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梅花山茶》
月淡玉逾瘦,
雪深红欲燃。
同时不同调,
聊用慰衰年。
中文译文:
月色淡如玉,更显得寂寞瘦弱,
雪深处的红色仿佛要燃烧起来。
虽然同时出现,却有着不同的美感,
只是为了让我在衰老的岁月中稍感安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梅花山茶》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作品。诗人以梅花和山茶花作为意象,表达了对岁月流转中光阴易逝、人事易变的感慨和思考。
首句"月淡玉逾瘦"以淡雅的月色来描绘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脆弱。诗中的"玉逾瘦"形象地表达了月色的苍白和纤细,传达出一种凄美的情感。
接着,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将雪深处的红色与淡雅的月色相对照,以"雪深红欲燃"来形容山茶花的艳丽和热烈。这里的"红欲燃"表达了山茶花的热情奔放,形成了与前句月色的对比,凸显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两句"同时不同调,聊用慰衰年"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抚慰。诗人认识到人生中同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境遇和情感,只是为了在衰老的岁月中找到一丝慰藉和安慰。这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身处境的认知,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和对光阴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范成大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的短暂感到的思考。通过对梅花和山茶花的描绘,诗人展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残忍,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珍惜和对人性的理解。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传递着深远的人生哲理。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妓人残妆词。唐代。施肩吾。云髻已收金凤凰,巧匀轻黛约残妆。不知昨夜新歌响,犹在谁家绕画梁。
奉陪韩魏公燕王氏园亭席上赋诗留题二首。宋代。强至。滏阳宾客摆尘羁,一笑名园万事遗。细草幽花多自种,閒云静月最相宜。乡人乘暇就携酒,野客寻春来赋诗。白发朱衫犹幕府,南归已觉十年迟。
置水仙种於瓦盆中、覆以泥、花放赋此赏之。近现代。钱钟书。玉润金明绝世妆,参差顾影画屏傍。重帷曲室温黁火,不假风来自送香。
送郭秀才归金陵。唐代。周贺。夏后客堂黄叶多,又怀家国起悲歌。酒前欲别语难尽,云际相思心若何。鸟下独山秋寺磬,人随大舸晚江波。南徐旧业几时到,门掩残阳积翠萝。
