时许追攀。
钓古不钓今,所得孔与颜。
不然如尔祖,跨鹤出云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秦观对渔钓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自在的江湖游荡的向往。他将自己寄宿在一艘幽静的小船上,不为浪涛所惊扰。他听说你居住在城郭之中,周围环绕着大量的书籍。有一所名为"斋"的地方,也被称为"艇",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与你相聚。他钓鱼不只是为了捕获现在的鱼儿,而是追求获得像孔子和颜回那样的智慧。否则,如果没有你这样的前辈,就像传说中的祖先般自由地骑着仙鹤飞翔。
赏析:
《艇斋》以自然景物和渔钓生活为背景,表达了秦观对自由、闲适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诗中使用了平仄押韵的格律,流畅的韵律使整首诗词优美动听。通过将自己寄宿在小船上,作者表达了追求宁静和独处的愿望,不受外界浮躁之事的干扰。他向往自由的江湖生活,捕捉到了一种释放心灵的快乐。作者听闻朋友住在城市中,周围有大量的书籍,这暗示着知识的积累和学习的乐趣。他希望能与朋友相聚,一同分享心得和智慧。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伟大人物的敬仰,渴望以智慧和卓越超越现实,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整首诗词展现了秦观对自然、自由和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伟人智慧的崇拜,给人以宁静、豁达和追求卓越的美感。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秦观。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偈颂七十六首。宋代。释师范。万籁沉沉,孤月团团。叶零零兮山瘦,风萧萧兮夜寒,不知谁共倚栏干。
临江仙。元代。山主。始向初更才未睡,金天节屈清凉。星明霄汉乍分光。清风连夜,阵阵透幽窗。月下焚香频启告,炉烟直到穹苍。十方贤圣降真祥。愿垂理睬,
初冬快晴陪宣卿叔夏游石头庵过三生藏穷深极。宋代。胡寅。山北山南久问津,瘦藤芒屩最相亲。况逢日下云间客,那用驴前马后人。
与吴昌国同游灵水院二首 其二。宋代。朱松。来往风流记两翁,天涯今作九秋蓬。坐惊秀色悬眉宇,便觉仙峰入手中。傲世真成漆园吏,输君不负北窗风。书生浪发新亭叹,自笑尊前气吐虹。
寄大司徒钟阳马公。明代。欧大任。桂冠神武事烟波,大老三朝出入多。塞下飞刍曾煮海,宣房沉璧已成河。隐堪白首餐松柏,赐有黄金醉薜萝。闻道殿庭思曳履,幔亭秋宴兴如何。
来时行乐邯郸道。着意誇年少。酒酣耳热袒貂裘。华烛娇娥扶我上高楼。
而今客久思归去。独走天涯路。征衫薄薄泪重重。衰草原头病马逐秋风。
虞美人 其一 案《西陵词选》题作「客思」。。清代。俞士彪。来时行乐邯郸道。着意誇年少。酒酣耳热袒貂裘。华烛娇娥扶我上高楼。而今客久思归去。独走天涯路。征衫薄薄泪重重。衰草原头病马逐秋风。
邦衡再送二诗一和为甚酥二和牛尾貍。宋代。周必大。金谷烹煎岂我徒,磨舂争语夜阑厨。六年不赐汤官饵,除日犹分刺史酥。小惠无多真画饼,大篇有味胜清醐。遥知发幕烘堂处,不见蒸鹅只瓠壶。
寄孟斯美。清代。戴梓。遥望燕台隔暮烟,每劳清问到穷边。饥寒警我非今日,慷慨怀君自昔年。苏武白头悲朔漠,东山红袖咏林泉。狂来诗酒无拘束,一任前知有地仙。
即事三首 其一。宋代。释德洪。目诵自应引睡,手谈聊复忘纷。一曲青林门巷,数声白鸟江村。
重阳前一日送周元孚还楚 其二。明代。佘翔。篱下菊盈把,尊前客尽欢。讵容风雨妒,新月满长安。
