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插秧》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中文译文:
种植密密麦苗移开稀疏的绿色地毯,
行间泛起清浅的白色纹路。
谁知道这些细细的青草,
其中却隐藏着丰收年份被破坏的声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作品,通过描绘插秧的场景,表达了对农业劳动的思考和对丰收的期盼。
首先,诗人描述了插秧的过程。他用“种密移疏绿毯平”一句描绘了农民们在田间按照一定的间距种植麦苗,形成了一片绿色的地毯。这里的“密密”和“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示了农民们有序地进行耕作的场景。
接着,诗人提到了“行间清浅縠纹生”,用“清浅”的白色纹路来形容麦苗之间的间隙。这里的“縠纹”指的是麦苗间的细小纹理,展示了细腻的描写技巧。
最后两句“谁知细细青青草,中有丰年击坏声!”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细细青青草”这一形象描写,表达了对农作物生长的关注与期待。然而,隐含其中的“中有丰年击坏声”,却暗示了意外情况的发生,可能会破坏丰收的希望。这种对未知命运的担忧和忧虑,让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忧伤和深意。
总体而言,诗人范成大通过对插秧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对农业劳动和丰收的思考和期盼,并通过意外的暗示展现了对未来命运的忧虑。这首诗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对比,使读者在欣赏诗意的同时,也能体味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荆州亭入朝。唐代。张说。巫山云雨峡,湘水洞庭波。九辨人犹摈,三秋雁始过。旃裘吴地尽,髫荐楚言多。不果朝宗愿,其如江汉何。
折桂令。元代。元无名氏。叹世间多少痴人,多是忙人,少是闲人。酒色迷人,财气昏人,缠定活人。钹儿鼓儿终日送人,车儿马儿常时迎人。精细的瞒人。本分的饶人。不识时人,枉只为人。
汤阴道中。元代。杜瑛。城连蔓草就陂陀,匹马玄黄两鬓皤。兔穴废场新事改,燕巢老树旧恩多。嵇林鬼物防直棘,羑水天风鼓恨波。顾我本非尘土客,云山随意听高歌。
吉安逆旅作。近现代。钱钟书。听雨居然此亦缕,潇潇心上合添秋。空因居独生深念,未为闲多得小休。清苦数峰看露立,蒸腾一突对冥搜。眼前风物无堪恋,强挽诗人七日留。
西江月。元代。胡祗遹。晚食甘于粱肉,徐行稳似轩车。直须朝暮苦驰驱。指望凌烟高处。前日丰碑旌表,今朝贬窜妻孥。喜为正直怒奸谀。自古忠臣良苦。
上汪内相。宋代。黄公度。天意恢炎历,星躔降昴精。典刑存大雅,领袖属名卿。出入三朝旧,青冥万里程。磨铅周太史,视草汉承明。词采今宗匠,艰危急老成。邃旒方侧席,高纛尚专城。卜筑鄱阳外,悬弧晋水清。先君桃李荫,比屋裤襦声。昼永黄堂梦,春晴绿野耕。日边稽召节,幕下及称觥。盛业期伊吕,脩龄颂老彭。一麾难久借,四海欲休兵。
立春祀太乙。宋代。晏殊。华灯明灭羽衣攒,翠柳萧森矮桧寒。千步回廊绕金殿,水苍瑶佩响珊珊。
赵郡王施斗綵法被荐女因为说偈。宋代。释居简。倚福修慧,深丹浓翠。倚慧修福,砌锦层縠。福慧两全,众彩明鲜。紫不乱朱,缟不碍玄。惟茜惟碧,参鳞差翼。空王座上,一片如织。善哉命妇,巧思精究。劝化诸女,如出一手。惟此命妇,诸善女人。于寿域中,克康克宁。女子有行,归宁母家。载殒淑身,发明心花。
赠柯遂卿一首。明代。刘基。雷霆蛰神威,妖蜃跃海滨。将军战败死,玉帐空无人。腥涎之所被,蛭螾皆蛇鳞。天弧不张弦,民情曷由申。县讲亦令典,奉行在明仁。谁令奸宄徒,并缘逞顽嚚。俄然齿发躯,化作豺狼身。剽金既无畏,况复枉平民。壮哉柯夫子,义气冲九旻。曳裾公府门,抗论回星辰。坐令霜雪间,朽骨生阳春。晲视夸毗儿,精魂散飞尘。我忽耳闻之,肝胆张轮囷。安得似卿辈,落落千百人。出应休明时,翊赞皋陶臣。旌别鸾与枭,再使权衡均。上天意茫茫,感叹空悲辛!