和于府尹景瞻游金山寺诗八首 其四。明代。程敏政。潮落春江倚棹时,一番登览动遐思。长空去鸟人间世,独树危亭画里诗。铜镜未须惊白发,玉壶多遣系青丝。醉来不惧苍苔滑,踏遍南坳与北涯。
减字浣溪沙/浣溪沙 其十四。宋代。贺铸。清浅陂塘藕叶乾。细风疏雨鹭鸶寒。半垂帘幕倚阑干。惆怅窃香人不见,几回憔悴后庭兰。行云可是渡江难。
送顾光远赴广东行省郎中。元代。王行。嘉谟翊新命,昭代人文熙。选职从要津,分司奠南维。番禺隔星纪,雄藩控华夷。方伯古诸侯,赞画郎署资。所以藉异才,弼亮符休期。养士负材器,抚民息疮痍。炎瘴千里清,雨泽三春施。故乡别宿契,去去当其时。丈夫贵有为,讵作儿女悲。停杯赠马策,高翔粲容仪。何必守章句,终年困蓬藜。
次韵徐宰题岳王祠。宋代。方岳。杀气犹缠岳字旗,秋风铁马已南归。和之一字误人国,今且百年遭祸机。白骨自荒公论在,青山良是物情非。羊腥犬秽长陵土,泪落囊封御笔依。
建康层楼。元代。王冕。层楼危构出层霄,把酒登临客恨饶。草色不羞吴地短,雁声空落楚天遥。江山如画知豪杰,风月无私慰寂寥。六代繁华在何处?败红残绿野萧萧。
题画 其一。清代。丘逢甲。玉带犹留此结缘,金山楼殿耸云烟。何当自碾龙团饼,来试江心第一泉。
和柳子厚诗十七首 其十三 寄江彦文纬。宋代。程俱。往追双玉人,芒屦踏岩谷。阿咸今独往,宰上森拱木。公来定何时,旧唱犹能续。寻壑复穿云,仙山看飞鹿。
清明呈馆中诸公。明代。高启。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赠别叶审言。元代。黄溍。昔人称好士,乃有黄金台。黄金亦何物,顾用骄贤材。叶生被短褐,志力何雄哉。北走叫阊阖,红云指崔嵬。终焉无苟售,自保同婴孩。车服非吾荣,黄金直浮埃。十年今何官,茅屋歌苍苔。岂无琅玕树,凤飞故低佪。一朝脱身去,欻观云路开。叶君善自爱,往矣无嫌猜。迷邦古所诮,岂弟贵不回。愿言吐奇胸,落落排风雷。尚念穷贱者,衡门守蒿莱。
绝句十首 其六。宋代。郑思肖。一叶飞秋万树寒,行吟憔悴倚栏干。渊明只忆晋朝事,满眼黄花泪不乾。
人日偶兴。明代。管讷。宦游江汉十经春,白发东风镜里新。千里此身长在客,一年今日又逢人。雨中柳色黄犹嫩,冰后湖光绿更匀。藩府官閒如化国,不知谁是葛天民。
采莲曲。宋代。俞君宣。小姨学采莲,两腕白于雪。花色妬缃裙,瓣瓣红如血。西邻小姑亦采莲,隔岸徒闻语笑喧。从来不相识,相呼好并船。停桡花下勤把手,他年何处投箕帚。苦乐参差不可言,此日花开得来否。难割藕丝肠,怕逢游冶郎。归去风吹小簟凉,时闻花外香。
峡州送清彻上人归浙西(一作送清江上人归东林)。唐代。李频。风涛几千里,归路半乘舟。此地难相遇,何人更共游。坐经嵩顶夏,行值洛阳秋。到寺安禅夕,江云满石楼。
三代门·夷齐。唐代。周昙。让国由衷义亦乖,不知天命匹夫才。将除暴虐诚能阻,何异崎岖助纣来。
行路难七首 其一。元代。郭翼。赠君葡萄之芳醇,璚瑰玉佩之锵鸣。昆吾鹿卢之宝剑,空桑龙门之瑟琴。红颜晖晖不长盛,流光欺人忽西沈。愿君和乐兮欣欣,听我长歌行路吟。不见陆机华亭上,寥寥鹤唳讵可闻。朝愁不能驱,暮愁不可处。中区何陕隘,乘云汗漫瑶之圃。爰从王母访井公,复约元君谒东父。灵桃花开银露台,玉文枣熟青琳宇。我愿于焉此中息,锡以遐年永终古。
别何员外。唐代。元结。谁能守清躅,谁能嗣世儒。吾见何君饶,为人有是夫。黜官二十年,未曾暂崎岖。终不病贫贱,寥寥无所拘。忽然逢知己,数月领官符。犹是尚书郎,收赋来江湖。人皆悉苍生,随意极所须。比盗无兵甲,似偷又不如。公能独宽大,使之力自输。吾欲探时谣,为公伏奏书。但恐抵忌讳,未知肯听无。不然且相送,醉欢于坐隅。