别思。明代。王世贞。边塞断魂愁夜夜,枕珊无梦托君思。娟娟月晓留妆镜,冉冉山秋入画眉。弦柱雁飞钿瑰涩,剑文龙远匣星离。篇成织锦和珠泪,写恨春风江上枝。
拟古宫词一百首 其九十二。明代。邓云霄。蒲针柳线拂横塘,避暑乘凉过上阳。閒把玉环牵吉了,更将金弹打鸳鸯。
疏帘淡月。清代。吴藻。黄昏人醉。又几阵西风,纸窗敲碎。昨日今宵,一样薄寒如水。钗欹鬓亸纱屏背,不成眠,梦来无谓。瓶花香细,笔花艳冷,釭花红萎。算何必莲台忏悔。悔愁根未剪,休言聪慧。幅幅云笺,洒满数行清泪。罗襟长把秋兰佩,一声声、歌断山鬼。况禁病里。年光去也,只添憔悴。
戏作家酿二首。宋代。苏辙。我饮半合耳,晨兴不可无。千钱买一斗,众口分须臾。月俸本有助,法许吏未俞。愍愍坐相视,馋涎落盘盂。颍潩旧乏水,粳糯贵如珠。今年利陂堨,碓声喧里闾。典衣易锺釜,入瓮生醍醐。欢欣走童孺,左右陈肴蔬。细酌奉翁媪,余润沾庖厨。诘朝日南至,相戒留全壼。一家有喜色,经冬可无沽。莫怪杜拾遗,斗水宽忧虞。
梅林书屋。元代。丁鹤年。陆郎好修士,读书梅屋下。冰雪共清寒,风月同潇洒。弹琴聊对花,调鼎须待实。岂无松竹交,岁晚为三益。
满庭芳(忆庐山)。宋代。晁补之。欲买庐山,山前三亩,小桥横过松间。变名吴市,谁认旧容颜。最好栖贤峡外,应自此、都隔尘寰。人稀到,壶中化国,光景更堪闲。无心,求至道,柴门闭了,饱睡甘餐。幸儿成孙长,为扫家山。若问它年归去,蓦地也、双桨来还。愁难会,清风万壑,高处正跻攀。
过王濬墓。唐代。罗邺。埋骨千年近路尘,路傍碑号晋将军。当时若使无功业,早个耕桑到此坟。
恭题理斋年伯爱吟草 其三。清代。戴璐。马革平生志已偿,招魂何路向蛮方。桐乡父老还流涕,岁岁传芭酹桂浆。
西江月。元代。侯善渊。寂静茅庵潇洒,危峰密锁烟霞。朝阳轩外一枝斜。待客清茶淡话。默坐然净洁,不占半点尘沙。冰台心似白莲花。长在西江月下。
丁卯清明约邓致道游阳华。宋代。李长庚。我来挈挈倦尘沙,下马无心更忆家。不怨客中逢熟食,只知玉里是生涯。花边顿觉春光老,柳外还惊日脚斜。甚欲与君寻胜去,何妨着脚到阳华。
送圆上人之龙舒。宋代。释正觉。赤头老师无拣择,潜峰染翠吴塘碧。明明万法入齐观,豁净丝毫元不立。
返乡居遭雨总角旧友留餐四首 其四。清代。陈忠平。言在酒中言岂虚,藏山约待十年馀。算来都是清狂种,脱落形骸鹤不如。
读史 其九。清代。殷岳。仲事家人产,阿濞老农儿。福与祸相倚,泽麋蒙虎皮。江湖错襟带,俨尔锡介圭。盐铁即山海,为问自何谁。不思庇本根,乃欲披其枝。孽匪降自天,六竖同蚩蚩。衅虽由博局,几杖失之慈。
癸未御前帖子三首。宋代。曹勋。中原久已困膻腥,攻守知惟断乃成。便有戎酋归圣化,甘泉应得慰皇情。
寄题王阮亭西城别墅十三咏 其一 石帆亭。清代。陈恭尹。大壑有藏舟,兹帆负而走。不觉动波涛,但见移星宿。寄谢济川人,清风在岩岫。
雨夜达旦为蛙所聒。宋代。宋庠。万数噜蛙暑雨天,此声何必问憎怜。周公忍事肠三斗,寄怒犹烧牡菊烟。
同平子君玉玩月。明代。李之世。中秋悬雨夕,月色可能同。素魄微亏晕,流光澹写空。连溪蘸一碧,鉴叶皎千丛。清景谁延赏,高台习习风。
梅林分韵得旧字。宋代。杜谨言。竹村喜纡徐,江云迷昏昼。踟蹰马上语,嫩寒入衣袖。天公惜梅花,破腊开未就。端待使君来,春风本依旧。一樽既相属,勿辞作诗瘦。明年用和羹,请为使君寿。
偶成。宋代。韩淲。闲多乏交游,生晚欠知友。栖迟强逢迎,汩没惮趋走。几年荒野外,已觉安井臼。一旦朝市间,时亦泥杯酒。纷纷夸毗儿,落落穷独叟。由来事箪瓢,岂是厌升斗。湖波风泛莲,野岸日移柳。为问吴山头,何如楚溪口。
春秋战国门。叔向。唐代。周昙。重禄存家不敢言,小臣忧祸亦如然。明开谏诤能无罪,只此宜为理国先。
村居寄张殷衡。唐代。白居易。金氏村中一病夫,生涯濩落性灵迂。唯看老子五千字,不蹋长安十二衢。药铫夜倾残酒暖,竹床寒取旧毡铺。闻君欲发江东去,能到茅庵访别无。
过洛阳故城。明代。郑岳。伊阙山高伊水清,洛阳形胜旧曾名。累朝遗迹今俱尽,断堑荒郊只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