自然斋诗为周原夫作 其一。明代。乌斯道。廿载游江海,拂衣归故宅。故旧半凋零,存者头已白。相见虽可悲,亦足慰寥落。有酒各招邀,慷慨谈夙昔。
翡翠图二首 其二。明代。罗玘。得鱼休向莲茎啄,恐涴莲房带蒂腥。犹胜羽毛或遗落,著人冠上得人惊。
落花三首。宋代。廖行之。春深处处有花妍,已觉春工兴浩然。投晓凭栏枝上看,飘零赢得舞容翩。
大雪独留尉氏。宋代。苏轼。古驿无人雪满庭,有客冒雪来自北。纷纷笠上已盈寸,下马登堂面苍黑。苦寒有酒不能饮,见之何必问相识。我酌徐徐不满觥,看客倒尽不留湿。千门昼闭行路绝,相与笑语不知夕。醉中不复问姓名,上马忽去横短策。
晋·庾楼。唐代。孙元晏。江州楼上月明中,从事同登眺远空。玉树忽薶千载后,有谁重此继清风。
阻风曲罐子矶作 其一。明代。杨慎。峭石惊矶横浦口,朔风半夜蛟龙吼。一枕波涛万里心,江水客愁谁浅深。
由水坪宿寻甸与额观文明府夜话。清代。严遂成。满林霜果落缤纷,二月花红正夕曛。山与云依相慰藉,水因石阻得声闻。兵锋险道窥南户,戍火严城驻北军。容易时清君坐啸,当年滇蜀此平分。
浮丘社怀赵太史 其二。明代。区大相。紫气朝来满近关,千秋名胜在人间。杯前霞绕卢敖杖,海上涛飞葛令山。珠树岂曾吟落叶,丹砂聊得驻春颜。玉笙吹罢邀明月,又见孤城一鹤还。
七夕。金朝。元德明。天河唯有鹊桥通,万劫欢缘一瞬中。惆怅五更仙驭远,寂寥云幄掩秋风。
歌元丰五首。宋代。王安石。湖海元丰岁又登,稆生犹足暗沟塍。家家露积如山垄,黄发咨嗟见未曾。
答梦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见寄。唐代。白居易。南国碧云客,东京白首翁。松江初有月,伊水正无风。远思两乡断,清光千里同。不知娃馆上,何似石楼中。
希韦子歌。元代。黄镇成。希韦子,自说平生住旴里。长身如鹤在鸡群,丰颔脩髯两颧起。苍然神观九旬馀,老眼虽明不读书。平生作赋擅今古,勇猎阵马飞天吴。海坛河上欧冶子,闻猿放鹤云台图。惊涛激石下众壑,岩㠂磊碨相撑扶。东方千牍写未毕,太白万言词愈出。海上一官清俸薄,老气如虹终不屈。归来至死一毡寒,至今遗墨留人间。呜呼断圭残璧谁能惜,秪有吟魂招不得。
小金莲。明代。杨循吉。黄金小朵烂光辉,曾近雕阑照绣衣。几度醉看花上月,绝胜宫烛夜深归。
踏云行。金朝。长筌子。无相形容,灵明心手。清虚岸上栽金柳。剪除魍魉跨鹪螟,希夷俯啸空山陡。劫外飞腾,妙中行走。杳冥乡里寻知友。饮馀恬淡醉真风,乾坤旷朗绝纤有。
松村访傅青主先生。明代。刘体仁。城外好风日,骑驴投谷口。双塔出深松,历村翻在后。既涉石子溪,乃望岩间牖。柴门过樵牧,试问在家否。野色照须眉,下阶笑执手。生平良内愧,出言犹色忸。泪睫述家门,呼儿具杯酒。泛爱答夙心,所言皆师友。移情纵谈谐,遂忘风尘久。日暮徒依依,中心亦何有。
次善卿杂诗五首。宋代。陆文圭。东坡议举子,有类候虫鸣。退之讥诗人,谓作苍蝇声。制策直而核,聊句新且清。自作复自讥,持论终未平。无人解此意,起我怀古情。