徽庙蟹图。明代。陈琏。艮岳风高天已秋,闲将缣素写蝤蛑。自从远狩黄龙后,还忆横行介士不。
题朱象玄小猕猴。明代。王世贞。南中荣木食,怜尔滞长安。幸托王孙号,羞带楚人冠。意轻全欲窜,毳弱未禁寒。宁无离群叹,得食暂成欢。
百折千盘鸟道通,到来平地坐芙蓉。岚封石磴层层锁,画列银屏面面峰。
榻近星河疑犯斗,云连衿枕梦从龙。寥寥下界遥相隔,只听天鸡当曙钟。
宿乳源均丰馆在五岭最高处冱寒特甚春有积雪人呼为小北京顶平敞四匝烟村然贫苦不堪言矣二首 其一。明代。邓云霄。百折千盘鸟道通,到来平地坐芙蓉。岚封石磴层层锁,画列银屏面面峰。榻近星河疑犯斗,云连衿枕梦从龙。寥寥下界遥相隔,只听天鸡当曙钟。
江都平解严诗。南北朝。谢庄。肃旗简庙律,耸钺畅乾灵。朝晏推物泰,通渥抃身宁。击辕歌至世,抚壤颂惟馨。
题张溪云画竹。明代。王汝玉。唐人画竹推绝伦,辋川真为竹写神。笔端抽出钩锁法,片片剪落湘云春。澄清亦得此君意,金错刀成世争贵。数叶萧疏玉一枝,凤毛龙角誇雄丽。张君画竹何人传,落墨往往宗辋川。佳人天寒翠袖薄,满堂飒飒生风烟。平生跌宕不羁迹,尤与此君情莫逆。大娘剑器张颠书,奇妙自与常人殊。兴来大叫数纸尽,赤手探得骊龙珠。君今骑鲸蹑云衢,百年真迹绝世无。尔从何处得此图,重价自合倾名都。我来为尔赋长句,诗成总是江南趣。醉挥如意按节歌,不知击折珊瑚树。
寄洞元师。宋代。郑獬。一尊聊寄洞元师,既到山中春未迟。料得醉眠岩石上,晚风零落小桃枝。
酬王钦佩见怀之作。明代。顾璘。长忆西邻海雪庄,主人从宦日徜徉。穿花跨马趋东省,斸笋烹鱼上北堂。静室幽兰无限意,小山丛桂几回芳。天涯逐客归期远,岁暮怀君枉断肠。
柳絮三首 其二。清代。费墨娟。曾向章台舞细腰,而今减却旧丰标。可怜片片玲珑玉,乱逐东风过小桥。
望西山。五代。修睦。积翠异诸岳,令人看莫休。有时经暮雨,独得倚高楼。云外僧应老,林间水正秋。到头归隐处,岂在问嵩丘。
九日送酒与朱元晦。宋代。韩元吉。老大相望寄一州,故人鄙我倦追游。应知命驾无各里,惆怅山堂暮雨秋。
和实之读邸报四首 其一。宋代。刘克庄。祝鮀非是佞,莒仆未为凶。鬼谷从横舌,终南诡秘踪。断无麟在薮,独有鼠穿墉。千古谁俦匹,依稀似敬宗。
五子篇 其五 广陵宗臣。明代。王世贞。伊人璠玙彦,履盛无婴躬。岂鲜盈门轨,匪其径寸衷。为寿不在年,千秋以为终。斯道苟不芜,排卫当谁功。沉沦知夜光,鸿鹄高天风。枉矢射彭城,逸劲饮石梁。谁谓汉哉广,裹糇航扶桑。竦身太华颠,群途杳茫茫。
送盛斯徵赴长沙。明代。徐祯卿。昔愁越巂千峰仄,转入巴渝万里赊。岂料圣恩怜贾谊,犹烦佐郡出长沙。蛮中瘴远三湘水,江畔春逢十月花。遥听岳阳楼上笛,可能回首忆京华。
挽戴主簿。宋代。刘宰。妙年笔势已飞扬,便合收功翰墨场。黄甲未容登上第,青衫聊用慰高堂。一同簿领棠犹在,三迳归来菊未荒。下榻忍思畴昔事,送车空忆水云乡。
庚子元旦 其一。明代。卢若腾。庚子生来花甲匀,今朝庚子又回春;轮翻岁月催人老,鼎沸乾坤值我贫。清浊案中防别案,菀枯身外觅真身。黄金青史都无用,惟有灵明足自珍。
南山除夜。宋代。曾几。薰风吹船落江潭,日月除尽犹湖南。百年所已度强半,十事不能成二三。青编中语要细读,蒲团上禅须饱参。儿时颜状听渠改,潇湘水色深挼蓝。
寄李简夫宫使五首。宋代。苏泂。归来手接一封书,累幅春冰字字珠。便欲篮舆从此去,好风吹过烛溪湖。
杂诗 其三。清代。顾植。日夕登高楼,矫首瞩寰宇。寒暑递佳迁,中处皆逆旅。独雁无长鸣,秋林多宿雨。揽衣起徘徊,无言倚南户。青阳不长在,春华已尘土。何以写我忧,横琴不成抚。
海口防堵又兼乡征并查罂粟花 其一。清代。朱煌。宦海无如俗吏忙,肩舆周历四乡仓。追呼已竭风尘力,近又新添查米囊。