浦湘曲(为金坛教谕干寿道考满怅词)。宋代。蔡士裕。功名早。步武青云缭绕。斯文近有成效。绛纱拍拍春风满,香动一池芹藻。瓜期到。便勇撤皋比,此去应光耀。立登枢要。向红药阶前紫薇阁,管不负年少。
赐方教授诗(三首)。清代。朱椿。伊昔开东阁,相看眼独青。文章奏金石,衿佩睹仪刑。应世游三辅,焉能困一经。前星垂炳耀,染翰侍彤庭。闻说眼空天下士,只疑身是洛阳人。少年有学谈仁义,高论无惭问鬼神。九载之官看教育,万言诣阙听敷陈。曳裾已在长沙日,知己相逢此志信。四十虽闻不动心,平生富贵岂能淫。屡蒙论荐来天禄,自负文章入翰林。养望也须添白发,观光仍遣教青衿。河间好古嗟予慕,多士从游爱子深。
小重山。唐代。无名氏。天际春来都为君。依稀丹萼动,泛红云。恼人天气近黄昏。霜月底,山麝斗微薰。标格自天真。寿阳仙骨瘦,玉无纹。芳容临鉴洗馀醺。双蛾稳,花面两难分。
端平三年春帖子词·贵妃阁。宋代。洪咨夔。象应轩龙次,恩承帝座光。燕坛风澹荡,蚕馆日舒长。
七夕。明代。薛蕙。七夕新秋节,双星旧会期。鹊桥贪渡早,凤杼畏抛迟。月下闻仙佩,云中望翠帷。长门当此夜,定自泣蛾眉。
送周天和学谕以次十一人赴省试。南北朝。邹浩。日月交光万国同,群英无复叹途穷。长松竟拔徂徕雪,骏马争驰冀北风。黄卷论心窥圣域,青云携手赴王功。归来协气充闾里,好是邦人识頖宫。
寄石泉云间明府叔。宋代。陈必复。卧念相从乐,杜门岑寂中。曙窗报晴色,寒叶语秋风。别去诗难稳,愁来酒易空。相看渚数驿,好为寄书筒。
寄题道州月岩和钱使君。明代。卢龙云。空山圆月挂岩阿,光霁由来此地多。近水楼台开宝镜,广寒宫阙傍银河。乌啼绕树疏星晓,兔魄当杯浊酒歌。坐久天香云外落,玉笙几度醉嫦娥。
时兴。唐代。杨贲。 贵人昔未贵,咸愿顾寒微。及自登枢要,何曾问布衣。平明登紫阁,日晏下彤闱。扰扰路傍子,无劳歌是非。
正月初四后十余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元代。方回。夏日客此楼,买冰敌炎暵。沍寒不买冰,辍费用买炭。冰炭役浮生,倏忽凉燠换。故山饶甘泉,落叶足炊爨。曷不归去来,作此琐屑叹。
寄梁药亭太史。宋代。何绛。微风起阿阁,朝日映窗虚。正有词臣在,閒观中禁书。风流追晋代,翰墨过黄初。早晚承天诏,园林非久居。
仲秋之八日睹云台观冲观大师北轩群花盛开。宋代。韩琦。春早凡花百种荣,秋芳能得几多名。仙家八月灵葩发,不与寻常俗艳争。
忆萝月(寓清平乐客盱江,秋夜鼓琴,思故山作)。宋代。张辑。新凉窗户。闲对琴言语。弹到无人知得处。两袖五湖烟雨。坐中斗转参横。珠躔碎落瑶觥。忆著故山萝月,今宵应为谁明。
暮春用寒字韵二首 其一。元代。赵秉文。柳阴彩舰系朱栏,楼外鞦韆搭画杆。祓禊人归池馆静,吹花风急皱波寒。
纪见。元代。李士瞻。榕树根垂荔叶齐,绕檐宿雾绿初迷。鹧鸪啼彻山头雨,午梦醒时日正西。
得吼万琼州信。明代。释函是。海外行人少,艰难远寄书。兵荒千里外,存殁九年馀。目尽无飞雁,天长只敝庐。徘徊山日下,一倍惜居诸。
高阳台五首 其一。清代。李慈铭。绛蜡凝榴,香绵卷絮,满天梅雨初飘。潞水盈盈,故人争趁归桡。客中已自伤摇落,况河梁、抒袂魂消。只相思、月堕空墙,酒醒荒郊。山阴此日真如画,有林霏匝岸,水绿平桥。扇影衣香,蘋风十里吹箫。啼鹃歇后闻啼鴂,怎紧心、不溯江潮。漫登临,夕照金台,冷落前朝。
三谒庞士元墓 其三。清代。杨潮观。三尺孤坟幸未平,筑台应可对怀情。书生只解风流梦,赢得啼猿有四声。
水调歌头 游武夷和罗庆 武夷山志卷十五。明代。唐桂芳。武夷最佳处,晴气碧于蓝。远瞻崖壑溪曲,六六与三三。莫问尘生沧海,休叹鹤归华表,好景且容探。铁笛破龙睡,黑雨满深潭。笑神仙,留蜕骨,阅空岩。几人蹭蹬不遇,太史滞周南。最好擅场老子,笔底文章如许,何必事清谈。暂憩桃花下,白马税飞骖。
中秋席上。宋代。韩琦。去年西洛过中秋,正怯清光刺病眸。此夜北都逢好月,喜延嘉客上高楼。真居自与风尘绝,雅句须穷造化搜。但引流霞歌白雪,岂殊身在广寒游。
湖州歌九十八首。宋代。汪元量。邵伯津头闸未开,山城鼓角不胜哀。一川霞锦供行客,且掬荷香进酒杯。
邵武道中忆华首老人。明代。释函是。澄潭孤月自姗姗,永夜无人照影寒。亲忆吾师真面目,回头秖在刹那间。
永宁遣兴三首。宋代。张耒。国破空陵墓,时移改要冲。人随幽谷路,县隐乱山峰。零落荒祠树,悠扬晚寺钟。犹传仙旧隐,跨鹿有遗踪。
送汤少瞻见疏寮。宋代。释居简。而翁扣竹扃,拈出两诗新。凉柄骎骎置,秋檠隐隐亲。年劳须制胜,日益是刊陈。翰长渊源地,山阴试问津。
题林德夫乐丘 其二 望海苍岩。明代。佘翔。高蹈营丘壑,林峦骋目初。峨眉云变幻,海气直凌虚。
立春日。明代。边贡。多病逢春笔懒拈,草堂高枕病垂帘。故人恰送鱼酒至,野老不愁年岁添。冉冉雪云虚照水,晖晖晴日乍经檐。衔杯自笑还成醉,吏隐谁能得两兼。
过鹿皮子小玄畅楼。元代。李裕。隐君昔向金华住,坐爱双溪八咏楼。别起危檐更萧爽,未应前哲独风流。空山明月定谁好,野水閒云亦自秋。他日相从问清静,便须乘兴到林丘。
泛黄河自宁夏达包头镇舟行杂咏 其四。清代。俞明震。冲沙两岸风,舟疾欲浮空。草色不成绿,柳条才吐红。意中有春日,身外即鸿濛。磴口鸡鱼贱,传闻西道通。
七娘子。唐代。无名氏。暖律未回春时候。向旧根、腊底红先透。玉有冷香,粉无纤垢。更饶雪里还清瘦。琳宫拟诏风流守。任折来、深醮金杯酒。欲赏一枝,樽前为寿。愿公归作调羹手。
以鲁直露湿何郎试汤饼为韵赋酴醾七首 其六。宋代。舒邦佐。昨日落酒杯,引我卧醉乡。对午犹未醒,支颐听煮汤。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宋代。释祖钦。晷影推移线日长,无言童子自商量。虽然不是神仙药,海止传来第一方。
游城山国清塘。宋代。郑耕老。涌金门外尽菰蒲,四月行人客上都。六月国清塘上望,依稀身更在西湖。
代陈季若上张帅。宋代。林光朝。欲将玉律播平康,长见单于拜未央。相国正须如治郡,春风随处有甘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