小酌感春邀坐客并赋。宋代。宋祁。林下复池边,其如春暮天。花仍无数落,柳亦第三眠。强饮非能剧,狂歌不取妍。流芳何与事,只是自怊然。
偶题渔樵图各一首示知己者 其一。明代。杨巍。终日江头坐,临流非羡鱼。狂澜嗟未倒,愁思竟何如。
秋莲一律为龙玄珠先生赋。明代。邓云霄。栽迟已叹过芳年,却喜秋深色更妍。浥露凌波怜独立,红绡绿袖自婵娟。飘香暗袭芸窗客,耐冷宜逢桂阙仙。知是灵根分玉井,惯临西岳傲金天。
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扫松灵石晚步松下怆然有怀。宋代。谢直。先公为直言,蔡林古无书。家贫卖窗箔,编箨聚所馀。取之写文字,琐细行虫蛆。遂令后奕世,衣冠出门闾。今为搪政孙,学与不学欤。
游顾玄言二泉山亭二首 其一。明代。黎民表。尘土梦初醒,招寻得此亭。泉分双井练,楼入四山青。倚树方成偈,烹茶旧续经。异时鸡黍约,风竹细来听。
虎图。明代。徐庸。泰山猛虎居□深,爪牙如戟须如针。咆哮一声动岩壑,百兽落胆人寒心。前峰后岗日来往,空谷阴深子频养。血腥洒地啼伥魂,鹊噪悲风惨林莽。渡江渡河闻昔时,仁心一至能驱除。三殇曾起仲尼叹,人间苛政将何如。古来真假势同恶,将军欲射弓矢落。负嵎独立谁敢撄,冯妇相看定相搏。
和野渡家园杂兴。宋代。卫宗武。幽人非嗜石,适意在嶙峋。万形何足多,一卷未为贫。山奚必泰华,水奚必海滨。藏珠川乃媚,韫玉璞足珍。傥存丘壑意,可障世俗尘。烟霞从此生,自足怡性真。
偶感和百谷先生韵十五首 其八。明代。何巩道。何处繁弦复短箫,独眠江馆意寥寥。春秋塞雁长年客,朝暮江流两度消。入夜花光浮绿鬓,隔帘兰气吐红潮。深愁积恨园难解,谁为题诗一射聊。
夜游宫。宋代。杨泽民。一叶飘然下水。船头转、已行十里。冷落杯盘荐梅子。又经过,岭边村,江上市。那更轻帆底。一路上、翠飘红坠。深夜方眠五更起。说相思,试挥毫,还满纸。
渔家傲。宋代。可旻。檐头。万事到头无益已。寻思只有修行是。若送此心游宝地。还容易。坐观落日当西坠。万顷红光归眼际。眼开眼闭长明媚。此观成时知法味。心欢喜。临终决定生莲里。
菊花天 原无并攒叠语,兹据其馀四首补·。金朝。王哲。此药神功别有华。专翳生命完全。名唤紫金丹。服之一粒,永保康安。宝结三田搬运过,明珠透出泥丸。五彩九霞光共,并攒并攒。捧入仙坛
送高舍人使岭南。宋代。徐铉。西掖官曹近,南溟道路遥。使星将渡汉,仙棹乍乘潮。柳映灵和折,梅依大庾飘。江帆风淅淅,山馆雨萧萧。陆贾真迂阔,终童久寂寥。送君何限意,把酒一长谣。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 其二 佑圣殿。清代。佚名。挺锋镇北阐威权,剪伐魔精正法宣。化育黎民臻大道,安宁家国享长年。
追思旧游寄浙江左时翊参政十绝次草庭都尉韵 其三。明代。程敏政。草满六桥路,依稀放鹤人。道傍修竹里,时见一枝春。
寄别何运判德献移闽宪二首 其二。宋代。杨万里。薄技工奚取,知音一已多。从公日几许,去我意如何。梦里闽山月,吟边楚水波。门阑万珠履,更试岁寒柯。
题阙 其十三。明代。王世贞。汉祖提一剑,西行取天下。所过降名城,畴非背主者。两贤岂相阨,丁公悔其舍。刑赏在须臾,乃复为名假。不然卖国儿,项伯开茅社。宁如我高皇,福寿独褒借。
清明日舟次羊城追念前游偶作。清代。郑献甫。江南客买海南舟,仿佛从军恣远游。杨叶晚风惊冷节,梨花细雨到炎州。岭烟浩荡类移棹,乡树模糊独倚楼。欲向越王台上望,干戈满地使人愁。
甘露寺遭火。宋代。蔡肇。 聚墨魔宫殿,毗岚色界天。劫灰迷狠石,铅水泫铜仙。扁榜无佳句,华榱有胜缘。大江春正碧,白昼岛夷船。
挽黄思忠。宋代。李流谦。千章择一木,工竟不善斲。不如路傍棘,藩圃盗可却。故友心破碎,真宰竟错莫。门生有侯芭,洒涕传绝学。
谢易实甫再惠庐山三峡泉。清代。张之洞。江城炎燥无风,忽有甘泉药病翁。篇酌一家俱满腹,劳人堪傲赞皇公。
彭蠡夜泛。清代。彭孙遹。清浅宫亭水,溅溅百道流。残春风送客,终夜月随舟。野火沈葭苇,遥天挂斗牛。相依有鸥鹭,任意宿汀洲。
寄题僧荣妙胜斋。宋代。沈辽。婉婉江记室,故庐在西陵。畴昔文雅地,何年钟梵兴。越江下朝海,门前绀波腾。苍茫梦笔事,谁似画桥称。世道久蒙昧,至人绝勾绳。名存谁有实,身往复奚凭。万生着动静,其初匪云应。纷然竞其趣,自知远真乘。上人学智者,高谈信能承。知以妙为胜,新题敞相仍。色相不足誇,是境方清澄。行期授记诲,为我比然灯。
清明怀故园。明代。杨基。缕缕轻烟细细风,秋千池馆万家同。高低草色相参绿,深浅桃花各自红。人意尽随流水去,风光都在笑声中。多情白发并州客,坐对西南雪满峰。
临江仙 舟次无锡忆沈遹声。清代。俞士彪。城外钟声听不尽,船头又指龙山。解衣沽酒醉时眠。故乡何处觅,或在枕儿边。却念文园多病后,曾经此地留连。西风流水送华年。后先同作客,游览独凄然。
满江红 登蓬莱阁。。吴佩孚。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浪大作!想当年,吉江辽人民安乐。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到而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权堕,江山如故,夷族错落。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复旧山河!却归来,永作蓬山游,今弥陀。
女道士王昭仪仙游词。宋代。汪元量。吴国生如梦,幽州死未寒。金闺诗卷在,玉案道书闲。苦雾蒙丹旐,酸风射素棺。人间无葬地,海上有仙山。
红绣毬。清代。孙元衡。玲珑煖玉更施朱,锦绣成团缀几株。绛雪即今零落尽,馀枝犹是小珊瑚。
团山登望。明代。李梦阳。团山当县口,石壁对朝饶。日静湖波敛,天低岛色遥。风云馀霸气,吴楚混前朝。秋水年年落,英雄恨不消。
郊园省水二首 其一。明代。李梦阳。莫辨田园路,聊遵水国游。物情真困雨,吾道本沧洲。避泞纡寻径,逢深屡借舟。草玄亭好在,坐数自来鸥。
二鹊救友。清代。佚名。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雏将出。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未几,一鹳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盖二鹊招鹳援友也。
为徐进士天隐赋辟谷和吟。宋代。卫宗武。物盈宇宙皆有穷,一气先天常浩浩。荣华富贵能几何,百岁光阴如电扫。开闢由来莫几年,圣哲英雄骨俱槁。勋名盖世文瑞时,岂若玄玄穷徼妙。古仙率多山泽癯,方平通经后从老。伯阳隐士著参同,援述宣尼辞可考。人身口腹乃大患,举世凡夫为此恼。厚味腊毒尤伤生,甘旨肥醴偏害道。学仙万虑要屏除,有累俱为方寸扰。希夷辟谷功始成,抱朴休粮法宜效。所以丹丘诸羽人,莫不餐松茹灵草。谁云不食胃徒空,入道门衢此为要。天隐良士工词章,经传百家仍探讨。孰知搞志乃松乔,浊利浮荣非所好。年当强仕舍壮图。勇辞馆餐栖窈窱。欲仁仁至天所资,道藏仙方过鸿宝。卫生有药可忘饥,不愁煮字那能饱。一从易置冰玉肠,不假青精颜色好。会驱乾马及坤牛,捕虎擒龙归鼎灶。易骨洗髓由此基,三岛十洲轻可到。纵未能尝方朔桃,亦须先致安期枣。世儒悉被客尘迷,志在衣锦而食稻。惟群高蹈出凡流,见谓秋阳同皜皜。
戏题杏花柳枝画扇,送虞笙之葵阳。清代。丘逢甲。故园莺燕杏花时,又向离筵折柳枝。愁绿怨红春满眼,锦帆南去倍相思。
池州废林泉寺。唐代。杜牧。废寺林溪上,颓垣倚乱峰。看栖归树鸟,犹想过山钟。石路寻僧去,此生应不逢。
苏幕遮 赠于道友。金朝。王哲。要修行,须发愤。除了忧愁,破尽情怀闷。□仗慧刀挥五蕴。劈开双关,稳稳成三分。没商量,休厮问。只把前篇,日日频搬运。好向家中搜土粪。拨见明珠,携入清凉郡。
相和歌辞·王昭君。唐代。董思恭。琵琶马上弹,行路曲中难。汉月正南远,燕山直北寒。髻鬟风拂散,眉黛雪沾残。斟酌红颜尽,何劳镜里看。
送聪禅人。元代。梵琦。出门步步清猋起,一棹铁船三万里。大鱼刚被小鱼吞,缩却龙头展蛇尾。未到中原俱历遍,浙山如黛江如练。临风侧耳听乡谈,故国依然海西岸。
奉和皇帝上( 一作丘 )礼抚事述怀应制。唐代。陈子昂。大君忘自(一作物)我。应(一作膺)运居紫宸。揖让期明辟。讴歌且顺人。轩宫帝图盛。皇极礼容申。南面朝万国。东堂会百神。云陛旗常满。天庭玉帛陈。钟石和睿思。雷雨被深仁。承平信娱乐。王业本艰辛。愿罢瑶池宴。来观农扈春。卑宫昭夏德。尊老睦尧亲。微臣敢拜手。歌舞颂维新。
过画龙天始明。元代。方回。落月犹馀彩,荒村已几过。店明灯透壁,石响马升坡。起早寒多嗽,忘劳暗自歌。老夫亦小憩,霜重手频呵。
分得钱塘候潮送客还温州。明代。郑文康。钱塘江流平似掌,云散海门潮未上。村鸡啼遍四郊声,淡月疏星尚微朗。帆樯满目纷如麻,候潮同坐江头沙。近郭钟声识僧寺,隔江灯影是谁家。众中有客相依并,访我里居兼问姓。自言家住乐清邑,从小读书期待聘。先君旧日事文皇,朝朝暮暮趋明光。画笔当朝推第一,房山北苑皆寻常。内外交游多俊杰,老大逢人犹折节。一朝仕路各东西,两地书邮俱断绝。当时一人最知己,道义忘形是君子。年来宦寓在昆山,曾致缄书托双鲤。囊琴载鹤遥相过,旧情不减新情多。花前对酒频教醉,月底谈诗屡听歌。倾倒离怀将一月,上道南还天正热。众山拱揖俯临吴,一水迢遥曲通浙。苏杭相去五日程,野花啼鸟如来迎。前宵梦断松陵驿,昨日帆过槜李城。夜来栖泊依林樾,醉沐江风洒毛发。乡心一片不容眠,早起候潮将晓发。须臾语罢潮已来,舟船尽向江心开。行到江南望江北,欲付相思潮寄回。
李秘校省觐毕却赴乘氏。宋代。宋祁。谢遏香囊奕思馀,短亭暾景驾骊驹。客盘饮嗜丰千蹠,仙舄归飞伴两凫。官柳摇摇萦早絮,县花的的照晴跗。东阳玉骨春偏瘦,省对霞朝忆上都。
拟古杂诗三首 其二。明代。黎遂球。醉卧仰视天,天星亦胡然。卷舌能食人,一卷百祸连。壮士血如漆,气热烧九边。大地吹黄沙,白骨为尘烟。鬼伯舐复厌,心苦肉不甜。生年只满百,见此良忧煎。不如且行乐,乐意谁能宣。陌上多游魂,纷来缠竹弦。
咏史十四首 其七。明代。程敏政。世祖中兴主,手拯三纲颓。温温东海王,废弃同草莱。子房致园绮,国本无惊猜。乃知隆准公,决断何雄哉。邓侯奉朝请,严生归钓台。高光可并驾,史论空喧豗。
农圃渔樵十咏 其七 陆龟蒙韵。明代。张萱。篱堤时筑亦时崩,野水曾侵竹几层。一任渔郎竹根宿,夜归犹得借渔灯。
郢城秋望。唐代。郎士元。白首思归归不得,空山闻雁雁声哀。高城落日望西北,又见秋风逐水来。
和贺子忱五首。宋代。曹勋。投老身同钓与渔,放怀宁较董梧锄。爱闲成懒心常适,羽静须香意莫虚。
除夜作。唐代。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霜鬓 一作:愁鬓)
子宝东归以嘤其鸣矣求友声为韵作古诗七章宽。宋代。孙应时。宇宙归一概,时势相重轻。人心太行山,我道如砥平。沈吟百年事,俛仰万古情。五穷未可送,鬼语方嚘嘤。